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76節 山西民情

作者 ︰ 嵩山坳

第76節山西民情

肅順在太原住了四天,正如吳衍所說的那樣,山西官場皆知他是皇上面前極為看重的大臣,此番貶職,不過是皇上一時惱怒所致,等到皇上的火氣消了,想起他的好處來,定然重回廟堂。

當初他在北京,省內各級官員不好貿然登m n求見,也不好拉通關系,如今他到了省里,自然就不存在這樣的困難,于是,數日之內,迎來送往不斷,竟似是比新上任的一省巡撫,更加來的派頭十足了。

其中近水樓台,尤其以澤州府所轄鳳台、高平、陽城、陵川和沁水五縣的縣令等人最為得意,可以借向直屬長官奏陳府轄治安、民事為由,多方ji o往,互致問候。

澤州府所轄,都是山西省內有名的貧弱xi o縣,偏偏只是貧弱也還罷了,治安也是很讓人頭疼的問題︰據沁水縣知縣鄭子白所說,縣內丁戶以白、楊、生三姓為首,其余xi o姓也有,不過為數很少。而這大姓與大姓之間,xi o姓與xi o姓之間,xi o姓與大姓之間,常年械斗,糾眾殘殺,習以為常。若是豐澤之年也就罷了,特別是遇到旱澇災年,為幾畝水田歸屬,經常有死傷之事發生。

肅順听到這里,攔住了鄭子白的話,「貴縣這話我不明白,難道水田所屬,並無定論嗎?地契上難道不是寫得清楚明白的嗎?」

鄭子白苦笑拱手,「大人有所不知,澤州所轄之地,一年之內風沙不斷,特別是每年到了七八月間,黃沙蔽天,目不視物,便是有一些所劃定的圈圈,也全數d ng滌殆盡,故而總是為土地一項,紛爭不絕。」

肅順點點頭,表示明白了,「貴縣,你說下去。」

「是。為土地爭端,械斗不休,本是自前朝永樂年間所起,其先控訴到官,不過前明的縣志所載,歷任均不能伸理,百姓見不能得嘗,便控訴自相報復、彼殺其兄,此殺其父,又有遷怒于同族之人的,以致到現在,結成不解之仇。經常是定日互斗,不死不分。」

「鬧得這麼凶,縣里就不知道找各姓的大家長出來嗎?」

「怎麼不找啊?卑職上任之初,便將縣內三姓的大家長約請到堂,由卑職和縣內典史當眾宣講,從今往後,再有同宗同族不睦者,皆要報請官府伸理,若是再有s 相報復的,不問首從,一概從嚴懲處。」

「這樣很對啊,他們還敢不听嗎?」

「不听倒也不至于,只不過,」鄭子白一時語塞,肅順看出來其中另有隱情,笑著擺手說道,「貴縣只管說來,以往種種,肅某一概不管不問,只看今後行事c o守。」

鄭子白大為感j ,心道難怪皇上如此愛重,果然是人情恰然,當下也不隱晦,說了起來——。

沁水縣內有一戶人家,姓白,生了一子一nv,nv兒名叫愛姑,雖是貧寒家境,愛姑卻是縣內有名的美人,字同縣趙書新。

趙書新嗜賭無賴,愛姑屢勸不改,過m n不及三個月,就將nv方陪嫁過來的物什輸了個j ng光,n ng到白氏身無完衣,寒冬季節,只能以草席裹身取暖。

白氏的兄長憐惜妹子貧苦,給她絮被,聊以御冬,不料趙書新回家之後,拉起被子就要拿出去典當以為賭資,白氏堅持不給,趙書新將白氏毆打致傷,倒臥在地,氣憤吵嚷,趙書新一時興起,用鍘草刀將妻子的頭顱砍下,後經縣內驗訊,照故殺以絞律,問以絞侯。

鄭子白以為趙書新情節凶殘,又是賭匪,應該擬入情實,將草冊送入巡撫衙m n,吳衍以為,因故殺妻,照例是要緩決的,故而將他的公事駁了回來。

這樣一來,在沁水縣內引起了軒然** ,晉省百姓多是窮苦之民,不識字的很多,但殺人償命的道理總是懂的,如今趙書新殺了妻子,又切下頭顱,居然辦了個緩決?

