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風 第四章 先當看客

作者 ︰ 水飛雲

幾個人在艦橋指揮室視頻會議室,初步確定了後續的行動計劃。

第一步就是弄清所有武器資材,這很容易,搞清各艦帶了什麼,對于這幾位指揮員來說是很清楚的。但是最關鍵的反艦導彈和防空導彈的數量是一定要弄清楚的。1887艦上還有8枚反艦導彈,連同1170艦上的8枚,一共16枚C803反艦導彈。防空導彈較多,在1170艦上有48枚,1887艦上有48枚彈藥。1998艦有防空導彈16枚。

第二條就是離開交戰區,先躲到中部印度洋。這條命令早就執行了。

第三條,基本上來說,最高級別的指揮官都是黨員,因此,毫無異議,一致同意先聯絡黨組織,如若聯系不上,或者無法獲得信任,那麼直接聯系延安也是可以的,畢竟以編隊各戰艦上強大的情報偵察能力,破譯密碼幾乎是手到擒來。身份的問題,這也商量了,以南洋進步組織的名義,為抗戰暗地募捐來的錢財,購買的小舊炮艇的名義聯系。等雙方互有接觸,交流時間長了再細細的報告原委。聯系組織的一層意思就是解決根據地、後勤的問題,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將先進的知識傳授給國人。

第四條就是日後的去向,卻引起了與會幾個主要指揮員很大的紛爭。方想建議去海南,理由是,按照歷史的發展,海南是日本重兵(1個旅團)駐守的資源地,但是海南的抗日力量也很頑強,一直沒有被日軍佔領海南全境。護航編隊在中國北方很難生存,日本陸航在北方有很強大的力量。只有日後趁日本海軍在與英、美國交戰,在東南亞地區尋機打擊日本運輸艦隊,必要時可以逃向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南畢竟還是中國的地盤,有大量的人力資源。別的東南亞地方需要與當地民族協調關系,也很難保密。日本來東南亞單個艦隊不是1170艦的對手,而主力前來,那也是不可能的,美國海軍的壓力對日本來說也是很大的負擔。

林爽銳和黃宗英沒說話,但是看神態也基本傾向于海南,畢竟1170、1887、1998艦的母港是湛江。齊之洋卻不同意,因為齊之洋仔細看了齊海軍寫的穿越小說。齊海軍在穿越小說里選的基地可不是海南。雖然方想說的以海南作為基地有諸多好處,但是作為戰艦最高指揮官的齊之洋卻看到海南作為基地的不足之處。海南在日軍包圍之下,整個海島全在日本陸軍飛機場的控制下。護航編隊現在的能力不怕海戰,但是對于大批飛機的空襲,卻是無法避免損傷的。打光了所有100枚防空導彈之後,防空用近防炮?主炮?還是高射機槍?因此齊之洋認為安全是第一位的,基地必須要在日軍大規模空襲範圍之外。保密也是很重要的,1000人在海南如何保密,是個很大的麻煩,一旦自己編隊的來歷泄密,自己編隊立馬成為日、美甚至全世界人眼中的唐僧肉。

「老齊,那你說哪里好?」程建中見大家都有點毛爪,直接就問。

齊之洋沒有回答,只是在大屏幕上點出了個世界地圖,然後才說︰「其實我們就先當我們是個看客,這二次世界大戰的看客。」

「看客?」林爽銳和齊之洋配合次數較多,也比較熟,因此接話問。

「對,我們來到這個時空,對我們民族絕對是個機會。在我們那個時空,國家在重重包圍下,被一條條鏈子鎖著,被一群敵對國家仇視。尤其是我們海軍,根本無法走出國門,去保護我們的海上運輸線。南沙、馬六甲海峽、印度洋和索馬里這些都是卡住我們海上生命線的咽喉要地。現在是1942年4月,馬上就是中途島海戰,我們幫美國?我看沒有必要?讓他們去打,讓他們狠狠的打!打的雙方你死我活,頭破血流!我們只做看客!我們去搶印度洋!二戰後期我們去搶東南亞!甚至,我覺得我們應當幫日本人打贏中途島海戰!」齊之洋把齊海軍穿越小說上的理論拿了出來。

