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第七十五章 首長被伏擊

作者 ︰ 不老的江湖

抗戰期間,敵情錯綜復雜,這給秘密戰線工作帶來極大的難度。但也正是這種艱難時世,造就了密戰史上最輝煌的一個篇章。很簡單,內戰開始以後,所謂的敵,只有一個,所謂的密戰,還不就是跟著老蔣干。此刻,情況卻是大大地不同。外有小鬼子,它的旁邊站著汪精衛及其一幫大小漢奸。說是統一戰線,實際上,軍統中統,你懂的,基本就沒有和的諜報組織合作過,而是一直對著干。唯其如此,最折磨人。唯其如此,最考驗人。尤其是負責情報、保衛、鋤奸、破案的社會部,每次遇到案件,都要有不少時間,不是研究怎麼破,而是,這是哪部分的人干的。打住。還是給你說說故事,講一起當年震驚山東地區的伏擊首長案。那是43年5月25日,分局副書記藍飛,受羅榮桓書記委派,前往輝中縣指導檢查根據地黨的建設工作。非常時期,警衛工作還是比較嚴格的。一輛吉普,一輛卡車。藍書記和秘書、警衛班長陳永生,坐著吉普。卡車里,一個班的警衛戰士,每人一支短槍,兩顆手榴彈。上午九時,汽車從分局駐地出發,一路疾馳。全程三個多小時,不出意外的話,十二點出頭到。11時多,進入筆架山。這里山巒起伏,樹木蔥蘢,山口縱深狹小,地勢非常險要。就在汽車沿著蜿蜒的山路行駛,進入一個簸箕形山坳的時候。突然,槍聲大作,一陣密集的子彈,居高臨下朝兩輛汽車射來,頃刻間硝煙彌漫,沙塵四起。行在前面吉普車的前左輪胎被子彈擊中後,汽車失去方向,車頭踫在公路邊的石壁上。富有經驗的卡車里的警衛班戰士,立刻進行頑強抵抗,但因只有手槍和手榴彈,射程有限,加之處在敵人下方,毫無遮掩,轉眼之間便有幾人犧牲、受傷。二十多名穿著老百姓服裝的匪徒見狀,立刻發起了沖鋒。要命的是,一邊是短槍。一邊是長槍,甚至還有一挺機槍。戰士們用手槍、用手榴彈還擊。情況萬分危急。藍書記迅速跳下汽車,沉著地指揮,利用地形地物和汽車作為掩體,指揮戰士們進行還擊。班長陳永生很快發現敵人是從三個方向和壩梁兩側,用火力封鎖公路,而右面的山頭卻沒有布置埋伏,那里剛好是原始森林,山下是灌木叢和雜草,只要通過一塊被樹、草覆蓋的小塊開闊地,便能向山上突圍,遂立即向藍書記提出自己的方案。藍書記當機立斷,指揮大家邊打邊退,很快越過了開闊地。敵人發現他們的突圍意圖後,發起了更猛烈的進攻。陳永生一面指揮部分戰士在汽車附近頑強還擊、牽制敵人,一面組織人員奮力掩護首長邊打邊撤。緊急之間,敵人看見陳永生在現場指揮,且指揮鎮定,以為他就是最高領導藍飛,于是,長短武器的火力像暴雨一樣朝著他射來,陳永生在看到敵人的意圖之後,決定豁出去了。他在手臂中槍的情況下,決定兵分兩路,一路藍書記帶著兩名戰士,一路秘書帶著兩名戰士,自己則帶著七名警衛戰士主動迎戰,把敵人火力全吸引到自己這里。敵人的火力,果然立刻集中到了他這里。警衛班的戰士成員都是從部隊里精心選調而來,個個英勇善戰,無奈手中都是短槍,火力不如敵人。一個個戰士相繼犧牲。藍書記和兩名戰士,很快隱蔽進了樹林深處。後方的山谷里,激烈的槍聲漸漸平息……等到附近八路軍的一個騎兵連趕到時,敵人已經全部逃之夭夭,現場目不忍睹,彈痕累累的卡車停在谷底,行李、文件散落在周圍,犧牲的警衛班戰士都保留著作戰姿勢。逐個檢查,發現還有2個重傷員尚未犧牲,立即進行搶救。詳細檢查,發現犧牲的秘書口袋里面,資料都在。此事發生在抗日形勢正在好轉的眼下,令整個山東震驚。誰敢如此膽大妄為,伏擊山東的領導人呢?延安方面也十分氣憤。羅書記要求,限期破案,堅決嚴懲。期限,五天!百姓那個議論啊,立刻傳開了。關于筆架山事件,各種傳說與版本相繼出台。有人說,這次伏擊顯然是敵人有準備的行動,肯定是日本特務干的。有人認為,一定是國民黨極端勢力干的,企圖破壞抗日根據地的良好局面。也有人分析,敵人只是搶走財物和武器,並未拿走文件資料,很可能是土匪搶劫。為查明真相,穩定各界情緒,分局指派熟悉當地情況的軍區社會部負責此案偵破。杜克明二話沒說,領回了任務。自然,破案的任務再次落到了喬向文的頭上。作為社會部副部長,作為杜克明信任的左右手,面對這個任務,他義不容辭。介紹一下藍飛。分局副書記,負責地方政權的建設和人事工作,作為一名延安來的高級干部,那是應羅書記的反復請求,中央組織部同意才從抗大調動過來的。長期從事黨務工作,沒有軍事斗爭經歷。因為來了半年多,與當地的社會交往並不很多。到底是誰,要對他下手呢?不要說敵人不太熟悉他,就是部隊的干部他也不太熟悉。這也難怪,自從002調整了山東的領導班子後,黨政軍實行一元化領導,羅書記統管山東各項事務,他主要工作是穩步發展隊伍,鞏固抗日根據地和基層政權,同時對外開展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一起對付小鬼子。藍副書記,正是他在黨的建設方面的主要助手。作為黨建專家,根據中央的要求,按照羅書記的思路,半年多來,把本來零散的、不太規範的黨的基層政權,逐步建立了起來,調整了一批沒有作為的基層干部,一批有活力、有路子、有斗爭熱情的干部干起了縣長、鄉長案情如此復雜,期限只有五天。不要說社會部的老干探、老特工,就是喬向文也陡感壓力。劉勝、白兵、胡小濤、許一梅,一個個被他調進了專案組。合計十個人。十個人,五天時間,要破一起撲朔迷離的大案。按照眼下的說法,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為啥呢?只要匪徒留下點滴線索,就能順藤模瓜了。江湖喜讀歷史,藏書甚豐,工作之便,對許多東東更是多加關注和研習。每日清茶一杯,故事兩節,誠交各路朋友,認可的投票收藏,不喜歡的,留言批評幾句,江湖也會認真听取,多謝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上南下最新章節 | 北上南下全文閱讀 | 北上南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