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99節 重譴恭王

作者 ︰ 嵩山坳

第99節重譴恭王

見到明發的旨意,奕不顧家人的苦勸,拖著病體到了圓明園宮口,趕在軍機處入值之前,遞牌子請起。

眾人無不深曉其故,載垣幾個有意等了片刻,讓奕先遞牌子進去了。「臣弟叩見皇上。」

「老六,到底是為什麼?為了什麼樣的原因,會讓你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到這時候已經容不得奕撒謊了,一五一十的將當日的經過說了一遍,「……臣弟一時糊涂,做出這等不法之事,自知罪孽深重,不敢求皇上開恩原宥,便是朝廷有任何處置,臣弟亦甘願領受!」

皇帝連氣都懶得生了,明曉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冷笑著擺擺手,「你下去吧,軍機處和總署衙的差事,你暫時不必管了——過幾天,朕會有旨意給你。」

奕又愧又悔,眼中含著一泡珠淚向上看了看,他知道,今天一別,兄弟君臣再想相見,怕就難了!嗚咽著踫頭領旨,「臣弟咎由自取,罪無可恕,只恨不能再伺候皇上了!」

「下去吧,下去吧。」皇帝對奕反倒沒有對柏葰那般的依依不舍,煩躁的揮揮手,將他打發了出去,「六福?」

「奴才在。」

「叫起吧。」

不一會兒的功夫,軍機處幾個人到了御前,皇帝三言兩語把奕自陳的話說了一遍,「載垣,老五不在京中,你是管著宗人府的差事的,你說,老六這般做法,該如何處置?」

載垣分辨不清,心中只是覺得歡喜。奕一旦去朝,自己就是名副其實的軍機首輔了,至于罪名,自然是越重越好,故而答說,「奴才以為,恭王爺所犯,是為人臣是大不敬之事。地方官員上折子,他卻為了一己私暗中扣下,使民情不得上聞——幸虧有澤州府知府肅順能夠從中調理,使山西一省糧米虧空一案未至引起嚴重後果——奕這樣的做法,實在是非禮已極。奴才想,當關入宗人府高牆內,圈禁。」

載垣的奏答說得語無倫次,眾人知道他沒有讀過多少書,也不以為忤,皇帝點點頭,轉而看向翁心存幾個,「你們呢?你們是怎麼想的?」

「臣以為,恭親王所犯,雖是人臣大非,但究竟乃是公罪,並非私行……」孫瑞珍的話只說了一辦,就給皇帝打斷了,「孫瑞珍,你糊涂了?你沒有听見剛才朕說的嗎?恭親王自己也承認,扣下澤州府的奏報的起因,只是為了本年年初,朕意y 派人巡查四省存糧情況,其時奕以為,官員多為良善安分之輩,以旁辭阻撓其事,等到山西虧空之案出現,奕為一己清譽,不顧朝廷愛民善政種種,進而私扣奏折——這怎麼叫不是私罪?」

孫瑞珍給皇帝的一番痛斥批得期期艾艾,口中請罪之聲不止,「臣糊涂,臣糊涂!」

曾國藩暗中皺眉,議論這樣蠅營狗苟之事作甚?還是把j ng神放在如何顧全大局上吧,「皇上,臣以為,不論公罪、私罪,恭親王所犯,都是人臣所不恥之行。如今當盡快將此事料理妥當,也免得外間物議風起,是為上上之策。」

「你怎麼說?」

「臣以為,不妨以王爺身染重痾為由,暫時容其在府中休養;等到來年之後,再以一道朱喻,免去其入職軍機處、總署衙的職分。」

皇帝嘆息著點點頭,「也好,暫時就這樣吧。」

邸抄到省,肅順又是歡喜,又是疑惑,往來從不曾有這樣大張旗鼓的辦案的,怎麼反倒事先將消息知會給吳衍幾個了?難道不怕他們事先有所防範嗎?

