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20節天子微行(2)

作者 ︰ 嵩山坳

第20節天子微行(2)

在四合院門口站了一會兒,听里面打算盤打得 里啪啦作響,可見差事非常忙碌,或者,將自己的孩子置于此地,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吧?皇帝心中一面想著,一面走到窗前,透過明亮的玻璃,向里面掌握。

屋中一排放開幾個上面罩著藍布的長桌子,上面擺滿了茶壺、茶盞、杯碟、算盤、燈燭、燭台、文牘、卷宗,認真看看,竟還有瓜皮果屑。這哪里是戶部辦公的場所,簡直要和天橋的茶館有的一比了。看燈燭上的蠟淚滴下又長又厚,也不知道多久沒有經人清理過了。

他只顧湊目過去觀看,卻沒有注意,陽光為人從外面遮擋,給里面的人帶來了很多驚奇,「有人在外面探頭探腦的?是誰啊?」

「真的是呢?出去問問他,問問他」幾個司員離座而起,從門口走了出來,「喂~這位朋友,戶部陝西司要地,不可亂闖」

「我?」皇帝平生第一次給人這樣大聲質問,偏又是對方佔理,張了幾下嘴巴,終于想出一句,「我是和我家大人一起來的,不過道路不熟,走失了。」

「你家大人是哪位啊?」

「是肅順……肅雨亭大人。」

「哦?您是……」來人的眼神立刻亮了起來,「您是肅大人……門下的……?」

「我在他府中做一個小小的清客。」皇帝不大懂,信口胡說,這種主賓之間,並不以清客自居,在自稱的時候,要說是‘西席’或者‘東席’的。

好在這個人也並不打算詳究,笑得見眉不見眼,「是,是,是,敢問怎麼稱呼?」

「我姓甘。」

「啊,是甘先生。」這個人自我介紹似的說道,「在下叫長豐,在這陝西司中,做一個小小的主事。當年肅大人和閻大人兩位奉旨清理戶部積弊的時候,小人就在兩位大人身邊,鞍前馬後的伺候了。您看,到現在,也不過一介小小的主事。」

皇帝有一搭無一搭的听著,隨口答音,「嗯,哦,這陝西司的差事,很忙嗎?」

「可不是很忙?」他用手向內一指,「您剛才隔著窗子也看見了,到處是一片凌亂,這是為了每年十月分發京中錢糧及各衙門俸祿,都要趕在本月月底之前結束,所以,每到每年的八月、九月,是戶部差事最緊、最急的時候。總是要從其他各司中抽調人手過來幫忙,才能完事呢。」

「支出有多少?」皇帝一句話出口,意識到不對,故意換了個口氣,像是有意向長豐一探究竟似的問道,「便如同朝中的幾位中堂大人,也是要在這里支領嗎?」

「可不是嗎?舉凡京中文武臣僚、各處衙門,都要在我這陝西司支領。唔,您問什麼?問幾位中堂大人的俸祿?這……可不能告訴您。」

「那為什麼?有什麼不可見人的嗎?」

「倒不是不可見人,不瞞您說,您也就是問到我了,就是問及幾位中堂大人自己,也未必能夠知道實情哩」長豐說道,「這里面有個緣由。您想想,哪有恭親王、文大人、曾大人幾個親自屈尊降貴的到這戶部衙門中來親自支領錢糧的?都是他們府中的下人,攜自家老爺的印章,來此領取的。回去之後,交給老太太,就算完事。」

「那,一國中堂,能夠有多少錢米俸饗?」

「本月總要在兩三千兩上下吧?」

「這……」皇帝沉吟了,「不是很多啊?」

「可不是不多?」長豐說道,「如今在京中,誰家要是有了紅白喜事,總要辦一場堂會吧?請一兩個哄傳四九城的名角,花費就要在一兩千兩上下。」

「這麼多?」皇帝真覺得有點駭然了。漢人大員不提,載垣、端華、世鐸等人都喜歡听戲,他曾經听人說過,這幾家王府,夜來笙歌之聲,從無斷絕,要是這樣計算下去的話,得花多少銀子?他們哪里來的這麼多錢?

