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第二十九章 斗法

作者 ︰ 不老的江湖

其實,喬向文和社會部,設計化解特務的陰謀,智退虎視眈眈的來犯之敵,類似的案例在兩黨兩軍斗爭史上並不少見。有朋友不解,一向光明正大,早在1927年就定下武裝奪取政權,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最高綱領,那麼,為何,還要花那麼多精力,在秘密戰線上與國民黨斗法角力,一競風流呢?這還要從兩黨最初的較量說起。借著國父中山先生的生前提攜和黃埔軍校校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軍人部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等要職,蔣介石東征北伐,先後發動蔣桂戰爭、蔣馮戰爭、蔣閻馮戰爭,出擊不斷,戰勝了各派武力,同時在內部還擊敗了汪精衛,胡漢民、孫科等派系的對抗,從而一手建立起了蔣家王朝自己的獨裁政權。當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良好局面,被老蔣徹底顛覆以後,在當時的險惡形勢下,我黨一下子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被欺騙了的弱勢群體。尤其是蔣介石宣布中國為非法政黨以後,一片白色恐怖,不得不轉入地下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持組織的生存和發展,如何在敵人的瘋狂抓捕之下,借機反擊,獲取敵人內部、加強黨內的保衛工作便顯得十分迫切。當然,這一點,早在成立的那一天,就被證明了。誰不知道,正是因為上海租界巡捕房的突然襲擊,一大會議不得不臨時轉移到嘉興南湖的一條船上召開。不過,那是在英法租界,可以說是為外國人服務的中國特務,還不屬于國民黨的。直到1925年,中央選派三員猛將陳賡、顧順章、陸留三人,專門奔赴第三國際,在蘇聯集中學習情報保衛工作,我們的黨才慢慢有了專門的一批人才。直到後來,兩黨形同水火,格格不入,但查看歷史資料,令人一笑的是,國民黨、及其武裝隊伍,他們建立的各種情報組織,都來自同一個師傅所教。國民黨方面,那是因為蘇聯幫助它成立黃埔軍校,所以部隊的架構基本沿用了蘇聯紅軍,在情報方面尤其如此。而中國作為第三國際的一個支部,更加是與蘇聯的模式保持一致。這不,兩支軍隊,統帥部第一大部門都是作戰部,第二大部門都是情報部。在國民黨叫參謀本部第二廳、國防部二廳,而我們的部隊叫軍委二局,總參謀部下面也設有一個二部。其主要職責,基本差不多。這里,還不得不提到歷史上一個偉大的人物,那就是周恩來。作為共和國的總理,人們永遠尊敬他,緬懷他。作為開國元老,作為主席的最重要的助手之一,為新中國的建立譜寫了無數的豐功偉績。但也許很少有人知道,周恩來還是我黨我軍秘密工作的創始人和主要領導人。中央特科,正是周恩來一手打造的。中國的第一任軍委書記,正是周恩來。那是1927年底,周恩來秘密到了上海,以軍委會書記、中央特別委員會負責人的身份,在上海親自組建的一個紅色諜戰隊伍。這也正是我黨我軍後來的秘密工作構架雛形。一科︰總務科,負責中央各級機構的警衛安全;二科︰情報科,科長正是大名鼎鼎的陳賡,後為開國大將;三科︰行動科,俗稱鋤奸,鏟除黨內叛徒,純潔黨員隊伍;四科︰電台科,負責無線電台的建立和密碼破譯。盡管後來形勢不斷變化,不管是一致與老蔣聯手一致抗日,還是國民黨發動內戰,但是我們黨的情報保衛機構,大體職能還是如此。中央特科的成立和迅速有效的工作開展,標志著我黨秘密戰線的全面啟動。而在此刻,國民黨作為執政黨,還沒有自己的專門秘密組織。直到第二年,國民黨根據中央特科的活動,在中央組織部內部設立了一個專職機構——黨務調查科,開展秘密情報工作,同時在軍隊領導機關設置了「參謀本部第二廳」,負責軍事諜報與電訊偵測。至于後來的軍統和國民黨情報戰線的一號人物戴笠,開展登上舞台一顯身手,還是在1932年,最初的名稱叫中華民族復興社,也被人成為藍衣社,從事情報暗殺活動。歷經後來的分分合合,前文已經介紹過,1937年4月,徐恩曾負責的黨務調查科與戴笠負責的復興社合並,再後來,根據對日和對共斗爭需要,又一分為二。分別是軍統和中統。沒有軍統之前,戴笠只是蔣介石的一員干將;有了軍統之後,戴笠就成為了蔣介石獲取情報打擊對手的一個強大特務組織的總頭目。沒有軍統,戴笠不會成為中國的蓋世太保;沒有了戴笠,軍統也很快退出了歷史舞台。46年的三月,戴笠飛機失事,不久,軍統這一名稱便裝進了檔案袋。時下有些不注意研究歷史的小說,影視劇,把解放戰爭期間的國民黨黨務組織,還稱為軍統,實在是不經頭腦,貽笑大方。因為,戴笠遇難後,不到一百天,軍統就被職能調整,改成國防部保密局。戴笠成就了軍統。失去了戴笠的軍統,自然風光不再,連名稱都被改了。再說我們黨的這一塊。周恩來親自建立特科,舉辦了幾次培訓班,他本人親自授課。他還在白區與蘇區、在上海與江西之間,創建了一個極其科學的秘密工作體系,並且專門制訂了特科工作的各種原則,其中最著名的一條就是,不準不經批準在黨內互相偵察。這一條,也是我黨秘密工作的生命線,它把秘密工作的領導權牢牢在更高一級的組織手中,對濫用手段的內部偵查行為堅決說不。