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第一百零二章密戰新標桿

作者 ︰ 不老的江湖

第一百零二章密戰新標桿

第一次接觸的情況,元錦馬上匯報了潘國盛。

潘國盛心里有了底,他和元錦商量了一個辦法。

位置不同,角度不同,覺悟不同,采取的方法也不可完全相同。

一個星期天,元錦給魏天道家里,代表領導邀請他們夫婦倆來師長寓所做客。

來了以後,才是潘師長父親的70壽辰,由于老人還在南京,所以只幾個最核心的人聚一聚,遙遙地為父親祝福。

魏天道見此情景,很動感動,他的更是受寵若驚。

加上丁天,幾個人喝著酒,聊著天,說著說著,話題又回到了121師眼前的處境上。

潘國盛重重嘆口氣,眼里起了淚花︰

「老父壽辰,做的不能膝前盡孝,有愧啊,老父要我目前的處境尷尬,不知作何感想呢?東北開戰一年多,我與妻女老父都沒見上一眼,情何以堪?」

魏畢竟是婦道人家,听了這話,馬上安慰了起來︰

「師座,這戰爭何時是個頭啊,你的女兒都二十了,嫂一個人照應家里,這蔣委員長不讓你們夫婦團聚,忒不人道了。」

她說的是,東北剿匪期間,各級主要軍師長官,為標決心,都要求將家眷統一安排在南京居住。

既是為了讓大家沒有後顧之憂,也是一種變相的人質扣押。

對于一些花花肚腸的軍官來說,疑是一大利好,光明正大搞個二女乃啥,可對于一些傳統的軍官而言,沒有家庭的溫暖,沒有親人的陪伴,寂寞失落那是難免的。

魏天道長沉吟不語,抿著酒。

「121已經被軍部逼得沒有退路,如果再打一次敗仗,參謀長你還好,反正東北人,我是死葬身之地了。」

潘國盛帶著怨氣,說開了。

「師座,你可不能這樣說,我們天道對你沒話說,雖說他不是雲南來的,但他自從到121當了你的參謀長,就一直對您很信服,天道你說呢?」

魏天道看著,連連稱是。

「據潘某看來,這樣下去,121遲早被整合掉,我這個師長,也干不了幾天了,我思來想去,想告老還鄉,不知各位有何見教?」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

丁天騰地站起來,大聲道師座,121是龍老長官的精華,您絕對不能丟下們不管啊你要上刀

山丁天我帶著三團跟你走,你要下火海,我和三團一樣陪著您」

元錦看看話題入巷,壓低了聲音,道︰

「杜雨時找替罪羊,師座這一次是逃不了了,我這兩天听電台廣播,對起義者不但不計較前衍,而且還委以要職我等投身軍旅,報效國家,並不是為老蔣一個人賣命,師座你,,,」

他故意說了一半,眼楮看著參謀長和。

魏倒也頗有男人氣概,她為師長夾著菜,說道我也听了廣播,據說前幾天又有幾個人到了那里,58師許師長也去

了,廣播里說還是做師長,人家對他好著呢。」

魏天道見這麼講,眼見得大家都在望著他。

他舉起杯子,和師長的踫了一下,緩緩地說我雖非龍長官部下,但是一年多與師長你們朝夕相處,雲南子弟淳樸厚道,

為人實在,天道我是看在眼里,學在心里,師座你對我的關照,我更是銘記在心,121離開了你,就是一盤沙,你不能走,只要你吩咐一聲,天道我和們跟著你一起闖一番。」

丁天袖子一捋,一仰頭,喝了一杯,「砰」地一聲手掌擊在桌子上︰

「師座,不要猶豫了,有參謀長這句話,你快點率全師將士投去,否則夜長夢多,杜雨時這狗不要玩花樣整我們呢」

潘國盛一听,忙將手一擺︰

「輕些,防止隔壁有耳,丁天魯莽,參謀長,你意下如何?」

魏天道到了此刻,別退路,當即表態師座,你下決心,天道有不從」

緊跟著,幾個人商量了一下計劃,各個人的分工。

潘國盛負責一團二團的工作;

參謀長負責司令部及機關人員的說服;

丁天負責三團的動員;

元錦負責與聯軍的聯絡。

那天,開好一個整肅會議,潘國盛最後留下一團馬團長聊了會,這姓馬的,底牌不太清楚,他要好好模一下︰

「目前剿匪形勢非常緊急,一團官兵的思想有些不穩定混亂,許多人對繼續打下去抱悲觀情緒,馬團長可了解這個情況?」

一听這個,馬團長呼地站了起來。

只見他把軍帽一摘,「啪」地丟在桌子上,額頭上暴起了條條青筋︰

「師座,我是新來的,大家不服我,可掏句心里話,師座,我听你的,你叫我朝東,我絕不朝西,但是團里那些亂七八糟的議論,我听了就生氣,我與勢不兩立,我老家耕地都被沒收了,老父親被震壓了,誰要說好,誰敢投共,我就和他沒完」

