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第九十七章 從棍棒到鋤頭

作者 ︰ 不老的江湖

接著上文說兩聲,四十年代,電話在中國的覆蓋率還是比較低的,尤其直撥電話更少,雖然在美國,電話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請記住我們的網址)

借002給喬向文的電話,無非是傳遞一些信息,確實有一點點夸張,但江湖也並非信口開河。

1,省會之間,那時候是可以電話直通的,國共合作期間,國民黨政府的部分通訊設施,對盟黨盟軍還是有一定支持。為此,理論上而言,作為統一戰線的八路軍指揮部,通過接轉,可以與其他一些地方生電話聯系,在預定的時間里,經過事先的指令,電話是可以多層接轉的,信號質量那就不能保證,當然,在一支部隊內部,有線電話已經極其普遍了,跟著司令部的通訊部隊就吃這碗飯的。

第二,當時的通訊工具,可以分為有線電話、有線電報、無線電台等等,影視劇里一些美軍、日軍、*背的那種小電台,也是一種當時使用較多的通信工具,電報可以送得很遠,但是打電話,就距離不能太遠,要想打得遠,機器要很大,天線要很長。

言歸正傳。

002的指示精神,膠東軍區黨委一班人很快組織了學習。

山東,不僅是*抵抗日寇侵略、對抗老蔣反動統治的重要陣地,還是它重要的經濟命脈所在。山東的抗日,一舉一動都受到延安的高度關注,這對于十幾萬山東八路軍來說,既是巨大的壓力,也是不懈的動力。作為山東軍區的二級軍區,黨委會上,許世友司令員要求,加強練兵,力爭在近期再打一個翻身仗,在打出聲勢的同時,努力為黃金爭奪戰的進行營造有利環境,同時,軍區各部門要步調一致,一手打硬仗,一手搞黃金。

掛職副政委喬向文十分低調,他把目前日、國、共三方黃金大戰的概況、迎風金礦的歷史背景介紹了一下,他希望大家能在軍事斗爭的同時,一起來關注秘密戰線的斗爭,一起來為迎風金礦的起死回生,做點貢獻。

當大家知道了迎風金礦的進展時,又驚訝,又興奮。

誰不知道,許世友司令員為了一萬兩的黃金,提拔了一個周大全,為了兩萬兩黃金,在羅榮桓記那里請來了山東秘密工作的第一高手喬向文。

好家伙,如果迎風真的能撥雲見日,烈火重生,那麼,那就不是兩萬兩的問題,為啥呢。

周大全的辦法,大家都知道了,動礦工,悄悄地偷、帶、藏,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啊,小鬼子遲早會現,礦工兄弟們的生命安全也讓人提心吊膽。

但是,如果山東軍區,如果膠東軍區能有一座自己的金礦呢?

情況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

對延安,那就不但能高質量地完成任務。

對山東軍區,那是貢獻更大。

哪怕對咱膠東自己的兩萬多人馬,那也是不可多得的物質改善啊。

黨委會很快形成決議︰

許世友司令員負責軍事斗爭,近期力爭拉出去,多打幾個漂亮的戰役,消滅日偽有生力量,更主要的是,吸引敵人的注意力,為秘密工作的開展提供外圍環境保障。

軍區特種團、偵察連、社會部,統一交由副政委喬向文指揮,近期任務就一個,切隔迎風與小鬼子、軍統的一切聯系,消滅掉所有對迎風有企圖的敵人,同時運用一切手段,找到迎風,做好前期的開采準備。一旦時間成熟,立即組織開采,力爭三個月內第一桶黃金誕生。

國民黨的稅多,*的會多。

看你怎麼理解這句話。

現在的*是執政黨,如何把一個黨的意志,轉化為國家的意志,轉化成十三億人民的行動準則和奮斗目標,這黨內干部的會,研討的會,決策的會、磋商的會、通報的會、征求意見的會、布置工作的會、檢查落實的會,確實比較多。

