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16節夜闖三關(1)

作者 ︰ 嵩山坳

出瞻園不遠,就是江寧城最繁華的夫子廟,因為御駕到了城中,江寧知府會同兩江總督衙門貼出告示,江寧城金吾不禁,與民同歡。第所以,時間雖已經過了戌時,夫子廟前仍舊是往來如織,穿梭不斷。

甘子義最喜熱鬧,腳步加快,也不管肅順、額里汗幾個在後面急得滿頭大汗,自己一個人穿行其中,看前面人頭攢動,擠得水泄不通,他站在人群後面,伸長了脖子向里面張望,卻是一個賣小吃的,一面低頭操作,一面抽閑抬頭吆喝︰「狀元豆,秦門祖傳的狀元豆,吃了狀元豆,好中狀元啊」

甘子義最不愛吃豆子,不論是什麼樣的豆子都不喜歡,看是買豆子的,不再理會,更不願意費力的向里面擠,轉身要走,正好身後有個人想擠進來,兩個人撞了個滿懷,他的身材很是健碩,和他相撞的卻是個文弱漢子,要不是背後也有人,只怕就給裝得倒下去了︰「哎呦,可對不起。」

那個人給他撞得一個趔趄,哼唧了幾聲,翻了個白眼,轉身走開了。甘子義左右看看,這才發覺,肅順幾個人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他一驚之下,更加開心起來︰哈終于有了一個全然沒有人識得自己的環境,倒是可以真真正正的閑游一場了。

當下既不尋找,也不呼喝,更加不肯等待,就這樣閑庭散步一般的在夫子廟周圍轉了起來,模模腰間系著的臥龍袋,出來的時候特意裝了幾塊散碎的銀塊,這下心中更加有底,喉嚨中哼唱著歌兒,轉身大步而行。

走了不遠,前面一家飯莊,招牌寫著「尹氏雞汁湯包」,甘子義邁步進來,有堂倌迎了過來︰「客官……」

他滿口南音,甘子義听不大懂,用天津口音說道︰「我是天津人,听不懂你這江南話,會說官話嗎?」

「會說,會說。」堂倌換上了一口不是很純熟的官話︰「客官,要點什麼?」

甘子義大聲說道︰「你這里不是飯莊嗎?到你這里來,總不會是想洗澡吧?」

堂倌楞住了,南方人除非是打架,沒有這麼高聲說話的,不過登門就是主顧,陪著笑說道︰「客官真會說笑里面請,里面請。不知道是要雅座……」

「我不要雅座,散座就好。」

由堂倌招待著,在散座落座,要了一個雞汁湯包,又要了一份糖芋苗,自己一個人據案大嚼起來,剛剛吃了沒有兩口,听門口人聲嘈雜,他分辨出是肅順的聲音,趕忙放下筷子,四處打量一下,起身躲進了飯莊的後廚。

果然,一轉眼的功夫,皇上不見了蹤影,肅順嚇得臉色大變。若是走失了還沒有什麼,若是真丟了,自己怎麼當得起?和額里汗幾個人找了片刻,仍舊不見人影,肅順真害怕了,這時候也顧不得旁的,吩咐額里汗趕回行轅,帶齊大內侍衛,連同佐齊統領的神機營將士,封鎖四門,掘地三尺,也要在一個時辰之內,把聖駕找到。

人聲鼎沸中,眾人挨家挨戶的搜查,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找到了他用餐的這家飯莊︰「可有一個操天津口音的客人來過嗎?」

「有的,有的。」堂倌趕忙說道,回身一指︰「就在……咦?已經結賬走了嗎?」

肅順听說皇上曾經在這里用餐,趕忙追問︰「幾時走的?可知道向哪里去了?」

「不知道呢。」那個堂倌問過旁人,才知道那個天津人居然沒有結賬,頓時苦下臉來︰「糟糕,他還沒有結賬呢怎麼就跑了?太不是玩意……」

話還沒有說完,臉上就重重地挨了肅順一巴掌︰「啪哎呦,你干嘛打人?」

肅順懶得理他,只是幾句話的功夫,他就猜出來了,皇帝有心躲著自己,看起來,是不願意就此回去。只是,御駕輕出,有自己等人護持還好,自己一個人,要是有了什麼閃失,可怎麼得了?理也不理那個倒霉的堂倌,帶著人退出飯莊,繼續找尋。

