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第二百八十一章暗流

作者 ︰ 不老的江湖

第二百八十一章暗流

心緒飛快地從對文靜的懷念中拉了回來。

這就是長期秘密工作養成的職業特點。

揉揉臉,一副疲勞的樣子,其實是借勢擦去眼角的淚,心里暗暗提醒自己在妹妹面前不能這樣。

「小妹,你怎麼來了?」

喬星竹穿一件大紅的連衣裙,本就苗條的身材給裙子一襯,顯得更加修長。

把小包椅子上一扔,頑皮地走到哥哥身後,幫他揉著肩膀。

「給一梅姐打電話,知道你在這,學校出了這事,知道你不舒服,嘿嘿,小妹我不放心啊,今晚不做飯,我們出去吃,我請客。」

星竹背著手,彎腰湊到二哥面前做了個鬼臉。

真是個懂事的好妹妹。

其實,喬星竹在隔壁,已經听許一梅說起了他的心情,她是有意打趣,幫哥哥調節著。

手腕一看,五點半了。

收拾了一下桌上的東西,突然想起啥,拿起電話撥了幾個號碼。

「範秘,恩,我是,明天上午我和公安局的同志去和平小學,水庫的落成典禮我就不去了,你代表我去,還有,明天上午你幫我約一下中醫院的院長,請他來我辦公室一趟,時間啊,下午兩點,什麼,你和梁亮已經說好了明天?恩,你把他的電話告訴我,馬上我來聯系他。」

隨手在本子上記了下來,隨即拿起另一個電話,撥了幾下︰

「你好,請問你是報社嗎?請幫我接一下采訪部我找一下梁亮,對,好的,謝謝。」

電話轉接的檔口,他示意星竹一邊好好坐著。

「我找一下梁亮,恩,對,你就是梁亮啊,你听出來我了啊,你真想找我?好的,晚上沒事?到我這里來,對,好,我等你。」

報社的事,他還是有些不放心。想找梁亮好好聊聊,了解一下。

黨報的社論,那是代表官方的立場,尤其在軍管期間。

臨江從國民黨手里接過來,那是一個即將全面崩潰的爛攤子,雖然軍管會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他喬向文分管以來,竭盡全力,總算幫助一些大廠子運轉了起來。但是,總體依舊十分脆弱,再也經不起任何折騰了。

