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明 正文 第二章 味精是怎樣做成的

作者 ︰ 圓明園主

「滴零零……」

「滴滴滴……」

上海郊區的一個住宅樓里,802室的臥室里,自由職業者黃復華一骨碌從床上起來,順手把床頭櫃上的鬧鐘和手機鬧鈴都給關了。

已經清晨七點了,新的一天穿越生活又要開始了。

黃復華,1978年生人,籍貫浙江紹興,1999年從某國內名校本科畢業後就來到上海工作。職業生涯的前兩年就職于一個國有研究所,後轉戰兩家世界500強外企,黃復華如今算是標準的新上海人。

去年初,黃復華靠著父母的資助和自己的積蓄付了首付,以按揭的方式在上海外環以外的地方買了一套二手的一百平米的兩室兩廳的房子。六七千的月薪,應付不到三千的月供,單身漢的日子還是很舒服的。

過了2006年的元旦,為自家盆栽花草到野外挖土的黃復華挖到了一個一點都不粘泥土的,白色的,不到手掌大小的圓形鵝卵石。當黃復華好奇地把那個石頭拿在右手把玩時,立刻愣住了,一動不動地過了十分鐘,然後欣喜若狂地擺出一個超人姿勢,向天狂吼︰「我要創造歷史!」

為啥鬼叫?因為這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一個便攜的,綠色環保的,智能的時空機器!

黃復華只要把完成了基因綁定的「鵝卵石」握在手中,默念要去的時間和地點,就能出現一個對該時空的觀察窗,再次確認後,一個淡淡的白色光圈就能把他送到那個時空。在那個時空里,不論何時何地,只要黃復華再握著石頭默念一聲「回去」,就能返回現在的時空的出發點。

這個時空機器不用黃復華提供能量,不限次數,除非遇到核爆炸,否則也不會被損壞!而且傳輸時也不會對光圈周圍的物體造成任何損害!更絕的是,到達的那個時空點的兩米直徑內,和現在時空出發的地點的電磁波信號能雙向傳輸。這就意味著網絡和手機還可以在古代的一定範圍內使用。

當然,這個時空機器也不是萬能的,它有著一些小小的限制。

一,為了避免時空震蕩,與現實時空相距一百年內的無法作時空旅行。

二,只能回到過去,無法訪問未來。

三,兩個時空里時間是同步流逝的。

四,每兩次從現實時空出發的時間間隔至少10小時。

五,每次時空傳遞,主人都必須參與。

六,因為是便攜式的時空機器,每次時空傳輸的質量不能超過80公斤,物體的任意方向長度不能超過2米。

七,每次只能標定一個被訪問的時間。一旦被解除此綁定,該時空被訪問的第一天的前後的一百年內也將無法再被訪問。

黃復華過了興奮勁,經過仔細盤算,確定了今後的六字行動方針︰今低調,古爭霸。

首先黃復華瞞過父母,辭了工作,過了一個祥和的春節。

同時,花費數千元人民幣,購置了一件防彈(刺)背心,一把瑞士軍刀,一個防風高級打火機,一管防狼噴劑,一身仿明朝讀書人的衣服,換了約三十兩白銀和五十個明朝的銅錢。

一切準備就緒,黃復華就在自己的家里開始了波瀾壯闊的時空旅行生活。

清早八點,隨著淡淡的白色光圈消失,在現代洗漱完畢,已經辦事到了九點的黃復華,也就是黃澤之先生,又出現在了大明朝崇明島上自己的臥室里。

在外企工作過,對于時差問題很熟悉的黃復華很自然地設好古代和現代之間有一個小時的時差。因為古代農村的人習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都漆黑一片了。而現代都市里工薪階層誰不是早出晚歸,晚上睡覺要到十一二點的。把自己從現代帶過來的物品放進櫃子和箱子里,上好鎖,黃澤之拉開門閂,施施然地走了出去。

