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日川中鐵軍 第八十一章 應對日軍的鐵鉗攻勢

作者 ︰ 穿越的抗日小兵

第八十一章應對日軍的鐵鉗攻勢

花園口決堤,黃河水泛濫,造成豫東、皖北大面積黃泛區,立時形成了從鄭州至蚌埠地區長約1000公里的大地障。致使日軍沿平漢線自北南下保衛武漢的計劃被迫改變,進攻武漢的日軍華北第2軍主力不得不沿著漫長的黃泛區東北面向合肥集結。這一過程使日軍進攻武漢的計劃推遲了將近三個月。

鑒于華北日軍第2軍被迫集中主力于淮河流域,並改為自東向西的進攻方向,為了統一指揮長江兩岸作戰,日軍統帥部將華北第2軍劃歸華中派遣軍指揮。

中國方面早在徐州會戰之時,就提出了「保衛大武漢」的口號。徐州會戰一結束,蔣介石就不端集結重兵加強武漢地區的防御。6月中旬,也就是花園口決堤後的兩天,國民政府軍委會針對日軍的進攻企圖,確定了集中主力于武漢外圍,利用桐柏山、大別山、鄱陽湖、洞庭湖,以及長江兩岸的丘陵、湖沼實施戰略持久,爭取作戰四個月,大量消耗日軍的總的戰略方針。

會戰總方針確定後,蔣介石立即調兵遣將,部署會戰。先是確定了安徽、江西、桐柏山及大別山北麓開始阻擊的第一防御地帶和殲滅日軍有生力量的第二防御地帶(決戰地帶)。

蔣介石鑒于日軍主力從東面沿長江進攻,遂以長江為界,將中**隊劃分為南北兩個戰場︰

江北戰場,以23個軍為基干兵力,由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主力配置與大別山西北面的信陽、商城地區,另將一部兵力配置于大別山以南的長江北岸黃梅、廣濟、蘄春一線。

江南戰場,以27個軍為基干兵力,為便于指揮,新成立第九戰區,由武漢衛戍司令部總司令陳誠兼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主力配置于武漢以西的長江南岸。長江南岸是日軍進攻的重點,因此,也是武漢會戰的主戰場。

預備第二師作為會戰的總預備隊,暫時駐扎漢口,待機增援。

另以第一戰區在平漢鐵路的鄭州至信陽段以西地區,防備華北日軍南下;第三戰區在安徽蕪湖、安慶間的長江南岸和江西南昌以東地區,防備日軍經浙贛鐵路(杭州一株洲)向粵漢鐵路(廣州一武昌)迂回。第四戰區張發奎司令長官應積極在兩廣造成反攻之勢,引誘日軍進攻華南,進一步分散日軍兵力。

蔣介石極為重視武漢會戰,他真是豁出去了,將凡是能調動的部隊都投入了武漢會戰。總計為51個軍(預二師名為一個師,實則一個軍),133個師(旅),總兵力高達115萬余人。此外,蔣介石還傾其全部的空軍、海軍參戰,計有戰斗機、轟炸機100余架,戰艦40余艘。

馬?、湖口、田家鎮、富池口等長江要塞,加固要塞炮台,海軍還在馬?、湖口一線大量自沉老舊軍艦,淤塞河道,阻滯日軍軍艦逆江而上。並在鄱陽湖等長江江面大量布設水雷。

抗日戰爭中,雙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大會戰的序幕,就這樣緊鑼密鼓的悄然拉開。

漢口,預備第二師師部,岳翰屏招集幾位旅長商討戰局。

翁照垣旅長首先說話,「師長,河南因有黃泛區,日軍已經轉兵淮河一線。我認為,日軍進攻應該以大別山為界,大別山西北有丘陵山地阻隔,利于防守,日軍必不會以重兵進攻。日軍重點應該在沿長江一線。我認為應該采用內線作戰原則,集中優勢兵力,于安徽的太湖、宿松、湖北的英山、廣濟狹窄地帶布設重兵,將日軍圍而殲之。」

向文彬也主張以攻為守,單純防守,逐次用兵,既不利于正面的防守兵力展開,側擊日軍又嫌兵力薄弱,不僅失去殲敵戰機,反而會被日軍各個擊破。

龐函幀的意見和翁照垣、向文彬不同,他主張,江北戰場在大別山北麓應該調遣有力一部依托桐柏山、大別山阻滯日軍,尤其是富金山、商城、沙窩一線,另準備強大的預備隊,一旦有一路日軍突破**防線,則以重兵圍殲之。也就是說,他主張在長江沿線采取守勢,在大別山北麓采取攻勢。這個方案,針對日軍在大別山北麓未投入重兵,一旦有一支日軍突破防線,利于**集中兵力圍殲日軍。但對沿江防守的**要求甚高,必須要頂住日軍的進攻。