幫日本打贏美國?一幫指揮官被齊之洋的「反動言論」給震的傻傻的。

其實齊之洋並不是單純的被齊海軍的穿越文章所左右的,早在1997年就有過專題論文《中途島海戰的影響》,那是他進入某院校深造時的畢業論文。

「如日美中途島海戰的結局是日本勝利,不過也是慘勝。日本海軍還將繼續他的觀點,即戰列艦決勝。這對日本來說是個既消耗資源,又注定要失敗的觀點。同時,美國在丟失中途島之後,太平洋戰爭的底線,夏威夷受到佔領威脅。美國必然會加強太平洋區域的戰爭支持力度,中國受到的支援程度將大大提高。抗戰的進程將會更加有力于中國。」齊之洋解釋自己的觀點

「可是有研究表明,如果中途島海戰日本如果戰勝,那樣將會影響到歐洲戰場。納粹德國將有可能擊敗蘇聯。」一直沒有說話的黃宗英開口了。

「那沒什麼,其實歐戰和我們根本沒有關系,那些歐洲國家戰爭持續的時間越長,他們削弱的就越厲害。而德國就算是在歐洲擊敗了蘇聯,也無法到遠東來,蘇聯依然可以依靠遠東進行反擊,德國的戰線不可能拉的這麼長。那麼一個無力再擴張的德國,一個削弱的蘇聯,一個亂戰中的歐洲,一個和日本生死斗的美國,而且要顧及歐洲盟友的美國,即便是全世界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時間有可能會長點,但對中華民族是有利的。」齊之洋直接就把自己預計的後果說了出來。這次穿越給他了最好的實踐機會,因此他才在這冒險說出幫日本打贏中途島海戰的言論。

「大家想想二戰後中國得到了什麼?可以說什麼也沒有得到!英美蘇瓜分了世界,包括中國的領土!因此,我想用日本的壓力,壓迫美國和英國,在印度洋和東南亞分一杯羹,最起碼佔領幾個小島,作為未來國家的海外根據地!」齊之洋把齊海軍給他說的話基本原封不動的拿了出來。頓時,視頻會議里一片亂糟糟的爭論聲起。

「還有,即便我們現在打掉所有日本海軍,我們又能如何?我們化不成陸軍,我們一樣無法幫助國民黨和延安立刻取得抗日的勝利。而且,一旦我們這麼強勢,那麼我們的敵人立刻就會變成美英!我們需要時間和空間來用我們的科學技術進行發展!」齊之洋補充道。下面又是一片議論之聲。

最後還是程建中發話︰「靜靜!靜靜!大家看齊參謀長的想法如何?大家逐個表態!我先表態,我支持!」場面一下靜了下來。程建中看了看齊之洋,齊之洋心中十分感激這位老搭檔。

「我支持!」林爽銳立刻接口說道。

「我支持搶佔印度洋和東南亞,但是反對幫日本打贏中途島海戰,那個後果太難預測。」黃宗英也表態。但黃宗英心里卻想的是︰「我們齊參謀長來到這個時空就好像變了個人,變成了一個狂熱的民族分子。

「我也不願意幫小日本,但是目前印度洋、東南亞上的島嶼不是英國殖民地就是法國殖民地,再就美國佔領的,我們公然去搶,根本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讓日本海軍打英國、打美國,打個翻天,讓日本去搶,我們再搶過來。或者讓日本嚴重威脅美英,我們再搶點小島,英國迫于嚴重的戰時情況,就不會有太大的反應。」齊之洋見有人支持,有人反對,便進一步解釋。