「公子早!」

「公子早!」

「三嬸早,吳嬸早!」

三嬸就是黃老爹幫著雇的村里婆娘,她丈夫姓黃,排行老三,論輩份是老爹的佷子輩。黃家三嬸原以為這黃公子請了一家子做雇工,自己這一個月兩百文的輕松活計沒得干了。沒想到這待人和氣的黃公子說自己干得不錯,不但說自己可以長期干下去,每月工錢還給漲了三十文銅錢。這樣,錢多了,還多個吳嬸幫著自己干活,所以,三嬸可真是開心。

吳嬸也是一臉尊敬地對著自家的東家。這個好心的東主不但收留了自己和丈夫以及三個孩子,一家子有了房子住,替他干活一年全家還有十五兩銀子的報酬。而且,黃公子說得明白並立下了字據,自己這一家五口雖然成了人家的僕人,不過一不用改姓,二是自己的孫子一輩仍是自由人,三是十年以後允許以五十兩銀子一個人的代價給自己贖身。

逃難出來,背井離鄉,幾乎一無所有,眼看沒有活路的一家子真是菩薩保佑,才有這樣的好運氣啊!

現在一家人住在這修茸一新的大院子里,每天都能吃飽,睡好。兩個二十歲上下的臭小子因為需要苦練拳腳,充當護院和隨從,公子還吩咐要讓他倆每天能吃上魚或肉。這是多好的日子啊。

前幾天,听孩子他爹說,因為他會識字和算術,過幾天東家還會派他去城里,開個小鋪子。不但自己和十歲的小閨女可以跟過去,干得好,東家到年底還會額外給五兩花紅。

不提吳嬸的想法,黃復華剛走出自家院子,準備溜達一圈後再返回來吃早飯,結果才出門就踫到了迎面走來的黃老爹。黃復華自然接受了黃老爹的邀請,中午去他家吃飯談事。

原來,黃老爹是代表黃氏一族,允許黃澤之作為黃老爹的子佷一輩,按外遷來的黃姓一支記入這里的黃氏族譜。才來這里不到兩個月,就得到這樣的高度認可,證明自己已經融入了這個時代,這個社會,黃復華自然是一口答應了。這樣,以後自己就真正是這個村子的人了,在這個時代,本鄉本土特別是氏族的力量還是不小的。黃復華也投桃報李,許諾每年給十兩銀子作為族里的公用。

十日後,在縣城靠近衙前街的一條路上,一家門面並不算大的雜貨鋪開張了。 里啪啦的開張鞭炮引來了附近許多的人。

「味之精華,鋪子不大,口氣不小啊!」一個瘦高個的讀書人看著小鋪子的招牌,帶著一分不屑,對著自己的伙伴們說道。不過,按捺不下心中的好奇,也隨著大家走入店鋪。

這個鋪子也是常見的凹形布置,兩側的木頭貨櫃上分門別類地擺放著油,鹽,醬,醋,糖,酒這六種常見的廚房用品。

在鹽區,除了常見的粗鹽,還有一堆小巧的瓷瓶,貼著方形紅紙簽,上書「雪鹽」兩字。高個書生估計那是精鹽,雖然一般這種鋪子里不賣精鹽,但精鹽本身並不算什麼稀罕物品。

唯有這對著門的這一邊側,櫃台外面貼了兩個大大的字「味精」!這個區域里都是一些小巧的瓷瓶,不知道這個區是何種調味品?

「各位鄉親父老,小店新開,優惠酬賓!今日每買十文即返還一文。前一百位顧客還酬謝本店獨有之調味精品——味精一包!時不可失,機不再來!」

听到吳掌櫃的大聲吆喝,知道有便宜,一批人都擠到了櫃台前。掏錢購買的人都得到了一小包獨門調料——味精。小伙計每發一包味精,就給人解釋,這叫味精,乃是用雞肉,雞蛋等多種材料,根據秘法用七天才能制成。在菜肴或湯水中只要加一點,就能跟雞湯一般鮮美。這麼一小包可以夠五六份菜或湯的增鮮之用。

