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第二百三十八章滾燙的熱情

作者 ︰ 不老的江湖

卷三南下篇,第二百三十八章滾燙的熱情

男同學不服氣地正與喬星竹比劃身高呢,大家在一旁笑著。

三大隊大隊長喬向文剛好從外面走過,听到聲音,進來剛好看到了這一幕,笑而不言,只是站在人群背後注視著。

許一梅和幾個干部忙站起來敬禮。

星竹有點尷尬,給哥哥看到了這一場景,不樂意呢。

能說會道的那位男學生一看來了領導,喜出望外,立馬抓住機會,口袋里掏出了一封信遞給喬向文。

喬向文打開一看,是文峰中學的一封推薦信。

信的內容很簡單,劉一凡同學政治思想好,家庭出身好,同意推薦他參加隊伍。

「樣,長,我沒騙人,別小看我,我可是我們中學的學生會主席,學校都同意我南下參加了。」

喬向文笑著問了一下,原來這名同學名叫劉一凡,父親是清華大學的一名教授,母親是一位民主黨派的成員、醫生,為我地下黨做過不少工作。他在學校一直要求進步,多次配合學校組織同學們參與和平示威,表現勇敢,政治思想非常可靠。

喬向文又細問了幾句,劉一凡對答如流。

當喬向文同意破格錄用他時,個子那麼高的男孩子竟興奮得跳了起來。

「劉一凡同學,不,現在開始是劉一凡同志了,你北京地方熟悉,家里人又都是進步人士,我們雖然有年齡要求,但是年齡也並不是唯一條件,你馬上回家準備一下,後就擔任喬星竹同志的助手,在這里繼續幫助招人,但是不許你再為別人開後門哦。」

劉一凡開心壞了,轉身就對著喬星竹來了一個大鞠躬,反倒把她弄了個大紅臉。

解放了的北平群眾的熱情,大大過了預期。

曾幾何時,部隊招人,麻煩不少,只嫌招不到人,不管在山東,還是在東北,喬向文和部隊都曾經遇到過這種情形。

這會兒,麻煩大大地不同了,變成了拒絕人。

編制有限哦,三大隊核準的編制就是一千,縱隊來的八十多名干部之外,也就九百多個名額,可是,連日前來報名咨詢的人實在太多了。

不管這支隊伍要去哪里,不管跟隨部隊作戰風險多大,不管對于新生政權了解多少,不管將來能在新國家的建設中擔任何種角色,人家就幾句話,我要參加,我要參加南下支隊,為國家做貢獻,你們要不要。

有意思的例子一籮筐,舉不勝舉。

這一天,喬向文收到了一封北京地方上轉來的封信,讀了很是感動。

信是一名印度尼西亞華僑的子女寫的︰

先祝福我們的祖國早日恢復和平,不斷強盛,祝貴軍戰不勝攻不取。

我們全家前不久回北平探親,那天有幸在長安街上目睹了了解放軍入城的盛大神聖儀式。那神奇威武的步兵、騎兵、炮兵、裝甲兵隊列,那歌聲震天的國際歌和解放軍進行曲,深深震撼了我,你們為百姓打江山,謀福祉,受到廣大市民那種自內心的歡迎,讓我們全家感動不已,在我回到新加坡後,那些畫面經久不散,我們全家都對著照片天天議論,華僑鄰居們羨慕不已,和外公家里通,得知你們在招人,經過父母同意,他們都支持我加入你們的隊伍,為祖國效力……

在大隊集體商量後,派出了人員對他的北平親屬進行了政審,完全合格。

父母都在雅加達從事橡膠生產加工,屬于愛國華僑,抗戰期間先後多次在當地募集物資,支援中國抗日。

關鍵是,這名華僑子女大學讀的專業,讓喬向文很是認同欣賞,企業管理。

在一個即將解放的城市,建設一個暫新的政權,展經濟是必不可少的,而經濟對于絕大部分軍隊干部而言,是完全陌生的。

況且調查走訪中得知,這同學英語非常好。

聯想到未來的工作,迫切需要懂英語善于對外交流的人才,喬向文動心了。

但是,一個問題把他難住了︰

對于吸收華裔外籍人士加隊伍,當年的先例還不太多,尤其是涉及到將要參加政府工作,政策性很強。

喬向文拿定主意後,專門去找了南下副支隊長、總部政治部干部部的李部長。

對于喬向文的想法,李部長本能地加以了拒絕。

當年,雖然有很多國際友人、華僑人士以各種形式幫助中國,提供各類支持和援助,但是,要加入部隊擁有軍籍,同時參與政府的工作,這樣的例子還是極為罕見的。

喬向文惜才如命,好說歹說,最終被他的執著所感動,李部長專門跟政治部打了報告,轉呈羅政委親自審批後,才算辦成。

就在這過程中,喬向文的為人正直和深謀遠慮,給了李部長深刻的印象。

喬向文對李部長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的風格也記憶很深。

許久以後,當喬向文身陷囹圄之時,正是李部長及時趕到,這也不能不說是兩個人的一種緣分。

羅政委批復一到,很快,這名新加坡華裔成為了三大隊的一名,分在了白兵的中隊里。

這位同學有著一個響亮的名字,梁亮。

報名的人多,名額有限,辦?

文化考試、面試、體檢一個都沒有少。

最終九百二十名有文化、覺悟高、身體好的熱血青年,月兌去各式各樣的西裝、長衫、旗袍和裙子,統一了型,換上了人民解放軍的軍裝,成為南下支隊三大隊的學員。

對了,這里江湖插一句。

根據中央和毛偉人的決定,解放軍的稱號隆重登場。49年3月11日起,東野正式改了名字,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了,101還是一號,此前,西北野戰軍已經改為第一野戰軍,曾經的八路軍副總指揮、現在的解放軍副總司令彭老總,親自掛帥兼任一野司令員,中原野戰軍改為二野,那就是著名的劉鄧大軍,華東野戰軍這回改叫三野了,原來的新四軍軍長、後來接替羅榮桓擔任山東軍區司令員的陳毅擔任一把手。

四個野戰軍加起來,二百多萬人。

四野,佔了其間的一半左右,一百萬出頭。

聲名赫赫的四野不費吹灰之力,打下天津,拿下北平,這會前來招人,你說夠吸引力不?

最終的南下支隊隊員中,有不少地下黨員、多次愛國民主運動的組織者、參與者,當然還有一大批大中學校的學生。

隊員們愛國熱情很高,文化水準較高,當新中國熊熊燃起的火炬一傳到了他們的手里,他們立刻釋放出了加倍的熱情,信仰著,奔跑著,傳遞著。

一穿上軍裝,全新的軍營生活就開始了。

他們的人生的軌跡,從此轉變。

他們都有一個光榮的稱謂,南下干部

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南下接管城市,建設新政權

卷三南下篇,第二百三十八章滾燙的熱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上南下最新章節 | 北上南下全文閱讀 | 北上南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