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第三六五章匿名電話

作者 ︰ 不老的江湖

封閉ji院容易。

改造ji女卻絕非易事。

喬星竹說的,正是所有有證無證ji女共同面臨的一個問題,也是臨江婦女教養所成立以後遇到的第一個頭疼的問題。

ji女沒文化,可以強制學習。

ji女惡習多,可以通過訓練和勞動教育,慢慢改造。

「二哥,你們公安局繳獲的那批盤尼西林真是及時啊,可解決了我們這里的大問題,不過,,,不過,,,,」

喬向文眼一瞪,向來爽直的妹妹今兒怎麼變了個人似的。

「說,怎麼回事?」

喬星竹就著菜,掩飾著,「沒啥,沒啥。」

把喬向文給逗得,這分明是有事,還偏不說呢。

看到二哥把筷子放下來,瞪著自己,星竹想了想,終于說了出來。

不說則已,一說竟然又引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結果。

「二哥,你們繳獲的那批走私貨可能有問題」

「什麼?你說什麼?那批藥有問題?」

妹妹的話,讓喬向文驚得差點跳起來。

怎麼可能呢,那個案件是自己親自指揮策劃,大獲全勝的啊。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原來,這一批被收容的180人中,經過教養所的初步檢查,結果讓人嚇了一跳︰

百分之六十患有性病;

百分之八十吸毒成癮毒癮;

還有不少人,有心髒病、肺病、各類皮膚病;

針對有毒癮的,教養所將她們分開居住,避免市場談及。同時,醫生們給他們針對性地開展戒毒工作,幫助他們從思想上認清毒品的危害,之後運用一些行為矯治、心理輔導的方法,幫助他們慢慢樹立起戒毒的信念,在毒癮發作的時候,一般采用捆綁手腳、限制行動的方式,讓他們慢慢挺過來,杜冷丁,在所里嚴格控制,不到萬不得已,所里規定不準使用。杜冷丁這玩意,同樣會讓人心理上產生依賴,依靠它來戒毒,無疑望梅止渴畫餅充饑。

而治療性病,最有效的藥品是盤尼西林,也就是俗稱的青霉素。

盤尼西林是英文的音譯,中文的準確表述是「青霉素」。如今,青霉素雖然還在廣泛使用,但已經退出抗生素風靡名單了。但是,它卻是抗生素家族的最先誕生者,可以說,如果沒有青霉素,那也就沒有之後一代一代不斷勝出的其他多如牛毛的什麼什麼霉素。

盤尼西林誕生之前,當時若有人受了嚴重的外傷,或者患了肺結核之類今天看來小菜一碟的疾病,即使他的老爸是美國總統,或者金日成金正日,也沒有啥速效藥,唯一的辦法,上磺胺治療。

但是這玩意,副作用特別大,如果用量投入過大,則會增大毒副作用,對胃腸刺激大,壞了你的腎,用量過小,不僅起不到治療作用,反而會使致病菌產生耐藥性。所以,魯迅小說里,當年很多中國人得了癆癥,基本都是沒得救,其實,這個病就是肺結核。

無論中醫,還是西方人,一直在尋求一種治療肺結核的辦法,但欲速卻不達,最終,讓人意外的是,當年轟動世界的發明,竟然來自于一次歪打正著。

記得是1928年的一個夏天,大不列顛一位細菌學家,名叫弗萊明出去度假,離開實驗室時,馬大哈的他忘記處理實驗室里的一個培養皿。

半個多月後,他回來時,發現培養皿中的葡萄球菌培養基,由于暴露于空氣之中而受到了一種霉的污染,而讓他目瞪口呆的是,恰好在培養基中霉周圍區域里的細菌統統不見了。

這個偶然的發現,令他欣喜若狂。

就像牛頓坐在樹下,被隻果砸中,發明了萬有引力定律,換一個老兄,充其量被砸出鼻血,但還傻樂自己運氣好。

費萊明賊精,看著眼前這一幕,他很快斷定這種全新的霉,一定是生產了某種對葡萄球菌相克的物質。

開始時無意中的,後來,他開始有意識地重復了幾次,終于證明了這種物質能抑制許多其他有害細菌的生長,而對人類幾無毒副作用。

這就是最初的「青霉素」的來歷。

可惜,弗萊明的研究結果發表于1929年,但是並未引起高度的重視。弗萊明指出青霉素將會有重要的用途,可惜這老兄能力有限,靠他自己無法發明一種提取純青霉素的技術,致使這種靈丹妙藥在長達十年的時間內一直未能得以進入臨床使用。

