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風 第四十三章 登陸ADDU

作者 ︰ 水飛雲

阿杜環礁是由七個打得島礁組成的島群,跨越赤道,將馬爾代夫群島延長至南半球印度洋最南端的海域……環礁長15公里、寬18公里,擁有馬爾代夫最大的島嶼。阿杜環礁的甘島上修建有機場,而環礁的**大島里面設有軍港,是英國早期控制印度洋上的重要軍港,在遠東軍港的地位僅次于新加坡和亭可馬里。

日軍在佔領此地後第一時間就修復了飛機場和軍港,準備用此作為跳板進攻非洲南部的基地。由于島礁不大,周圍海域的制海權和制空權都在自己手中,因此日軍在此地僅派駐了一個中隊的兵力駐防,另外加上海軍的炮台防守部隊和航空兵的部隊,總數不超過500人。

島上只有一個飛機場,本來作為海軍基地的機場,但是大部分的艦載機都隨航母出征了,駐扎在機場的只有陸基的偵察機和3架正在維修的九九艦爆。跑道的東面是機庫、指揮塔和營房。由于大風的影響,飛機場有3架陸基戰機和5架偵察機被收藏在機庫內,跑道上空空蕩蕩。與飛機場相連的還有一個碼頭,用于聯系中心大島和其他小島的通路。

中心大島較為重要,不僅在兩個制高點上修建有炮台,還修建有堡壘,炮台下面就是軍港。近30米高的大島兩側峰頂上有4所炮台,是用于防備港口入口處的攻擊。但是大炮在日軍佔領時遭到了破壞,並沒有完全修復。

由于日軍剛對軍港進行過維修,因此港灣里並沒有日軍的戰艦,只有一艘用來運輸補給用的油輪靜靜的停在碼頭處。重油儲存罐和航空燃油儲罐都已經修復,日軍正在用油輪從新加坡運往此地。為下一步僅僅索科特拉島做準備。

日軍的陸軍中隊一半駐守在炮台側面,其他一半分別駐守在機場和軍港。機場和軍港每一處大概有不到四十人。其余還有港口人員和飛機場地勤人員,這些輔助人員不到一百人。此時,整個島礁群都處于風暴過後的寧靜中,也許日軍士兵受夠了狂風的嘯聲,準備睡一個安穩覺了。但這注定只是一個夢而已,今夜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由于沒有日軍的駐防情報,而自己的登陸兵力也有限。齊之洋決定首先解決機場和炮台,其余的天亮後再說。「心島」號、「馬達加斯加」號護衛艦掩護著「昆侖山」號登陸艦前往環礁。考慮到不是大規模的登陸,所以「昆侖山」號根本沒有靠近環礁。一百名陸戰隊戰士分成了兩波,第一波50人乘坐高速氣墊船從飛機場登陸甘島,第二波40人在夜色中全部乘坐直升飛機前往阿杜環礁的中心島。兩艘護衛艦靠近港口,控制軍港出口,並隨時根據情況進行支援。「蘭州」號則在距離ADDU環礁10公里處監視著外海。

4架直升飛機被分成了運輸組和攻擊組。攻擊組負責先行打擊堡壘和營房,運輸組負責將40名戰士空降到炮台,爭取第一擊就控制4座炮台。

傍晚時分,天色早就黑了下來。四五級的風卷起的海浪拍擊著礁石和海岸,也將美麗的海椰子樹的樹梢壓的低低的。天空中綿綿不絕的雨絲一片片的灑落在海面上,迷住了所有人的眼神。ADDU環礁沒有了平時的大洋落日畫卷,更多的是淒風和冷雨。第一波陸戰隊員冒著三四米高的巨浪高速靠近甘島機場。短短的一海里路程,就算是在大浪中,對于我國新型氣墊船來說不過是10分鐘的事。由于不知道營房和指揮台的具體方位,氣墊船甚至圍著甘島繞了半圈。確認具體位置後。陸戰隊員迅速的從甘島的南側沖上島礁,然後按照計劃分組,分別沖向日軍的駐防營房和指揮台。

由于天色已晚,加上連綿細雨,日軍駐守在甘島上的部隊,大多數已經躲進了營房。只有三組哨兵圍著機場巡邏。夜色加上風雨,哨兵沒有發現登陸的第一波突擊隊,而突擊隊也沒有發現有三組哨兵,只是在剛才繞島半圈的時候,發現了一組。不過這都不重要了,正在營房里集體討論某女優的日軍們,有人忽然發現對面的同仁身上爆出一個個了血洞和白花花的腦漿,緊接著自己也眼前血紅一片,便失去了知覺。四十幾名日軍分別在各自的營房里被突擊隊直接剿殺。唯一漏網的就是在飛機場另一端的兩組巡邏哨。這兩組哨兵在風雨中隱約听到營房處傳來不甚清楚的槍聲後,這兩組巡邏哨趕緊鳴槍。不過也就在此時,登陸氣墊船上繞到了他們的身後,負責接應的陸戰隊員迅速將這兩組哨兵擊斃。

