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14節國債(1)

作者 ︰ 嵩山坳

在山西呆了一月有余,時令進入到九月,皇帝要起駕了。但卻不是直接回北京,而是先要到五台山進香還願,然後從直隸返京。

軍機處見面的時候,孫瑞珍報上禮部所撰擬的此次御駕西幸,沿途各省奉旨接駕有人員的名冊,並各州城府縣蠲免錢糧的名單,皇帝逐一詔準——這都是慣常的恩典,也不必一一細表。見過軍機處之後,皇帝命人把晉省三大憲傳到御前,「這一次到山西來,朕所見所聞,心中實感欣慰,張集馨,你任職一年有余,而省內民情大治,可見你是切實下了大力氣,而且,也是著實有能力的。朕沒有選錯人。」

「臣愧m ng皇上謬獎,實是不敢當。只為咸豐九年,臣陛辭出京之前,m ng皇上寵招至御前,天語教誨,到任之後,一切以小民生計,百姓福祉為施政方略。臣從未敢有片刻或忘,奉之如圭臬。若說臣在任上略有所得,也是m ng皇上訓教之。」

「你當年在陝西糧道任上,就能夠用語任事,破除情面,革弊興利,使官民人等,群情恰然。朕選你做山西巡撫,就是看中了你這種凡事以君王為念,而不以s 情為牽絆的君子之風。望你日後,能夠一以貫之秉持正道,在任上,更多多做出一點實事、好事來,到那時,你與朕另有相見之期。」

「是。皇上以心月復之言托畀臣下,臣又豈敢不竭誠效命,豁死以報?」

皇帝點點頭,轉而向彭y 麟說道,「你為人峻厲,論及品行,無可挑剔,朕所掛心的,只是你有時候過于剛直,易為小人所欺。上一次朕和軍機處等人議過,山西構建鐵路之事,等朕回鑾之後,即有詔旨頒下。屆時,你身為一省藩司,調派錢糧,征用民夫,鴆工集材等等諸般事物,都要落在你藩司衙m n的頭上,雖然這也是你責無旁貸的職司,但總也要多多注意身體——你……」皇帝有心說幾句期許的話,話到嘴邊又變了,「……可記下了?」

彭y 麟感動得雙眼含淚,踫頭,「是,皇上待臣如手足兄弟,臣……」

「行啦,你就不必效這等兒女之態了。」他說,「鐵路大工,耗費國家數以千百萬計的銀兩,山西民情雖是淳厚,但古來貧瘠,朕真擔心江寧鐵路大工期間的那種上下沆瀣一氣,以貪墨侵佔國家正用款項為榮的陋事。彭y 麟、朱光第?」

「臣在。」

「你們兩個人一個管錢糧,一個管刑名,可得給朕認認真真的把好關,朕還是那句話,為國家富足,百姓便利,朝廷該花的銀子,就是再多,朕也不會在乎;相反,若是落到疲滑胥吏的腰包,就是一文大錢,朕也會心疼。望爾等體念朕心,于體恤百姓之余,多多生出一雙慧眼,將那些只盯著黃白之物,敢于以身試的,絲毫不必手軟。咸豐九年,朕著刑部、內閣、御前共同會商,修改大清律,貪墨兩萬兩以上的,不分品秩,唯一的處置就是死刑京中大員尚且如此,遑論外省的一群無良胥吏?」

京中增修大清律的事情,朱光第自然也是知道的,他有點不明白,皇帝似乎于貪墨的官員沒有一絲一毫的容忍,大異多年施政以來,于朝臣員工錯漏偶有處,總是多方保全的舊例?只听皇帝繼續說道,「一旦發現,或者具折實參,或者課以重。萬千小民,賦稅所得的銀子,絕對不能落到任何人自己的口袋中——這一節,你們要千萬千萬的記住。」

看皇帝說得聲s 俱厲,三個人不約而同的踫下頭去,「是,臣等定當謹遵聖諭,日後施政,不敢有半點懈怠之處。」

端華做引帶大臣,眼見皇上沒有更多的要說,在旁邊給張集馨使了個眼s ,示意他領班跪安而出。

到了九月十六正日子,如同來時一般無二,只是天氣比諸當初,寒冷了許多,y n沉沉的天空,彤雲密布。山西闔省官員,以張集馨為首,跪倒在蹕道,行了君臣大禮,恭送御駕啟程,一直到御駕走得看不見了,方才各自起身,乘轎回府,不提。