「就是這麼多。」長豐說話有些著三不著兩,天上一腳,地上一腳似的,說過了這件事,又談起了旁的,「您還不知道吧?皇上東巡的時候降旨,把長公主指降給曾中堂的二公子了。嘿這一次,曾大人怕又是要大大的破財嘍。」

「這,是皇上嫁女兒,還能讓曾大人多多花銀子嗎?」

「嘿」長豐大聲喝道,神態之間很是不可思議似的,「您這個人,怎麼了?您不知道嗎?這可是我大清自高廟純皇帝之下,第一次將公主出降漢人之家的,便稱朝廷有典制、規儀,曾大人娶了公主做兒媳婦,又怎麼能不拿出大把的銀子出來,遍請朝堂上下,好好熱鬧一番?這一番熱鬧啊,沒有十萬八萬兩銀子,怕也是下不來哩」

皇帝知道長豐言語中所指,無奈的笑了一下。這件事是在乾隆第二次南巡之間,當時出了一樁很討厭的丑事。事情是這樣的——。

乾隆有一個未曾經內務府正式造冊鈐印的外室,也就是孝賢皇後之弟,傅恆的妻子——兩個人所生之子,名叫福康安,身披十三異數,在大清數百年中,可算是第一份的。不過這一次所說的,不是福康安,而是另外一個孩子。

乾隆秉性風流,和傅夫人多番往來,又生下一女,這就成了丑聞,因為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傅恆和妻子早已經不同房,這至少在傅家上下是都知道,若是生下一個孩子,帶在身邊,豈不難堪?另外,滿清有選秀女的規矩,以傅恆的品秩,若是他的女兒,是一定要選的,到時候,或者選在君側,或者指婚王公,就成了亂,倫于是便想出一個便宜之計,他命人將傅夫人安置在一個僻靜之地待產,這一面和大學士于敏中商定,若是生下男孩兒,就交給傅恆,日後作為侍妾所生;若是生下女兒,就交給于敏中,由他的一房小妾撫養。叫做于二小姐。

等女兒到了及笄之年,皇帝自然要為女兒擇一貴婿。漢人身份最尊貴的,無過衍聖公,正好,七十二世衍聖公孔昭煥的長子孔憲培,年紀于于二小姐相仿,于是乾隆二十七年第三次南巡的時候,高宗親自做媒,一方是聖裔;一方是宰相。成為秦晉之好。自然,這是用來騙人的,朝中人無不盡知其詳,下嫁到衍聖公府的,實在是龍種。

在當時,高宗名義上為表示對于于敏中和孔府的敬重,實際上大約是存了對不起女兒的心思,故而賞賜之物不絕于途,嫁妝豐厚無比,又命衍聖公府大興土木,擴建名為鐵山園的後花園,及期,孔憲培親自入都迎娶,蒙高宗和皇太後召見,各有賞賜,也不必多提。

長豐以古譬今,雖其情不一,但其理還是一同的,皇帝微皺著雙眉,心中暗暗想,「靈慧這個丫頭,日後嫁到曾家,可不要也學前人的樣子,有什麼不孝之舉啊?日後見到女兒,可得好好管教管教她」

「甘先生?甘先生?」

自失的一笑,「對不起,你的話很有意思,我听得有點入神了。」

「是出神了還是甘先生在想著,等皇上的女兒出降之日,要送上多大的紅包啊?」

于是,皇帝為之莞爾。

和長豐在門口上笑幾句,門扉開啟,一個二十五六歲的年輕人躡手躡腳的出來,手中捧著厚厚的一摞文牘,「長大人?」他輕聲向長豐打著招呼。

「你到哪里去?」

「這是昨天從吏部取來的文牘,已經用過了,卑職給他們送過去。」

「去吧,去吧。」長豐拿出戶部堂官的派頭,大模廝樣的擺擺手,打發他下去了,「老兄,這是怎麼回事?戶部和吏部也有公務往來嗎?」

「有的,有的。」長豐唯恐他不問,一問之下,似乎越發的來了精神,「便給您舉一個例子吧︰皇上冬訓數省,沿途所經之地,照例是要蠲免年數不等的錢糧;除此之外,有功者要獎、有過者要罰;咱們這位萬歲爺啊,什麼都好,就是心慈面軟,經不住下面的人苦求。所以,這數年之下,只有封賞,倒是從來不曾听過,有人如桂燕山、袁午橋那般因為什麼事倒霉的。」

「這?」皇帝勃然動怒,不過在這里不能發作,只好強自忍耐著,听他接著往下上,「不過呢,這于我們這些部員當差的,就是一件大好事了。您想啊?只要把自己分內的一攤子差事忙完,閑余時光,你愛干什麼干什麼,誰也不會來管你。豈不是要托了萬歲爺的福?」

「這話怎麼說?」皇帝為他的話吸引了注意力,不自覺的順著他的話追問起來。

「您這個人,看起來很聰明的嘛?怎麼就悟不通呢?便假如說您吧?在肅大人,為他出謀劃策,若是沒有差事了,肅大人總還要管著您,您會不會不舒服?總想找個地方舒緩一番?和一二有朋,花間閑游,盡享風月之樂?」