李慈銘和高心燮看過上諭,輕笑著給肅順道喜,「恭喜大人,看大人如今,聖眷未衰之外,皇上更以一省之任ji 托。數年之後,再回京畿,大人就要入閣拜相了。」

肅順勉強勾動了一下嘴角,又把上諭拿了回來,「愛伯、碧湄,你們兩個以為,皇上此舉是何意?」

「聖意如天,秉政之間常有出人意表處,又豈是學生所能枉測的?」高心燮說道,「而且此刻所得的資訊太少,不可置評啊。」

「先不必想那麼多了,還是想想怎麼把此事辦理得妥妥當當才是的。」肅順說道,「朱杏簪、彭雪琴怕還要過些日子才能到省,不過潘伯寅、翁叔平兩個在陝西的差事已經做的差不多了,不日即將抵省,公事上還有的要料理呢!」

「大人,天氣這樣寒冷,不如等到過了年吧?」

肅順苦笑搖頭,「你當我不想嗎?若真的是平常日子,不妨拖上幾日,現在嘛……」他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李慈銘也知道,這一次的山西上下各級官員的整肅,非同一般,拖延固然不可,就是行事之間有一絲一毫的游移,也是皇帝絕對不能容許的,所以在一邊沒有說話。

在澤州府又呆了三天,百姓听聞新上任不足一年的知府大人要升任本省巡撫了,又是歡喜又是愁悶,肅順人雖然很貪酷,但到任澤州府以來,遺愛于民,甚得人心,這一次他升遷,攔阻是攔阻不住的,百姓為表示擁戴,特別定制了一把萬民傘,以壯行

另外一方面,又害怕他走了之後,換上來一個刮得天高三尺的混賬官兒,到時候,大家的日子又要受苦了。肅順明察民情,在百姓士紳為其辦的踐行晚宴之後,特別把鳳台縣知縣屠卓留了下來,「本官上任之後,澤州府的差事,由老兄暫時署理……」

「是,卑職明白的。」這件事肅順在接到朝廷的上諭之後就和屠卓有過知會,後者感激涕零,自不待言,「大人上任之後,卑職定當秉大人愛民遺風,不敢有半點違逆之處。」

說來也怪,肅順在京中任職多年,履步殿閣,卻並沒有這種權柄在手,意氣風發的暢快感覺!聞言笑了一下,對他說道,「你如今不過是暫時署理澤州府的差事,若說真除嘛,還要朝廷的旨意。本官是做不得主的。不過……」

話鋒一轉,他又說道,「你若是真的能夠讓府內大治,百姓民情恰然,本官日後回京,在皇上面前說起話來,也能夠硬氣一些,若是不然的話,吳衍、晏端書之流如何?還不是一紙朱喻,貼然服命?你可不要自誤!」

「是,卑職全明白。今後卑職就以大人馬首是瞻,大人如何說,卑職就如何做。」

肅順眼楮一轉,想到了一件事,「琴塢老弟,你如今是七品知縣的,可是?」

「是。」

「以七品小吏,驟然升遷四品知府,非是易事,錯非有大功勞,能夠入得皇上青眼……」

屠卓趕忙起身,湊到了他身前,躬身行禮道,「一切還請大人示下。」

肅順微笑著,把嘴巴湊近到屠卓的耳邊,嘀嘀咕咕的說了幾句,後者驚訝的瞪大了眼楮,好半天說不出話來,「只是……大人,這樣行嗎?」

「事在人為。只要你想做,還有個做不到的嗎?」肅順瞪了他一眼,「這件事做到了,本官保你換頂戴!」

事情當然很難辦,屠卓一邊嘬著牙花子,一邊心里想主意,「請大人容卑職數日,如何?」

「不急,不急。」肅順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對他說道,「數月前本官回京述職,皇上對我說,今年不提,明年 n天,皇上怕是要有西巡之意,只要到時候能夠辦好了,此事就沒有什麼很大的問題了。」