出太原府,進入寧武府,這里距離太原府不遠,但天氣較之省城,更有幾分y n冷之氣,到了傍晚時分,一場大雪,從天而降,把個天邊的五台山,籠罩在一片雪霧之中。不一會兒的夫,地上就變得一片潔白。

皇帝最喜歡下雪天,在寧武府的行宮中快樂得像個孩子一般,拉著秀慧、穎慧、靈慧、鈺慧四個女兒,帶同大格格一起,堆起一個碩大無比的雪人,命人找來一顆胡蘿卜,ch 在雪人的臉上,「你們看看,這麼大的鼻子,到哪里去找?」

幾小一片嬌笑,嘻嘻哈哈之聲響徹行宮中的庭院,平增幾分喜慶氣氛。皇後的寢宮中,皇後幾個見怪不怪的圍坐在一起說話,不時為外面的笑聲引得長身張望幾眼,重又加入談話的行列,「到五台山還願,听人說,五台山的菩薩最是靈驗,楊家妹子,你可一定要多燒幾柱香啊?」

楊家妹子就是皇帝在太原府新納的寵姬曹楊氏,本來是為朝廷旌表的節烈f 人,不好明目張膽的進到宮中,于是,把當年未曾使用到的,原本是為將金佳氏納入s 寵的辦拿了出來,只說曹家主母,因暴病而卒,以一具空棺下葬,而實際上,山西省少了一個y n名傳播省內的曹寡f ,皇帝回鑾的輿駕中,多出了一個新寵。

進到宮中就不能再用原來夫家的姓氏,但一路行來,直到今天,皇帝仍然沒有招其sh 寢,自然的,也就沒有任何的品秩,自皇後以下,眾人只以‘楊家妹子’稱之而不名。听皇後語出調笑,楊氏臉一紅,嬌媚無限的低頭一笑,她知道皇後的意思,但皇帝始終不曾招寢,難道要靠她自己,就能夠夢熊有兆嗎?但這樣的話,即使彼此都是女子,也實在難以開口,只好做羞答答的顏s ,不發一聲。

外面的笑聲逐漸低了下去,終至無聲無息,佳貴妃回頭看看,趕忙吩咐,「如意,去把幾位小主子領進來,皇上有事情呢」

眾人隨聲看過去,果然,肅順、文祥幾個站在庭院中,正在躬身向皇帝陳奏著什麼,幾小乖乖的站在一邊,頭上,身上落滿的雪花,有的已經化作雪水,滴落下來。如意出m n去,不敢打擾皇帝的正事,向幾個格格招招手,將她們領了進來,「啊,還是母後房里暖和,外面冷死啦。」一進m n,秀慧公主就放開了嗓m n,大呼小叫起來。

「看你,就知道頑皮,哪有點大公主的樣子?」

秀慧h n不當回事的搖搖頭,她x ng情頑劣,倒真是像極了乃父,「不怕的,額娘,您看,妹妹們不也都沒事嗎?哈秋」

「看看,凍著了吧?蓮英,著人給幾位小主子端姜湯來。」

這邊一陣忙碌,秀慧眨一眨靈活的眸子,一步跨到楊氏身前,揚起小臉看看,童言無忌的問道,「您也是我的母妃嗎?以前沒有見過您呢真是好漂亮啊」

楊氏羞得耳朵都紅了,再無決策萬里的英武之氣,扭捏無比的笑了一下,「奴婢蒲柳之資,不堪公主謬獎,照奴婢看,公主才是真的美呢」

皇後生恐女兒再說出什麼令人尷尬的話來,一把將她拉開,「成天就知道頑皮,出來這一次,上書房的課也都給你放下了,等回京之後,考試通不過,看你阿瑪怎麼處置你。」

「那,不是還有五弟嗎?他也整天玩兒,不好好念書的,額娘為什麼總是說我?」

「好的你怎麼不比?你二弟隨扈途中,從不曾綴了課,你這個小冤家」皇後恨恨的戳了女兒的額頭一下,「都十幾歲的大姑娘了,等回頭,和你皇阿瑪說,趁早把你嫁出去,也省得額娘看著你眼暈」

