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112節創建海軍(3)

作者 ︰ 嵩山坳

第112節創建海軍(3)

皇帝根本不懂艦船制造,他所有的這一點知識,都是來自于後世對于北洋艦隊的主力艦定遠、鎮遠及一些和中國處于敵對方的日本艦艇的數據,至于這些內容代表著什麼,他是不知道的。而這其中有一個極大的問題,即這些船都是建造于十九世紀的**十年代,距離現今的時代,擁有著過于超前、甚至有些異想天開的設計。可以說,要在三十年前建造,是一個不大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格拉斯看來,這樣的船體設計固然過于超前,但卻提供了一條非常可行的途徑,拋開動力系統不提,武器裝備,火力組成,以及最最重要的裝甲防護方面的考慮,這份圖紙竟是給他也打開了一扇窗戶

以他粗粗閱看,在裝甲防護方面采用的鐵甲堡式,船中腰用復合裝甲環繞為堡,在鐵甲堡之外的艏、艉安裝的裝甲甲板前後延伸30——40英尺,並向下傾斜,就可以起到有力支撐船首沖角的作用。而炮台對角布局,又可以使sh 擊的扇面角度增大,正向sh 擊火力非常猛烈,且從船舯移到正面,留出位置可以布置安裝兩艘艦載魚雷艇,對敵作戰的時候,可以極大的增加靈活x ng。首尾樓船型,干舷較高,將會使得船只的外形修長優美;在首尾樓之間特別設計的一具縱跨整個主甲板的天橋,也會使在艦上的前後ji o通更加方便。

眼中看著,格拉斯腦中一邊勾勒著船體建造之後成型的藍圖,除卻動力系統暫時還不能按照圖紙上要求的那樣,達到中國人的目標之外,其他種種,都是具有可c o作x ng的。而這樣的一艘船的建造,要hu 上多久的時間呢?以他的粗略計算,三年大約就差不多了

隨手把圖紙ji o給旁邊的同僚,格拉斯呆呆的看著容閎,竟不知道如何打開話題,這時候他心中所想的,就是一定要見一見這艘船的設計者,向他認真請教一番,也好增長自己的見聞——這樣的船體設計,只能算是概念化的東西,他是怎麼想出來的?

文翰看他神s 有異,關切的問道,「麥迪男先生,麥迪男先生?」

「啊是的,勛爵先生。」

「您認為,這樣的圖紙,可有c o作的余地嗎?」

「若是要建造這樣的一艘船,恐怕不是一家公司的技術力量能夠達到要求的。必須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方才有所建樹。」格拉斯直言不諱的說道,「而且,對于中方提出的動力問題,很遺憾,憑借現有的技術,恐怕仍舊是屬于天方夜譚式的空想,沒有什麼可能x ng。」

「那,照閣下這樣說的話,這件事當如何呢?」

格拉斯轉頭眾同僚,「還是等在坐的先生們都看過之後,彼此共議吧。」

軍機處叫起的時候,專m n議起袁甲三從黑龍江軍前呈遞上來的折子,是為黑、吉、遼新建三省之事所奏,在折子中他提出,‘如今世易時移之世,先聖祖仁皇帝所遺的內地與關外相通的水旱道路‘永遠查禁’的祖訓雖不可更改,但關內大量人民失往土地,衣食無著,關外大量f i沃土地荒涼漫漫、無人照料,所謂’一夫力作,數口仰食有余’,不但可以極大的解決百姓的衣食問題,而且,可以使黑龍江之地,憑空而出數百萬守邊固圉之兵,也可以使大清在對俄作戰之後所取得的軍事及地理利益,得到進一步的穩固。

至于黑龍江建省,當可仿效兩江之地,設三省總督,總領政務軍事,在轄地內修建鐵路、架設電報線路,使龍興之地和中原月復心作到‘信息瞬間可達,詔旨片刻即至’,則皇上的天威神恩,無遠弗屆,如臂使指矣。