其他物品價格和別的店鋪沒有差別,今天新開張有九折優惠,還有東西送,買的人還挺多的。

廋高個書生見前面全是人,自己擠不進去,就大聲問道︰「此味精一物,價錢幾何啊?」

掌櫃的听到了大聲回答︰「每瓶二百五十文,夠百份菜湯之用。」

大家都發出了一聲驚嘆。這價格可真不低,要知道,大明朝的一個普通軍壯,每日的晌銀也不過一分白銀,大約能買兩斤糙米。一個月也就三錢白銀,相當于三百文銅錢。何況,由于上上下下的拖欠和盤剝,軍壯真正能拿到手的錢還不一定有七成呢。而明朝的縣官正七品一年工資也就45兩白銀。當然,縣官出入有馬車,有柴薪皂隸這些朝廷配備的服務人員,還不用交稅賦,相當于純收入了。

而說到物價,四十文銅錢,也就是四分白銀,就能買到一只活的肥雞。

不過,買一次雞,熬出雞湯,如果不是在冬天放不長,而且過程繁瑣,自然不如這雞精了。窮人家只要能有飯吃,再有點油和鹽就不錯了,斷然不會買這麼貴的東西。而有錢人家和酒樓之類的肯定不會在乎這點價格。

「他二姨,我從一家新開的店里買了油,送了我一種調料。那玩意可神了,白水加上一點,就變成雞湯了!」

「那叫味精,隔壁王老爺叫廚娘買了,還讓我們開了開眼,就那麼一小瓶,據說就要兩百多文呢!」

隨著顧客們試用味精後的口碑相傳,很快,每日只供應十五瓶的味精就供不應求了,順帶著其他調味品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這正是黃復華的打算,用調味品開始自己的大明商業之旅,不顯山,不露水。而吸引人氣,賺取暴利的重任就靠精鹽和味精。

精鹽早就被富貴人家廣泛使用,每斤售價高達一百文以上,而崇明出產的粗鹽也就四文一斤。自己有現代過濾提純的許多方法,很容易在鄉下實現變粗鹽為精鹽。這樣一來,純利起碼有十多倍。

開始時每天就賣兩斤精鹽,可以直接從現代拿鹽,每斤鹽分裝五個瓷瓶,每瓶賣個五十文。將來規模大了,用上現代帶回來的濾布,開個作坊雇人干就行。

至于味精,就是獨門的賺錢法寶了。黃復華對外就聲稱自己是以雞肉和雞蛋作為原料,每天的清早和晚上關起房門來用自創的秘法制成。這正好為自己躲在房子里進行時空穿梭找到時間和解釋。

大明的三兩黃金,在現代就是111.6克,按140元每克的價錢很容易變現,那就是一萬五千六百多元,以十五六元每公斤的價格可以買到一千公斤味精和雞精。每公斤雞精或味精可以裝五個瓷瓶,扣除瓷瓶,房租,人工,運輸,稅收等一應費用,每公斤可以賺1000文以上。

一千公斤就是一千兩白銀,也就是一百兩黃金,純利就是三十多倍啊!黃復華只要平均每天從現代帶回明朝六斤味精,另外在現代每年分幾次換著地兒變現30兩大明的黃金或等價的書畫,古玩,就能在大明淨賺約七百兩白銀,在現代還有一年十四萬元以上的收入,一切計劃都可以由此順利地展開了。

將來,黃復華可以在大明朝自制海帶粉味精,或是用蝦米和香菇做成網上介紹的「健康味精」,就不必要,或很少量地從現代帶回味精和雞精了。

小鋪子除精鹽和味精以外的物品,有了這兩樣的帶動,銷量自然也會上升,估計一年也能賺個兩三百兩銀子。這樣一來,不記精鹽的收入,這個小鋪子一年也有近一千兩的純收入。

別人自然不會知道小小的二百五十文一瓶的「雞肉和雞蛋做成的」味精有這麼賺錢,有這調味品鋪子作掩護,黃復華在大明的收入來源合情合理,又不會招人眼紅。現在還不是大賣玻璃珠子或者上馬玻璃制造事業的時候,這些都太招人注目,太容易招禍了。

黃復華暗自得意,等到自己有了足夠的實力和人手,再來做這些賺大錢的買賣就順理成章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攜明最新章節 | 攜明全文閱讀 | 攜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