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風 第六十二章 基礎(1)

作者 ︰ 水飛雲

第二日,馬飛正來到了紅岩村……不過陪同他來的還有重慶**外交部的兩名官員。馬飛正來這主要是想親眼看看自己心目中的偉大總理。當然在有重慶**官員在場的情況下,馬飛正也只是向總理表達了基本的問候和展現了下外交辭令。

接下來的時間內,馬飛正在重慶**的幫助下,在國統區內逐一拜訪自己事先選擇好的各類專家,尋找支持。不過就像重慶偉人猜想的一樣,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名專家願意遠渡重洋,參加藍海**國的建設。大部分人對這個藍海**國還是不太了解,大都婉拒了邀請。

馬飛正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抱著能邀請幾個專家,就邀請幾個專家的想法,不辭辛苦的去逐一拜見和邀請。整整二十天,馬飛正跑遍了大江南北,飛來飛去,招收了八名學者和專家。這八名專家的名字將永載史冊,他們是︰吳習全,慈昆明、余祥雍、靳棟梁。周健珀、周文明、翁椽壁、蔡金豫(這全部是化名,真實姓名和經歷將在作品相關中展現)。當然,將來這八名學者不僅聞名藍海**國,也無一例外成了世界級的大宗師。

得到重慶偉人的許可之後,重慶海軍的基層作戰力量迅速被馬飛正成編制收編。這是一只龐大的隊伍。從後勤輔助人員到一個個士兵,從中級指揮官到基本的士官都有。士兵還好說,那些軍官的家屬很是讓馬飛正頭疼。重慶**不願意讓這些家屬跟隨一起前往馬達加斯加,生怕將來這些軍官不返回大陸。而不帶家屬,這些軍官又不願意前往遙遠的印度洋。最後還是馬飛正再次求見偉人,明確承諾戰後提供一艘驅逐艦作為重慶新海軍的戰艦。偉人才開口允許部分中低級軍官攜帶家屬。

還有一部分海軍軍官不願意去藍海**國,這部分人馬飛正也沒有要,強扭的瓜不甜嗎!更何況敢違抗命令,公然提出不去藍海國的,大多數是紈褲子弟,或者確屬離不開大陸的人員。馬飛正懶得和他們計較,只是選擇了這些服從命令的官兵,帶回馬達加斯加。

最後整理出來的結果是︰海軍直接作戰的官兵有一千七百人,輔助人員六百名。其中準備帶家屬的有七佰人,家屬有近三仟人。總計要前往馬達加斯加島的人居然達到了5000人。這個數字讓馬飛正有點撓頭。空運的成本高昂,可是走海路。太危險了。

最後還是決定,部分沒有家屬牽掛的從空中走,這部分人大概有1600人,其余準備帶家屬的先在大陸進行整訓,待稍後再決定如何前往馬達加斯加。馬飛正又和**、英國盟軍協商空運這1600人的問題。得到藍海國立刻展開攻擊**在印度洋上運輸線的承諾,又加上2月份中下旬,藍海**國在印度洋上頻繁出擊,破壞日軍運輸線,這也使得美軍和駐印英軍同意以最快的速度將這批人運至印度東岸。準備再次從拉克沙群島穿過,返回馬達加斯加。

2月26日,馬飛正從重慶返回昆明,當然他是第一波。其余的人員正從陸路前往昆明,準備在昆明坐飛機前往印度。剛下飛機,馬飛正立刻前往西南聯大,那里有好幾位院士級別的專家等著他,他要和他們一起返回馬達加斯加。

第一個當然是梁綬繁。此時已經不存在任何障礙了,梁綬繁決定全家前往藍海**國。這個消息令馬飛正幾乎忘記自己的身份和年齡,拉著梁綬繁的手,興奮的連聲說︰「梁老,謝謝!謝謝」。

另一位在西南聯大的是張福文,是一位從事核反應研究的科學家。導師是著名物理學家E.盧瑟福。曾經在卡文迪什實驗室從事核反應研究。這是馬飛正手冊中另一位核當量級的人物。這位偉人此時在西南聯大過的很不適應。當時物價飛漲,師生們食不果月復,教學和科研工作十分困難。張文裕當時還到雲南大學兼課,生活仍十分困難。報國無門,他感到很失望。本來打算往**進行核物理研究,但是現在受到馬飛正熱情的邀請。馬飛正向他介紹了藍海**國成立的宗旨就是強盛華夏民族。滿腔愛國主義和希望民族強盛的張福文,毅然答應馬飛正前往馬達加斯加島進行核物理研究工作。