此外,對于新建三省的收支,亦有詳細奏報,且有整頓稅收的建議。最有關系的是,奏請在恰克圖、齊齊哈爾、璦琿、黑龍江城等地仿效咸豐年間的前例征收土產的統捐,‘一稅之外,听其所之’,如非‘落地銷售‘,不另征稅。較之以前的厘金,逢關過卡,節節ch u收,輕得太多。稅輕則s 減,稅收必可大增。練兵處奏定,各省只照未設總局以前的額數提撥,溢收之數,專案存貯,作為練兵之用。

在折子的最後他寫到,「查內政之關系者,如官制裁改,新設行省等類,由各衙m n請旨會議,或特降諭旨舉行。立法期于必行,更制亦求盡善。可否援照新章,恭請飭下廷臣會議,並飭下一體與議,復奏請旨遵行,俾見朝廷有博采群言之美,無輕改成憲之疑。罪臣情形稍悉,不敢有所見而不言,謹繕折具陳,不勝待命惶悚之至。」

「你們以為,袁甲三的話,有沒有道理?」

「奴才以為,建省之事,非一朝之功,總要認真把握,小心料理,既要使關外之地,如同中原所屬一樣,萬民安居,百業俱興之所,亦不可過于c o切,于先朝聖主遺訓之言,為人忘卻才是。」

皇帝心中不以為然,嘴上卻要附和的點頭稱是,「嗯,文祥的話說的有道理。龍興之地,與別不同,是要踏踏實實的料理清楚,才好動手。」他又說,「至于聖祖遺訓嘛,朕想,便如同袁甲三折子中所上的那樣,世易時移,與當年不同。我朝先祖入關之時,兵士不過十萬,民眾亦不過百兆;到二百年之後,只是京中戶部所載的旗下人家,就超過了四百萬之多。而且,修習漢家儒學者眾多——便如同你文祥,難道不也是其中之一嗎?」

文祥點頭答說,「是。皇上所說極是。不過,奴才這一點微末之學,何足掛齒?怎勘比我皇上英明神武,開我大清萬世不拔之基?」

「朕不是要听你拍馬的。朕想說的是,袁甲三以獲罪之員,給朕發遣出關,到軍前效力,兀自心念魏闕,爾等在朕身邊多年,難道解君父之憂的一片心腸,反倒不及他了嗎?」

他說,「黑龍江、吉林、遼寧三地建省之事,還是要盡快加緊,特別是黑龍江一地,與俄國接壤之地眾多,一紙合約就能打消俄國人貪婪本x ng了嗎?總要搶在俄國人前面,把我們自己這邊的籬笆扎緊了——只有籬笆扎緊了,才能不讓野狼、野狗之類的鑽進來。嗯?」

文祥等自然唯唯而應,在眾人心中各自打著不同的盤算。黑龍江新建三省,設一總督,這樣的龍興之地,總督位高權重,猶勝于兩江總督,漢人是不必想的,而滿人,xi ng中有物,能夠將三省之地打理得清楚明白的,又沒有幾個,將來的大臣人選,寥寥無幾,不過這畢竟還是未來之事,左右有皇上欽裁,軍機處所做的,只是薦才。

一個擺在眼前的問題是︰奉天官庫蓄積之富,出于任何人的想象,總數不下一千萬之多。而盛京的官制特殊,既有六部,又有將軍,彼此不相統屬,如今六部雖裁,事權並不全歸于將軍,而官庫分散,度支出納並無一個綜其成的專官,所以東三省究竟有多少公款,誰也不知道。

在建省之前,這樣的數據是必須要透徹了解的,而不論派誰前往,趁著這賬目不清,庫存不明之際辦差,都是撈一筆外財最好的機會。一時間文祥心中盤算,是不是該派一個自己夾帶中人前往呢?

他只顧思考,皇帝連著叫了他幾聲才听見,「啊,奴才在。」

皇帝微帶不悅之s ,︰「文祥,你在想什麼呢?」

「啊,奴才在想,盛京將軍府庫之中,多年積存而下的庫藏之物,總要在建省之前,將賬目理清,日後方好用之于正途。」

「這一節不必你c o心。朕在上一年巡幸盛京的時候,就和匡海說過了。朕告訴他,正用之外,任何一筆銀錢的提調、使用都要逐一記錄,落于筆端,日後朕會派人查賬,有一點出入,就找匡海說話——等到派員北上,定當可以查驗個清楚明白的。」

