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風 第四十八章 民族復興的序幕

作者 ︰ 水飛雲

日軍聯合艦隊的參謀們認真的分析了馬爾代夫海戰和這次馬爾代夫遭遇戰,更是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藍海**國的這艘戰艦除了具有五藤存知報告中所描述的優點,還具有高度的防空能力、偵查能力以及反偵察能力……這說明這艘戰艦有先進的作戰科技。帝國應當采取一切手段獲取這種戰爭科技」

這份結論被報到山本五十六的辦公桌上。山本五十六看完,仔細的思考了很久,然後做出了個匪夷所思的決定。「聯合艦隊應盡量避免刺激藍海**國,第三艦隊不得將攻擊的主要目標定在所謂的心島。另外,派遣代號「雪娜、菊娜」的高級間諜前往南洋和大陸,尋機打入這個南洋人建立的國家,獲取藍海**國艦隊的情報。此時,第三艦隊應當全力完成西進計劃。」

齊之洋的艦隊怕直接撞到日軍回師的第三艦隊,因此從馬爾代夫以東600公路的海面繞回心島基地,與心島基地附近的1887艦、潛水艇編隊匯合。重新建設了心島基地,並且將心島重新定義為潛水艇基地。考慮到英國的反應,齊之洋留下了H44艦,在心島基地對其進行重新涂漆和修理。其余的艦隊,包括「飛鷹」號航母全部返航蘇亞雷斯基地。

這第二次馬爾代夫海戰不僅讓**海軍震動,也讓美英**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在印度洋上抵抗日軍進攻的一條捷徑。只是丘吉爾一直還抱著他大英帝國的想法,不肯低頭而已。

10月19日凌晨,在歐洲大陸的另一場及其重要的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已經結束,由于第一次中途島海戰結局的影響,導致蘇軍在遠東的兵力和物資不能及時運送到前線,此戰的結局是蘇軍撤退。其實撤退是一個說法,實際上是被全殲。德軍取得了關鍵性的勝利,至此以後蘇聯南部的經濟關鍵區域都將失去,尤其是德國將獲得石油和糧食。這意味著德軍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資源,尤其是石油,德國不需要再用他不成熟的煤制油工藝來生產航空汽油和柴油。德軍的戰爭機器空前膨脹,法西斯陣營的氣焰囂張到了頂點,希特勒公開宣布,世界將被日耳曼民族踩在腳下!

對英國來說,德國在解決了蘇軍的同時,又獲得了大量戰爭資源,那麼登陸英倫三島,打敗英國,讓歐洲臣服是德國的必然選擇。所以蘇軍戰敗這個消息對英國**來說絕對是一個噩號。但是隨後局勢的發展,讓自以為是的英國佬們,認識到那僅僅不過是第一場噩夢而已。

11月1日,日軍第三艦隊在索科特拉島登陸,5日,日軍陸軍擊敗英軍的一個旅,佔領全島。日軍控制住紅海咽喉。英軍東方艦隊被迫撤退至蒙巴薩港。11月18日,日軍登陸非洲大陸的吉布提,日軍只需再向前一步,就能完成和德軍會師非洲的計劃。

11月17日,德軍在阿拉曼再次擊敗英軍,英軍在非洲已經陷入重圍。大英帝國面臨崩潰的危險。

**這個投機客,看出了反法西斯陣營的危機,看到了這次的投機似乎有了失敗的可能,山姆大叔一面在國內全面動員,加緊生產物資和裝備,積蓄戰爭力量。已經在船台上的航母就有5艘,戰列艦3艘,已經武裝了11個陸軍師;一面加大對**、蘇聯和英國的支援力度,先後賣給英軍22艘驅逐艦,這22艘驅逐艦,死死的卡住了德軍的「狼群」。

**在支援盟友和自身積蓄力量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找新的盟友。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本來已經對軸心國宣戰,但是看到法西斯陣營的節節勝利,行為變得也有些曖昧起來。這讓美英**感到了壓力。英美**迫切的需要改變目前的狀況。尤其是在印度洋和非洲,這關系到遠東局勢、非洲的資源地,以及中東的石油。

這時的英**迫切需要盟友來分擔他的壓力。當然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能承擔得起戰爭的盟友。在印度洋上的藍海**國就是一個現成的選擇,藍海**國的艦隊多次擊敗了日軍的艦隊,完全能承擔起牽制日軍的作用。盡管英國也對藍海**國在領土上的要求感到擔心,但是江河日下的遠東局勢、非洲戰況和日軍在印度洋上的步步緊逼,已經在迫使英國不得不做出讓步。是失去部分殖民地增加一名盟友,還是堅守隨時可能失去的,隨時可能被**佔領的殖民地,甚至是已經被日軍佔領的殖民地的名份。這兩種選擇,對于有理智的人來說,其實已經不用再選擇了。