黃序周最後開口,他只說道,「師長,不論日軍從哪里進攻,主攻方向,我認為翁旅長判斷比較準確。我只想提一點,那就是各個戰區防線的交叉重疊部分,我建議應該劃分明確,否則戰端一起,這些薄弱環節處置不當,將會被日軍鑽空子。比如說廣濟的田家鎮要塞,對面就是半壁山要塞,如果按江防、陸防分離的原則,這里應該是江防軍負責。但就地域管轄來說,統歸第五戰區指揮,便于調度,一旦戰事危急,第五戰區調兵增援也方便一些。」

岳翰屏心里暗暗高興,他知道歷史進程,明白日軍的進攻重點方向。翁照垣等人不愧是久經戰陣的將軍,很明了的看出日軍的進攻方向。尤其是黃序周,他不是很熟悉,不知道他的能力如何。這一番話,足以說明黃序周是個人才,不愧是陳誠的保定軍校校友,軍事指揮能力很不錯,為人也很精細。

于是,岳翰屏說出自己的看法,「各位將軍,軍委會制定了武漢會戰的作戰方針,我認為,軍委會還是沒有擺月兌被動防御的思想,我贊成各位的看法,那就是不能被動挨打,一定要集中兵力,尋找戰機,圍殲日軍一部。但江北第五戰區要應對日軍四路進攻,可能沒有足夠的兵力圍殲日軍一部。李宗仁長官如能創造機會更好,那就可以順勢圍殲日軍。第九戰區,應對日軍進攻,日軍必須佯攻幕埠山脈的丘陵地帶**陣地,還要應付江防軍的要塞堡壘,第九戰區的戰機應該更多一些。」

幾位旅長建議岳翰屏向蔣介石匯報預備第二師的討論結果,如若蔣委員長能接受建議,日軍就有得苦頭吃了。

岳翰屏立即面見蔣介石,提出自己的看法。蔣介石模模光頭,「效周,你的建議和李宗仁的不謀而合。辭修也贊成采取攻勢,不過辭修更贊成在第九戰區集中兵力圍殲日軍一部。你的建議很折中嘛。」

岳翰屏苦笑一聲,「校長,我相信李長官也非常想在第五戰區圍殲日軍一部,但是,第五戰區兵力不如第九戰區雄厚,五戰區估計沒有機會圍殲日軍。當然,如果李長官能夠制造機會更好。第九戰區,陳長官那里應該沒有問題。不過第九戰區的防區是日軍的進攻重點,武漢會戰的關鍵所在,第九戰區打得好點也是理所當然的。」

蔣介石非常高興,「效周,你看問題很公正。我知道你沒有私心,一心都是為了消滅日軍。你明白我將你的預備第二師做為預備隊的意義嗎?就是讓你好好訓練部隊,等有了戰機,再讓你突然出擊。辭修已經和我商量過了,準備將你的部隊用于第九戰區。」

岳翰屏也非常高興,看來李宗仁、陳誠的建議他接受了,不論第五戰區還是第九戰區,只要能圍殲日軍一部就是**的勝利。

岳翰屏最後建議蔣介石將各個戰區的防御地段予以明確,不要出現交叉重疊的現象。尤其是武漢會戰的關鍵地段---田家鎮要塞,一定要劃分明確。

蔣介石微微一笑,「那依你效周之見,我該如何劃分?」

岳翰屏回答道,「校長心中已經有答案了,還要考考學生嗎。以我的愚見,猜測是劃分給第九戰區。」

蔣介石問道︰「有不妥的嗎?」

岳翰屏笑笑,「校長,若以戰區防御職責劃分,沒有錯。不過,田家鎮地處江北,江南增援要過江,一旦日軍封鎖長江江面,田家鎮可就危急了。我的建議是劃分給第五戰區。」

蔣介石想了想,轉身又在地圖上看了半天,終于溫和的對岳翰屏說,「效周,你考慮的很周到。好的,你說服了我。我就讓參謀部具體劃分一下第五戰區和第九戰區的防御地段。你回去好好準備準備,士兵訓練可要抓緊,日軍不會給你太多時間的。」

各位書友大大們︰

新人新書請您的支持和鼓勵!!!拜求點擊、收藏、推薦!!!小兵這里給您鞠躬了!!!給點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抗日川中鐵軍最新章節 | 重生之抗日川中鐵軍全文閱讀 | 重生之抗日川中鐵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