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第三十七章 刀與槍

作者 ︰ 不老的江湖

一手拿槍,一手舞刀。別誤會了!在中國早期的領導人講話中,經常會有這樣的表述,說的其實是兩條戰線的斗爭。套用現在的說法,叫啥呢,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槍,說的當然就是指槍桿子。江湖帶著大家考證一下,很容易發現,最早的典故來自毛偉人,來自黨史上有名的八七會議。四一二、七一五,這是蔣介石和汪精衛相繼發起的反革命政變,親手摧毀了他們的國父中山先生聯俄、聯共、扶住農工的三民主義綱領,向昔日的盟友悍然舉起了血淋淋的屠刀。第一次國共合作由此宣布失敗。細細分析,有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極端勢力的原因,也有內部的右傾保守錯誤。所以就在當年的8月7日,中國在漢口召開一次非同凡響的緊急會議,對大革命失敗的原因進行總結。這次會議因為國民黨的軍警四處騷擾,所以只開了一天就匆匆結束。如果說一大,十二個代表,正式成立了中國,開天闢地。那麼八七會議,22個中央委員、候補委員悄悄干的兩件大事,同樣流芳百世。翻看塵封的檔案,那天的會議議題非常多,但細細歸納,就兩個︰第一件大事,撤掉總書記。陳獨秀在蔣介石的屠刀舉起之時,沒有認清其本來面目,反而存在幻想,步步退縮,反對以暴制暴,幾個月的實踐表明,再這樣下去,散布各地的員快被國民黨全抓起來了。怎麼辦?撤了他!二十二個人一舉手,共產國際的代表一看,保也保不住,同意了。撤了老的好辦,選誰呢?太難了!陳獨秀資格最老,連續被五次黨代會選舉為總書記,誰比他更老資格呢?大家一合計,總書記帽子太重,那就換一個稱呼。于是,從那天開始,一個很有中國特色的職務,延續了十幾年。那天會議,選舉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征為政治局常委。由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稱呼叫總負責。瘦弱修長的瞿秋白,雖然沒當過一天總書記,但他的的確確做過黨的最高領導人。正在熱映的電影《秋之白華》,說的就是瞿秋白的革命和愛情。總負責這個職務,一直到1943年才取消。這一年,毛偉人被選舉為中央委員會書記、政治局書記、書記處書記。十幾年里,先後當過總負責的,有瞿秋白、博古、張聞天。第二件大事,和蔣介石對著干。按照當時文件里的說法,那叫土地革命、武裝起義。也就是在這次非同小可的會議上,毛偉人一舉成名,為啥呢,他提出的觀點,槍桿子里出政權,在會議上贏得了最熱烈的掌聲。面對國民黨的步步進攻,面對陳獨秀的不斷後退,年輕的人太需要擁有自己的獨立武裝力量了。提出這個觀點的人,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看來,都是一個真正的超時代偉人。因為,當時,國民黨是執政黨,蔣介石成功地進行了東征北伐,統一了大半個中國,個人影響前所未有,以黃埔軍校為首的蔣家軍隊正是兵強馬壯。而呢,當時只有區區五萬黨員,沒有武器,沒有經費。最關鍵的,還是非法組織。偉人之所以偉大,就因為在黑暗里他能看到黎明的到來、未來的方向。槍桿子里出政權,從此成為始終信奉的信條和行動口號,在日後漫長的奪取政權過程中,他們時刻沒有忘記。提出這個理論的人,當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查看檔案,很容易發現,為期一天的會議,上午走入會場時,毛是候補中央委員。下午結束走出會場時,身份已經換了,大大地垮了一個台階-----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和他同時擁有相同身份的還有一個人,他們兩也是一生最親密的戰友---周恩來。槍的問題搞清了,那麼刀呢?一點就穿!公開的武裝斗爭,那叫槍,秘密戰線的斗爭,就叫刀。刀把子-----很長一段時間,毛偉人,周恩來,都這樣稱呼情報保衛部門。考證起來,周恩來,是歷史上,唯一拿過槍、舞過刀的領袖人物。國共合作期間的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後來一直擔任軍事部長、組織部長、軍委書記。他一手組建了中央特科,打響了秘密戰線的第一槍。有意義的是,公開戰線打響的第一槍,南昌起義,也是在周恩來領導下開始的,他在那天的身份是中央前敵委員會書記,坐鎮南昌一線指揮。江湖有點扯遠了,話題拉回來。刀子是尖銳的,是鋒利的,殺向敵人的心髒,那是一刀致命。但是,萬一不小心,刺向自己人呢。後果那也是不堪設想。持續了一年多的肅托運動,可謂轟轟烈烈,讓整個山東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工作,受到了很大影響,大家查查資料就知道,那次運動,讓山東成百上千的八路軍干部、地方干部,莫名其妙地被逮捕,被殺害。活著的人,很快就被平反昭雪了。可是死去的人呢,江湖記得,前些年看報紙,在山東,還有組織部門為當年的肅托受害者平反,那是受害者的後人四處走訪申訴了幾十年的結果啊。可見,當年肅托的影響多大,多深,多壞!