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第 一百一十五章 交換

作者 ︰ 不老的江湖

開篇之前,江湖先回答一位朋友的問題,日軍俘虜問題,大家可能也有些興趣。

江湖說快一點。

抗戰期間,老蔣的國民政府,那是合法政府,正宗的,先後設立過兩個日軍俘虜營,一個在西安,規模有五百人左右,關押的主要是台兒莊大捷和長沙會戰中抓獲的小鬼子,另一個在常德,後來搬到了重慶,關押的人數七百人左右。

雖然兩黨兩軍摩擦不斷,明的暗的,斗個不停,但是總體上,八年期間,尚沒形成大的戰事,槍口還是基本對外的,老蔣給的那三十萬軍餉,按照兩萬多人的八路軍編制,按月核發,從未停止,盡管**用了各種辦法,拉隊伍,擴陣地,一不小心,把隊伍擴大了二十多倍,光是八路軍,到42年就有50多萬,總共才三個師的正規部隊,因此可以說,這每一個師,都是史上最牛的師,師長管十幾萬人,古今中外的都沒有的,老蔣能不恨得牙癢嗎?打完抗戰打內戰,在他心中早已經是鐵板釘釘了。

八路軍戰俘不算多,敵後戰場,打的是騷擾戰,襲擊戰,破壞戰,平型關大捷干掉一千多鬼子已經是全軍振奮了,林biao和115師因此名聞天下,後來,彭老總調集一百零五個團,合計四十萬人打了一次百團大戰,據我們自己宣傳,說是日軍死傷人數達到了兩萬,當然,死的不多,主要是傷的,可是,再看看另一組數據,就知道小鬼子不是那麼好打的,百團大戰,八路軍自己死傷了一萬七千多人。基本接近一比一。百團大戰基本沒活捉到小鬼子,抓住的大部分是假洋鬼子——偽軍。

查查八路軍的歷史檔案,就知道,八路軍抓獲的日本俘虜,除了我們前文說過的,成立了那麼兩支反戰同盟的小分隊之外,一部分送到了國民政府的日俘看管所,道理很簡單啊,朋友,要是你,你也會這樣干,好不容易抓到的小日本,放他回去,那是不可能的,頑固分子是很難轉化的,那就好啊,上交政府吧,老蔣那里還只能收下,必須的。

當然,45年8、9月份,那些投降的幾十萬鬼子,說是俘虜,其實也就是說說而已,一沒關過,二沒管過他們吃飯,儀式一搞好,分批分批,慢慢地,全部火車、輪船拉回去,哪來哪去了。

江湖對這些歷史小有研究,大家有啥疑惑的,可以私下和我交流,也可在互動群里討論,如果江湖覺得是共性問題,大家都有興趣的,就在這里寫上一段。

書接上回。

文靜的觀點,獨闢蹊徑,卻不無道理,一下子,讓開會的大伙兒算是開拓了思維。

人干一個工作時間長了,容易老觀念,老套套,這叫思維定勢,遇到這時候,就要多學習,多吸收新東西,多與他人交流,多听听他人的意見和觀點。

劉勝沒話了。

其余幾個人也沒話了。

順著文靜的話,喬向文也陷入了沉思。

應該說,文靜的觀點大膽出新,很有挑戰性,但是一旦實施,一定會遭到許多官兵的反對。要知道,從紅軍開始,**的軍隊就是一窮二白起家,自我發展,不斷壯大,前文說過,連那麼精密的無線電收發報機,都是李強帶著人一個個零件裝配起來的,至于沒啥大的技術含量的槍炮,那靠自力更生更加沒問題了,漢陽造步槍,邊區造手榴彈,哪個不是自己玩出來的。

讓這支工農武裝,去和小鬼子談判,向他們要武器搞彈藥,小鬼子答應,估計自己人這里也不答應。

羅榮桓書記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自己,那就一定要完成。

放人,那是小菜一碟,可是不能白放啊,又不是傻冒,好不容易才抓住一個日軍飛行員。

喬向文接過59師團的傳單,細細又瀏覽了一遍。

語氣中,看得出,鬼子的心情是非常迫切的,用什麼都可以換,只要把華北方面軍一把手崗村大將的佷子完好無缺地送回去。

換?