不可否認,這里面有官僚主義,有形式主義,但是,我們的政權特點,是以黨帶國,只有一個執政黨,不像歐美、不像西方老外,一條驢子一頭象,大家輪流玩,互相攻擊找茬,互相牽制監督。

江湖對民主的這些表象和實質不做評論,這里只是說啊,會議,的的確確是我們這種政權的一個特色。但凡社會主義國家大體皆然,很簡單啊,國家有啥大事情,黨內先要開會研究啊,領導有主意了,你還得和下面基層單位通個氣,最終等黨內全部搞定了,那再上升為國家意志,該干嘛干嘛去。

膠東軍區黨委會一開,喬向文立即召集社會部、特種團、偵察連的負責人,緊急做了傳達。

一句話,最近啥都別玩了,全部听我的,听黨委的,玩「迎風」。

意外的是,省城許一梅那里遲遲沒有動靜。

這讓喬向文心里有些擔憂。

小鬼子那里的情況、動靜、走勢,主要依靠李洪銘,這第一臥底怎麼回事呢?

擔心歸擔心,依靠歸依靠,膠東這里的事一點都不能耽擱。

很快,他找到了突破點。

照片!!

幾個專家為何跑到招遠的山溝溝去拍張照片?

這張看起來沒啥特別的照片,三木為何要過去作紀念?

這幾個人的合影,究竟是在招遠的啥地方拍的?

長期在魯南作戰,那里的地形他熟,眼前這招遠他實在不熟。

自己不熟不要緊,他想只要有人熟就行。

喊來王克和偵察連的王連長,兩人對著照片琢磨了半天,結果,蹦出一句話︰

招遠這兒都這樣的山啊。

暈菜!

白兵在旁听著,忍不住也笑了。

王連長也覺得不好意思,這看地形,搞情報的偵察連不能這樣回答領導的問題啊。

他也挺機靈,很快把招遠的具體地形地貌給領導匯報了一下,呵呵,這叫幫助領導熟悉情況。

喬向文听著,明白了,不怪人家了。

原來,號稱中國黃金第一縣的招遠,地處膠東半島的低山丘陵地區,這大山、小山、高山、丘陵竟然佔了全縣面積的百分之八十,啥叫群山起伏,到了這里就知道,啥叫溝壑縱橫,招遠就是最典型的這類地區。

難怪啊,前文說過,開采黃金必備的兩要素是啥,呵呵,一個是山啊,在山里挖洞,鑽進去開挖,一個是水,淘出來的東東要洗啊,不洗哪來的金。

這招遠,你說它山多嗎,必須的,大小山頭三十來個,群山環翠,峰巒疊嶂,可是這山還都不算高,東頭的羅山,算是最高的了,主峰海拔也就七百多米。

這河流小溪就更多了,圍著群山,共有大小河流一百多條。

王連長說的很認真,喬向文和白兵听得更認真。

靠別人不行,還是靠自己。

那是一個陽光暖暖的春日午後,喬向文和白兵、王克三個人對著照片,研究著。

王克嫌照片小,跑出去專門弄來了一放大鏡。

別小瞧這放大鏡。

白兵拿著,對著上面折騰了一會,突然叫起來︰

「這家伙手里拿的,好像是鏟子。」

喬向文一听,忙拿過鏡子,對著後排右手的那個高個子細看,他手里拿著一根細細長長的家伙,一直以為是山里隨手取來的棍棒。

好家伙,確實是個形似鏟子一樣的東西。

拿在手里,像根棍子,可是放大了,順著棍子往下看,撐在地上的,有一個彎彎的東西,應該是鏟子、鋤頭一類的工具。

荒山野嶺,如果是帶著鏟子鋤頭,一定是用于開挖地面的。

如果是拐杖,那也應該是前排的中年男子拿著,而不是這麼年輕健康的年輕人。

那麼,這一行五人,為何跑到偏僻的地方留個合影呢。

難道這里有啥秘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上南下最新章節 | 北上南下全文閱讀 | 北上南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