他們不以為朝廷律例所載可見,只當是趙書新不死,便是沒有天理——自然的,鄭子白當初所保證的,再有治安案件,本縣一定秉公處理的話,也成了放屁——白氏大家長糾集族中青壯,到了趙家,趙書新關在縣監獄中沒有辦法,只好拿他的兄弟、姊妹出氣,一聲吶喊,眾人齊齊動手,把趙書新年僅十二歲的兄弟、九歲的xi o妹統統打死了。

趙書新的老父出外不在,回家之後,眼見家破人亡,y 待尋一根繩子自我了斷,又覺得心中不服,便是死,也要給兒子、nv兒報了仇之後再死,只是趙家在縣中是xi o姓,惹不起家大業大的白氏一族人,只好尋求其他xi o姓和幫相助。

縣內旁的氏族,也覺得白氏尋仇,未嘗不可,只是牽連之下,竟連童稚之年的孩子也不放過,未免過于狠毒了。于是紛紛出錢出力,或者參與其間,或者外間招募,械斗之風,不可抑也。

肅順一面听,心中一面想。他在刑部任職多年,知道丈夫因故殺妻,在律例上確實是應該緩決的,只不過,律例所載,含糊不清,像趙書新這樣秉x ng凶殘的,難道也在可緩之條嗎?看起來,若是想解決沁水縣境內民間械斗的問題,只有從這件事上做文章了,「嗯,我明白了。那麼現在的情形如何?」

鄭子白苦笑著說道,「一應如是,械斗之風,無日無之,不過比之上一年,已經算是輕很多了。」

「哦?怎麼呢?」

「大人您想啊,像這樣彼此仇殺下去,今天你方死三個,明天我方死五個,用不到一個月的功夫,只怕縣內的青壯年男子就都要死光了不是?」鄭子白給他解釋道,「故而傷殘不論,一旦有人死亡,彼此先匯總數目,以相抵之余的數字奏請官府,請求賠償——」

他看肅順有點不明所以的神情,當下為他解釋道,「例如白家死了六個人,趙家死了八個人,則趙家就以多余之數的二人賠償之事,向官府呈告。」

肅順立刻明白了,卻又有一個問題冒了出來,「光是死亡的人數,就有十余人之多?縣里難道不能到場阻止嗎?」

「械斗之時,常常是百十數人,若是前往阻撓的話,矢石立至,弁員擔心受了池魚之災,不敢上前,只有等兩姓收場之後,方敢于上前。」

「那,最近幾日情形如何呢?你到太原來,縣里不會又有人趁此機會,展開械斗嗎?」

「這一節請大人放心,近來彼此械斗,日漸減少,特別是本年開ch n之後,為爭縣內水源,白氏與生氏一族大打出手,死傷過百,兩方收場之後,于賠償之事,鬧得紛繁不清,卑職故意拖延辦理,始終未曾結案——這樣的事情只要不結,就很難再有械斗之事發生。」

肅順听得又是新奇又是好笑,怎麼大清治下,還有這樣的民風?「那,難道死傷家屬,就寧肯放任?」

「是,民間百姓,于這等事多半听任族長所行的賄和之道。只要能夠拿錢,雖明知凶犯逍遙法外,家屬也不復過問。卑職當年到任的時候,曾經傳審一家,對曰,‘案情已然了結,何須再問?’卑職也無可奈何,只好由他去了。」

肅順想了想,點頭說道,「本官明白了,此事容等到任之後,再行處置。」說完,他轉頭問坐在一邊的另外一個人,「陽城縣,貴縣所轄,可有與沁水縣差相仿佛之處?抑或另有難處?」

