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線

作者 ︰ 不老的江湖

每天兩更,合計四五千字,江湖寫的很辛苦,也很認真,收藏推薦吧,呵呵,給點動力。

渤海通道出大事了。

領導一個電話,喬向文一身冷汗,饒是身經百戰,也不由得愣在那里。

山東抗日離不開它!

延安方面幾十萬八路軍離不開它!

永遠不會提起,從來不會遺忘,它對抗戰乃至中國革命的貢獻,高級領導人沒有一個不知道。

查查資料,沒有一個明確的提法,更沒有一個具體的範圍。

江湖對著地圖細細研究,又是看牆上的大地圖,又是看百度地圖,經常還看看谷歌的,外國這玩意,山山水水,地形地貌,似乎確實好玩,實用。

當然,最主要的依據,還是來自對歷史資料的研究,就想給大家寫的時候,自己首先搞清楚,不蒙人,不忽悠,專家當不了,最起碼不要說外行話吧。

大概位置,渤海南岸,一般就叫萊州灣的這一帶,主要包括包括昌邑、壽光等三個縣區,包括40多個村莊,當年的八路軍昌濰根據地是它的中心,也是主干。

北面,不用說了,大海,南面,當年被小日本佔著,西面也是被鬼子和汪偽軍隊的地盤。東面情況更復雜,有日偽,有國民黨地方部隊,再往東,那就是許世友和他的膠東軍區的根據地。

羅榮桓和喬向文談的,正是這個地方,出了大問題了。

別看這條小通道細細長長的,面積不大,但要是你知道,這條通道,堪稱山東八路的生命線,延安**和幾十萬八路軍的保障線,你就再不會掉以輕心了。

這條通道長不過50多公里,寬度不到五公里,江湖從地圖上看,很像一條被渤海海風吹得飄飄揚揚的紅絲帶。

要命的是,這條紅絲帶的分量太重了。

西連清河軍區及其根據地,東頭連著許世友那里。

當年八路軍是沒有海上遠程運輸能力的,記住,所以,要把膠東的黃金運到山東分局、軍區、115師的總部,必須要借這條通道,經清河,再進入魯中南。

38年開始,**山東的軍隊,向延安上交黃金,就一直走的這條路。

在鬼子瘋狂圍剿、八路軍先後多次轉移突圍的情況下,這條路,一直牢牢控制在**的手里。

堅守這條**生命通道的部隊,叫渤海獨立營。

從成立之日起,這支部隊就直接接受**山東最高領導的直接指揮,任務就一個,堅守通道,保證暢通,任何情況下絕不能落入敵人手中。另外,山東軍區的文件傳送、干部來往、兵力調動,都是走的這條線。

渤海獨立營,成立之日起,就一直處于風口浪尖。

沒有一次鬼子大掃蕩,放過這個地方。

沒有一次日偽聯合進攻,不把這里作為重點區域。

當然,他們關注這里,主要是戰略位置的重要,幾縣交界,各方力量匯聚,至于這背後的文章,他們一時半會還沒琢磨出來。

好就好在,地域狹長,三縣串聯,鬼子的部隊都是住在市里和縣城,兵力有限啊,掃蕩好了,馬上趕回駐地,這山東農村太大了,小鬼子的兵力根本無法全區域覆蓋啊,尤其是鄉村山區。

敵進我退,你來我走,當然,你走了我也不追,獨立營的任務很明確,人家清醒著呢,我的任務不是殺鬼子,那是兄弟部隊的事。

但是,進入43年以後,情況明顯不同了。

藍莓金礦的頻頻減產,秘密通道的來往頻繁,讓鬼子坐立不安。

他們好像有點反應過來了。今年以來,頻頻掃蕩,最近的一次,就在三月份。

三月底,日偽聯合,專門搞了一次颶風行動,意思很簡單,意婬著自己像渤海的颶風一樣,橫掃這一帶的反抗武裝。

在橋本太郎少佐的指揮下,兵分兩路,縱橫布兵,十步距離一個兵,拉網式的大掃蕩。

獨立營得到情報後,立即會同當地民兵,在敵人前進方向,有分工把守,密布地雷。

獨立營打了幾年鬼子,堅守陣地,玩起地雷來有一套。

道路上布設腳踏雷,這是放在大路中間和兩側的。

騎兵雷埋在大路兩側的大樹底下,把導火線掛在樹上。

拉雷和好幾個定時雷埋在山坡羊腸小道和灌木底下;

三道地雷防線,層層設防,路邊草地、山間,戰士民兵襲擾不斷,讓你提心吊膽,僥幸闖進來的,等著獨立營的彈藥吧。

那天上午九點多鐘,打前陣的高頭大馬的騎兵排,神氣活現開道著呢,忽然「轟」的一聲巨響,中了一個騎兵雷,一陣慌亂中,又有兩匹馬受驚,剛好踩了腳踏雷。,轉眼間,埋伏在兩邊山上的民兵一陣手榴彈,亂了大部隊的陣型,前進不得,後退不得。

無奈之下,這伙日偽部隊改為兩側前進。

悲催啊,道路兩邊,剛好是為你準備的拉雷和定時雷。

敵軍一個營,全部陷入三道地雷網線,日偽軍就地臥倒,進攻戰變成了防御戰,,可笑的是,忙里偷閑,還點起熊熊烈火,火煉他們長官的的尸體,把骨灰裝成包,準備運走,這也是小鬼子的規矩,也算是當兵的職業道德吧,帶點骨灰,給人家家屬,圖個安慰。

就在這時,獨立營發起了沖鋒,打得小鬼子們只好丟下骨灰包,逃命要緊,一清點,人沒捉到,軍馬被捉了十二匹,繳獲輕機關槍八挺,彈藥數十箱。

另一路鬼子,相比而言,走得靜悄悄的,不過別急。

獨立營對付他們有經驗,在每一個村口的高處都有消息樹呢。

鬼子只要過來了,消息樹就會倒掉,倒下的方向就是鬼子前進的方向。那邊高處的民兵一看,立即在前方動手埋雷。這邊準頭更大,把小鬼子玩得頭暈目眩,死傷慘重,最後不等獨立營吹沖鋒號,人家保存實力,走了。

當然,這是成功反擊的一次。

實際上,在四五年的時間里,渤海獨立營的官兵,是山東八路軍里按比例來說,犧牲最大,新面孔最多的一支部隊。

軍區直屬的這個獨立營,人員比較整齊,三百人,到這會兒,老面孔只有不到一百了,除了極少數的工作調動以外,一百好幾十號人,就永遠躺在了這條通道上,沐浴著海風,聆听著八路軍腳步聲、軍號聲。

六十多公里,近兩百犧牲者。

每公里的通道,躺著四個誓死捍衛它的人。

這條路,是黃金線,更是獨立營官兵用鮮血鋪出來的生命線!

每回軍區領導經過這里,都心事沉沉的。

但是沒辦法啊,山東離不開,延安也離不開這條秘密通道。

這麼一支英勇善戰的部隊,怎麼會出了意外呢?

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的這條生命線,中斷以後,山東八路軍何去何從?

明天精彩繼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上南下最新章節 | 北上南下全文閱讀 | 北上南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