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山海關

作者 ︰ 不老的江湖

第二卷北上篇第一百七十三章烽火山海關

北上

北上

大功率運輸機馬不停蹄地轉動著引擎。

各類巨艦大炮不停地出沒于西南各軍港。

抗戰一結束,剛剛經受戰火考驗的中國大地上,這些機身艦身的美利堅合眾國國旗分外惹眼。

那里,毛偉人在延安大手一揮,十萬大軍海陸並進趕往東北。

這里,老蔣和國民政府在重慶半刻也沒閑著。

經過外交的死纏蠻攪和老蔣不斷讓步的談判,美國人在確定蘇聯紅軍將于三個月內撤軍東北後,迅速出動了一批海軍陸戰隊和大量運兵船艦,開足馬力,從海上運送國民黨軍隊開赴東北。

當然,這一切,同樣服務于美國的國家利益。

從前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現在,則更多地轉為了經濟。

蔣介石承諾,所有赴東北部隊必須裝備美式槍械,美國在華利益必須得到優先和首要的保證。

注意,這些美式槍械,從來就不是免費贈送的,沒門。

這樣之後,杜魯門下了決心,幫著老蔣沒商量。

隨即他大筆一簽,花了六億美元的代價,幫助蔣介石運送三十五萬軍隊趕往東北。

另外,五角大樓出動了一萬多名海軍陸戰隊員,提前趕到東北,幫助蔣介石佔領地盤。

搶東北,靠海上的小帆船,靠泥腿子趕路,老蔣掌握著政權,運作空間大,他靠外援,借外力。

東北,兩黨首選

北上,方向明確

外部環境看好了,再看看對陣的兩個頭領。

蔣介石派往東北的保安司令長官,悍將杜聿明。

黃埔一期優等生,國民黨中最能指揮作戰站的軍官之一,抗日期間的昆侖關大戰,是他的一張名牌,人稱老蔣的「救火隊長」,哪個地方有問題,哪里就有杜聿明……

對了,小童鞋們對風當代的名人故事比較感興趣,娶了28歲美女的82歲老頭楊振寧都吧,呵呵,這個老楊正是杜聿明的毛腳。

毛偉人派往東北的東北自治軍司令員,那也是一等一的猛將,林biao。

黃埔第四期,抗日名將,平型關大捷,國人人不知,這是毛偉人麾下最給力的戰將。

堪稱強強對抗

當杜聿明乘著美國人的軍艦,與美國顧問團一路笑看海上風光,終于于十一月中旬姍姍來到東北時,憑著豐富的實戰經驗,他很快嗅出了一絲危險。

一路向北,所到之處,營口、葫蘆島都已經被先期到達的山東八路軍佔領。

委員長不是發了一號令,八路就地待命,不得參與對日受降嗎?

郁悶啊,堂堂的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三十萬軍隊的指揮者,此刻在的地盤上,竟然找不到停船的港口。

最終,在偵察飛機的幫助之下,他只有秦皇島還沒有落入八路之手,那里只為數不多的日偽部隊,目前在留守。

天皇老子投降了,岡村寧次投降了,山田乙三投降了,但是根據規定,你還得在原地駐防一段,屬于中國方面軍的,等老蔣喊人來搞一個受降儀式,東三省,那得等蘇聯紅軍前來接管。

杜聿明一看,有了主意,他立即要求日軍就地投降。

小鬼子也很乖,本來嘛,上面一投降,他們早恨不得回家見父母看找了。

很快,國民黨東北王和他的美軍顧問團,帶著二十多艘軍艦上下來的全副美式裝備的,扎營秦皇島。

就在這一刻,身為抗戰名將的他,一生中最重要、最困難的戰斗開始了。

以前打鬼子,現在打的是同胞。

翻閱軍用地圖,他把陸路進入東北的第一仗,定在山海關

山海關,又稱「榆關」,號稱「天下第一關」。

在大中國的版圖,尤其是軍事對抗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起三海關,馬上人們就會想到吳三桂,沖冠一怒,想到那個大順王朝短暫的背影。