這十年里,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中國的抗日戰爭,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缺少類似青霉素這樣的抗生素而一命嗚呼,而費萊明的寶貝一直深藏在實驗室里。

直到1942年,英國、澳大利亞的另外兩名科學家弗洛里、錢恩,利用自己掌握的分離純化技術,在對動物長期試驗的基礎上,第一次把這種藥物給自己的病人試用,結果威力巨大,創下奇跡,從而最終用最直接的方式證明了這種新藥具有驚人的效里。

二戰結束的硝煙里,弗萊明、弗洛里和錢恩,這三位兄弟因為「發現青霉素及其臨床效用」,分別走向了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的領獎台。

這種全新的藥物,立刻轟動了全世界,被稱為「神奇救命藥」

英美政府一看,馬上號召本國藥品制造商拿下專利,以最快速度解決了批量生產青霉素的方法。但是由于產量低且成本高,最初兩三年間青霉素只是留給戰爭傷員使用。為了保密技術,英美兩國還出台出口禁令。

青霉素,這項造福人類的新技術,最早是以走私的方式進入中國的,尤其是落入解放軍手中的這種藥,基本都是繳獲國民黨部隊的,那些,正是美國政府的援蔣物資。

因為藥效好,所以趨之若鶩。

因為產量少,所以奇貨可居。

解放前的中國,青霉素的價格高不可攀,一般的病人根本用不起這種走私藥物。

曾經,臨江醫藥黑市報出的價格,是盤尼西林的價格與黃金等重。即便如此,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對于這種救命藥,都是絕對控制的,因為戰爭中大量出現的傷員都靠它來搶救了。

國民黨打走私,是不讓這玩意落入**的手里,與自己作對。

解放初的軍管會打走私,是為了把市面上留存極少的這種藥用在刀口上。

隨著全國範圍的解放,走私盤尼西林的主要渠道香港、澳門那邊的口子全部被封閉,因此,盤尼西林在黑市上越發緊俏。而**建立的政權當時既不能自產,也由于西方國家的禁運封鎖而無法從海外采購,所以醫院、醫藥商店也是無此藥可賣。

因此,可以說,盤尼西林是當時中國最為缺乏的西藥。

記得有一部電影,說的就是大概就是這內容,只是時間編錯了,有些胡說八道,因為抗戰期間,研究盤尼西林的三位老兄還在那里忙著臨床試驗,少部分的生產絕對不可能流入到中國來,政府控制得非常緊滴,真正的批量生產,看了上文就知道,那是45年獲得諾貝爾獎之後,所以啊,這個電影也算是不研究歷史的中國小文人之意yin產物。

這一刻,喬向文幾乎驚呆了。

因為,那次漂亮的行動正是他一手指揮的。

那是8月22號的下午,一個神秘電話打到了軍管會辦公廳。

「你們是軍管會嗎?我給你們領導寫的舉報信,你們收到了嗎?」

接電話的姚副主任一愣。

「這位同志,可以留下你的姓名嗎?請問你舉報的內容是什麼,什麼時候寄出來的?」

電話那頭,來人氣呼呼地嚷開了︰

「我冒著生命危險給你們提供的舉報,你們竟然不相信,還要盤問我,算了,**說的一套,做的一套,我又何必多管閑事呢?」

一听對方這樣說話,準備掛電話,姚副主任趕忙解釋道︰

「這位同志,對不起啊,你能大概說一下內容,我馬上和領導匯報好嗎?我們這里每天要接到許多信,我們也要去了解一下再回復你啊。」

這話說的是事實。

解放初期,軍管會的領導每天都不知要收到多少人民來信,有的求教黨的政策問題,有的反應隊伍中的一些問題,有的是生活困難向政府求助,甚是還有一些國民黨軍人的家屬寫信,詢問自己親人的下落,諸如此類,每天這樣的信件,不下上百封。那個年代嘛,交通主要靠走,說話主要靠吼,通訊主要靠寫信。

如果每一封這樣的來信,都要軍管會領導親自閱讀批復,估計三位領導領導同志就是不吃飯,整天不干其他工作,光坐在那里處理人民來信時間也不夠。

為此,辦公廳專門設了一個信訪組,三個人,主要工作就是拆閱信件,挑有價值的提供給領導審閱,事務性的,直接以辦公廳名義轉有關工作部門,一些無效的、來歷不明用意不明的信件,就地處理。

「你們這是搞得啥?軍管會不是要發動我們群眾舉報走私嗎?我寫信了,你們又不看,真是」

說完,賭氣似地掛了電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上南下最新章節 | 北上南下全文閱讀 | 北上南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