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明 正文 第三十二章 暗收東江

作者 ︰ 圓明園主

除了黃龍和沈世魁的部下之外,還有一股較大的勢力,就是毛文龍的養子毛承祿,領有皮島軍一協。袁崇煥死後,毛承祿上書為毛文龍鳴冤,但是崇禎帝毫不理睬。這個時候,毛承祿率領著六七千人,駐扎在廣鹿島。

原來的歷史中,孔有德、耿仲明造反,打下了登州後,毛承祿就起兵響應,于崇禎五年三月初七日登陸登州。毛承祿部屯兵登州校場時,孔有德發給每人白銀三兩。

現在,孔有德是打不下登州城了。東江軍又該何去何從呢?

大凌河一戰的勝利,祖大壽及其部下的升官發財那是鐵定的。然而,錦州的文官武將們,包括和祖大壽不和的遼東巡撫丘禾嘉,也佔了這場勝利的大光,不但位置穩固,還要論功行賞。崇尚以文制武,特別是對祖大壽並不放心的大明朝廷,由于如今錦松一線的可用之才多多,自然不會把錦州松山等遼東要地交給祖大壽。

于是,祖大壽被加封前軍左都督,正一品武官,仍舊管理大凌河一帶,負責防衛與後金最為靠近的這一線遼東區域,手下將領等也多有升賞。

但是怎麼給祖大壽及其手下們一些實際的好處,比如加強地盤和實力,大明朝廷上上下下都把目光放到了東江鎮。

「用海以扼奴,用島以掣奴,疆場虛名也」,東江鎮一連串的兵變叛亂,導致了這個明軍海上防線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崩潰,如今大明朝上下認為東江鎮不但不能起到牽制敵人的作用,反而是財政上的包袱;東江兵軍紀敗壞,不是精兵而是隨時可能發作的惡瘤。

1632年的2月25日,崇禎五年正月初六,大明朝廷下旨,正式撤消東江鎮,除了黃龍帶領的東江軍大部撤到登州以外,東江的所有地盤和毛承祿所部一協東江兵並入祖大壽的管轄之下。祖大壽這個前軍左都督,從此掌管著對付後金的海陸第一線,倒也是名實相符。

從1622年,天啟二年八月開鎮的東江,就此成為歷史。「十年積患,一朝而除」,這是大明朝廷許多人的共同看法。

今天的遼寧省大連市長海縣,地處遼東半島東側,黃海的北部海域,東與朝鮮半島相望,西南與山東省廟島相對,西部和北部海域毗鄰大連市及普蘭店市、莊河市。長海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縣,由一百多個島、坨、礁(有人居住的島嶼有25個)組成,統稱外長山列島。這里是我國的八大群島之一,也是東北地區惟一的海島縣。如今的長海縣下轄2個鎮、3個鄉︰大長山島鎮,獐子鎮,小長山鄉,廣鹿鄉,和海洋鄉。

長海縣歷史悠久,據考證,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在島上漁獵耕耘,繁衍生息。東晉十六國時,這里被高句麗佔據。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兩世六伐高句麗,長山列島重入唐朝版圖。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曾被日本侵佔。

長海這大大小小的眾多海島,如珍珠一般撒落在大海中,其中就有一個非常美麗的海島——廣鹿島。

廣鹿島和周圍大小二十多個個島、坨、礁,加起來陸地面積有三十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74公里。廣鹿島氣候宜人,景色優美,土質肥沃,擁有北溫帶海洋氣候,淡水資源充足,是現代長海縣的眾多島嶼之中,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島嶼。周圍海域遼闊,特產豐富,參、蝦、貝、藻等海產品應有盡有,特別是島上特產——蝦夷扇貝,更是扇貝中的精品。

毛文龍的養子毛承祿,如今就率領著六七千人,駐扎在廣鹿島,周圍都是他的勢力範圍。自從東江開鎮以來,東江的大小將領們,在大明朝廷普遍不重視,餉銀克扣嚴重的情況下,從事海貿商販,謀取私利,甚至向後金方面倒賣糧食和鐵器,這種情況確實是有的。東江鎮事實上就是當時明朝、朝鮮和後金等地轉口或走私貿易的樂園,大量商人麋集該地。在天啟五年時,姜曰廣,王夢尹奉旨視察東江各島時,就報告說,當時從事相關貨貿的商人,不下五六百人,半在登州,半在東江。

