印度洋上的風 第九十九章 突襲之前

作者 ︰ 水飛雲

對于方想的擔心,齊海軍卻真的沒有去仔細考慮……齊之洋先前已經將這場戰斗定義為敲響鑼鼓般的戰斗,自然是越響越好。齊之洋打算炮擊日軍的基地之後再登陸。炮擊之後,在這巴掌大的地方,還能有幾個人存活下來?尤其是突然襲擊,瞄準軍營的襲擊。何況這次登陸的不是以前的一個加強連,而是整整一個建制團登陸,硬打也打下來了。

總是依靠穿越過來的加強連和裝甲營來打仗,那以後其他的部隊永遠成長不起來。所以這次齊之洋特意將第一團的核心第一營放在了家里,負責訓練新兵,協助研究軍工科技。因為第一營的裝備之中有許多高科技的武器。所以梁綬繁先生正在軍中逐一考察實物,判斷這些武器裝備當代化的可能性,安排下一步的當代化方向。

按照風水學上來說,ADD環礁其實是一個死地。四周環海和一圈小島,中間的大島的山上並沒有多少東西能作為躲避炮擊的地方。而且營房只能造在半山坡的山上。飛機場和港口卻在下面。這種布局上次登陸戰就被藍海國的陸戰隊利用上了,分而殲之。

不過這次是要先佔領機場,只要佔領了機場,勝利就沒有什麼疑慮了。關鍵是悄悄的靠近,突擊飛機場。港口內的日軍驅逐艦和運輸艦,只需要用驅逐艦編隊封住港口的入口就可以。ADD環礁和心島一樣都有個說不上是好是壞的特點。也是良港的特點,有天然的防波堤。一圈天然的小島組成了防波堤,只有一個入口。戰時,只要在堵住這個入口,那麼里面的戰艦就像是日軍艦隊就是甕中的螞蚱。所以這次作戰在戰前絕對不能被日軍發現。不發現,可以輕易的拿下日軍海軍和島上的機場,如果被發現,那將是一場正規的攻防戰。正規的攻防戰,對缺乏物資和人員的藍海國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怎麼樣,方想你有什麼主意能拿下日軍的護航艦隊和ADD環礁上的基地?」之前的預案雖然有,但是並沒有詳細到能拿到實戰去用的地步。

「1170艦有著高度的防雷達隱身功能和躲避飛機搜索的性能。所以我想用1170艦在下午前往ADD環礁基地的入口,晚上布設水雷于其入口處。然後再發動攻擊。」方想不愧是作戰參謀出身,這麼快就想出了一條可行的方法。

「這條主意好,不過我們距離ADD環礁還有800公里,怎麼才能掐準點啊,萬一日軍護航的驅逐艦和運輸艦提前離開怎麼辦?」齊之洋有心要考校下。

「這……」這還真把方想給問住了。就算得到消息日軍近日要從科倫坡派遣運輸艦隊前往馬爾代夫運輸物資。但是並沒有準確的時間啊。如何才能卡在日軍戰艦在進港後才進攻的點上呢?

「要是有潛艇就好了」。方想冒出了一句。

「哈哈,方想你是不是想著那兩艘潛艇了?那兩艘潛艇是有大用場的,看好日軍的第三艦隊的動向才是主要的。」齊之洋笑呵呵的拍了拍方想的肩膀。

「簡單的很啊,我們直接上就行。」齊之洋看出方想是想籌劃一個完美無缺的計劃,所以才點點他。這長期做慣了參謀崗位,想的就是制定一個完美的作戰計劃。其實哪有這種計劃,頂多是周密點而已。對于艦長來說,完全別去考慮計劃的是否完美,而是考慮如何完成任務,如何安全的完成任務,完美計劃那是參謀們的工作。

像現在這種明顯沒有更好的手段,那麼,就要拿出艦長的決斷,直接上就行了,利用1170艦的先進科技,當先鋒就可以了,「蘭州」號完全可以在500公里之外偵查馬爾代夫ADD環礁的情況,一旦日軍艦隊有進港的動作,直接上去就好了。

「這……」方想有點吃驚啊,這不太像以前的艦長。以前艦長可不是這樣的,也是小心謹慎,對任何方案都是力求完美的。

「別這麼看著我,現在和以前不一樣。」齊之洋沒有解釋為什麼不一樣。方想也不敢再問。不過齊之洋看到方想不理解的表情,還是拍了拍方想的肩膀。將他拉到了艦長室,好好的給他上了一課,目的也就是要讓方想明確自己的定位不再是作戰參謀,而是一名艦長,需要的不完全時完美,冒險和決斷也是艦長的基本素質之一。最要不得的就是優柔寡斷,命令反反復復。以前是初來這個時空,對日軍、英軍的真實習慣還是不太了解。所以小心謹慎點。現在已經證明了日軍對上自己的艦隊,將完全不是對手。所以大可以放手去戰斗,決不能貽誤戰機。尤其是自己已經決定要放出勝負手,全殲日軍的時候。