陽城縣令叫陳仲元,字笠泉,听上官問起,苦笑了一下,「卑職治下xi o縣,倒並無百姓械斗之風,不過,另有一節,便是土地錢糧一項,歷年來,讓卑職傷透了腦筋。大人您看,卑職今年不過四十三歲……」

「不必向我訴苦。」肅順用力擺手,打斷了他的話,「有什麼就說什麼,今天在這里,我們集思廣益,共謀解決之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陳仲元的話沒有說完,就給他當眾打斷,心中很是不爽,只是對方雖然名義上不過一府之長,實際上就是連巡撫大人也不敢招惹,更遑論自己一個xi  o的縣令?只好按下心頭的不快,給他說了起來。其實不但是他,澤州府所轄五縣,處了沁水縣只頭疼民風治安之事,旁的事情倒還順遂人意之外,其余四縣,與之正好相反——只是為錢糧賦稅發愁,各縣地丁收納,不及正額的六成——這其中有一個緣故。

原來,民間買賣田地,向不過撥(也就是不經過政f 的職能部m n的批準和審核),衙m n中所登載的糧冊,上面所記的,都是假名字,有一些甚至是明朝人的名字!若是真有人到縣衙中,請求正途辦理的話,反倒為人視為怪事。

官府要想據案核實的話,必有毆差拒捕種種大患,只有憑書吏手書的草薄,以為憑據。至于某處田產現在歸何人執業,根本無從知曉,自然的,到了歷年地稅收繳之時,也是全憑縣中族長、書吏含糊敷衍,彼此支應了事。

肅順一雙眉m o深深地皺了起來,「這樣的事情,這麼多年來,難道就沒有人拿出一個解決之道嗎?」

「若說沒有,也實在是委屈了往昔的各任知府;若是說有,又怎麼會到如今這般,積患難平之境?」

「這話怎麼說?」

「其實,歷年知府,也無不想一改府中所有的這些lu n政之事,便如同道光十一年,澤州府知府韓寶鍔,意圖整肅民風民情,甚至親帶府城城守營兵士到沁水縣,趕至村民毆斗現場,也是合該韓大人有此一劫,不巧為流矢所傷,擊中左肩,那些城守營的兵士見民情洶涌,竟然拋下韓大人,自行潰散奔逃而去了。」鄭子白嘆息連連,「從此以後,直到大人履任,再也沒有一任知府大人,到過沁水縣城了。」

肅順好笑的點頭說道,「若是不听子墨兄所言,本官可真是不知道,離京不過千里之遙的晉省之地,居然還有這樣一伙剽悍的百姓呢!嘿!這會兒知道,雖令人不勝訝異,卻也未嘗不是好事。」

看眾人都是面帶不解神情,肅順為之莞爾,「現在給本官知道了,與列位共商解決之道,總好過日後皇上駕臨山西,听聞之下,就不知道會有如何的惱怒啦!所以我說,未嘗不是好事嘛!」

「大人,皇上要到山西來?」

「此事非我等所能妄議。」肅順左右端詳了一圈,語氣逐漸轉冷,「我等還是做好自己的本分,日後若是真有那麼一天,到了主子跟前,也不至于丟人現眼。」說完他問道,「倒還有什麼?各縣內還有什麼民生弊政,逐一說來?」

鄭子白停頓了半晌,幾個人使了個眼s ,暗中都搖了搖頭︰「回大人的話,以上種種,皆是多年積習而下,除此之外,更無其他了。」

肅順知道他們言不由衷,不過這時候先不必急,左右還有的是時間。站了起來,「本官明白了,貴縣先請回管驛休息吧,兩天之後,我等一起啟行,先到沁水縣境,倒要看看,什麼了不起的刁民,居然也敢對抗朝廷嗎?」說著話,端起了桌案上的茶杯。

站在m n口服sh 的下人把他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里,見狀高聲唱喏︰「送客!」