會場又安靜下來。

「這樣,老齊,你能不能說說你的全部想法?好讓大家一起商量下?」程建中看出齊之洋心中其實已經有了定論,便及時建議了下。

齊之洋捋了捋思路,沉默了會,開口說了說自己的計劃

「也許有人看過我的論文,那年我35歲,和大多數年輕的軍官一樣,苦于中國海軍的落後和中國周邊海域上困苦的處境,因此我在大連艦艇學院深造時,仔細的研究了二戰的海戰對二戰的影響,研究歷史對我國海疆處境的影響。我在論文里假設了下,如果中途島海戰是日本勝利,那麼整個二戰的形式。但是當時我沒有討論太多,畢竟歷史已經形成。這次護航前,我見我兒子齊海軍寫的一部垃圾的小說,里面的思路卻引起我的思索。」齊之洋停了下,見大屏幕電視里的人都仔細的在听自己的講話,便又說︰「那小子在小說里將我的論文中的假設進行了延伸,幫助日軍在珊瑚海打掉了美國受傷的約克城號,導致美國中途島海戰失敗。結果日本被勝利沖昏了頭,改變初衷,繼續進攻夏威夷,並攻佔了夏威夷。美國從歐洲不得不掉調派軍隊和物質來進行本土防御和重建太平洋艦隊。日軍在解決美國的威脅之後,西向印度洋,打敗英國的遠東艦隊,搶佔大部分英國的殖民地海島。由于後期美國太平洋艦隊實力的不斷加強和日本實力根本不足以控制的如此大的地域,因此齊海軍這小子,趁機搶佔了印度洋上的諸個戰略要地。當然他寫的是小說,有太多的假設。剛才明確我們來到了這個時空後,這條思路卻打動了我。以我們編隊的實力,現在能打掉日本的所有航母和戰列艦,但是我們沒有這多彈藥去打日本這麼多的重巡洋艦和輕巡洋艦,更別說美國二戰後期近200艘航母,因此我們只能利用日本的擴張,在日美兩國海軍相持時候奪取利益。更何況如果我們打掉日本的這5艘航母,小日本沒了海軍,所有陸軍只能放在中國大陸,被逼無奈就只能開發我們東北,更加壓制中國」。齊之洋心中是不想在這打日本的艦隊,但是漢奸的帽子,壓迫著他,因此才說了這多的解釋的話。

「我想,我們先在讓日本打掉英軍在馬爾代夫上的基地,干掉英國東方艦隊的主力。干掉了英國在遠東的所有艦隊,那就意味著整個太平洋和印度洋,沒有了盟軍的艦隊。日軍100%會大規模擴張。甚至會擴張到非洲東岸。」齊之洋說到這,停下來,指著大屏幕上的印度洋地圖「我的計劃是,首先搶佔查戈斯群島,建立臨時基地。讓日本打掉馬爾代夫群島上英軍基地,打掉我們將來在北印度洋最大的威脅。然後聯系延安,招募陸戰隊員,坐等日軍擴張和日後的收縮。然後尋機搶佔英屬殖民地島」。齊之洋看大家都是繃著個臉,順便還開了個玩笑︰「到時候馬爾代夫的迷人風光就屬于我們中國了@!」

「可是參謀長,那二戰後期美英,要憑借他的武力索要這些島呢?」黃宗英倒是想的更長遠。

「恩,這是100%會發生的,不過三年後的主動權在我們手上,再相機決策好了」齊之洋沒有完全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怕大家接受不了,所以打了個哈哈。

「好,那我們幾個人同意這條基本的行動方案了。老齊,我們是不是開個擴大的會議?」程建中建議。

「對,撤出交戰區就開,整個編隊部門主官以及特戰隊、陸戰隊主官都要參加。」齊之洋當即就決定了。齊之洋又邀請了林爽銳和黃宗英開了個小會,討論隨後的戰斗配合和防御措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印度洋上的風最新章節 | 印度洋上的風全文閱讀 | 印度洋上的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