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明 正文 第六十二章 新老“八股”

作者 ︰ 圓明園主

話說這公元1633年,崇禎六年,是農歷的癸酉年,這是一個考試年,到了秋天各地讀書人都要參加各省的鄉試,獲中舉人的明年還可以到京城趕考。

這大明朝科舉考試用的文體,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八股文」,也稱「制藝」、「時文」、「八比文」。八股文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其體源于宋元的經義,而成于明朝成化年間。文章就四書五經取題,開始先揭示題旨,為「破題」。接著承上文而加以闡發,叫「承題」。然後開始議論,稱「起講」。再後為「入手」,為起講後的入手之處。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後股」和「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中,都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共八股,因此稱為八股文。一篇八股文的字數,大約是600-700字。

所以,到這大考年的夏秋季節,中華大地上,原本不論大江南北,只要不是踫到戰亂災荒,人都活不下去的情況,各地的秀才們都是拿出了「頭懸梁,股刺錐」的精神頭,一個個向著四書五經發起了最後的沖刺。這老話說得好,「臨陣磨槍,不亮也光」。這各省省府也會辦好些個應試學習班,揣摩主考官的出題,以及批卷老師的喜好,跟現代的各種考試學習班沒有什麼兩樣。

然而,今年在江南各地,特別是崇明附近的各府各縣,卻有許多讀書人扔了「老八股」,為著「新八股」而上起了學習班,那股子瘋魔勁,絲毫不亞于那些準備應試的秀才。這是因為,「新八股」里頭可真的是有著「黃金屋」。

六月上旬的一天,老黃歷上說,這是一個黃道吉日,宜「開市交易」。這一日上午,在崇明外城的一個新廣場上,擠滿了人,端個是熱鬧非常。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這崇明原來的那個老城早就容不下從各處擠進來的人群,只好是在老城外頭重新圈了一個原先老城十倍大的地方作為新城。

新城的城牆很矮,因為若不是考慮老百姓們的感受,依著黃復華的意思,到這近世的火器時代,那是根本不用再砌城牆了。

不過,新造的城牆雖然矮,那沿海的防波堤壩可是造得老高。黃復華不知道現代的什麼百年一遇或是千年一遇該是怎麼個標準,他就讓人遍訪了許多島上的老人,然後按他們說的再往高里造了一尺多。

上午的九點二十八分,也就是所謂的八時八十八分,這廣場邊的一個大建築物前,伴隨著震天的鑼鼓聲和鞭炮聲,一塊紅綢從正對門口的一個大雕塑上拉開了,露出了一頭閃閃發光,昂首向天,完全一副向上沖姿勢的金牛。這座「金牛」有三米多高,寬近五米,足有三噸多重。「金牛」由黃銅鑄成,表面鍍了三十公斤的黃金。

新建築物也拉開了大門,人們一個勁地向著門里擠去。若不是有著上百人的精壯軍士在維護秩序,這兒恐怕就要發生相互踐踏的慘事了。

一個巨大的廳堂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大廳中央齊刷刷地站著三排身穿紅馬甲的年輕伙計。對面的牆上掛著一長溜黑板。黑板上依次寫著的,正是擾動了許多人心的「新八股」︰中華火柴,錦江商旅,如家連鎖,華佗醫療,永久股份,精工鐘表,中糧股份,玉溪煙草。

九點半鐘,隨著一聲清脆的鑼響,這世界上的第一個股票交易所正式開張了。

頓時,各種嘈雜的響聲不絕于耳,黑板上各種股票的價格不斷被刷新,當然,這價格都是一個勁地向上竄。

「六錢五,玉溪煙草,我要五千股!」

「三錢二,中華火柴,我要兩萬股!」

「三錢八,中華火柴,我出五千股!」

此起彼伏的叫喊聲響徹了整個大廳。許多已經上過培訓班的富人們或是他們的伙計都老成地喊著價,進行著一筆又一筆的股票交易。

一個跟著擠進來看熱鬧的老哥看著十分好奇,又實在是不知道怎麼回事,于是就拉住了邊上一個掛了一條「講說員」綬帶的小伙子,詢問了起來。

如今,崇明島上通過夜校等全民普及教育,民眾的識字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簡單的漢字大家還是認識的。

「這位公民,你好。你知道湊份子合股做生意,按照出錢的多少分紅吧?」

「這個知道啊。我家鄰居,張遠一家就是他們張氏家族合伙的生意,請了掌櫃和伙計打理生意,每年從這生意上能分到些銀子。」

「嗯,這就簡單了。這股票啊,就是象征著一個個生意的份子。比如,中華火柴這支股票總共分成了一百萬股,每股的原始本金是一錢白銀,也就是它的生意原本值十萬兩白銀。你如果買了十萬股,就是佔了其中十股中的一股。如果它一年賺了一萬兩白銀,你就可以分到一千兩紅利。」

