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第三六六章 驚天秘密?

作者 ︰ 不老的江湖

本來,普通的群眾來電,姚副主任倒是沒太放在心上,太多了。

可是最後一句話,把他給嚇了一跳。

如果,確實有舉報走私的來信,信訪組隨手處理掉了,那可絕對不是小事。

走私,**自從有了自己的隊伍,有了自己的根據地,一直堅持不懈地堅持打擊。

食鹽、黃金、卷煙、槍支,藥品,這些當年都是絕對控制,不許倒買倒賣的,對于黑市上的交易,不管國統區,還是解放區,不管國民黨,還是**,那都是堅決取締的,雖然,他們的目的不盡相同。

放下電話,姚副主任轉身喊來信訪組的三位同志,問起這事。

三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記得處理過這個內容的信件。

那是怎麼回事呢?

辦公廳定下的規矩,凡是寫給軍管會領導而不寫具體領導姓名的,統一由信訪組負責。

「你們到底是沒看見,還是被你們壓下去,或者是隨手處理掉了?老實說。」

看見姚副主任發火,三個年輕的同志,依舊搖搖頭,委屈地站在那里不做聲。

剛巧喬向文找李作人談事,從門口經過。

一問,才知道怎麼回事,他當時並沒放在心上,繼續自己的工作去了。

當天下午,他去公安局和白兵等人商量案情,回到局長室,才發現桌上堆了一封信。

信封是白色的,歪歪斜斜幾個字︰

臨江軍管會領導,公安局長喬向文親收。

打開一看,內容讓他吃了一驚。

原來,這封信正是下午姚副主任他們在尋找的。

估計,因為自己在軍管會和公安局兩處辦公,郵遞員把這封寫了兩個職務的信件,給分揀到了這里。

內容很簡單。

喬向文局長︰

聞听軍管會堅決打擊走私,草民十分支持,現提供兩處倉庫,里面可能有違禁物品,希望你們接信後,很快行動查出,不再讓這些東西字在黑市上倒賣,一處是中山路118號,萬達貿易商行倉庫,另一處是天堂寨路90號倉庫。

我是一名有著正義之心的老百姓,偶爾獲得這個消息,冒著危險給你們舉報,不要問我是誰,也不要找我,那會陷我于不仁不義,記住,你們盡快行動,祝你們成功。

因為白兵和李堅正忙著辦理向陽花的案件,他想了想,喊來了馬文明。

治安處副處長馬文明,正是原國民黨臨江警察局的副督察長,因為工作認真,表現上佳,目前深受器重,自從處長丁一被抽調至婦女教養所擔任所長以後,治安處的工作基本就由他一個人抓了。

這也符合喬向文的特點︰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同時進來的還有秘處的許一梅、劉一凡。

把信件給三人一看,大家立刻興奮了起來。

一般性反映問題的來信,喬向文都是批示給秘長和具體職能部門,案件方面的,大部分給了刑偵處。

可是,這封信,內容詳實,而且又是走私違禁物品,本來該刑偵處去辦,但是,既然信里那麼確定,白兵他們為了敵特案件忙得暈頭轉向,他決定自己親自來組織。

議著議著,馬文明又去處里喊來了劉天健。

劉天健,本是南下三大隊的隊員,喬向文他們幾個人自然熟悉了。

馬文明喊他來,自然有原因。

原來,治安處根據工作特點,按條塊和地段分類,所有的倉庫一類的企業,自然也是他們的監管重點,而劉天健,正是治安處民警里專門管臨江市區各家倉庫治安保衛的。

小伙子23歲,三大隊在北平招人時,他專門從廊坊趕到北京報名,原是一名中學老師。

臨江解放後,他隨三大隊一部分同志一起,充實公安力量,當上了了一名公安戰士。

分到治安處後,別看他沒有什麼特殊的才干,但是小伙子非常踏實,尋思既然到了這個崗位上,那就得把工作做好,而要在把組織分配給自己的工作做好,首先得把臨江市區的道路模熟,還要把臨江方言學好,只有這樣,才能和管理對象打成一片,為此,三個多月下來,三大隊在市局的八十多個人里面,就他一個人能講一口流利的臨江話,咋一听,一般的人還真以為他是土生土長的臨江人哩。根本不相信他是外地的,還有一絕的是,小伙子把臨江的每條大街小巷都查模得了如指掌,把每個企業的倉庫位置倒背如流。

討論了一會,喬向文拍板︰

第一,劉天健利用工作之便,以安全檢查的名義,最快速度模清這兩個倉庫的底細,初步核實來信的真偽;

第二,一旦在倉庫中發現破綻,馬文明立即組織人員,對這兩個點進行查封,捉拿相關涉案人員;

第三,為了在全市形成一個好的打私氛圍,治安處行動的同時,邀請臨江幾家媒體的記者隨軍作戰,借這個案件,在全市營造一個人人參與打私,人人支持公安的良好氛圍。

劉天健一偵察,果然發現了情況。

群眾來信的第一個地址,經過反復核實,不知是舉報人記錯了,還是什麼原因,歷史上曾經是萬達貿易公司的倉庫,但是,在解放前不久,已經轉讓,現在原址還是一個庫房,但屬于一個飯店所有。劉天健以安全檢查的名義,對飯店和庫房的物資反復進行了核實,但還是沒發現可疑物資。

是舉報人的信息不實,還是飯店已經轉移了走私物品呢?

劉天健把情況及時匯報了副處長馬文明,兩人一合計,覺得暫時放下第一個,主攻第二個點兒。

天堂寨路,路如其名,這是一條位于小別山下的盤山公路。

劉天健騎著自行車,出了一身汗,好不容易才找到了90號。

原來,這是一個面積不算很大的倉庫,建在一塊平地上,前不靠村,後不靠店,青磚紅瓦,十分斑駁,房前一塊水泥地,估計是供運輸車輛的停放之用。

門口掛著一個牌子,和平區陶瓷廠。

在劉天健的印象里,和平區陶瓷長是一家國營企業,生意紅火,報到公安局的倉庫有兩個,但都在山下,他都前往檢查過安全。

這個人煙稀少的地方,怎麼會又冒出一個倉庫呢?

這個倉庫,難道真的隱藏著驚天秘密嗎?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上南下最新章節 | 北上南下全文閱讀 | 北上南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