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第二百一十三章 特別任務

作者 ︰ 不老的江湖

第二百一十三章特別任務

不長,變化不小。

東北兩軍對壘,打45年9月,山東八路軍十萬雄兵北上,老蔣依靠美國的飛機軍艦搶運人馬趕到此地,白山黑水,從此便成了兩黨兩軍,兩個領袖間政治智慧與軍事才能的大秀場。

按照目前的實力,干淨利落地收拾縣城的敵人,乃至和他們背靠的正規國民黨軍隊作戰,獨立縱隊所畏懼。可是,放在一個更大的背景下,這些小規模戰斗不就會暴露出我們的真實意圖,讓分散開的敵人捏成一股拳頭,那是上級此刻最不願意看到的。

萬一驚動了敵人,便讓我軍的戰略意圖暴露了出來,這是大戰之前的兵家大忌。

不讓東北之敵一兵一卒逃離,這是中央對野司總部的明確要求。

所有作戰,所有任務,都不得與這個大目標相抵觸。

一次出動部隊不得超過一個團,一次作戰不得超過半天。

這是縱隊下達的死任務,只有快速地解決戰斗,才能不讓國民黨正規軍隊參與,讓他們不太引起注意。

為了貫徹軍事進攻和政治進攻並舉的原則,縱隊把任務下達到司令部各個機關,並為每個單位制定了配合作戰的部隊。

既培養軍事指揮機關的指揮藝術和實戰經驗,增強為基層服務、為作戰服務的意識,也讓參戰部隊在大戰前夕,做好各方面的充分準備。

敵工部也領到了的任務,那是一個叫高唐的縣城。與他們配合的是1師158團。

一文一武,一張一弛。

第二天大清早,158團的主要班子成員就來到敵工部,喬向文和陳世安帶著幾位處長熱情接待了他們。

團長李超,政委徐立人,副團長杜偉德,政治處主任耿介,參謀長關風。年紀最大的徐立人,34歲,年紀最輕的杜偉德,才27歲,都是在戰斗中成長起來的一線指揮員。

「喬部長,陳副部長,各位處長,我們是來向你們學習取經的,打,時候打,都听你們的。」

李超快人快語,坐定後直接進入了主題。,

陳副部長原來就是新四軍7旅的鋤奸部長,和幾個人本來就有些熟悉,他忙批評起來︰

「李團長,喬部長不批評你,我先批評你一句,縱隊的任務是要我們協同作戰,用最小的代價,解決問題,能說听我們的呢?別忘了,喬部長還是政治部副主任,那是管干部的,就你這認識,哈哈,喬部長你說是不是不能重用啊?」

大家輕聲笑了起來,都敵工部的陳副部長愛開玩笑,沒想到這一見面,就開涮了。

在領導面前,本來基層來的干部就有些拘束,尤其是讓人感到神秘、始終戰斗在隱蔽戰線的敵工部領導。

陳世安這麼一說,氣氛馬上活躍開了。

對于這種場合,喬向文向來多傾听少發言。

往往,這些來自一線的干部,因為你意中說的一句話,可能就會有所顧慮,甚至成為思想包袱。

在縱隊機關,在整個東野總部,喬向文的名字幾乎沒有人不,101的欣賞,羅政委的信任,情報戰線的大顯身手,鋤奸策反的一陣陣旋風,如果不是他堅持要留在縱隊,和山東來的老戰友們並肩戰斗,上面早就讓他到總部赴任了。沒辦法,只有尊重他的想法,但給他戴了另外一個帽子——政治部副主任。

別看就這個副主任,就明顯把他的位置給突出來了。

中國建軍之日起,就把政治工作貫穿于軍事作戰中,並始終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政治部主任,管組織,管人事,管宣傳,管群眾工作,管內衛,不論在哪支部隊,都是黨委成員,決策者之一,一般來說,位置僅次于軍事主官和政委。

敵工部,屬于縱隊的一個職能部門,主管秘密戰線,一旦部長兼任了政治部的職務,那在各部門中就明顯跳了出來。

當然,喬向文並不以此為喜。

他喜歡隱秘戰線的工作,投身十多年,從未離開過,他熱愛,他鑽研,他覺得的生命都與這個工作融合在了一起,這種工作的精神讓他和部門在取得一個個成績的同時,也讓很多部門羨慕和嫉妒。