多少年過去了,哪怕在眼下,在二十一世紀,各級政法專政機關要對黨內干部、尤其是高級干部動用秘密手段時,依舊遵循這一周恩來親自制定的原則。沒有上級黨委的批準,不得秘密偵查。中央特科工作,在周恩來領導下,成效卓著,,不但受到黨內同志的高度肯定,連國民黨也十分佩服。通過搜索,你可以在國民黨早期引發的《特務工作理論與實踐》中,發現有這樣的一段評價︰這一(特科)組織,為時不到三年,竟有驚人的發展與奇異的成績,我們站在客觀的立場上,也不能不佩服他們的奮斗精神。1930年前後,是情報工作最困難的時候,也是最出成績的時候。被國民黨通緝捉拿的中央領導機關,經常在敵人眼皮底下活動,由此情報保衛工作的任務十分艱巨,他們最核心的任務,是保證領導的安全和領導機關的正常運轉。國民黨呢,則時刻利用公開的軍警和秘密的特務機關,對企圖趕盡殺絕。轉折,發生于1931年。那年一月,中國在上海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這就是當黨史上有名的六屆四中全會,從蘇聯回來的王明,在共產國際代表的全力支持下,逆轉乾坤,排除異己,書寫了黨史之最——從一名普通的黨員,一步登天,直接進入政治局。要知道,那次會議選出的常委只有三人,他們是向忠發、周恩來、張國燾。工人領袖向忠發為總書記,周恩來繼續擔任軍委書記工作,會後不久,在共產國際的強壓下,王明再次被補選為政治局常委。4月,特科負責人顧順章,護送政治局常委張國燾前往鄂豫皖根據地,在過程途中被捕。領導情報警衛工作的顧順章,掌握了中央太多的機密,他的叛變,直接導致了上海領導機關遭受沉重打擊,黨的總書記向忠發被捕,很快也叛變了革命。面對這一驚天巨變,軍委書記周恩來坐鎮上海,打出了一系列的迷蹤拳︰第一,改組特科,原有人馬全部後撤至蘇區,或者其他地方省市,從外地十萬火急調入得力干部充實力量;第二,緊急調來政治局委員陳雲擔任特科主任。就在這樣的血雨腥風下,兩黨秘密角逐也從未間斷。直到這一年年底,情報保衛機構進行整合,開始變臉。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瑞金成立。擔任主席。這是在蔣介石對著昔日的盟友舉起屠刀後,首次用建立政權的形式,與國民黨分庭對抗。在蘇維埃組織機構里,有一個非常特殊的部門,初听上去有些搞不懂干嘛的,它的名字叫國家政治保衛局。專門去蘇聯學習取經的政治局委員鄧發,擔任第一任局長。這個機構很特別。權力之大,前所未有。管首長警衛,管情報,管偵破,管一切反革命案件。規模之大,前所未有。各級地方政府、紅軍部隊,都由國家政治保衛局派出機構和特派員,實行單一的垂直領導,其所在單位和各級指揮機關均無權改變政治保衛局的命令。中國的工作,一向分為兩大塊,一為白區,一為蘇區,擁有各自的情報管理體系。而從現在開始,白區和蘇區的情報保衛工作,統一集權與國家政治保衛局。這個局,辦了很多事,破了很多案件,對保衛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他們干了很多好事,卻被一件壞事給壞了名譽。那就是蘇區肅反。在左傾路線指引下,一大批查無實據的紅軍干部、地方干部,以涉嫌反革命的罪名被逮捕,被判刑,甚至直接被殺害。其間就有著名的紅軍將領段德昌、周逸群、許繼慎……小日本悍然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使得全國人民、各政黨暫時停止了對抗,一致對外。兩黨兩軍的情報保衛工作,也暫時隱入幕後。國民黨的特務系統分成了軍統、中統,的情報保衛機關統一改稱社會部。此後的高手對決,更殘酷,也更隱蔽。很多影視劇把國民黨特務描寫的十分愚蠢,而的特工往往無往不勝,這是善意的,當然也遠離了歷史的真實。固然有前後「龍潭三杰」,有陳賡,有曾希聖,李克農,有潘漢年,有閻寶航,有張露萍,有張克俠。的確,個個了得。但不能,也決不可以,就此把國民黨的特務個個寫成膿包。如果,你查查檔案,早期,特科負責人被抓叛變,總書記被抓叛變,後來,朱德的警衛員曾經被當成首長而遭特務殺害,劉伯承的幼女被潛伏特務暗殺,軍委領導周恩來的車隊遭遇武裝伏擊,的曾經一任機要秘書是軍統特務,還差點被當成重點培養對象,中央領導王明在延安差點被特務槍擊,曾經的紅軍總政委、陝甘寧政府主席張國燾,在警衛人員的眼皮底下被國民黨特務策反叛黨。看到這些,也許,你就笑不出來了。但是,江湖告訴你,這就是歷史,每一件,都能查出典故。精彩繼續,大家有啥疑問,或者對與本書有關的內容有大興趣,江湖酌情可以為你寫上一章。再一次懇請收藏,投票,謝了!《北上南下》軍事連載原創小說發表于(起點網.)搜索北上南下即可分享,如果您閱讀後有更好的建議,請記得及時告訴我,我不勝感激;如果您覺得可讀,請不要忘記投上你寶貴的一票,因為你的支持與鼓勵是我後續創作更大的動力,QQ394915357或Q交流群171584042,更多精彩故事邀您快樂共享,因為有你——我的朋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上南下最新章節 | 北上南下全文閱讀 | 北上南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