甘子義在後廚躲了片刻,見肅順一行人走遠,方才出來,一眼給那個堂倌看見︰「啊,您還沒有走呢?」

「當然,我還沒有結過賬,怎麼能逃席呢?」甘子義嘿嘿笑著,拿出一塊散碎銀子︰「害你挨了打,倒是我的過失了。這點銀子,給你,連結賬,帶給你壓壓驚——可夠了嗎?」

「夠了,夠了。多謝大爺賞賜。」

甘子義突然想到一件事,「這些錢不白給你,替我辦點事,算是跑腿的錢。你出去告訴剛才打你的那個人,叫他不要找我,就說最遲明天,我自己就會回去。」

堂倌看看銀子,又看看他︰「大爺,您老怕是有事吧?」

「你管我有沒有事?就問你干不干?若是不干的話,把銀子拿來。」

「干,小的干就是了。」堂倌生怕他把錢要回去似的,後退了半步,轉身向外就跑,知會肅順去了。

甘子義不肯久呆,隨著堂倌的腳步站起來,也出了飯莊。果然,不到片刻,堂倌領路,肅順一行人又折返回來,眼見座位空空,這一次肅順可不能放過了,帶著人在飯莊中左右翻找了一遍,終于不見人影,這下他確定下來,皇上是想一個人轉轉。

旨意不敢違,只好嘆息一聲,命佐齊、額里汗眾人收拾隊伍,回行轅去了。

甘子義眼看著眾人走遠,從黑暗中閃身出來,心中滿是掙月兌了牢籠的異常快感,在街頭游目四望,經過剛才的一場驚擾,百姓、商販個個慌亂,大多已經開始收拾物件,準備回家了。這讓甘子義分外覺得不爽︰都是肅順不好回去看我怎麼收拾你?

順著人煙逐漸變得稀疏起來的街道向前走去,不大的功夫,就到了聞名天下的秦淮河邊,正是八月初,一彎上弦月懸在半空,光亮無比柔和,比之即將到來的把大約十五那一輪明月,更容易惹人遐思。

河上的一艘艘畫舫,已經解纜離岸,陣陣笑聲歡語從艙中逸出,配以窗前盈盈流動的身影,令人更增幾分旖旎之念。甘子義站在岸邊向河中張望了一會兒,心中想起來肅順剛才和自己說的,今天秦淮河上,有品酒、賞花、鑒寶大會,到底是在哪里啊?應該和他問清楚才是的嘛

四處轉頭看看,距離他所站的有三五百步之遙,有一艘畫舫,船上燈火明亮,岸邊人頭攢動,從艙中出出進進,似乎很熱鬧的樣子,不會就是那里吧?

走過去看看,果然畫舫下高高搭起彩樓,周圍懸著一串氣死風燈,周圍縴毫畢現,寫著碩大的顏體金字︰「夢中舫,鑒寶、賞花、品酒之會。」沒錯,就是這里。

向舫里看看,正在做一件很奇怪的勾當︰八個濃妝艷抹,二十來歲的女子,團團坐著,有的彈琵琶,有的拉胡琴,有的吹笛子。一樣樂器,居然是兩個人伺候,彈琵琶的自己只用右手輕攏慢捻,另有個人替她按弦,那個人一手按弦,另一只手又拉著自己的胡琴,又有另一個人替她按弦。這樣交錯為用,居然並未糾纏不清。把岸上的人都看得傻了。

甘子義知道,這叫八音聯歡,並不是很特殊的玩意,不過現在能夠見到的少了。只是不知道,這所謂的夢中舫,又怎麼別出心裁,把這樣的古怪方式拿出來了?

旁邊有幾個和他一樣看熱鬧的年輕人,口中嘖嘖稱奇︰「李兄,看見了嗎?夢中舫又出新花樣了。」

被稱作李兄的年輕人不屑的撇撇嘴角︰「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為了爭一份生意,每日搞這樣的新鮮花樣,卻是只听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簡直是笑話照我看啊,這個什麼賽香君的,只怕也未必就一定如傳言那般。」

甘子義心中奇怪,向兩個人拱拱手︰「打擾了。」

「哦,不敢當。」

他回身一指︰「這夢中舫,弄這個花樣,可是有什麼來頭的嗎?」

「怎麼沒有。」‘李兄’似乎是個秉性毛躁的,不等他繼續問,就滔滔不絕的說了起來。原來,這個夢中舫似乎是秦淮河上的畫舫中的一條,掌班的姑娘據說叫賽香君,自然是以之比擬國朝之初的秦淮八艷之一的李香君了——而且,听人說,這個什麼賽香君還是個未疏攏的清倌人。

只不過,這艘畫舫與別不同,首先說,不論來的客人名頭多麼大,預備花多少銀子,做疏攏之資,也要先過三關,過了三關之後,才能見到這個賽香君,至于能不能做小姐的入幕之賓,還是後話。

甘子義一邊听,一邊點頭,不提旁的,只是這份人人熱議的哄傳效應,可見夢中舫的掌班,是個有心人當下又問︰「不知道是什麼樣的三關呢?」

說起這個,那個李兄更加惱火︰「什麼三關,我看,純粹就是騙人茶錢的」

他的那個同伴給甘子義解釋,所謂的三關,很少有人能夠過得去第二關,便只好就所見到的答說幾句了。第一關是花關,也不知道哪里準備來的花,要能夠在二十盆花本中,說出、說對十六盆的花本,方才算過關。