這一點,他時刻提醒戒驕戒躁。

這會兒,158團團長李超先向各位領導介紹了團的歷史。

這是一支原本戰斗在蘇北抗日根據地的新四軍部隊,在鹽城阜寧地區,長期堅持與日偽的作戰,戰功赫赫,在來到東北以後,擴編為一個團,李超就是原來的營長。

听著他的介紹,喬向文點頭。

听上去,很有一股當年獨立支隊在魯南那股敢拼敢闖的勁頭兒。

徐立人政委跟著介紹了高唐縣城的情況。

高唐,是一個典型的東北平原地區,地域平坦,溫度適宜,在東北屬于一個特例,東北鐵路主干線貫穿縣城,縣域內水網發達,適應水稻、玉米、大豆等各種經濟作物生長,被成為東北「小江南」。

難怪國民黨對這個縣城十分重視,把他作為附近幾支部隊的主要征糧地。

高唐縣城的守衛,除了國民黨正規部隊的一個團外,還有300多人的保安聯防大隊,以及一些警察和地方武裝等,合計有各類武裝力量一千五百多人。在東北的縣城之中,屬于配置力量比較強的。此外,下屬的五個鄉還有一些地主武裝,一旦開戰,很有可能趕來增援。

高陽、劉勝這兩位情報處的負責人也為大家介紹了高唐的黨組織情況︰

由于敵人的高壓,這里的黨組織一直處于地下狀態,目前縣委領導的武裝力量主要在距離縣城較遠的三個鄉鎮活動,計有民兵近200多人,分成四個中隊。如果要進攻縣城,這些民兵隨時可以配合。

大家熱烈地討論著,一個多小時轉眼了,喬向文的筆記本也記錄了很多張。

雖然做了領導干部很多年,這個習慣他從未改變,對于任何一個人的工作想法,他都會記錄下來,既是為了不忘記,也是一種對別人的尊重。

等大家都眼楮看著他時,他該輪到了。

他翻了翻筆記本,拎了一下思路,開始講話先感謝158團幾位同志,上門給我們送經送寶來了,158團的歷史我也是剛听介紹,讓我很振奮,似乎回到了我當年所在的部隊,敢打敢拼,從不認輸,我們在不同的戰線工作,都是為了一個目的,現在走到一起來,也還是為了這個目的,有你們團的戰斗作風,有地下黨組織和民兵力量的配合,我們一定會打贏這一仗,解放高唐縣。」

看著大家都在認真听著,幾個團領導和處長做著筆記,他放慢了語速,繼續道︰

「你們是戰斗力很強的主力團,我們是隱蔽戰線的工作機關,解放高唐不難,難就難在把我們兩方面的優勢結合起來,兩手進攻,爭取最小的代價。另外啊,縱隊領導提到,你們剛才也說了,這個縣城有著悠久的歷史,城內還有一些古文物,唐朝的千人井,明朝的古炮台,還有東北第一故寺紅螺寺,這些我們都要嚴格保護起來,萬一毀于戰火,我們要被後人責罵,成為千夫所指的。剛才听有的同志講,我們出動一下炮兵,可以減少的犧牲,可是如果因此毀壞了文物,那豈不是得不償失,轉眼變成千古罪人?」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得全。

听了他的這番話,大家不由得鼓起掌來。

「團里的同志急于完成任務,這個心情我非常理解,我也想在縱隊個單位中第一個完成任務,在縱隊拿到那面紅旗啊,沒有這種關榮感不行,但光想著這個,也不行,一定要腳踏實地。為此我建議啊,咱們馬上成立一個解放高唐聯合指揮部,咱們這兩邊,再把縣委的同志也請進來,與此同時,陳副部長你看樣,請你和高長、劉處長,團里的李團長、徐政委、關參謀長,你們馬上制定一個方案,和城里的縣委取得聯系,然後盡快實地去看一下地形,模清敵人的兵力分布,白處長、許主任你們盡快梳理一下,看看這個縣有沒有我們的統一戰線上的關系戶,如果有,最快速度接上頭,大家看樣?」

寥寥數語,高屋建瓴。

李團長和徐政委不斷點頭。

久聞大名的喬向文部長看樣子真是一個行家里手,這考慮問題深入淺出,面面俱到,真是讓他們得益匪淺。

陳副部長看著這些新四軍時期的老部下,關照著喬部長說不著急,那是不給你們壓力,我們敵工部,哪次不是先進,不是完成任務最好的,大家都按照喬部長的要求執行吧,我建議,就和縣委聯絡上,一起進城,偵察任務不能拖,放寬一點,後天咱們三方面在這里踫頭,分別人匯報進展,喬部長,你看如何?」

喬向文點頭。

會議結束,幾個人轉身去了陳副部長那里,討論偵察方案去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上南下最新章節 | 北上南下全文閱讀 | 北上南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