除了槍炮彈藥,還能換啥呢?

一個多月,一直在膠東許世友那里搞金礦,斗軍統,找專家,忙得不亦樂乎,對整個軍區的面上工作,不是那麼的了解,交通通訊都很不方便,而且他也實在沒精力,金礦的事情夠煩的了。

喬向文看著看著,決定再次引導開拓思維,繼續尋求最佳解決方案︰

「松下的觀點,很有見地,也非常符合日本人的心理,文靜處長的幾點意見,我也完全贊同,我們最後一個問題,大家再來說說,三個臭皮匠,拉下諸葛亮,大家看看,思維跳出來一點,視野開闊一點,立足于整個山東範圍,看看最近有啥大事,尤其是和日本軍隊有關系的,看看我們還能有啥需要日本人為我們能做的地方。」

一個干部月兌口而出︰

「那還不好辦,讓59師團退出山東,啥事都沒了。」

話音剛落,大家哈哈大笑起來,笑得他自己也不好意思了,跟著笑。

良好的動機,如果無法實現,只能是夢想。

讓別人干他完不成的事情,那就叫無厘頭。

如果都這樣玩,還要戰爭干嘛,還要航母飛機重炮干嘛,光靠暗殺綁架不就得了。

發動對華戰爭,絕對不是哪一個人拍拍腦袋,裕仁天皇開始也沒想玩那麼大啊,活了八十八歲的他,前一半時間,那是日本的大神,一句頂萬句,讓你今晚死,一定活不過明天。

可是,你要知道,從他生下來70天開始,他就被父親寄養在一個雄心勃勃的海軍中將家里,接受人家軍事燻陶,一來就是四年,六歲開始,進入皇家小學學習,知道他的太子太傅是誰吧,乃木希典陸軍大將,打過日本內戰,打過中日甲午戰爭,打過日俄戰爭,戰功卓著,老子當司令,兩個兒子全部戰死在沙場,你說說看,這樣的武將悍將,親自培養的天皇,能不喜歡戰爭嗎?

其實,乃木希典只是日本軍閥集團的一個代表而已,軍國主義,稱霸夢想一直貫穿著那個民族不安分的血脈。

明治維新年以後,小日本就沒安頓過,每一代天皇都想擴張領土,安撫自己那些極度不具備安全感的島國子民,二戰期間,戰爭機器加速運轉,越玩越大,裕仁後來控制不住局勢了,戰時內閣和軍部的很多大事都是直接下達,不通過他了,結果,玩的猛了,口味太重了,二戰一結束,麥克阿瑟馬鞭一揮,把戰敗的小日本的體制搞得個底朝天,天皇,這回,天皇真的成了神了,供奉在宮里,有吃有喝,但是,國家大事跟你沒關系,那是首相和內閣玩的,你就當個象征性的元首吧。

說這些,啥意思,日本當年是舉國征戰,沒有一個人能把戰爭停下來了,包括天皇。關于這個,當年日本發生過多次兵變,殺了多少首相部長將軍啊,為啥,這些人不想玩戰爭了,少壯派軍人不同意,槍桿子在手,大家馬上玩政變,光首相就連續被殺了三任,後來,干脆推出了軍人內閣,近衛、東條英機,都屬于這種對華強硬派、戰爭狂人。

「喬部長,我有一個想法,不知道可以不可以?」

松下突然舉起了手。

喬向文點頭,示意他不要有任何顧慮。

「喬部長,我覺得換東西的不行,最好是換人!」

松下說的到底啥意思,山東八路軍最終究竟如何解決戰俘問題的,下回分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上南下最新章節 | 北上南下全文閱讀 | 北上南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