鄭子白等起身告辭,肅順送了幾步,眾人一再請主人留步,肅順也不勉強,哈一哈腰,轉身回去了。

回到堂上,他問一直陪坐在一邊的李慈銘和高心燮︰「愛伯、碧湄,你二人以為如何?」

兩個人先不說話,各自思忖片刻,高心燮先抬起頭來,「不知道大人心中可是已經有了定見了?」

「定見倒還說不上,不過既然皇上派我到山西來,就要認真辦差。山西之事,我在京中不知道,尚還有一個推卸的借口,如今知道了,便萬萬不能放任!」

李慈銘和高心燮不知道他這一番被貶職是皇上在和他演戲,只當他不以一身榮辱為念,大有古君子進退不苟之風,心中對他倒是很高看了幾眼,「大人有這番為國出力的心意,學生等敢不竭盡所能?」李慈銘說,「依我看來,澤州府內所管的種種弊政,首在沁水縣民間械斗不止一節。不如就先從這一點下手!」

「嗯,我也是這樣想的。」肅順答說,「愛伯,煩勞你起草兩份折子。一份是到省接任、謝恩折,一份是奏請皇上,我要請特旨,在沁水縣當眾處決那個叫趙書新的無形h n賬!」

高心燮暗中皺眉,剛剛才給皇上發遣出京,居然就要請特旨處決刑部已經準了的要犯?照這樣看來,居停大人多日積郁之下,難得有了宣泄的口子,行事之間又要重現在京中那樣跋扈的舊觀了,只是不知道,在山西,這樣的做法,會不會得罪人啊?

折子寫好,因為肅順人在省城,不能由府城的折差齎至京城,只好由巡撫吳衍派人代勞了。吳衍別無二話,痛快的答應下來。

四月二十九日,山西折差到京,將奏本送ji o內奏事處,很快的,呈遞到了皇帝的案頭,奏陳到省、謝恩折不過是一些慣常文字,皇帝隨手放在一邊,拿起《敬陳山西賭匪趙書新為籌賭資,殘害妻子,請旨處決事件折》看了起來。

在折子中,肅順將鄭子白所說的,趙書新一案的經過以及事後引發的沁水縣內百姓民情洶涌,s 相報復,導致趙書新一弟一妹為人無辜毆打致死的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最後說道︰‘奴才秉x ng愚鈍,思忖朝廷律法中雖有寬憫之條,然所設乃是為天良未泯之徒,如趙書新之手段凶殘,只為籌措賭資,不惜以鍘刀戕害本妻x ng命,……如此喪盡天良之輩,又豈是律法所能容之?’

皇帝沉y n了片刻,心中暗暗歡喜,肅順果然不愧是自己一力撿拔起來的能員,只是這份勇于破除陳規陋習的魄力和勇氣,在這滿堂庸鈍的旗人當中,就大可令人j 賞,不過此事只是他听鄭子白一人之言,甚至還不曾到府城正式坐堂審案,怎麼就要請特旨殺人呢?想到這里,皇帝微微翹起了嘴角︰糊涂的奴才!拿起筆正要批示幾句,又放下了,此事先不急,等和軍機處見面之後再說。

把奏折合上,放在一邊,皇帝雙足落地,站了起來,在山高水長y n涼生風的殿中走了幾步︰「六福?現在是什麼時候了?」

「回皇上話,已經過了巳時了。」

「命人準備御舟,朕要到前海去。」

福答應一聲,又跪倒請旨,「皇上,可要知會幾位主子娘娘?」

「你去看看,要是正在用午飯,就不必了。」皇帝又加了一句,「到長ch n書屋去,傳旨,暫停今天下午的功課,讓大阿哥他們也一起來,還有,讓恭王世子也一起來。」

福轉身出來,讓楊三兒去長ch n書屋通知翁心存、周祖培幾個人,這一邊,他腦筋快速轉動,若說皇上宣召,同游圓明園前後海,只怕是人人喜歡,個個樂見其從,更不用提還能夠和皇上同舟前往?與之比較起來,用飯算得什麼?不過,通知誰不通知誰,皇上沒有準信,除了皇後宮中是必須要通知到的之外,其他的幾個人,就得想想平日里誰給自己的賞賜多了!

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