毛承祿上書為義父鳴冤,被大明朝廷無視,另外上頭派黃龍為新總兵,自己只能領著一協兵馬鎮守廣鹿島,心里對大明朝的忠心已經盡失。加上長年和後金方面打交道,對于後金實力的不斷壯大,和明朝的頹廢也遠比朝堂中的許多人更為了解,自立甚至反叛的念頭越來越大。不過,先前劉興治兄弟的事情給了他很大的教訓,東江局勢錯綜復雜,一切還是小心為上。當前最關鍵的,就是好生經營自己的手下勢力,有了水潑不進的一支武裝在手上,哪怕再不濟也可以佔島為王。

八月大凌河被圍的消息傳來,毛承祿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得,大明朝又要丟一塊地方,祖大壽要跟著袁崇煥這個混蛋去地下給義父毛大帥賠罪了。

然而,到了農歷十一月,傳來的竟是大凌河大捷,皇太極退兵的消息。毛承祿一開始還以為是遼東方面假傳捷報的老把戲。自然,毛承祿就派出手下人去仔細打探核實情況了。

手下帶回來的,不僅僅是大凌河之戰的詳細結果,隨著回來的還有一支規模不大,但裝備驚人的船隊。

1631年12月1日,崇禎四年冬月初九,由三艘四百料以上的戰船打頭,其它的大小船只八艘隨後,組成的一支船隊,打著黃字旗,來到了廣鹿島附近的海面上。這領頭的每條戰船上,都配備著各型火炮十多門,火槍連弩,燃燒彈等武器若干。

毛承祿的手下,還有祖大壽的一名親隨,先隨著一艘小船靠岸通報,以免引起誤會。

別說,毛承祿接到報告,稱有一支武裝船隊向著自己而來,他和左右手下將士都以為是東江總兵黃龍,不懷好意,帶兵前來。措手不及之下,一島子人正忙著準備各種防御呢。

「將軍,別誤會,是自己人啊!」

看著從小船上下來,一路小跑過來的毛三立,毛承祿氣不打一處來,等近得身前時,一腳就揣了過去︰「吃里扒外的混帳東西,叫你到祖大壽那邊打探消息,你倒引了黃龍來!」

毛三立連忙閃身讓過大半,嬉笑著說︰「弄岔了,這個‘黃’不是黃龍,而是另有他人。將軍,我等的富貴到了。這後面還有祖將軍的親信之人祖嚴,咱們到大帳密談。」

大帳中只剩下毛承祿和他手下的三位心月復將領,還有毛三立和祖嚴,大帳外都是毛承祿的親軍在嚴密守衛。

毛三立開口了,「各位將軍,這次祖將軍擊敗虜首,是另有貴人相助啊!這位是祖將軍的心月復,祖嚴先生。就讓他給大家講一講具體的經過。」

神奇而扣人心弦的故事一一道來,第一次听到這些的毛承祿等人不知不覺就沉浸其間。眾人听完,唏噓不已。畢竟大家都是根植遼東,听到有此強援,能打敗後金,心里都是感到高興的。

在驗過祖大壽的有關印信,看到黃復華船隊的真實武容,並得到大量隨船禮物的毛承祿和他的部眾自是歡欣鼓舞。

經過數日的談判磋商,1631年12月10日,毛承祿和黃復華派出的代表黃煒等人,在祖嚴等遼東人士見證下,共同對天地盟誓,合約內容如下︰

毛承祿擔任遼東海關總長,年薪一千兩。此職世襲罔替,另外,遼東海關收入的一成歸毛承祿所有,廣鹿島附近的三個小島嶼,為毛氏私人領地。黃復華應在合適的時候,為毛文龍平反昭雪。之前,每年榮譽損失補償費一千兩由毛承祿領受。為了增進雙方信任,毛承祿可以保留人數規模不超過五百人的私人武裝。

其他所有東江軍民,黃復華都會加以厚待,妥善安置。普通軍民每人給銀三兩。原百戶以上的軍事主官,十年內按照現在大明朝相應軍餉的三倍逐年分發。同時,還有一次性的「交軍銀」,按其實際所轄人數,以一個人換二兩付給銀兩,副職等減半或酌情處理。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手下帶了一千人,他可以立馬拿到兩千兩白銀作為「交軍銀」。

所有船只按照同等噸位全新民船的價格付給銀兩,其它東江軍械作價兩萬兩,由毛承祿等原東江將領自行分配。

由于那個一次性的「交軍銀」和船只購買政策對整個東江鎮都適用,還有黃復華方面另外許諾的好處費和介紹費,毛承祿這個遼東海關總長不務正業,領著手下們先干起了「販賣人口」的勾當,把主意打到了黃龍和沈世魁的頭上。甚至,在有了足夠的互信之後,毛承祿把自己的私人武裝都減到了五十人的規模,全去換錢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攜明最新章節 | 攜明全文閱讀 | 攜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