軍機處幾個冒雪而至,是為了即將發行鐵路國債一事,在京中引起了極大的反彈鐵路國債,按照皇帝所設想的,第一期要發行三千五百萬兩,息金為五分九厘,以鐵路為抵押,分三年,本息還清。

這件事經皇帝和軍機處商議妥當,隨即ji o內閣共議,卻不想以內閣大學士倭仁、許乃釗;上書房師傅周祖培、徐桐;會同六部,由惇親王奕主持內閣會議商定之後認為,發行國債辦理鐵路大工,有‘與民爭惠、急近利’之嫌,遭到了盡數的抵制。

而與此同時,駐華的各國使領館,聞悉此事,態度卻截然相反。首先表示,願意全力支持並且購買中國大清政f 發行的鐵路國債的,是英國政f ,駐華公使名叫阿歷克斯?麥克唐納,當年曾經是文翰任駐華公使時候的參贊,在中國生活有年,算是半個中國通。與總署衙m n英國股的官員,如汪康余等人的s ji o甚好,過從極密。

知曉中國要舉國債,並以鐵路為抵押,阿萊克斯大喜過望自從咸豐七年兩國為貿易紛爭而引致的一場沖突結束之後,中方雖然是戰勝國,卻更多開了天津等三處口岸,便利英國等外洋商人與中華通商,自此之後,天津、營口、登州三地,海面上帆影蔽日,客似雲來,每一年上繳到官府的稅銀,都要高達三五百萬之多——而少了鴉片的進口,對外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只以英國為例,每一年的貿易順差,高達一千六百余萬兩白銀——這樣的數字,是英國人不願、也不肯承受的。而今天,大清發行國債,還不容得英國人欣喜若狂,上趕著跑上m n來,詢問細致詳情?

皇帝听完文祥的奏陳,遲疑了很久,將把玩冰雪,n ng得冰涼的雙手互相搓了幾下,「走,這里太冷,和朕到里面去說話。」

眾人魚貫而入,正y 跪倒,皇帝一擺手,「都免了吧,今兒都不用行禮了。六福,給幾位大人搬杌子來,驚羽,倒茶來,朕今兒個和他們要秉燭夜談了」

看皇帝言笑晏晏,似乎全然沒有受此事的影響,文祥幾個寬心漸放,在杌子上坐下,捧著茶煙飄d ng的香茗,望著室內燒得通紅的炭火盆,比之外面,純然是兩個世界。

肅順看看皇帝的臉s ,賠笑答說,「主子,依奴才愚見,此事不妨從長計議,左右鐵路大工,總要耗時三兩年的時間,……」

「你這可真是愚見。」皇帝哼了一聲,打斷了肅順的話,淺淺啜了一口**,把杯盞放在一邊,「朝臣以為,朕此舉有與民爭利的嫌疑,不過是為了不通其中關竅,朕不會怪責他們。本來嘛,百姓種地納糧,行商繳稅,朝廷正用款項,皆是取自小民脂膏,于今在正途賦稅之外,又要另行征收一份款項,豈不是與聖祖仁皇帝當年所遺聖諭,‘永不加賦’背道而馳了嗎?」

「……其實,這是倭仁、許乃釗等人不明朕意所做的文章。……」他想了想,「打一個譬喻吧,肅順家中困窘ji o迫,日子過不下去了,一家老小,嗷嗷待哺,能賣的都賣了——為了活下去,沒奈何,只好到處告幫,最後求到閻敬銘的府上。閻敬銘念及和他同朝之誼,借給他銀子三十兩,解了他一時燃眉。」

「過了些時日,肅順拿了三十兩銀子,到閻府還錢,感戴閻敬銘當初援手之德,雖然當初借錢的時候說好了的,不收分文利錢,但這份情誼,難道肅順就真好空著手,到人家府上去嗎?」他說,「于是,肅順買了四s 禮物,親自到閻敬銘家中,將銀錢還上。你們想想,這不是人情之常嗎?而舉凡情理所通的,論諸國事,也一定是能夠上下順遂的。」

「臣明白了。國家發行國債,本是有利錢之設,正是如皇上所說的,三年之後,還清本息,可使百姓在捐資國用之外,更能夠有利可圖料想日後百姓知曉朝廷至意,定然會購買踴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