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1節議政

作者 ︰ 嵩山坳

第1節議政

咸豐二年的十月二十,養心殿外的大水缸中已經連底都結了冰,中正仁和殿中溫暖如小陽春一般,門窗縫隙處嚴絲合縫,擋住了西北來的寒氣,再加上殿中四角放置的紅彤彤的炭火盆,烘得人遍體溫煦,所以君臣幾個議事很是從容。

「……英國公使文翰陳奏︰值此新年將至之時,他謹代表他本人和英國女王維多利亞陛下向大清皇帝陛下致以新年的祝福,並祝願中、英兩國的交往能夠更加持久和綿延下去。」

「這個時候?」皇帝忽的一笑︰「朕忘記了,英人是用公歷計時的,也難為他們有這樣一番做作,著總理衙門回復︰于英使這番心意,朕領了。至于兩國更加持久的交往嘛,等到明年春天,天氣轉暖之後,朕再另傳旨意。」

「喳。」

「朕知道,英人有過聖誕節的傳統,便如同我朝的除夕一般,在一年中是很重要的慶典。至于來源嘛……?」話到嘴邊,皇帝懶得費神費時的解釋,便又扯了個謊︰「實在是難以分明。不過既然人家在我天朝土地上生活,更加是年中大節,天朝總要有一番表示。老六啊?」

「臣弟在。」

「等一會兒你下去,以內閣明發,用總理衙門的關防給英人發一封照會,給在京駐華英國公使送上佳節禮物,其中公使賞賜錦三疋,章絨三疋,大卷八絲緞三疋,大荷包一封。其余文案,書辦,公使衙門中的隨員各賞賜小荷包一個。」

答應一聲,向上踫頭道︰「皇上,英使在我天朝首都成立領事館以來,西方各夷紛至沓來,均要求仿效英國成例,並請求皇上恩準,賜許各國在北京城中各自劃出範圍,設立領事場館。」

「都有哪些國家啊?」

「有俄羅斯國、法國、美國、瑞典國,挪威國。」

「挪威和瑞典國也來了?」皇帝訥訥的嘀咕了一句,「他們見風倒是很快。」轉頭看向一邊的賽尚阿等人︰「你們呢?你們軍機處是怎麼議的?」

「奴才等以為,道光二十七年簽訂之五口通商稅則有約︰……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國,瑞典、挪威等國民人應一體均沾,以昭平允。」復述了一遍當年合約中的條款,他又說︰「是而,奴才以為,我天朝還是應該照實履行年合約中所定款項,恩準以上各國在京中成立領事館。」

「嗯,此事再議吧。左右快到年下了,便是朕現在準了,他們也不能在這天寒地凍的時候動工。倒是英國使館,老六,你去看過了嗎?」

「是,臣弟自今年三月間英國使館動工以來,多次到現場去過。一派熱火朝天景象。」奕難得的一笑,他說︰「臣弟問過工地上的人,雖然听不大懂英人說話,不過,這等建設之事,本就是這些人術業專攻,再加上英人給的薪酬多,也就顧不得中外之別了。」

「這樣也對。英人在我朝設立領事館,難道要讓他們自己帶建築工人來嗎?」皇帝想了想,把話題轉到另外一件事上︰「你們先等一等,朕等一會兒還有事要問你們。」

「是。」

「賽尚阿?」

「奴才在。」

「山東泰安府治下兩縣冒賑一事,軍機處是怎麼議的?」

咸豐元年的夏秋之季,山東省內出現旱情,後來更加引發了一場小範圍的蝗災,朝廷緊急撥款撥糧賑濟,又下旨,蠲免泰安府下轄的萊蕪縣三等里小辛莊、平陰縣甜水莊等一百二十余莊縣等地的上忙新賦、鹽課,河工、堤工, 工、地租等項,皆緩至來年秋後再行啟征。

除了這些必要的措施之外,皇帝更下旨由戶部播出賑災款項六萬三千余兩,用來購買糧種,分發給被災百姓,一切都辦理的妥善有致。偏是這樣的一筆救命款子,居然听聞有人從中有冒賑嫌疑。

有個四川人,名叫崔荊南,字晴江。是道光二十七年的進士,散館之後考取了都察院,任職山東道監察御史,風聞言事,上了一道彈章。

其實,冒賑之事古已有之,不過是看州縣官的良心如何了。天良尚存的,不過是少克扣幾分。皇帝也大約的知曉其中,所以,雖然折子中的內容語焉不詳,卻引起了皇帝的重視,當下軍機處公議此事。

听皇帝問到這件事,賽尚阿向後望了一眼,示意賈禎來回答︰「回皇上話,臣以為,泰安知府田書元、被災之萊蕪、平陰兩縣縣令項進與趙光俱是飽詩書之人,以其品性來看,當不至做此等侵魚冒賑之事。崔御史有言官之責,風聞言事,也不過是道听途說。怕是做不得準的。」

一邊說著,一邊抬頭看看皇帝的臉色,年輕人面容如常,無喜無悲,賈禎不敢多看,又說道︰「不過,皇上若以為此事所來非是無因,可派遣專差赴山東探查一番,也是成法。」

「田書元也就罷了,項進……朕記得上一年中他為了空倉空庫一事,為人彈劾去職,後來卻又補回原任,想來……」他說︰「嘿這項進的手段可真的不小啊。」

賈禎臉一紅,答說︰「聖明無過皇上。這等地方府縣,陳陳相因的陋習,也早應該解決一下的了。」(關于陋習,後文詳見。)

皇帝一擺手,很是倦怠的口氣︰「便是有律法煌煌,也難耐這些人昏悖以待」他實在懶得再就一個小小的知縣浪費彼此的時間,他一擺手,說︰「既然彈章是崔荊南上的,讓他就地探查一番吧。」

