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第一百四十一章 1944的那片浮雲

作者 ︰ 不老的江湖

時間進入1944年。

如果說1941年,以珍珠港事件為由頭,美國大兵對小鬼子全面開戰,那是二戰的全面爆發和轉折,那麼,毫無疑問,1944,對于全世界的二戰,對于我們附近的太平洋戰爭,進而對于中國,那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年份。

因為,同盟國,主要是美英法蘇中,開始全面反攻了。

在歐洲,蘇聯紅軍收復失地,變守為攻,美英加聯軍聯手搞了個諾曼底登陸,開闢了第二戰場,靠近黑老大希特勒的家門口玩。

亞洲,美國大兵經過漫長的海戰,終于這一年開始登陸作戰,在太平洋的各個小島上,把小鬼子慢慢趕盡殺絕。

而在中國,這一年同樣大大地不平凡,完全稱得上一場驚天大逆轉。

前文說過,小日本在43年就感覺到了一股危機,這種危機不但是軍事的,是經濟的,也是國內政治穩定的的,經濟崩潰,民不聊生,「維穩」快成問題了。

本來不可一世的聯合艦隊遭受重創,眼看美國大兵在太平洋戰場上風生水起,日本海軍處處被動,原本高度依賴的海上運輸線岌岌可危,大本營一商量,依靠兩條腿走路吧,力爭保住原有的海上通道,同時在中國大陸另闢交通干線,保證物資人員等戰爭要素的中樞線之暢通。

這個戰役,名字叫豫湘桂戰役,研究歷史的人喜歡叫打通大陸交通線。

小日本的指揮官是誰呢,呵呵,就是喬向文和山東特務頭子林村談判,一個換回27個的小鬼子山田他叔叔,岡村寧次大將。

這一仗,客觀地說,小日本還是蠻給力的,基本是達到了目的。

那年開春起,侵華部隊先由華北,次由武漢及華南地區分別開始進攻。岡村寧次的指揮下,主力部隊于河南開封一帶渡過黃河,開始向豫中進攻,鎮守河南的國民黨指揮官,正是湯恩伯。

黃埔軍校出將才,國民黨軍隊大干部中除了少數保定軍校和其他講武堂畢業的,能干的都是黃埔出身,胡宗南,陳誠,杜聿明,宋希濂,張靈甫,黃維,戴安瀾等等,在與日軍的作戰中,都毫無畏懼,為國效力。**這里,很多著名的戰將也來自黃埔,徐向前,陳賡,林biao,宋時輪等等。

但黃埔也出了不少著名的廢物,湯恩伯就是一個代表,三十多萬人和鬼子沒戰上幾個回合,就鼠竄而去,把中原大地盡數送給了日軍。但他會搞關系,老蔣護著,此戰後不降反升。

到年底,佔領越南的日軍由南向北,與從柳州南下的部隊兩面夾攻,一舉拿下南寧。

至此,從中國東北直至越南河內的大陸交通線,終于被日軍侵華部隊成功打通。

崗村寧次因為作戰有功,再次被天皇欽點,擔任了中國方面軍的老大,管著近100萬人。

中國方面軍這玩意很多人不太了解,以為他是統管所有在中國的小鬼子,其實不是。

駐扎在大連關東洲的日本軍隊,那叫關東軍,就不歸他管,那是與他平級的一支部隊,人家也是一百多萬人,頭也是大將軍餃,兩支軍隊各管一塊,各掃門前雪。

岡村這一戰,表面上看,收獲極大,干掉了老蔣的五十多萬正規軍,同時佔領了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福建、貴州等省的大部分地區,20余萬平方公里的中華國土、6000余萬的中國同胞,從此在很長一段時間不得不接受鬼子的蹂躪。