11月20日下午,丘吉爾通過****,向馬飛正表示願意接受藍海**國,但前提是加入英聯邦。這一建議被馬飛正堅決拒絕。在馬飛正看來,只要英國妥協,那麼沒有什麼說的,就要讓他妥協到底。馬飛正稱,自己是**人,即便移居南洋也是**人,所以獨立後不可能加入其它民族為主的國家,聯邦也不行。獨立建國是自己的準則。

最終如同張伯倫一樣,丘吉爾承擔了後世的罵名,同意藍海**國獨立建國。條件也有不少,不過最關鍵的就是領土問題和軍隊問題︰英國只承認心島、馬爾代夫和新加坡島為藍海**國的領地;「飛鷹」號、藍海**國的艦隊和英國東方艦隊聯合組建印度洋盟軍艦隊,由英國統一指揮;藍海**國海陸軍應當與英軍一同作戰,聯合進攻日軍,打通紅海通道。

馬飛正在向齊之洋匯報之後,提出了己方的條件︰一、新加坡、馬爾代夫、心島、塞舌爾劃為藍海**國領土,英國說服「自由法國」同意租借馬達加斯加島30年。日後對軸心國開戰,藍海**國收復的領土,將劃歸藍海**國的領土。二,由于習慣問題,藍海**國將獨立作戰,但可以和英國共享情報。三、藍海**國將協同英國在印度洋、非洲、中東、南洋和日軍進行作戰,但是需要從**大陸招收海軍人員和陸軍人員。並會選派骨干送往**、英**校學習。四、盟軍提供作戰物資,包括武器和彈藥。五、「飛鷹」號將移交英國東方艦隊,但作為交換條件,英國應援助建設一所煉鋼廠和煉油廠給藍海**國。

英國堅持不同意塞舌爾群島的歸屬,主要原因是藍海**國已經控制了馬達加斯加島,再控制塞舌爾群島,那整個西印度洋南部都會被藍海**國控制。

但是藍海**國認為,馬達加斯加島是租借自由法國的,其他的名義上的領土都還在日軍手中,那樣,藍海**國連基本的生存之地都沒有,藍海**國必須要一塊領土作為抗日的基地。雙方各持己見,最後齊之洋提出一個新的方案。目前塞舌爾歸藍海**國,等藍海**國在其他地區收復領土後將塞舌爾群島還給英國,英國將承認藍海**國在該區域的管理權。這個區域不包括上述的心島、馬爾代夫和新加坡。

丘吉爾再三考慮,認為藍海**國的陸戰實力不足以從日軍手中搶奪大片領土,因此同意了這個折中的辦法。戰後,丘吉爾在他的回憶錄中無不遺憾的稱,同意這個提議是他在二戰做出的最愚蠢的決定。

在**協調下,雙方討價還價,最後原則上同意了馬飛正的條件的後三條,但是針對第一條,英國要求,收復後的英國殖民地,所有權仍歸英國,如藍海**國從日軍手中收復原英國殖民地,則藍海**國有戰時管理權限。待戰勝後,雙方再協商具體的管理辦法。

英國的意圖很明顯,是想在戰後在靠自己的國家實力壓迫藍海**國交出收復的領土。而齊之洋和馬飛正想的卻是,先獲得既有的領土,其他以後再說,以後那些都是飄渺的,那時候,誰有實力還不知道呢。于是,英國和藍海**國達成一致意見,確認聯合抗日。

****也承諾,將援助藍海**國建設一家化工廠生產炸藥和化工原料。

1942年11月21日,英國宣布,承認藍海**國為獨立的國家。同日,****宣布,承認藍海**國。

11月22日,重慶**宣布承認藍海**國,自由法國宣布承認藍海**國。

11月23日,藍海**國宣布加入同盟國陣營。

11月24日,阿曼德代表馬達加斯加法國殖民地**宣布加入自由法國,與此同時,藍海**國出兵接管南部馬達加斯加島。2000名法軍全部編入盟軍系列,歸屬藍海**國指揮。

在印度洋上建立了一個中華民族新的國家,與大陸遙相呼應。這是齊之洋從一來到這個時空就在實施的計劃。現在已經實現,那麼下一步,就是繼續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繼續圈佔更多的領土。

對于齊之洋和他的戰友們來說,偉大的民族復興事業的序幕已經拉開了!

===================================================================

本卷結束,下卷是種田-擴張-種田-擴張……\-);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