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風 第九十五章 攻擊準備(1)

作者 ︰ 水飛雲

對于飛行員的培訓,是個麻煩的問題。但是蚊式轟炸機和其他飛機不同的是它比較簡單。螺旋槳飛機其實和汽車差不了多少,又是轟炸機,不需要什麼格斗技巧,只需要會飛,會扔炸彈和魚雷就行。華人飛行員太少,藍海的航空大隊就招募了不少當地人,來滿足飛行隊的需要。至于真正的戰斗力,那只有在戰斗中檢驗了。

藍海國準備生產的有兩種型號的蚊式飛機。

一個是MK33NG,就是艦載型蚊式飛機MK33的改進型,用的是折疊翼,四葉螺旋槳,有著艦鉤,武器是魚雷。藍海國通過後世的經驗,干脆連MK33的4*20mm機炮也取消,因為這種飛機不可能進行空中格斗。機炮的重量被重新利用到飛行員和油箱的防彈保護方面了。所以這種機型被藍海國定義成︰蚊式MK33NG。

另一種蚊式飛機也是艦載MK33的改進型,藍海國定義為MK33B,是轟炸機。主要對付的是陸軍,所以保留了機炮。

由于藍海國馬達加斯加島上盛產硬質木材,不光有優質的玫瑰木,還有許多產量很高的輕質普通樹種。藍海國設計的木質飛機使用硬質玫瑰木樹芯做主框架,輕質樹木的細條做細框,鋁皮做機身的蒙皮。在發動機、油箱和駕駛時飛行員前後座位處有鋼板防彈艙。這樣全鏤空的機身使飛機重量更輕,但是強度卻不低于鋁合金機身。完全適應高速飛行時的壓力和炸彈、魚雷給雙翼帶來的負荷。

其裝載的魚雷也是藍海新研制的魚雷,主要參考對象是後世的瑞典海軍的酒精+過氧化氫魚雷。這是由于材料好獲取,否則這麼危險的魚雷動力系統是不會納入考慮的。現在藍海國多的是酒精。這種酒精魚雷還是很容易生產的,目前對于藍海國來說是最好的,也是最廉價的選擇。不過,帶有這種魚雷的蚊式飛機簡直就是個燃燒彈,它的所有的材料幾乎都是助燃的。

藍海國重新設計的蚊式飛機的性能遠遠超過英國生產的飛機。藍海國之所以要花大價錢進口英國的飛機,是為了快速形成戰斗力,培養飛行員用。

美國的F4F戰斗機是藍海國目前的主要戰斗機,但是F4F根本不是零戰的對手。這一點藍海國的高官們很清楚。之所以裝備這種飛機,是因為美國無償援助了50架,還有之前美國賣給藍海的20架,一共有70架飛機,數量上達到了組成戰斗群組的要求。其他的飛機數量太少不足以出動作戰。另外藍海國的空軍官員們都很清楚零戰的弱點。所以發揮F4F的優點去攻擊零戰的弱點,也不是說就會一定失敗。

所以,在燃油充分的情況下,藍海國的這些戰斗機和轟炸機都會上天進行訓練,目的當然是為了培養飛行員。

其實在藍海國的人員看來這都是老古董式的飛機。在藍海國蘇亞雷斯基地里的飛機庫房里面零戰和F4F都被拆開進行研究,尤其是發動機、機翼被重點研究和仿制。藍海國要的不是飛機設計,而是發動機設計和制造。在藍海國首都旁邊的研究院里,有大批的先進戰機的結構示意圖紙,都是後世60年代、70年代的美式飛機。都是藍海國護航編隊里那些軍迷收集的資料。有全套圖紙而不是示意圖的就是艦上搭載的兩種直升飛機。

研究院里的研究人員在不斷的改進F4F飛機和零戰飛機,其實也是在實驗,想把後世的一些理念運用到這些飛機的改造上來。按照齊之洋和航空兵主官卞朝元的說法,藍海國的工業基礎還很薄弱,在很長時間內不會形成大規模生產飛機、大炮和軍艦的能力。所以用先進的知識和理念對現有的東西進行改造,是藍海軍工工業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也是藍海軍隊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獲得武器的方式。

F4F-4其實主要缺點就是發動機功率的問題,其機身、折疊機翼設計都是很不錯的設計。藍海國準備改進其發動機。梁綬番先生在仔細研究了後世的幾種發動機後,對航空發動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美國F4f-4戰機和日本零式戰機所用的發動機基礎之上,開發了一種更加先進的航空發動機「梁式發動機I型。比F6F裝的普惠公司R-2800引擎的馬力還高出20%,輸出馬力提升到2400。其發動機的原型已經在43年年底生產出來了。現在正在F4f和零戰上實驗改裝,如果成功,那麼這兩種飛機的各項性能指標將會有很大的提升。這對藍海國的將來將是一大福音。

按照藍海國的資源和生產能力,是無法快速形成飛機生產線,大規模生產飛機的。但是制空權是未來海戰和陸戰取得勝利的必備條件之一。所以藍海國的高層們早就想好了對策。一條路線是從美國進口淘汰的生產線和飛機進行改裝。F4F-4就是一個很好的改裝對象。另一條路線就是繳獲,包括戰後瓜分日本的軍工企業和戰利品。這也是進行改裝的一條路子。用日本戰敗後的設備生產改進型的飛機也是一種方式。

其實藍海國決定采用螺旋槳式飛機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航母。作為一個在海上建立的國家,必定需要航母編隊做生存的保障。但是藍海國並沒有航母,也沒有航母制造的技術。藍海高層對獲得航母的方式也是希望能買到或者繳獲到。不過二戰時期的航母之所以容易建造,是因為其艦載機大多是螺旋槳式的,比較輕,起飛速度也低,起飛的距離不需要很長。這個問題是建造航母的關鍵。

所以,藍海高層在內部規劃的時候,把改造螺旋槳飛機作為填補藍海國44年到51年之間飛機空白的主要方式。當然,噴氣式飛機的設計和生產也不會停下。等到其他各國的噴氣式戰機能主宰藍天的時候,興許藍海國自己設計和生產的戰機也早就翱翔在印度洋上空了。

關于作戰飛機的規劃那都是後話,目前影響戰局的就是F4F-4和蚊式戰斗機。當然戰機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藍海國目前的戰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