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明 正文 第五十五章 文化下鄉

作者 ︰ 圓明園主

崇禎五年深秋的一個晌午,李老爹正在自家的堂屋里抽著旱煙,忽明忽暗的火苗帶不走那滿心的惆悵。

這里是淮安府山陽縣治下的一個偏僻村莊,離著府治山陽城還有著三十多里路程。李老爹是這兒的里長,每年的賦稅征收任務就象一座大山,把他壓得死死的。

原來,這里是魚米之鄉,自永樂年間,淮安的漕運又興旺起來,境西北清江浦鎮也隨著開始興起,大家的生活還算是不錯。李老爹小的時候,他爺爺就常和他說,當年李家先祖一窮二白地來到這里,一家人辛苦耕作十多年,就蓋起了這一進大瓦房。

然而,自從黃河全流奪淮,這里的水患就愈演愈烈,農業衰落,魚米之鄉的盛景不再。這不,今年又是遭了大水災,一年辛苦到頭,幾乎是顆粒無收。為了活下去,村子里有許多人都打算在家過完年,開春就去逃荒了。

如果那樣,這村子的田賦就更收不上來了,留下來的人家又要加上逃走人家的負擔。萬一這里的人都去逃荒了,他這個里長可怎麼干下去啊。

「李叔,李叔在家嗎?」

外頭忽然傳來了叫喊聲,李老爹把旱煙竿子就著桌腿磕滅了,旱煙袋子隨手往竿子上一繞,放在桌上,然後走了出去。

院子門口停了幾輛手推車,卻原來是往年打過交道的洪記戲班子,那喊人的正是站在最前頭,堆著一張笑臉的洪班主。

「原來是洪班主啊。唉,這年景不好,我們這里也沒有個辦事的,可請不起你們大名鼎鼎的洪家班啊!」李老爹苦笑著說道。

「李叔,瞧你說的什麼話!好像我們就是那上門的要債鬼。李叔,這回我們不要錢,就借你院外的這塊大空地兒,給鄉親們樂呵樂呵。」

「還有這樣的好事?不收錢,那你們豈不是都得喝西北風?」

「那倒不是,如今年景不好,本來我們也為找活計發愁。幸好,上個月有個大金主,出了大價錢,讓我們在各鄉各村演出五十場。」洪班主湊上前來,壓低了聲音給李老爹解釋個中緣由。

「你這里啊,是我們的第二十八場演出。等一會,我們就去附近村子通知鄉親們,晚上大家伙早點用過飯,就來看我們全新的節目!」

「倒真是新鮮事,你們白天不表演,晚上才開演?」

「這是我們新排的絕活,到時候就知道了。表演中間,我們還有好消息要告訴鄉親們呢!」

沒多久,戲班子的人就敲著鑼,把晚上開戲的消息傳遍了整個村子和附近的村落。免費看戲,還有「剁剁糖」分的好消息給大家伙帶來了一絲喜悅。

這天傍晚,太陽離著西天還有數丈高的時候,李老爹家大院外的大空地上的雜物已被清除一空。洪家班里一個五短身材的打雜人員拿著一把同他差不多一般高的大掃帚,把場地仔細地打掃了一遍,隨後再潑上些水,把揚塵全澆熄了。

靠近李家大院院牆的地方豎起了兩根和壯漢胳膊粗細相仿的毛竹,每根竹竿都被插在石頭院牆里的竹節和其它竹竿牢牢地固定著。早就有洪家班的成員從那些個手推車里馱著的一大堆家伙事里找出了一塊大大的白布,掛在兩根豎著的竹竿中間。

在二十多米外看到這大白布左右繃緊了,上下拉直了,洪班頭松了口氣︰「行了!」然後,洪班頭的臉上堆起了笑容,對那些早早趕來的孩子們大聲吆喝,「把自家的椅子凳子都給放好了,不要搞得七顛八倒的,中間這一丈多的地方可得空出來!」

接著洪班頭對班子里的人說,「走,吃夜飯去,早點用完就開工。小李子,你先好生看著,等會兒讓人換你。我已經出錢讓里長吩咐他媳婦,給咱們準備了幾樣好菜,還有剛釀好的米酒,這會正等著我們用呢!」

夕陽西下,炊煙裊裊,隨著暮色漸濃,這片空場地上也逐漸熱鬧起來。一大幫男孩子們像群頑皮的小猢猻,四處追逐著,還有的人玩起了「老鷹抓小雞」的游戲,一些小女孩也在邊上眼巴巴地看著男孩子們玩得歡快。

有些老人們已經安穩地坐在自家的凳子上,看著孩子們玩耍。有那煙癮大的老頭,掏出自家制作的火折子,輕輕一吹,然後用起來的小火頭點燃了自家的旱煙,猛吸一口,隨後從鼻孔里慢慢地噴出兩股濃濃的煙霧來。幾個老伙計湊在一塊,天南海北地聊起了山海經。

