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第五十九章 三巨頭簽發之絕密電文

作者 ︰ 不老的江湖

1941年,是中國抗戰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1月7日,皖南事變爆發。新四軍軍部機關及所屬部隊9000人被國民黨圍殲,軍長葉挺被俘,剛愎自用的副軍長項英被自己的副官槍殺。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德軍出動190個師,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和190艘戰艦,兵分三路閃電突襲蘇聯,斯大林的作戰飛機一下子趴下了百分之七十。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小鬼子出動飛機360架、軍艦55艘,突襲珍珠港,美軍太平洋艦隊主力基本報銷,同時,日本南方軍40萬人,分兵數路進攻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緬甸。一方面,中、美、英等同盟國開始聯合,世界反法西斯陣線全面形成,另一方面,以中國為侵略基地的日本急于向亞洲其他國家進攻,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對中國人民施加更為陰毒殘酷的政治壓力、軍事壓力,對尚擁有幾百萬正規軍隊的老蔣一手進攻,一手誘降。山東地區西靠冀豫,北望平津,東臨大海,南連隴海鐵路,境內地勢復雜,物產豐富,是連接華北、華中的重要紐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直接威脅著日軍南北交通的主要干線——津浦鐵路。山東抗日根據地則是中國最早開闢在敵後的重要地區之一,一直被日寇視為心月復大患,非除之而後快。特別是進入1941年後,日本侵略軍采用軍事、政治、經濟等各種方式,瘋狂進攻山東抗日根據地,擴大佔領區。僅這一年,就進行了20多次大規模的「掃蕩」。皖南事變後,與日本華北方面軍暗送秋波的山東國民黨頑固派也趁機加緊封鎖,力爭再來一個山東事變,徹底消滅山東境內的八路軍。這一年,山東還遭受了罕見的旱災和蟲災,部分地區出現嚴重災荒。外有天災,內有,在日偽、國民黨的兩面夾擊下,山東抗日根據地面積日益縮小,處境困難。天災可怕,更可怕。就在這種內憂外患的環境下,山東的黨政軍之間、兩支主要武裝力量之間發生了嚴重的內部矛盾。延安焚心似火。曾幾何時,他們對山東抗日給予了無比的期望。聞名于世的平型關大捷之後,部隊中朱毛最看重、最有影響、全部由參加過長征的紅一方面軍精華組成的115師,與它著名的戰將師長林biao就很少傳出消息。林那是因為被閻錫山部隊誤打致傷,赴蘇聯救治,部隊除了一部分由聶榮臻和徐海東帶領開闢晉察冀根據地之外,其余部隊就很少在正面迎擊日軍的戰場上成建制出現過。這是為何呢,打響抗日第一槍的主力部隊,朱毛的最豪華陣容,究竟去了哪里?謎團,江湖慢慢為你揭開。這幾日碼字不爽,甚覺窩火,江湖的小說蒙起點厚愛,搞了個A簽,這本書是江湖多年積累和思慮所得,字字句句,江湖極為用心,不料連日來,被一些網站盜版竊走,祝君百度一下便知,什麼123讀書,什麼天天中文,什麼俠客中文,什麼博看小說,搜狐書庫,哈哈文學,江湖辛辛苦苦寫的文字,竟然被這些小赤佬乾坤挪移,你說能爽嗎?江湖反正已經通過起點,正式舉報,維護我等權益,同時也呼吁一眾好友,睜大眼楮。繼續說,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正是因為他在低潮中,看到了未來的曙光。早在抗戰爆發不久,毛偉人就看到了持久戰的必然性,所謂的速勝論、亡國論,皆是不懂歷史的小兒科謬論。