潘國盛一听,馬團長的身世,這種人的工作是沒有做了,也就放棄打算。

二團方團長,幾經談話,表示願意與師長同進退。

這邊在加緊工作,喬向文那里也在緊急部署。

121師行將起義的消息,東北局和101接到密報後,均十分高興。

兩軍對壘,大戰在即,整個師的國民黨軍隊起義投誠,這對于東北戰局,對于新官上任的陳誠,都疑是當頭一棒。

經過縱隊反復考慮,為了確保121師順利起義,他們決定來一場乾坤大挪移。

杜雨時的三個師一字長蛇排開,齊頭並進,121師處于中間位置,稍微一有工作,兩邊立刻就被包抄,縱隊的想法是派出兩個師的兵力,突然對121右翼的部隊實行強攻,杜雨時唯有一步棋可走,那就是派最近的121雜牌師增援。

只要右翼守敵法策應,121師就可以順利出軍,立刻快進入聯軍的區域。

考慮到起義部隊的感情,喬向文否定了參謀處提出的另一套方案,那就是在聯軍攻擊右翼部隊的時候,讓121師突然反水,加入聯軍的攻擊行列。

讓他們馬上把槍口對準老,不太人道,也不符合人之常情。

一切就緒。

7月9,獨立縱隊突然采取行動,對準121師右翼部隊實施炮擊。

火力凶猛,瞬間摧毀了敵人的第一道工事。

軍長杜雨時得到報告後,當即下令距離最近的121師火馳援。

是接到了,潘國盛表態堅決。

為了不打草驚蛇,引起那個老狐狸的懷疑,他早想好了應對之策。

一切盡在預料之中。

就在他掛掉之後,121師的對外通訊線路全部中斷,所有打不進也出不去。

這是參謀長魏天道吩咐司令部話務排玩的花樣。

通訊中斷,十幾公里外,聯軍進攻右翼的炮火,在121師這里都能听得到。

潘國盛假裝地讓副官與軍部聯系,顯得很焦急。

不通,電報也不出。

121師官兵人心惶惶。

潘國盛、魏天道做了準備後,立即召集營長以上軍官開會。

元錦親自帶著督察隊在師部警戒,並派重兵把守會場門口。

所有軍官十萬火急趕到會場。

潘國盛看著人頭到齊,給元錦使了個眼色,不慌不忙地說︰

「右翼友軍被聯軍團團圍住,對方炮火頑強,去了,也是死,救不了友軍,還要當炮灰,不去,就是違抗軍令,121生死存亡,潘某願听听各位諍言。」

此言一出,開會的人立刻交頭接耳︰

121師終于被趕到絕路了。

師長今天語露不祥之兆?

潘國盛手一擺,大家停止了議論,他接著說︰

「121師,跟著老長官走南闖北,殺敵數,目前因為打內戰已經被逼上絕路,大家都上有父母,下有妻兒老小,我與各位征戰多年,情同手足,不忍把大家往死里送,也愧對你們的父母妻兒,現在有人提出起義投誠,加入共軍。事關重大,特請大家一起商議。」

兩排軍官神態各異︰或面面相覷,或沉默不語。絕大部分雲南籍軍官,預先都已經得到了暗示,面露興奮之色。

「這一定是哪一個搞的鬼,老子干了他」一團馬團長一聲吼叫,猛地拔出手槍,惡狠狠地揮舞著說︰

「誰是,有種的站出來」

「胡鬧」參謀長魏天道一拍桌子。

「現在是商量問題,大家皆可言,就你這樣子,還是反省一下,衛兵,帶下去,關禁閉

元錦帶著人一擁而上,將馬團長的槍下了,押了出去。

魏天道這一招,把還有個別不服氣的人一下打蔫了。

「丁團長,你的想法呢。」潘國盛有意讓丁天先表態。

「進不能進,退不能退,121師眼看就要毀了。」

丁天把煙蒂用力掐滅,拔出了槍︰

「如今只有起義這一條路,才能保住121,為老長官保住人馬,為留下活路」

「方團長,听听你的意見不少字」潘國盛又點了二團長的名。

「只要能保住部隊,棄暗投明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服從決定。」

一批營長接著相繼表態,願意起義。

副參謀長和戰訓處長低頭沉默,不言不語,後來見大勢已去,猶豫著說︰

「願意听從師座調配只是投誠以後,不要翻臉不認人,那我們就顏見家鄉父老了」

門被推開,一個穿著長衫的男子走了進來。

潘國盛激動地站了起來,帶頭鼓掌各位,這是獨立縱隊的喬部長,親自看望我們」

大家有點詫異,又很佩服,在那麼危險的時候,的高級干部能親自來到這里。

對方的誠意由此可見。

「講話算數,我代表獨立縱隊,代表聯軍長歡迎大家棄暗投明,剛才有人提出擔心,我可以保證,對于你們,現在起就是我們一家人,如果願意留下,職務級別一律不動,如果不願意留下,我們馬上給交通費費、安家費,諸位的私人財物財產,我們絕對不踫」