到場的人越來越多,眼瞅著到得差不離了。就有洪家班的人分開兩邊,開始順著座位排次,挨個地分發硬飴糖,也就是小孩子們說的「剁剁糖」。這些「剁剁糖」給大人小孩在這苦難的日子里帶來了一絲甜蜜。

飴糖是一種以米(澱粉)和麥芽加在一起,經過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狀,俗稱麥芽糖。自西周創制以來,民間流傳普遍,廣泛食用。西周至漢代的史書中就有飴糖食用、制作的記載。其中,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第89篇記述最為詳盡。書中對飴糖制作的方法、步驟、要點等都作了敘述,為後人長期沿用。

而飴糖軟化前那種黃白的一大塊硬硬的糖塊,就是硬飴糖。如今是見不到了,但在黃復華小時候,經常會有些小販上門收集塑料或鐵制品,然後用鐵鑿子敲下大小不等的「剁剁糖」給他。對于小孩子來說,這甜甜的硬硬的麥芽糖自是極好吃的。

這當頭,洪家班的人已經基本就位了。洪班頭這個時候走到白布的前頭,站在一側,大聲地喊道︰

「大家伙們都坐好了,安靜下來,節目馬上就要開始了!各家都把自己的孩子管住了,別讓這些淘氣包們鬧事兒!」

「今天的劇目,就是《三打白骨精》,出自咱們山陽人吳承恩寫的《西游記》。」

話音剛落,那擺放在場子中央的一個奇怪的家伙事就射出一束光來,投到那掛著的大白布上,全場頓時一陣驚呼。雖然電燈問世已經有日子了,可在這淮安府的鄉下,絕對是個新鮮的物事。隨著洪家班的一個人放入一張片子,白布上出現了「三打白骨精」這五個大字,幻燈片電影就真的開始了……

第二幅畫面,是孫悟空搭了個手立在雲頭向前遠眺,唐僧騎在白龍馬上穩步向前,豬八戒在邊上給師傅聊天解悶,沙和尚在後頭挑著擔子。畫面極其逼真,大家從來沒有這麼感性地接觸一個本來就很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

這時,就有洪家班的人在邊上用本地話說起了旁白。

隨著故事的不斷地發展,洪家班的男女角兒不斷加入配音的工作,或成為那師徒四人,或是變化多端的白骨精。也有人模擬那馬嘶風聲,更有人加入音樂襯托氣氛。光暗和畫面的不斷變化,所有人都感覺是身臨其境一般。

這電影的原理並不復雜,古時候中國的皮影戲和走馬燈其實都可以算是原始電影的雛形。所以,這配音的幻燈片放映,已經出現在中華大地。在崇明島,甚至已經出現了無聲電影短片和專門的電影放映機。洪家班的這個幻燈片和放映設備,正是來自日新月異的崇明。

劇情發展到高潮的時候,隨著孫悟空再一次把白骨精變化的老嫗一棒子打死時,放映突然就停了,因為廣告插播的時間到了。

洪班主站到被照亮的白幕前,對著那些叫喊著趕快繼續的鄉親們大聲說︰

「鄉親們,靜一靜。先說個事,然後馬上繼續,不會耽誤多少時間。」

「今年的收成是沒多少指望了,估計鄉親們正發愁著。我們就是給大家送解決的法子來了。剛才的新奇玩意大家也都見過了,這就是出錢請大家伙吃糖並看戲的官老爺送給我們班子的。

這個大老爺,有個互利互惠的好主意想和大家商量。

有田地的人家,可以跟這位主簽訂個「包銷契約」,將來十年的收獲,除了留下自家吃的,如果要出賣,就必需按去年的價格賣給這位主。只要簽了這個契約,大家就可以得到下的銀子,還可以平價到這位金主的糧莊里買到限量的糧食。

那沒有田地的,也不用愁,想要做工的,或是當兵吃糧的,都可以找這位官老爺。

總之一句話,傍上這官爺,不用去逃荒!」

「真有這樣的好事,別是騙人的吧?」底下的鄉親們紛紛交頭接耳起來,大家都不敢相信有這樣的好事。」

洪班主看到大家這番意料之中的反應,不慌不忙地接著說道︰「大家放心,這契約可以找讀書人好好地參詳,保證不是坑人的。一切都是自願的,不會強迫人。鄉里鄉親的,咱們也不敢騙大家啊。再說了,人家是官爺,又有錢,沒準撒尿用的夜壺也是金子打的,哪里用得著騙我們這些窮苦人。」

听到這里,大家哄堂大笑,倒覺得是這麼一個理兒。

「好了,下面就繼續開始放片子。有感興趣的,或是有不清楚的,明天一早都可以找我們再詳細打听。」

幻燈片繼續放映,鄉親們不平靜的心情慢慢又收了回來,沉浸到神話故事中……

崇禎五年的秋冬季節,這樣的故事在淮、揚等遭受災荒的廣大集鎮和鄉村不斷上演。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攜明最新章節 | 攜明全文閱讀 | 攜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