方想自從到了1170艦,齊之洋就是自己的領導,副艦長、艦長。在方想的眼中,齊之洋做事一向是很認真,很仔細,對演習計劃精益求精。絕不會在演習中冒險。這次齊之洋的一席話,才讓方想看到了齊之洋的另一面。

這場戰役的作戰思路就這麼定了。「蘭州」號將利用其對雷達探測的「隱身」性和自身雷達的探測距離,前出到ADD軍港的正東200公里附近。這樣既可以監視從科倫坡方向,又可以監視ADD環礁。其余的驅逐艦編隊和運輸艦編隊也將兜一個圈子躲到ADD環礁以東南280公里處,隨時準備進行登陸攻擊。

計算好時間的兩個編隊將分別行動,聯系的方式是直接模擬民用無線電聯系,制定簡單的一對一密碼。「天氣好」是準備進攻,「要下雨」是撤退,「刮大風」是要求快速前往ADD環礁。只有1170艦發電報,驅逐艦編隊和運輸艦編隊接受就可以。匯合地點是ADD環礁正東50公里處。這種聯系即使是被日軍發現,日軍並不一定想到會是藍海國的戰艦,只會是認為是一艘英國或者其他國家的貨輪而已。緊急情況當然不會再用這種無聊的密碼,直接用原先的密碼體系就可以了。

由于藍海國已經長達半年時間沒有再進行破襲戰,所以連日軍海軍部都以為藍海國正在大搞建設和外交。日軍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間諜和在阿曼的消息都證實了這點。據說藍海國在馬達加斯加島上開始了大規模的擴軍備戰。而且前段時間為殖民地莫桑比克和葡萄牙人開戰。在阿曼島上也進行政治改革,弄了個什麼部落聯盟執政,扶植了一個傀儡**。最讓人注意的是藍海國的那支強大的海軍陸戰隊一直呆在阿曼首都,並沒有離開。這也讓日軍第三艦隊和海軍本部大為放心。因為藍海國向來喜歡登陸戰。而且用的就是這支佔領阿曼首都的隊伍。日軍也樂得清閑,一邊在印度大舉進攻,陸軍的前鋒已經攻克加爾各答,正準備攻擊沿海城市貝漢布爾。第三艦隊也忙著打撈吉布提港內的航母「瑞鶴」號。潛水員已經基本完成了破損創口的焊接工作。再有一周時間封閉艙門,焊接導氣管、一周時間架設支護,就可以向船艙充氣使航母浮起來了。

所以這次補給,日軍的第九艦隊只派出了兩艘驅逐艦和2艘油輪,1艘裝有軍事物資的運輸船,組成運輸艦隊。從科倫坡出發,前往ADD基地進行補給作業。當然,為了保險起見,日軍還是讓科倫坡和ADD基地的偵察機加大了偵查的頻率。不過也就是這封電報,讓藍海國的情報部門捕捉到了最有用的信息。

2月28日凌晨6點左右,距離指定地點還有200公里的藍海海軍旗艦「蘭州號」,在科倫坡方向300公里處發現了這5艘船只組成的艦隊。

由于船隊距離「蘭州」號還有400多公里,在雷達上並沒有看出軍艦的類型,只是分辨出有中型船只2艘,小型船只3艘。

情報參謀給出了自己的判斷,2-3艘驅逐艦,中型船只可能是油輪或者是巡洋艦。不過按情理上講,1艘輕巡洋艦帶2艘驅逐艦護航1艘油輪和1艘運輸船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方想判斷是2艘驅逐艦護航2艘油輪和一艘運輸艦。這個判斷已經將日軍運輸艦隊的全部實力給分析出來了。齊之洋也贊同方想的判斷。因為3艘戰艦本身的燃油消耗也是很大的,所以最有可能就是2艘護航,3艘運輸艦。至于為什麼日軍要派遣2艘油輪,這有可能和日軍準備在馬爾代夫addu基地擴建機場有關。

從雷達上判斷日軍的運輸艦隊的航速並不快,大概在15節左右,到達指定地點還有100公里,到達ADD環礁的日軍基地還有300公里,這大概需要12個小時。也就是說日軍將會在傍晚到達ADD軍港。這正是攻擊的好機會。

齊之洋當即下達了攻擊命令。運輸艦隊和驅逐艦艦隊迅速的跟了上來,準備在半夜攻擊ADD環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