聲音清晰,耳,121師的軍官們听得不停地鼓掌。

一席話,使與會者疑慮冰消。

潘國盛緊緊握住喬向文的手,兩人並肩站著。

潘國盛轉身面對下屬,一字一句地宣布︰

「121全體官兵從現在起,棄暗投明,月兌離。請各位立即帶領各自部隊,按照要求緊急出動,聯軍在一里屯接應我們,想不通的先關起來,抗拒執行的,立即槍決」

喬向文看著大家,大聲地說︰

「大家本來就是人民的子弟,現在又回到人民的懷抱,讓我們一起努力,推翻蔣介石的反動政權,建設美好的新國家」

121師所有部隊迅集結完畢,在喬向文的帶領下,很快到達了聯軍的接應地。

杜雨時這一消息時,為時已晚。

縱隊通過南京地下組織,迅地將潘國盛的家眷轉移了出來,幾天後,當全家人突然出現在他的面前時候,整個121師都比雀躍。

東北局領導專門趕來,接見了潘國盛、魏天道等起義將領,對他們棄暗投明的行為予以了充分表彰。

根據121師的請求,他們被就地編入獨立縱隊,繼續保留121師的番號。

縱隊副參謀長左玉,出任121師政治委員。

左玉,老們記得,喬向文參加的第一位領導,魯南游擊大隊大隊長是也。

121師的成功起義,在全國範圍內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據說蔣介石听到後,只是罵了句娘希匹,雜牌軍。

龍雲還是後來悄悄听到這一消息的,他為昔日的這支軍隊能公開與蔣家王朝對抗而分外欣慰,當他幾年以後同樣揭竿而起投向時,據說和121師得部分將官一直保持著信聯系。

起義只是完成了第一部。

對投誠官兵盡快進行思想改造,讓他們從思想上、認識上、習慣上、紀律上,盡快完成轉變,這一步同樣不易。

因為是東北戰場的第一次,所以縱隊指令喬向文帶領政治部、社會部的有關同志,一起親自為121師授課,制定縱隊及總部的起義官兵教育管理條令。

喬向文在和潘國盛師長、左玉政委商量後,從每個團抽出了一個營長、兩個連長、十個排長,五十個士兵,加上機關一些干部,組成了一個兩百人的整訓班。

喬向文、左玉、白兵、許一梅、宣傳處長,等先後擔任教員,為這些新加隊伍的同志講解信念、組織紀律、保密制度、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等。

針對這些官兵的特點,喬向文還重點進行了實踐教育︰

揭苦鍋︰要求每一個官兵都必須交代的歷史,反省在內戰期間做過哪些對不起人民的事,對別人的罪惡也要毫不留情地揭。

有的官兵邊痛心疾地反省,邊嚎啕大哭,當場咬破手指寫血,表示堅決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倒苦水︰召開整訓大會,請最苦大仇深的士兵上台做典型言,之後,轉入集體的控訴。兩百人中絕大多數官兵都是貧苦出身,都有一肚子苦水。往往是台上一人哭訴,台下那麼多人跟著流淚,傷心之時,全場一片泣聲。

算苦帳,結合南滿的土改,先算「剝削帳」。

不算不,一算氣得跳︰原來窮人受窮都是地主剝削造成的算完「經濟帳」,再算「政治帳」︰想想老家,看看身邊,地富分子所佔比例不到十分之一,可是他們剝削著十分之九的勞動人民。

挖苦根︰雲南地主剝削人,東北老財也剝削人,天下烏鴉一般黑,那是因為萬惡的舊社會舊制度制度是勞動人民的「苦根」不推翻他們,勞動人民永遠翻不了身,當不了主人。教官的話句句說到了官兵的心坎里,越听越願听,越听越有勁。

喬向文還組織整訓班學員到附近的南滿根據地,親身體驗農村土地改革運動,走進農民家中感受前後變化。

最後,這兩百人被分成十個組,,編成土改工作隊,由社會部干部帶隊,深入鄉間田頭,到剛剛被聯軍攻打下來的林城農村,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一邊學習,一邊宣傳動。學員還組織農會斗爭惡霸地主,給農民分地、分房、分牲口、分浮財。再往後,就是挨家挨戶動員翻身農民參軍。

121師的成功策反,為民主聯軍的政治攻勢插上了翅膀,而起義官兵整訓班的成功模索,更是讓整個東北局為之側目。

兩黨兩軍對抗到這會兒,政治攻勢正在加緊進行,全國範圍內的對敵策反剛剛開始,如何模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策反、教育、轉化經驗,是全國各地迫切需要的真家伙。

121師這個活標桿,成為了一個富有歷史意義的大課題,再次讓獨立縱隊、121師和喬向文出了名。

47年下半年到48年上半年,全國各解放區、野戰軍先後有很多支部隊,派人前來縱隊取經。

在雙城總部的一次形勢報告會上,101、羅政委專門邀請喬向文為大會代表做了現場交流。

47年10月,喬向文作為戰斗英雄,光榮地出席了東北群英大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上南下最新章節 | 北上南下全文閱讀 | 北上南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