然後,令人擔心的輿論導向,卻一刻不停地困擾著喬向文。

放下電話,听星竹聊大學師生對投毒案件議論。

十分鐘轉眼過去。

敲門聲響起時,喬星竹飛快地跑去開門。

「星竹姐,你也在?」

一米八的梁亮,長得陽剛帥氣,兩條彎濃濃的眉毛下,一雙大大的眼楮,一兼白色的短袖襯衫,束在軍庫里,小伙子看起來很是英俊威武。

一見喬星竹,嘴巴甜得很,三大隊的時候,劉一凡、梁亮和喬星竹三個人玩得最好,雖然,兩個人都比她小,一個二十二,一個十七。

「喬主任,我來了。」

看見喬向文在,小伙子忙恭敬地打了招呼。

「梁亮,怎麼樣,記者當得很過癮?看過你寫的幾篇大塊頭報道,很有深度呢。」

沒等哥哥開口,喬星竹搶先開涮。

喬向文笑著听兩個人說著話,自己先一旁批閱了一會兒文件,他還要琢磨琢磨怎麼和他聊那事呢。

年輕人在一起,說不完的話兒,尤其是三大隊那段難忘的經歷,早已把那里走出來的一千來號人牢牢地團結在了一起。

六點多鐘,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喬向文一看,合起文件,站起身。

「兩位,走,一起吃飯去。」

梁亮一听,樂了。

「領導請客,我今晚要放開胃口,猛吃一頓。」

走過秘處的門口,星竹跑進去,親熱地和許一梅打招呼。

其他人都下班了,就這個處長還堅守陣地。

喬向文為秘處長立下的規矩,重要的一條就是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下班。

「一梅姐,晚上你有事麼?一起出去吃飯,我請客。」

「白兵剛才說不回家吃飯,你們學校那個案子,你二哥凶著呢,要白兵他們三天破案,他還哪里有心思回家吃飯?」

喬向文在門口听見,搖頭。

這麼重大的特務投毒群案件,明天省里準要過問,越早破案越主動,否則消息越傳越不利,對臨江老百姓的心理影響太壞了。

星竹和許一梅挽著手走在前面。

喬向文和梁亮走在後面,走到院子里,和司機說了一下,讓他早點回去。

讓小馬晚上也自由活動去了,警衛員其實也很辛苦,整天跟著他,沒有任何自己的時間。

當夕陽的那一抹余輝,飄過樹頂的時候,整個城市變得分外的美麗。

公安局門口的重慶路,商家林立,紅燈籠、黃幡子呼啦拉的飄在飯店茶館的門口,老板老板娘殷勤的招呼著客人,說笑聲,叫賣聲,討價還價的聲音,延著青石板的街道曲曲折折的環繞著。

面對三大隊的頭,也是他參加**後的第一個領導,梁亮毫無保留地介紹了他了解的情況。

加入報社以後,因為他以前在印度尼西亞大學學習的就是新聞專業,而且又來自南下隊伍,所以報社領導對他十分器重,進入報社一個多月,就讓他擔任了采訪部的副主任。

他干得更加歡快。

因為一個人單身在臨江,所以他經常主動要求晚上在單位值夜班,也就是值夜班的過程中,他了解了一些情況。

夜班,是報社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白天記者所有的采訪稿件,經過領導的審定,國內外通訊社的通稿,在接收後經過領導的劃定,最終一起匯聚到夜班編輯這里。

如果說記者是采購蔬菜,那麼夜班編輯就是負責炒菜的廚師。

如果說記者買回的是布料,那麼夜班編輯就是精巧的裁縫。

臨江日報一般都是每天大清早就與市民見面,而夜班人員為了精心準備這道早餐,辛苦了一整夜。

每天夜里,值班編輯要負責把記者自己才采寫的稿件和外來通稿,統一排版,制成小樣經主編審定後,送印刷廠。

梁亮自己遇到過一次,也听別人說起過一次,都是在小樣審查完畢以後,接到上級電話臨時拉掉了稿件,換上上級統一提供的社論。

這事弄得主編和夜班編輯們意見很大。

臨江解放的這段時間,報社采編人員尤其是一批年輕的記者們,面對全新的生活,大家都投入了高度的熱情,去捕捉采訪臨江的新變化,反映各行各業的新成就。

梁亮所在的采訪部,對此意見最大。

為啥呢?

記者根據上級的宣傳政策和自己的學習理解,經過深入采訪,寫出的很多報道,一比較這些社論,卻發現,口徑不統一啊︰

記者們采訪廣大工人,大伙希望翻身做主人,多生產,用主人翁的干勁多為國家出力流汗;

社論里鼓勵工人們團結起來,開展工會活動,和一切剝削者做堅決斗爭;

記者采訪民族資本家和一些工商業者,他們擁護**,支持軍管會,希望在新時期的臨江建設中多做貢獻;

社論里卻對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不加區分,聲稱新社會里堅決不允許剝削現象存在;……

記者們迷惑了。

主編們吃不準了。

三天兩頭,就會接到上面的訓斥、批評。

難道,真的大家把關系臨江大局的輿論導向搞錯了嗎?

令喬向文感到意外的是,今天那篇二版頭條的稿件,作者正是梁亮。

別看小伙子此刻開開心心的,其實,就在剛才,還挨批了。

批他的人還非同一般

第二百八十一章暗流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上南下最新章節 | 北上南下全文閱讀 | 北上南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