「那,都是什麼花啊?」

「不一樣的,有牡丹,有芍藥,有月季,有茶花。」

甘子義笑了一下,「嗯,第二關呢?」

「第二關是寶關,所謂的寶貝,也不知道賽香君是從哪里弄來的這許多的玉瓷之器,要人分別鑒賞、品評。這位老兄,想來您也是其中通人,中華玉瓷之器,從黃帝時起,千百年來遞嬗不絕,又有誰能夠盡識其中珍品?這不是擺明了強人所難,有意推搪,只為賺幾兩茶水銀子嗎?」

「那,第三關呢?」

「第三關,誰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只听說是品酒之關,到底是什麼酒,怎麼個品法,就不知道了。」

甘子義大約的做到心中有數,嘿聲一笑,又換上了很純熟的天津口音︰「听你了二位說,還要花茶錢,才能登船嗎?」

那兩個人一愣,怎麼好端端的,這個人口音變了?天津人嗓門本來就大,听在耳中,分外覺得不舒服,用詞粗鄙,更加讓人心生厭惡︰「嗯,嗯。」的支吾兩聲,走到一邊去了。

甘子義心中好笑,擠過人群,站到了畫舫的前面,正好,畫舫中的八音聯歡也結束了,八個年輕的女子各自抱起懷中的樂器,進到後艙去了。

一個穿著春水綠的裙子,頭上梳著三丫髻的小姑娘笑盈盈的到了艙外,拿起一根鼓槌,在艙口吊著的一面鑼上敲了一下︰「當~」鑼聲清亮,傳出去好遠,周圍立刻安靜了下來。

小姑娘慢悠悠的說︰「各位俊彥之士,我家小姐在這秦淮河邊,設下三關,奈何數日來從無一人能連闖過關,讓人難過之余,也更以天朝之大,讀書人燦若星海,卻無一人能夠識得閨閣之中的貧賤之物而以為憾。今天是我家小姐在此地設關的第六天,若是到了十五天頭上,仍然沒有能夠闖關成功的話,我家小姐就要啟程北上,到天子腳下,去踫踫運氣了。」

小姑娘聲音尖細,語速極快,岸上圍觀的眾人,竟有未能听清楚的,還要向身邊人詢問︰「她是什麼?」

話音剛落,一個清朗的男子聲音響了起來︰「小小侍女,也敢看低天下飽學之士?待我來闖上三關看看?」

光影中,站出一個身材高挑的男子,一身儒士打扮,相貌在燈影里看得不是很清楚。幾步登上船頭,站到小姑娘的身前︰「我來闖關,不知道可不可以?」

「登船就是客。」那個小姑娘甜甜的笑著︰「不知道這位公子,怎麼稱呼?」

「在下李慈銘,浙江會稽人士。」

小姑娘笑著蹲身行禮︰「李公子,有禮了。」

李慈銘倒覺得自己剛才的話有點失禮,向侍女拱拱手︰「不必多禮。幾時可以闖關?」

「先要請公子交上五兩銀子的茶錢。」

李慈銘少年名士,不過科場之上份外的不如意,從咸豐元年以來,三次下場,始終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場中蹭蹬,家事也不能如意,他的妻子是祖母為他選的表姐,成婚十余年來,始終無子。

這一次到江寧來,是應老友朱希淳之約,到省結伴游玩的。朱希淳自幼席豐履厚,裘帶雍容慣了的,兼以朱士彥老蚌生珠,對這個晚生子疼愛的不得了、了不得。只要是兒子要的,無不想法滿足。多年下來,也養成了一驕縱的性子。

這一次兩個人結伴到秦淮河畔,也是事出有因。朱希淳知道夢中舫有一個叫賽香君的掌班,本該到了疏攏的年紀,卻始終不肯答應‘假母’之請,反倒想出一個鑒寶大會來,只有能夠過得三關,進到小姐的香閨中,方有做入幕之賓的希望;若是只憑那黃白之物來壓人,寧肯一死,也絕不相從。

朱士彥愛花,府中培養著不少珍本善本的花木,朱希淳見得多了,自以為旁的不提,這花關一定能夠通過,至于其他的,先看看再說,便花了幾兩銀子的茶錢,登船闖關,不想連第一關都沒有闖過去

主人家捧出來的花本,他能夠來的,十中無一朱希淳這才知道,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自己如井底蛙鳴,努目喧囂,實在是愧煞

李慈銘听說此事之後,心中大為老友不忿,這才躍然而出,搶步登船。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