地方不大,地位不輕,北方門戶,扼守咽喉要沖,把東北與華北就此分開。

進入那邊,就是肥沃廣闊的黑土地,資源豐富,地域遼闊,自古以來,華北百姓走投路之下,闖關東,陸上,必從此地,海上,那是從膠東出發的。

此刻,距離山海關最近的國民黨部隊,是十三軍,這支部隊來自廣州,屬于中央軍嫡系部隊。

古老的山海關,這會由領導的原東北游擊軍一個師佔據。

當杜聿明一聲令下,十三軍潮水般涌向山海關的時候,這個師毫不猶豫,當即予以了堅決的還擊。

明知猛虎在前,但沒有後退之路。

堅守山海關,掐住敵人陸路進入東北的咽喉,這是中央給他們的死命令,論如何不能放棄,山東的部隊正在路上趕呢。

進攻的人不防守人的底細,進攻起來謹慎,猶疑不決。

防守的人看得清進攻的場面,一邊阻擊一邊待援。

服務于兩個政黨,兩種信念的兩支中隊,轉眼間在山海關展開激戰。

這也是和國民黨為了各自的東北戰略,撕破臉器後打響的第一戰

雙方把此戰的意義看得都非常重

游擊軍的一個師,本來並非正規部隊,火力配備比對方差了一大截,尤其是接受了美式裝備的,力量已非昔比。

經過幾次試探性的攻擊之後,進攻的人探出了防守者的底牌……

十三軍開始發起猛攻。

游擊軍漸漸有些抵擋不住。

國民黨的美械部隊與小鬼子的家當完全不是一回事︰

火力更加強大,那是必須的,江湖研究過,嫡系部隊的美械軍確實已經月兌胎換骨,比抗戰期間大大地不一樣,每個軍轄美式105毫米榴彈炮一團,每個師轄美式75毫米山炮一營,每個團轄1個迫擊炮連和1個平射炮連。以這樣的火力攻擊刺刀步槍的我軍防線,可以想象。

記得吧,之前的小日本,山炮野炮,都是小口徑的,就沒超過100毫米的。

美國大兵敬禮歐戰和太平洋戰場的洗禮,早已認定,火力才是硬道理。

他們配給老蔣的,基本都是大口徑的榴彈炮,自行火炮,除了自動半自動步槍外,沖鋒槍卡賓槍是較多使用的。

對了,還有一個誤概念,多年來,有些人出于某種目的,總宣傳國民黨的美式裝備,好像只有這樣,小米加步槍才更顯得偉大。

其實,這完全是瞎掰,要不就別有用心。

事實並非如此。

一方面,國民黨軍隊美械、半美械,只是一部分而已,更多的部隊,那都是靠國民黨的軍工廠生產的。

另一方面,美國提供,並不等于美國人把玩得最好的給你呀。況且,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給老蔣的武器裝備,基本都屬于優惠價購買,買一贈一。人家庫存多,用這種辦法慢慢消化呢。

晝夜行軍,馬不停蹄。

布鞋穿爛了,就臨時編草鞋,有的干脆光著腳。

沒有汽車,只有很少的戰馬。

沒有過多的輜重,出發時候他們被要求輕裝上陣,步槍,背包,干糧袋。

一個月左右,一個傍晚,獨立支隊終于接近了的目的地。

但是,偵察兵,那里槍炮齊鳴,戰斗激烈,進攻的是國民黨軍隊,守軍情況不明……

喬向文要他們迅速和守軍取得聯系,問清情況。

隨即和馬司令、蔣政委、參謀長還有四個團長開會研究。

馬司令首先發言︰

「我們的目的地就是這里,會出現如此激烈的戰斗,難道上級的情報有誤,目前這種狀況,長途跋涉下來,我們部隊形不成戰斗力啊。」

蔣政委老成穩重,他看著簡易行軍地圖,抽著煙︰

「戰士們長途行軍,已經十分疲勞,不管如何,讓他們稍加休息,讓偵察兵把情況模清楚再說,這東北我們都不熟悉,或者立即電請上級明確指示,然後再做決定。」

兩個領導說完,參謀長和團長們立刻開始了討論。

地圖,有張簡易的已經不了,這還是臨出發前,喬向文讓文靜和劉勝,緊急繪制出來的。

稀里糊涂,只能看個大概。

就是憑著這大方向,獨立支隊幾千人馬千里迢迢,容易嘛。

大伙兒紛紛發表意見。

愛兵心切,論從官兵目前的士氣,還是作戰準備,都不利于迅速投入戰斗,也有個別主張出擊的,但立刻被更多的人反對。

目光投向了喬向文。

他是軍區派來的代表,負責監督獨立支隊的北上行動。

更主要的是,長期並肩戰斗,大家對他知根知底,了解他,信任他。

其實,一向思維敏捷的喬向文此刻也陷入了思考之中。

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人疲,地生,情況不明,可是,有一點,能讓國民黨軍隊發瘋一樣進攻的,不是人,又是誰呢?

「同志們,你們的想法我都理解,但我只說幾句話,問大家幾個問題,我們千里迢迢來這里的目的是?反動派猖狂進攻的對象是我們的友軍還是敵人?我們來到山海關,目前情況與我們設想的完全不同,我們是坐等,還是去拼搶,去完成上級交給我們的任務?」

幾個問題,問得大家一片沉默。

不遠處,槍炮聲  啪啪,響個不停。

第二卷北上篇第一百七十三章烽火山海關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上南下最新章節 | 北上南下全文閱讀 | 北上南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