眾人同時一愣︰這樣做是沒有先例的,但細細想去,卻是極高明的一著,第一,不必特派大員出京,而崔荊南本在山東,順便密查,不著痕跡;其次,原由崔荊南參劾,復派他密查,等于讓他更作詳細的報告,復奏為原奏之續,就好象不曾查辦過田書元,也算是保全之計。

賈禎想了一下,認為這樣做法,最好的是沒有奉旨查辦的第三者,將來案情或大或小,或嚴譴或保全,都可操縱自如,所以欣然承旨,由衷地頌揚聖明。

「還有一件事。」皇帝又說道︰「武英殿大學士杜受田,是朕開蒙的師傅,于國事厥功甚偉,朕即位之初,杜師傅不辭辛勞遠赴山東、河南查辦河工,倚重之處眾多。著晉升為文華殿大學士,並著其照管戶吏兩部。」

眾人知道,皇帝這是在酬庸當年一力助他登上大位的老師了。這時候誰敢說旁的?個個點頭,齊聲頌揚皇帝聖明。便是有那心中認為杜受田門生故吏眾多,又掌管兩部,怕又是滿朝故舊,權臣隱現的,也選擇了閉嘴。、

只听皇帝繼續說道︰「只是,考慮到杜師傅馬齒愈高,近來體貌蒼衰,朕心實在難忍。著旨到之日起,杜受田可不必每日進班,當仿效宋朝文彥博之成例,以十日為期,入朝視事。」

尚阿踫了個頭說道︰「奴才下去之後,即刻擬旨,交內閣明發。」

「你們下去吧。朕和總署衙門還有幾句話要說。」

這一天上午的見面花費了很久的功夫,賽尚阿年紀老邁,又跪了大半天的時間,一時間連站起來都覺得吃力了。還是彭蘊章攙扶著他,一行人退出了養心殿。

皇帝的手在御案上隨意的翻找了一下,拿出了一份折子︰「這份折子,朕看過了。」

話說得沒頭沒尾,奕、李鴻章、寶鋆、文祥等人卻是明白的,三天前,以總署衙門為首的中方和以文翰——他被改任為第一任駐北京的英國大使——和以奧斯瓦爾德?休伯特火炮公司、威士頓火炮公司、喬治?德萊仕火炮公司派來的商業代表進行的關于大清政府購買火炮的會商取得了初步的結果。

英人得到伯明翰勛爵帶回的關于中國政府要購買先進火炮的消息,讓英國從事這方面生意的商人欣喜若狂,一番運作之下,以上三家公司派遣的代表攜帶樣炮,帶著伯明翰勛爵的親筆信,乘船來到香港。

帶著這樣的重型武器北上進京,很容易被已經給英人船堅炮利嚇破了膽子的中國人認為是‘侵略’之舉,文翰不敢冒昧,和繼任的香港總督約翰?包令爵士商議一番,決定把此事先用照會的方式向中方講明,也免得日後發生糾紛。

照會到京,皇帝立刻降旨︰英人攜帶火炮進京,本是順應天朝所請。著各地方督撫、官員不可阻攔。

這樣,英人才得以成行,照上一年的來路,在天津口岸停泊,將火炮從船上卸下來,走旱路,直接進京。

據天津知府劉杰、天津道胡林翼所奏︰英人一路行來,百姓蜂擁而出,爭睹蠻夷之容,其境況猶勝于上年英人初次入津之時。臣略加探訪,百姓皆言︰非是為睹英夷,實是為目睹英人火炮奇觀。

英人進城,事先將火炮安置在西苑的神機營營房之內,派專人加以照管,不論是王公大臣、部院胥吏,抑或是百姓小民,皆不得靠近,違令者嚴懲不貸。

這一次英人攜帶的火炮一共有三種,二十九門,最值得注意的是一種本來由意大利人卡瓦利少校1846研究成功的螺旋線膛炮,技術傳到英國,英國人加以使用、改進,制作出了可以發射錐頭柱體長形爆炸彈。

听英國人說,這種火炮可以使彈丸旋轉,飛行穩定,大大的提高了火炮威力和射擊精度,增大了火炮射程。射速也達到了每兩分鐘六發。發射3、6磅的實心炮彈。當然,售價也是很高的,這樣的火炮每一門就要賣到5700英鎊。折合成大清國的銀子,要第二種是臼炮,可以發射爆炸彈;還有一種是榴彈炮,據英國人說,這是皇家炮兵的標準裝備,有24磅磅、9磅幾種規格的炮彈。這是一種兩用炮,安置在陸基陣地上,可以起到拒敵于國門之外的作用;安裝在船上,可以對敵人的武裝艦艇和陸上目標做攻擊之用。

奕說︰「英國人攜帶這麼多的火炮到來,雖然相加批解,臣弟以為,也不能盡听對方所說。輕下斷語,總要我朝通曉軍物之人實地參觀,並親做驗證之後,方可保證英人所言。」

「臣也認為恭親王所言極是。臣還想請皇上的旨意︰此番校驗英人所帶的火炮,是不是可以招天津鎮總兵,大沽炮台管帶同至校場,這些人所處皆我天朝海防、路上要沖,更能有的放矢的建言。」

「臣弟也以為李大人所言極是。而且,便是英人火炮使用細節于我天朝兵士略有未識之處,也可以就便探討。」

「這倒是個好辦法。長瑞、隋道遠等人皆是長于兵伍,讓他們進京來的時候,帶上麾下熟識火炮發射的兵士,就近向英人探討一二。」

「喳。」

「還有一節,就是牛痘種植之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