不過槍聲也驚動了中心大島上駐守的日軍哨兵,看到飛機場營房和控制台發出爆炸的濃煙和槍聲,哨兵立刻示警。但是晚了,兩架武裝直升飛機已經發射了多枚火箭彈擊中了營房,營房中頓時烈火熊熊,照亮了整個夜空,受傷後淒慘的喊聲和垂死的呼喝時不時傳向四方。不遠處的炮台內值班的守軍根本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而在堡壘中根本看不到漆黑夜色中的任何東西,幾個日軍剛一鑽出堡壘,就被迎面飛來的子彈打成了血人,不過比他們更慘的是堡壘內的日軍,連什麼都沒見到,就被扔進堡壘中的炸彈送上了雲端。

大島上的日軍一片混亂,根本不知道敵人在哪,也不知道怎麼迎敵。殘存的日軍只是在黑漆漆的夜色中胡亂開槍,不過隨著槍聲大多是自己人的慘呼聲。他們的敵人是那兩架吐射著道道火焰和子彈的直升飛機。根本沒有陸戰隊在日軍營房處,所有的陸戰隊員都去控制炮台和堡壘了。陸戰隊拿下炮塔後迅速將尋找到的炮彈堆放在要塞炮身處,然後引爆,四門要塞炮被同時引爆,高聳的煙火在夜空中顯得耀眼無比。

陸戰隊迅速登上直升機,飛往港口區域,去控制軍港。這時軍港中的日軍已經知道受到了攻擊,因此全部人員都已經嚴陣以待,準備和入侵的敵人作戰。但是他們光顧防御飛機場方向、山頂方向和港口方向,卻不知道死神是來自他們的頭頂。兩架直升飛機在他們頭頂向其防御陣地開火!燦爛的火舌從機槍口中噴射而出,將趴伏在陣地後的日軍機槍兵打的像篩子,甚至尸體也被打的蹦來蹦去。向外圍成一圈的防御戰地眨眼被打的四分五裂,基本上沒有了活人。偶爾有小**拿起手中的步槍向直升飛機射擊。但是對于直8這種武裝直升飛機,普通的子彈只要不是打在關鍵的部位,根本就是撓癢癢,毫無用處。反而惹得直升機上的戰士的注意,機槍立刻橫掃過去,把這不知死的家伙打成粉碎。

眼見著地面沒有了日軍活動的物體,陸戰隊員迅速從直升飛機內空降下來,清理殘渣余孽和處理戰場。戰斗的進程沒有花多少力氣,但是打掃戰場的人確實受了番罪。到處是被燒焦和打碎的尸體,血腥味和煙塵混合著刺鼻的排泄物味道,讓陸戰隊員根本不敢呼吸,一個個忍住氣,清理著港口的日軍陣地。

眼見炮台處的營房里再沒有能活動的物體,一架直升飛機返回了機場,將機場的陸戰隊員接應上來,打掃戰場。那也是一場艱巨的任務,其難度絕對不亞于山下的港口區。

等到天明,全部打掃戰場的工作全部結束。所有活著的日軍全部被擊斃。出于保密的需要,ADDU環礁上所有的日軍都被擊斃。陸戰隊員在天明後檢查了所有能隱藏人員的地方,將發射出的火箭彈的殘余物全部毀滅。

在飛機場繳獲的8架飛機也被拆成了零件,戰士們挑選關鍵的零件運回。而在港口區繳獲的大量軍用物資被裝運回1998艦,那艘油輪則被當成炸彈將港口設施炸了個粉碎。陸戰隊員將飛機場中魚雷也運到了跑道上和指揮塔內,然後引爆,將飛機場整個炸的七零八落。航空汽油和航空炸彈等航空物資則被運回了1998艦上。

這些都是應有的戰利品,這些都沒有引起齊之洋主意。不過當有報告說,發現一套維修艦船主軸的立式車床時,齊之洋立刻來來了精神。這可是好東西啊,不知小**運這東西來ADDU軍港干嘛。為此齊之洋的艦隊專門推遲了出發的時間,等了兩小時,小心翼翼的將這套機床拆下,運回。

第二日依舊是陰雨天氣,因此齊之洋的艦隊,徹底的打掃了戰場,將能運走的都運走,能炸毀的都炸毀,整個ADDU環礁就像經歷了一場8.9級大地震,到處是燃燒後的灰燼和損毀的建築。

中午時分,登陸行動圓滿結束,全體陸戰隊員返回戰艦,沒有一人死亡,只是有幾名隊員在打掃戰場時被垂死的日軍打傷。齊之洋的艦隊按計劃,迅速向西航行,準備尋機突擊拉克沙群島。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