屠卓計算了一下,明年 n天,還有三五個月的時間,應該是來得及的,當下一諾無辭,「大人放心,到時候,卑職一定做得妥妥當當,讓大人放心,皇上滿意。」

十一月十七日,肅順的官轎離開澤州府,直奔太原府城而來,行到半路上,見到朝廷明發的邸抄,內中說,「恭親王奕自入朝以來,國事繁重,日夜勞,月前偶感風寒,致以泄瀉之疾,……,經朕多方慰勸,奕自感體勢日衰,難堪大用。……朕思奕未及而立,壽數仍在長久,未必可竭澤而漁,故而暫免其差事,在府中將養身體,一待病勢緩和,康健如昔,當再復起用,為國出力。」

雖然上諭中的話說得冠冕堂皇,但奕被去職的真相,還是逐漸在京中流傳了開來,任誰也沒有料到,他會做出這樣的丑事來,一時間京中清流口中不言,但心中,都是大大的瞧不起恭王府上下了。

肅順身在山西一府,消息略顯閉塞,這時候也顧不得打听,更加無從打听,他忽然又想到今年五月間,皇帝將自己貶謫出京之前的一番關于未來三年內,會把京、外各地官員中的那種疲滑、貪墨之風徹底的煞一煞的說話,心中一動︰這一次山西之事,不會是皇帝要開始動手的前奏吧?

有心問問李慈銘兩個,商議一番下一步的對策,皇帝當初的話言猶在耳,時機未到,怎麼也不敢開言詢問——還是先辦好了這一次山西糧庫貪墨虧空的案子之後再說吧。

路上再無耽擱,到了府城太原,自從十二天前,朝廷的諭旨到省之後,吳衍大大的慌了手腳︰皇上這樣做是什麼意思?給自己留一線生機嗎?那為什麼還要讓黃宗漢查抄封存前任巡撫陳士枚的府邸?百思不得其解之下,也顧不得旁的,先把晏端書、和端、廉敬幾個人找了來,商議對策。「列位以為,此事該當如何料理?」

晏端書嘆了口氣,說道,「糧米虧空一事,我早就說過,是做不得的。如今怎麼樣?」

「呸!」廉敬用力啐他,「早說?早說什麼啦?你沒有接銀子嗎?那十一萬兩銀子,不是落盡你的口袋中去了嗎?你河南老家,不是也又建了三處大宅子嗎?」

「算了,算了。」和端做好做壞的勸解,「現在說這些沒用的做什麼?還是想想怎麼解決此事是上策!若是等到潘伯寅和肅雨亭到了,大家還拿不出對策來的話,就讓人家一鍋煮了!」

眾人不好再爭吵,開始思量對策,「不如這樣吧,」吳衍說道,「咸豐六年之前的,全數以上官所差為名,抵擋過去,之後的嘛,就以省內連年豐澤,百姓捐售米糧之情不可阻攔,以致省內各處糧庫豐盈,新收之米無可存放,不得不以新代陳為由立言。諸位以為如何?」

晏端書認真的想了想,「倒也可以。不過,這樣一來的話,有兩處麻煩……」

「那兩處?」

「第一嘛,只怕就要舍棄勿齋老了。」

在坐幾個無不苦笑,不知道該說晏端書是忠厚好,還是糊涂好!自己都要保不住命了,還要顧念旁人?吳衍問道,「那,第二呢?」

「第二便是本年山西省內流民逃荒之事,與前言不符,一旦朝廷捉住這樣的錯處,怕就是鐵案如山了。」

吳衍深以為然,確實,既然要供稱說省內糧庫充盈,新米無處存放,才以新代陳,售賣舊米的話,又為什麼會有人逃到澤州府去要飯?只憑這一點,就可以揭穿眾人的謊言,到時候,再砌詞說旁的,就全都來不及了。

「那,以彤浦老弟之見,該當如何呢?」

「如今也只有認真打點好來此辦差的三個人了!特別是肅順,他在澤州府任上,所見所聞,于我等大大的不利,只要從他那里不會走露了風聲,其他的,一切都還好說。」

「好!好辦法。」吳衍長身而起,「既然這樣,我等就卑辭厚帑,總要肅順答應下來!」

「大人要怎麼做?」

「等肅順到了府城,我們幾個人一起去求他,只要能夠高抬貴手,放過這一節,說不得,也只好豁出這一張老臉了。」A!~!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