3月2日,馬飛正和這十名科技偉人及其家屬乘坐首批飛機經駝峰線從昆明返回印度。在卡利卡特匯集。3月9日1670人齊聚卡利卡特港。擔心日軍已經獲得這批海軍將從印度洋上轉運至馬達加斯加島的情報,所以齊之洋親自帶領全部作戰艦隊和兩艘運輸船前來接應。

齊之洋安排十名專家乘坐1998艦,而其余的海軍官兵都搭乘另外兩艘運輸艦。自己的1170艦絕對不會邀請任何外人上艦的。1998艦上也有許多先進的武器裝備。但是那些大多是輔助設施,不像「蘭州」號上基本全部是先進的作戰武器。

不過齊之洋還是親自前去「昆侖山」號,逐一拜訪這十位專家。這些人都是準備在藍海**國扎根的,所以齊之洋必須和他們進行深入的交流。所以當天晚上,齊之洋將艦船的指揮工作交給了方想,然後來到了1998艦上。

第一個拜訪的就是梁綬繁。盡管梁綬繁從馬飛正和1998艦艦長黃宗英對待自己的態度上,知道這個藍海**國很重視自己。但是他也沒想到,齊之洋這個藍海**國的最高領導會親自帶領艦隊來迎接他們這批人員,更沒有想到齊之洋會第一個拜訪自己。雖然不會妄自菲薄,但是他實在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哪些地方值得他們這麼關注自己,這麼重視自己。不過他也知道相信過了今晚,一切謎題就會解開。

「梁老師,您好。我是藍海**國的主要負責人齊之洋。」齊之洋在黃宗英的艦長艙門口迎接著這位年輕的貴客。吸取了馬飛正的教訓,所以齊之洋改口稱呼為梁老師。

「你可以稱呼我叫小齊……如果你覺得別扭的話,你直接稱呼我齊之洋好了。」看到梁綬繁不知道如何稱呼自己的表情,細心的齊之洋馬上進行補救。

「梁老師,您請坐。」齊之洋回身關上艙門。

「梁老師很奇怪?為何我和馬飛正以及黃宗英對您很重視也很尊敬?其實很簡單,我們都听過您的課,也曾今向您做過匯報。」看到梁綬繁更加驚異的表情,齊之洋又解釋說︰「不過,那是50多年後的事情了。」這下梁綬繁真的忍不住了︰「50多年後听我的課?」

「不錯,我們是您在50年後的學生,其實說學生是高攀了,我們只是有幸听過您講的課。不過梁老師你別急,您听我說完。「看到梁綬繁又要說話,齊之洋趕緊打斷。

「梁老師,您看,這是50年後您講課的情景。」齊之洋把方再一遍的筆記本電腦里面的照片調了出來。

別人齊之洋可以不交底,但是對于梁綬繁,他必須講實話。因為齊之洋需要依靠這位後世的科技偉人研制導彈,而這位後世的海防導彈之父現在並沒有導彈研究的經驗。所以齊之洋必須讓他知道後世的導彈設計的思路;還要讓他直接觀察導彈實物;計算方面還要使用艦上的計算機或者筆記本。這些都不是這個時代的東西,以梁綬繁的水平當然也能看出這些超時代的科技產品並不是這個時代能制造和生產的。與其將來等他發現後懷疑、驗證,不如節省時間和精力,直接告訴他。至于信任度,對梁綬繁的相信程度也許比相信齊之洋自己還高?

听著齊之洋的介紹,看著電腦屏幕上顯示的畫面和照片,梁綬繁強壓著自己的震驚。這是真的嗎?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自己能相信這種事情嗎?但是看著自己的照片和簡歷,那就是自己。

「梁老師,這是您帶領研究出的第一代亞音速導彈c-801反艦導彈……這是我們戰艦目前裝備的C-803導彈,是在c-801的基礎上改進的……,這是……,這是……」

听著齊之洋的話,梁綬繁慢慢接受了這個現實,開始了深層次的思考。齊之洋看到梁綬繁的表情就知道梁老已經明白了自己說的。便住口,靜靜的坐在一邊,等梁老想清楚。

半天後,梁綬繁問齊之洋︰「那你們怎麼不會大陸發展?」

齊之洋苦笑了一下︰「梁老師,日後的歷史很復雜,我們國家在國際中的地位也很微妙。我們在這印度洋上發展也是為了民族擴大領土。當然也有迫不得已的成分。」齊之洋並不想將後世的歷史進行介紹。自從自己來這後,原先的歷史已經變了。

「再說,我們的身份是不能暴露的,回大陸這個保密工作很難做的。要讓上千人保守秘密,除非是個封閉的環境,在馬達加斯加島上,也算是半封閉。」齊之洋無奈的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