在有些地方,黨的一級組織元氣大傷,黨群關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雖然,有了李政委的努力保護,有了他在山東分局里的據理力爭,但是獨立支隊的官兵士氣,還是有所下降。馬司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新來的蔣政委,那也是廢寢忘食,不停地找干部,找戰士,談心交流。獨立支隊自成立以來,向來是敢打硬仗,不管是小日本,還是偽軍,還是制造摩擦的國民黨部隊,你敢來,我就給你一個黑虎掏心,掃狼腿,看不順的,還要給你一個回馬槍。可是,這回不一樣啊。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這混賬的肅托運動冷了很多干部戰士的心。最主要的,大家都明白,但誰都不說。楊司令沒了。楊司令是這支部隊的魂,是締造者,獨立支隊的原始人馬,那都是楊司令當校長時的家鄉子弟啊。他們對他,那個感情深啊。對他的懷念,在大家的心里蔓延著。對小鬼子的仇恨,尤其是秋山,大家已經無以復加,就像一堆柴火,一個小小的火星子,都能讓整個部隊燃燒起來。說來也怪,自打偷襲獨立支隊大獲全勝,用楊司令的血換來一頂旅團長的帽子後,秋山和他的部隊突然沉寂了起來。也許是那次的偷襲過于血腥,雙方損失過大,也許是楊司令的那副眼鏡讓他變得謹慎起來。那次楊司令的遺體被獨立支隊冒死搶回,听到下面的匯報︰那伙人發了瘋一樣地拼命。那場戰斗後,秋山將楊司令的眼鏡作為戰利品,收藏了起來。他還專門喊來情報人員,將楊瑞元的資料查了個清楚。得知那麼一個臨危不懼的指揮官,竟然是一個校長出身,秋山有一段時間,夜半總是處于失眠狀態。眼前,總是晃動著那副陳舊的黑框眼鏡。無名的煎熬,讓他分外地扭曲,一段時間,下屬被他當面斥責扇耳光的,不在少數,就連他最寵愛的梅子也很難看到他的好臉色。梅子不是他的妻子,他的妻子留在日本國內,那是一名小學的老師。梅子也不是他的情人,因為他們之間並沒啥感情。梅子,是一名女子挺身隊的姑娘,22歲,大學剛剛畢業。啥叫挺身隊呢?大家一定有些疑問,江湖為你簡單說一下。最早的時候,這是一支日本國內特有的、完全由身體強健的女性組成的敢死隊,她們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甘願為了國家的利益、軍隊的利益,獻出自己的一切。在日本國內,提起挺身隊,那是讓萬眾仰慕的女性,就相當于我們國家的巾幗英雄。但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戰爭武器一旦發動以後,啥都變了樣,走了形。就連這昔日的巾幗英雄們,也變成了為戰爭服務的機器。直接為天皇服務、獨立于政府和議會之外的戰時軍部,很快修改了條約,在日本國內征招了一大批身體健康、容貌美麗的女子,組建了支那女子挺身隊。諸位記住哦,這個隊伍和一般的慰安婦,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慰安婦」作為日本軍國主義特有的骯髒產物,它是以政府名義出現、大規模、成批量地征招婦女充當隨軍妓女。最初的起因,主要來自于南京大屠殺以後巨大的國際輿論壓力。在1937年12月,日軍佔南京之後,在對國民黨軍人、普通群眾進行瘋狂的大屠殺之外,另外一件事情也同樣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憤怒,那就是。太多的中國女性在那次災難中遭遇了身體上的強暴,也有很多人隨後被殺死。國際社會以及婦女組織專門前來調查,發表了強烈譴責。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軍部和內閣為了平息輿論,曾經要求侵華部隊不準中國婦女,但是說歸說,事件還是時有發生,但是,大規模、有影響的群體性還是被逐漸控制了。可是,怎麼解決那麼多年輕力壯的士兵在戰爭期間的生理需求呢?慰安婦制度適時推出!它的出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減少事件,減少士兵性病發生率。江湖提醒大家注意,近年來隨著對歷史的反省和調查的深入,日本慰安婦問題不斷被深挖,但是有一點,這小日本人就是壞,壞得出奇。目前的資料表明,日本侵華期間,絕大部分的慰安婦來自中國大陸、台灣、朝鮮、滿洲地區、東南亞、荷蘭。自己本國的姐妹卻很少、很少。這正是挺身隊和慰安婦的區別之一。其二呢,慰安婦一般隨著作戰部隊走,從軍官到士兵,根據級別,大官一人一個,小官幾人一個,士兵幾百人一個,說穿了,按照時下的說法,就是公用廁所,大家輪流進去,匆匆出來,門外排著長隊呢。挺身隊就不同了。一來人數少,稀罕;二來全部來自日本國內,有文化,身體好,絕大部分都是未婚女子。她們不是跟部隊走,而是跟人走。軍部對挺身隊的使用非常慎重,一般都要大佐級別以上的軍官,才能享受挺身隊的待遇。江湖說到這里,大家搞明白了。梅子,正是上級分配給剛晉升少將旅團長的秋山的特殊禮物!不好意思,改了幾次也不行,起點不許直呼主席的名字,所以只能這樣,大家明白就好。明天開始軍事力作首頁,懇請大家就加大支持力度,呼應一下,江湖多謝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上南下最新章節 | 北上南下全文閱讀 | 北上南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