看他擠眉弄眼的古怪樣子,皇帝真覺得好笑,「好吧,就算你說的有理。」他問道,「那,你剛才說的,吏部和戶部的差事?」

「哦,是了。我總是這樣,一開口說話,就沒有個把門兒的了。」長豐笑著說道,「剛才的話沒有說完。皇上封賞一路有功之臣,便如同沈葆楨吧。給皇上又是加官,又是進爵,在吏部,不過是稽勛司記上一筆,在戶部這邊,可就要麻煩了。」他掰著手指頭,如數家珍一般的說了起來,「咱們還是拿沈葆楨做譬。皇上封了他二等固遠子,加兵部尚書餃,領海軍學院及山東威海海軍總署事。對吧?」

皇帝听得好笑,故意和他搗蛋,「我怎麼知道?听你說的,我好像就在山東海軍學院之中,聆听聖訓似的。」

「哦,對豐一笑,「總之呢,就是這麼回事。這幾重封賞,到了下面,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您想啊,皇上在咸豐十五年有旨意,就從咸豐十六年之後,所有封爵之賞,一概上溯到本年年初。以此為限,追發錢糧俸餉。沈葆楨是在八月底封的,要追,就要追賞八個月的錢糧,要說東西是未必有多少,但您知道,他這一個人的賞齎之物,就要京里和地方上來回走上不少時日的公文,才能達成呢。」

「這是為什麼?」

「這個嘛,原因有二。首先說,沈大人的俸祿銀米,是分兩處支取的,一處是京中的海軍總署衙門,一處是山東威海;而京中的俸祿,又要分兩份,一份他以幫辦海軍大臣之身所支領,一份是蒙皇上加恩之後,賞兵部尚書餃之後,所要增加的份額。這畢竟還是一次支應,日後只是在戶部支取,也還罷了。最難的就是二等二等固遠子的爵餃,這也是要按月支餉的呢而且啊,這筆錢還要禮部奉旨頒行的子爵銀冊完成,加印鈐蓋之後,戶部這邊才能辦理的。」

長豐忽然跺了下腳,從懷中掏出一塊打簧金表看看,「都一個多時辰了,來人?到禮部那里去看看,小甘怎麼還不回來?嘴上**辦事不牢」

直覺告訴皇帝,他口中的小甘,正是自己的兒子,三阿哥,改名叫甘的載。「怎麼?有小輩令老兄著急了嗎?」

「可不是嗎?也不知道從那里壯木鐘鑽機進來的,什麼都不會。……」總算長豐還記得背後莫議人非的古訓,苦笑著搖搖頭,又對里面高聲呼喊,「我說,有人听見沒有?去看看啊?」

「哎,哎」有人答應著,快步跑了出去。不一會兒的功夫,又轉了回來,身後跟著一個十六七歲的年輕人,正是甘。他跑得滿頭是汗,手中捧著一份窄細狹長的匣子,到了長豐身前,「長大人?卑職……回來了。」

「怎麼跑成這麼一副狼狽相?看看你……」長豐順手拉一拉他身上的官服,「這是朝廷名器,你當說著玩兒的嗎?還不整理好?」

「啊,是」甘答應一聲,放開雙手,去整理衣角,忽然眼前像閃過一道靈光,年輕人抬頭看去,大清國的最高至尊正眼神中一片鼓勵之色的望著自己,「您……?」

皇帝飛快的給兒子使了個眼色,示意他莫要叫破,轉而又對長豐說道,「這就是你老兄所說的那個嘴上**辦事不牢的家伙吧?誠然如是,誠然如是啊」

「孩子倒是听話……」長豐一愣,「哦,他也姓甘,名字叫一個……你的名字叫什麼來著?」後一句話是向甘問的。

「。」

「對,甘。為了他這個名字啊,也不知道若我費了多少腦筋。您想想,我總是他們的上官,不好學瑞麟那樣,不恥下問,連人家的名字都認不來,也讓人家笑話不是?對了,您也姓甘,這還是您的本家呢。」

「我們是同姓各家,同姓各家。」皇帝為長豐的顛三倒四,抑制不住的輕笑起來。

笑了幾聲,他又問道,「長老兄,我想向您打听一下。」

「哎,您說?」

「我從來不曾到過戶部,也不知道這里面到底是個什麼樣,想進去看看,不知道行不行?」

「哎呦,這可不行。」長豐毫不猶豫的立刻搖頭,「不瞞您說,戶部是天下第一重地,我大清歷年財富所存,度支用度的一本帳,都在戶部存著呢。這里若是有一個閃失,就是不得了的大禍啦。」

「您別瞞我,我知道,戶部最重之地,是在南北兩處檔房,我不到那里去還不行嗎?」

「那也不行。」談及正經事,長豐倒似乎換了個人似的,「所謂以小見大,世界上的事,都是從不重要的地方壞起來的。這話可不是我說的,是我家閻大人說的。他當年整頓戶部積弊的時候說過,……嗯,我忘記了。」

皇帝揚聲大笑︰「哈哈哈哈你這個長老兄啊,真是有意思。那好,我不進去了。我轉身就走,總行了吧?」。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