但是,與本書有關的,也是日本鬼子最終後悔萬分的,也是這一戰。

死傷慘重不要說,五十多萬國民黨軍隊,就是豬牛羊,你也得一個個宰掉啊,不要說,豬蹄牛角,不小心還把你撞個七仰八叉。

最主要的是,由于新增加了大片佔領區,本來吃緊的兵力,因此變得更加分散了。

你佔領了那個省,那個市,那個縣,總得派人去管吧,派軍隊去駐守吧,否則那交通線轉身還不又被人家搶去。

而且,這個交通線,控制權你好搶,平時看守那就太麻煩了,八路軍、游擊隊,本來的特長就是不和你主力打,那不劃算,現在就更加給你玩游擊戰,破壞戰,過幾天騷擾你一下,炸炸倉庫,挖挖鐵軌,斷斷電線,讓你有力使不出,舉起拳頭卻找不到對手的方位。

神馬都是浮雲啊,日軍大本營真是恨不得找瓶後悔藥灌下去。

講了那麼多背景,其實與山東,與我們的小說密切相關。

為啥呢?打通大陸交通線的人馬哪里來呢?鎮守那麼多城市的部隊哪里來呢?

除了一部分國內新征的小兵之外,很多骨干都是從先前佔領的華北地區抽調而來。

八路軍在山東的反攻,客觀地說,是我們自己在發展,人員在壯大,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精華部隊被抽調走了一大批。

不信,給你看看資料,原來駐守在山東的日軍32師團被調往緬甸,與英國美國佬對峙玩去了,第13獨立混成旅團一大部分被派去鎮守河南了,那里地大物博,湯恩伯這廢物一走你總得派點軍隊去嚇唬嚇唬老百姓吧,順便對付八路軍。

13混成旅團,記得吧,膠東八路的老對手,神仙嶺的日軍主角,那一仗,雖然打得不咋地,但畢竟旅團建制保持得比較完整,也給許世友的部隊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加上匯報材料寫得好,上面不但沒處罰,還給獎勵了一把。

報喜不報憂,欺上瞞下,形式主義,不只是中國官場的特色,小日本那里也一樣,不是說,中國文化是小日本的始祖嗎,好的壞的,他們都給學了。

田中高高興興,如願掛上了中將的軍餃,往河南威風去了。

通道打通了,黃金一搞好,就好上路。

太平金礦的黃金,源源不斷地從招遠,到萊陽,再到高密,諸城,最後抵達莒南,由那里轉送延安。莒南那是濱海軍區管的地盤,但駐扎在那里的人,可不屬于濱海軍區管,呵呵,因為那里是**山東分局、115師、山東軍區的領導機關所在地,羅榮桓就在那里,以黨政軍一元化領導的方式,指揮山東全省的抗日對外。

第十三混成旅團一走,剩下的鬼子就更少了,除了我們前面說過的59師團,那是皇家御林軍,崗村的親信部隊,還有步兵獨立第1旅團,這兩支正規的部隊駐扎山東,八路軍此刻已經有二十萬了,羅榮桓的人馬已經兵強馬壯了。

腫木辦呢。

小日本是絕對不會白白把山東讓給八路軍的。

崗村寧次很快授權山東日軍,給你們布票、糧票,你們自己去拉隊伍,我管武器。

山東的日軍馬上忙乎開了。

他們很快招兵買馬,發文件,提拔干部,當然,這些活都是林村出面干的。

山東特務機關長林村一出場,老朋友都知道,除了情報密戰,他是管淪陷區政府的建立、干部任免以及偽軍的組織機構的。

對,林村一出馬,加上崗村寧次的大力支持,人家佷子掉下飛機,還不虧得山東的兄弟幫忙給搞回去,現在人家當了總司令了,這點照顧還不小意思。

本來十多萬偽軍,幫著鬼子城防,管治安,打仗當前鋒狗腿子,這麼一擴招,數字立刻翻倍,二十幾萬。

在這種情況下,喬向文和他的秘密工作,一下子把工作重點對準了偽軍。

哪里有戰斗,哪里就有秘密工作。

哪里有敵人,哪里就有社會部的身影。

這不,有人又給喬向文添亂來了,而且,一玩就玩大家伙,玩了個驚天動地,玩出了八路軍的一個新紀錄,現在還存在**旁邊的軍事博物館里。

明天來看詳細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上南下最新章節 | 北上南下全文閱讀 | 北上南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