「皇上聖明燭照,早有今日之料。奴才自愧不如。」

「唔,你說的話居然還有轍呢,你怎麼想出來的?」

皇帝一語出口,眾人輕笑起來。「朕已經讓曾國藩和沈葆楨二員北上到行在陛見,為海軍艦船制造之事,攜安慶造船廠的匠役之士同英國人共同商議進行。朕的本意是想,一些新式艦船,不妨ji o由英國人制造,一些小型的,我們可以自己完成的,就全部由安慶造船廠制造。一來可以解決安慶造船廠無船可造的窘境,二來,也好不受制于人。等到日後我們的造船能夠發展起來,海軍建設這一部分的政務,還有的是艦船等著他們去造呢」

「皇上聖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英國人與我天朝雖有和睦之情,但外人所有,終不及我天朝自有。日後海軍壯大成立,炮艇艦船概由我朝自造,定可揚威海面,再不受人欺凌」

「在曾國藩到來之前,還有兩件事要辦,翁心存、孫瑞珍兩個人上的折子,你們都看過了嗎?」

「是,臣等都看過了。」

自從咸豐十年之後,翁心存久病侵尋,纏綿 ng榻;孫瑞珍中風不起,很多時候甚至連神智都難以清醒,在發病之後,二人一再上折子,請求免去軍機大臣的差事,都給皇帝久拖不決。這固然是可以看做為皇帝顧念老臣,不忍一朝而去,是聖恩常保的象征;但軍機處如今只得四員,文祥還要常年奔勞于和各國洋人打ji o道的總署衙m n中,對于許乃釗、閻敬銘和趙光的職餃來說,就過于沉重了。

本年三月底的時候,留在京中的兩個人再度呈上奏折,老調重彈,請求皇上免去兩個人軍機大臣的職分,在朝臣中選拔鮮明,以充廟堂,輔佐君父——皇帝今天把這件事提起來,很顯然是有心采納折子中所請之事,另外選擇朝臣入值軍機處了。

「其實啊,在朕看來,翁心存和孫瑞珍也實在是多心了。人上了一點年歲,難道還有不得病的嗎?有病就在府中靜養,調濟好了,再行入值,君臣一堂,有多麼融洽?何必這樣憂讒畏譏,一次一次的上折子請辭呢?」

「翁、孫兩位本是國之良臣,于皇上傾慕之心,不落于臣。若但有一線之機,也不會再上這等意y 離君父而去的奏折——依臣想來,翁、孫二位大人上這番奏折,心中對皇上的不舍之情比諸臣口中之言,將更為深刻十倍」許乃釗大聲答說,「但臣以為,為國薦賢固然是大臣之責,為國讓賢,更加是君子立身之本。皇上三次駁回所請,種種垂憐之情天下共見,如今再四請旨,臣以為,皇上當為國事謀慮周詳,宜乎準如所請才是的。」

「話是這樣說,但朕總覺得舍不得啊」

皇帝這樣說話,正要群臣再三吁請,終于說動了他,「那好吧,軍機處傳旨,免去翁心存、孫瑞珍軍機大臣之職。至于替換、補充人選嘛,朕知道,你們的夾帶中都有一些人選,等明天我等君臣再共同商議吧。」

說過此事,皇帝又說道,「還有,軍機處擬旨,免去沈葆楨安慶知府之職。改由總署衙m n一等幫辦大臣,戴三品頂戴李鴻章接任。沈葆楨的任用,等他到熱河之後再說。」

這番旨意來的沒有半點征召,沈葆楨在任上多行善政,有遺愛于民,而且,在錢糧、刑名兩端都多有建樹,如今一句話的功夫就撤了?這是為什麼?再說,李鴻章在總署衙m n多年,雖然忠良可信,但從來沒有過任職外務的經驗,貿貿然以一地相托,這也提拔得太多了吧?

別人不通,文祥卻是知道一點的,咸豐十年的時候,李鴻章所上的關于成立海軍專屬衙m n的奏折,大獲帝心,而大清第一支造船廠就位于安慶,不用問,讓李鴻章到此地當知府,更多的目的是要使他發揮在總署衙m n中和英國人打ji o道而來的經驗,辦好造船廠。但又何必要撤掉沈葆楨的差事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