「原來就是這麼個意思啊,我明白了。嗯,這生意看好的大家就都出高價買份子!」

「你說的很對,就是這麼個道理。我接著再給你詳細介紹一下這八只股票到底是什麼生意吧!」

經歷了詳細培訓的這個講說員十分熱情,幾乎沒歇嘴,就繼續往下說。

「中華火柴就不用說了。我想,你也一定用過這家生產的安全火柴吧?」

「是的,是的。這安全火柴確實是十分好用。原來就是這做火柴的鋪子。」

「我告訴你,別看這一盒盒火柴個頭很小,價格也不高,這里頭的利潤可不低啊。如今這火柴廠都是用機器生產,十分快捷方便。這做火柴要用到的,主要的費錢原料,就是火柴頭上的硫磺,如今是一船船地從台灣運來。幾乎不費幾個子兒。」

「如家連鎖我也就不用說了,如今旗下的酒樓和客棧那是遍布江南了。」

「下面說這玉溪煙草,就是制造如今風行天下的高級卷煙的。老兄,你知道卷煙吧?」

「知道,知道。以前大家伙都是買些煙草抽旱煙,或是自己胡亂用紙卷了煙草。現在市面上熱賣的卷煙,都是事先就用雪白的紙卷好了,一支支的全是一個大小。嘿嘿,我嘗過幾包普通卷煙,叫個什麼「大前門」的,這味道也是極好。據說還有高檔的一種「玉溪」卷煙,叼嘴里的那一頭加了一個棉花做的嘴兒,抽起來味道更是香醇。可惜太貴了,一包就那麼十六支,還要一錢銀子,實在沒舍得買。」

「說到精工鐘表,我想老兄你也熟悉。你家里有擺鐘麼。或者,你總見過那些豪富人家隨身帶的銀質懷表吧?」

「嗯,抽玉溪煙,戴精工表,騎永久車,這三樣事如今就是富豪的代名詞啦。我這點市面還是知道的。」

「對,這永久股份,就是制造富人的新寵——自行車的。」

「錦江商旅這個名字以前可能沒听過,其實也是常見的。這往來拉客的,不論是陸地上的馬車,還是江上和海里的船舶,還有空中的熱氣球,都是這家的營生。」

「中糧股份就是收購糧油,滿大明轉賣的公司。如今,象山西那邊旱得不行,加上賊寇和官兵輪流為害,倒出鬧饑荒,有些地方據說一斗米就要五錢白銀,一石就要五兩了。據說,光是今年,中糧股份前後就往山西運了二十萬石各種糧食。雖說是菩薩心腸,中糧股份只以三兩以下的平價銷售給那邊的老百姓。可你算算,就這和江南的價格差距,它能賺多少銀子?!」

「還有最後的這個‘華佗醫療’,可能是這里面您最為陌生的一只股票了。不過,其實它的產品你也一定用到過。比如,擦拭外傷口的碘酒,醫用酒精棉,還有那醫院里怪嚇人的針管針頭等。都是這家出品的。」

說到這里,講說員壓低聲音,靠近了這位老兄,神秘地說道︰

「告訴你一個秘密,絕對是內幕消息。這個‘華佗醫療’可不得了,據說最近弄到了一種治療‘打擺子病’有奇效的神奇之樹,已經在台灣島上大規模引種了。」

這個消息里說的,其實就是金雞納霜,又叫奎寧,是防治熱病尤其是瘧疾的特效藥。在這個時代,金雞納霜是用金雞納樹的樹皮研磨而成的。而金雞納樹原本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找到的一種醫治瘧疾有特效的樹皮。印第安人稱這種樹為「生命之樹」,並規定︰誰泄露了秘密,便處以死刑。

金雞納樹的樹皮和根皮是提取奎寧和奎尼丁的重要原料,原本要到19世紀中期才移植到東南亞一帶栽培。其中,印度尼西亞最早引種,中國于1906年開始在台灣省試種。在這個時空麼,黃復華已經從現代帶回了種子,開始在台灣種植了。

黃復華把這八個十分賺錢的生意推出來,每支股票他個人佔兩成,三成為由他代管的「全民所有股」,另外五成為公開交易股。「全民所有股」可以真正地給所有公民每年帶來「財政性收入」,而那些公開交易股則利用經濟手段將大明朝的富人們也綁上他的戰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攜明最新章節 | 攜明全文閱讀 | 攜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