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風 第八十二章 國慶一周年

作者 ︰ 水飛雲

這邊齊之洋的國內政務還沒有結束,歐洲卻已經是狼煙四起,休寂了半年之久的歐洲戰場又將開打……

德國在穩固了蘇聯防線後,獲得了大量的石油、煤炭和工業生產能力。德國為盡快解決歐洲戰局,再次同維希法國達成協議,擴**國的自治區域。以減少法國的抵抗和德國駐法國的部隊總數。

德國和維希**達成了大面積國土自治的和解協議。直接的一個變化就是法軍在土倫的艦隊並沒有如同後世歷史那樣自沉,而是繼續存在。雖然沒有對盟軍的運輸線進行作戰,但是依然是一個很大的威脅。這已經成為盟軍一塊最大的心病。不過在地中海自身難保的英國**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對付它。而德國也樂得不去管它,反正目前維希**還是很順從自己。

德軍在積蓄半年的力量後,準備進攻盟軍在歐洲的最後一塊堡壘,英國。希特勒**已經等不及到春天的來臨,德軍統帥部不顧寒冷的天氣,準備在11月登陸英國。雖然德軍沒有制海權。但是德軍從東線調回的空軍足以讓英軍的戰艦不敢輕易的出沒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

很具諷刺意義的是,原本後世的諾曼底登陸,倒了過來。由于沒有制海權,德軍選擇了除加來港登陸英國之外的最近的航線,從諾曼底出發,登陸英國的波特蘭地區。德軍在加來、進行了大量的假動作,從排雷到船只準備。可惜的是英軍早就破譯了德軍的電報密碼。雖然不知道確切的登陸地點。但是知道登陸點絕對不在多佛爾。英國將防御登陸的地區選擇在瑟堡港對面的波特蘭和伯恩茅斯地區。

這一切都被遠在馬達加斯加島的藍海國的情報偵破部門破譯的清清楚楚。雙方的交戰準備也逼迫著藍海國進行戰爭準備。因為一旦真的英國被突破,那麼盟軍陣營真的會垮下來,真的有可能會戰敗。這絕對不是藍海國所希望的。

清楚英國已經破譯德軍密碼的藍海國,並不想畫蛇填足,再將德軍準備在英國波特蘭登陸的情報傳遞給了英國和**。只是提醒英美**,應當采取措施在其他戰場上牽制德軍的力量。英美立刻和蘇聯、重慶**、藍海國立刻進行了秘密的磋商。商定了基本的防御思路。

基本的想法是,英軍在本土南線構築防御力量,進行本土防御。美軍在大西洋上的艦隊將負責在法國西部進行防御,防止維希法國的艦隊突然變節投靠德軍;同時加大對盟軍的物資補給,這包括了藍海國要求提供驅逐艦使用的重油、潛水艇使用的柴油等作戰物資;美軍還將在太平洋上將組織一次行動,攻擊太平洋上**佔領的島嶼。蘇軍在德軍登陸前發起一場戰役,以牽制德軍的空軍和陸軍的力量。重慶**和藍海國**也發起一場反攻的戰役,牽制日軍在遠東的力量和在印度洋上的力量,避免日軍合圍北非的英軍。造成一種壓制的氣氛,不能讓德軍登陸英國的消息擊垮整個盟軍陣營和中立國的信心。產生不可預見的後果。其實所有盟國陣營的國家都知道,英國保衛戰,將是這次世界大戰的關鍵戰役了。

在**和南洋家族的努力下,同時由于華人移民的不斷到來和世界各國的華僑自發的前往馬達加斯加島參加抗日。藍海國的華人人口在43年10月時達到了7萬4千5百多人。藍海國的部隊也逐漸按照預想的規劃,進行了擴編。為了確保華人的統治地位,本土防御第一師的第三團優先被組建,是華人組成的隊伍。正在首都附近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新兵訓練。

吉布提附近李兌?的游擊部隊的工作已經被英軍重新組建的部隊所代替。李兌?的部隊已經返回了馬達加斯加島,進行擴編和調整。法國雇佣軍連隊被劃回了本土防御師。而李兌?被任命為陸軍第一師師長兼第一團團長,負責組建部隊、新兵訓練和進行換裝。

重慶招收的海軍官兵和在**短期培訓的官兵已經達到了上艦操作的水平,雖然沒有經過實戰,但是基本的條例和訓練科目都已經能夠完成。**援助的兩艘驅逐艦被命名為「蘇阿拉啦」號和「圖利亞拉」號,還有對外宣稱前身是被打撈上來的英國驅逐艦H44號的驅逐艦「馬哈贊加」號和「心島」號一起組成了藍海艦隊的驅逐艦編隊,「心島」號雖然是護衛艦,但是其上有改進的雷達和電子設備,被當作了旗艦。「心島」號的艦長,原1887的副艦長驅鄧志忠中校被任命為驅逐艦編隊的司令。驅逐艦編隊和潛艇編隊將主要以心島為基地,任務是打擊日軍海上運輸線的力量。

航空兵部隊由于缺乏飛行員,只有5架F4F能上天。這不能不說有點遺憾。

藍海國在43年的10月1日,也就是建國一周年時,藍海國在蘇亞雷斯基地舉行了閱兵式。在閱兵式上亮相的有陸軍第一師、海軍陸戰隊第一旅、本土防御第一師和航空兵大隊。當然亮相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海軍艦隊的新成員戰艦「蘇阿拉啦」號和「圖利亞拉」號也在典禮中露面。

齊之洋在國慶典禮上向外公開宣布將在近期展開收復故土的行動。齊之洋宣稱,將在三年內返回新加坡,將首都遷回新加坡。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吸引日軍的注意力,將日軍第三艦隊的目光從北非吸引回印度洋。

不過,這並不只是一個聲明而已,雖然真正的行動起碼要等到44年,但是藍海國的陸海軍已經做好了大規模戰爭的準備,齊之洋已經讓驅逐艦編隊和潛水艇編隊出擊了幾次日軍運輸線。1170艦和1998艦也選擇了在索科特拉島附近和日軍的第三艦隊周旋。

不過此時,世界的目光都已經聚焦在了英吉利。1943年11月18日清晨,德軍800架戰機飛臨英國波特蘭地區進行了狂轟濫炸。德軍登陸英國的行動開始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