中國亡不了。小鬼子長不了。山東重要的軍事戰略位置,沒人沒地方替代得了。就這樣,朱毛的這支最忠誠的部隊,先後分兵幾批,秘密地進入了山東地區。115師東進入魯,正是毛偉人力排眾議,果斷決策而致,他是要把山東打造成全國抗日根據地的樣板、插向華北敵後的一把尖刀。那麼多的部隊,是如何迂回兩三千里,秘密進入山東?很多近現代的歷史,有意回避了這一段,其中當然有著很復雜的原因,因為當時是絕密的,不可公布的。不過六十多年過去了,江湖還是大概來為你說個明白。38年7月,以115師的一個營為基礎組成的永興支隊和與抗大分校的48位干部組成的津浦支隊,奉和八路軍總部的命令,作為毛偉人山東計劃的先行軍,悄然來到山東德州附近,史料可查,他們是最早進入山東的八路軍主力部隊。7月底,這兩個支隊到達樂陵、寧津縣,立即和當地的地方抗日武裝取得聯系,很快打了幾個勝仗,當然,干掉的主要是前文說過的偽軍,與小鬼子的正規軍還沒有正面接觸。這一部隊在當地扎根的消息,既鼓舞了附近地區老百姓的抗日熱情,更增強了延安重兵東進的決心。很快,毛偉人親自點將,八路軍總部發出命令,115師政治部副主任兼343旅政委蕭華率一批骨干去山東黃魯邊區,成立了冀魯邊軍政委員會,他一到達,就馬上將那一地區的所有部隊整編為八路軍東進抗日縱隊,蕭華當時的頭餃是縱隊司令員,政治委員也是他兼的。插一句,這位後來的開國上將、空軍政委,正是喬向文多年的領導。前文說過,喬向文所在的山東縱隊的歷史,那是一支領導的山東地方抗日武裝力量,他們先後的稱呼有山東人民抗日救、抗日義勇隊、抗日自衛團、山東人民抗日聯軍獨立師。開始時候,這些部隊與八路軍並沒有直接關系。直到38年6月份,延安的一個決定,從此改變了這支部隊的歷史。那時候開始,這些本來番號不同、建制不同、武器不同的山東子弟兵,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八路軍山東縱隊,隸屬于八路軍總部管理。山東分局的領導,一直擔任這支部隊的首長,原因很簡單,黨指揮槍,況且,這些本來散落于各地的山東子弟兵,也非常需要一個統一的指揮機構。毛偉人十分重視山東的抗日地位,也十分重視這支部隊的發展成長。細細看看歷史,大家就能明白了,山東縱隊雖然是山東子弟兵,地方部隊,但是延安先後派來了大批老紅軍、老八路前來助陣,分享武裝斗爭經驗,傳授戰略戰術技巧。喬向文的頂頭上司,縱隊社會部長杜克明,正是這些人中的一員。光派骨干還不行,山東在延安地圖上的位置太重要了。所以,這不,干脆把自己最得力的115師給派來了。遍尋歷史檔案,關于115師秘密轉移的電文,應該是38年11月25號的,那封電報口氣是商量,但實質,你懂的,不可以還價,為啥呢,因為那封電報的簽發人,有三個。第一位,毛偉人,主席,中央總負責,前文說過,43年,他才正式當選中央主席,按照現在說法,那是絕對的老板。第二位,王稼祥,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總政治部主任,兼八路軍總政治部代主任,一句話,管人事的。第三位,滕代遠,參謀長,實際上就是後來的總參謀長,管作戰的。這封電報的份量重,三個人,都是軍委的決策者。那麼,怎麼樣的一封電報,一個收件人,用得著軍委的三駕馬車親自簽發呢?警告那幾家網站,到此為止,不要再行雞鳴狗盜之事,否則,就不好收場了。江湖喜讀歷史,藏書甚豐,工作之便,對許多東西更是多家關注和研習。每日清茶一杯,故事兩節,誠交各路朋友,認可的投票收藏,不喜歡的,留言批評幾句,江湖也會認真听取,多謝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上南下最新章節 | 北上南下全文閱讀 | 北上南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