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33節惡習

作者 ︰ 嵩山坳

第33節惡習

讓軍機處幾個人退出去,皇帝喉嚨中申吟一聲,換了個舒服的坐姿,「皇上,您的身子剛好,還是不宜過勞,奴才伺候您躺下歇歇吧?」

「躺了好幾天了,還嫌歇得不夠多嗎?」他疲倦的搖搖頭,伸手向一邊的皇後,「你到朕身邊來。」

皇後坐在丈夫身邊,握著他越見瘦削的手臂,心中一酸,淚水充滿了眼眶,「皇上,您可再不能……這樣了。臣妾簡直要為您擔心死了。」

「朕知道,朕知道的。原來總以為自己的身子強健,不輸年輕人,現在看來,這種年華老去,真是非人力所能阻止。朕可不是剛剛登基那會兒了。」他苦笑著說道,「對了,宮中其他人都還好嗎?」

「都好。這會兒大約也都知道了皇上聖體康健的好消息,怕等一會兒就要到暖閣中來給皇上請安呢。」

「別,朕身子沉重,不能久坐,讓她們還是先不要來了。等過幾天,報大安了再說吧。」

「是。臣妾下去之後,知道怎麼做的。」

夫妻說了會兒話,楊三又從外面走了進來,「皇上,肅大人到了。」

皇後乘勢而起,圓潤的臉蛋上一片冰冷,「皇上,臣妾先和您告辭了。我懶得見他」

「別你和朕一起見他。」皇帝又拉住了她,口中說道,「肅順這個人,書讀得一塌糊涂,做人做事也很是偏激,但于朕一番孝心,朝中難有出其右的。你是天下之母,他有了錯,你也打得,也罵得,更加罰得,關得。但就是不要記恨。就如同當年朕和老五說的那樣,想不犯錯就只有不做事,難道國事萬端,都要朕一個人來料理嗎?肅順就是如此。朕想,他也就是看朕突然發熱,心中驚惶,陳家集那個地方,沒有好郎中,他怕耽誤了朕的病情,心中害怕,所以才等不及就道——你要是為此見責,豈不是傷了良臣之心?」

皇後沉吟片刻,幽幽嘆息,「您啊?」她說,「您就是太寵他了。」

「寵他?朕寵他什麼?若說寵,朕也只會寵你」幾句話逗得皇後破顏一笑,皇帝擺擺手,「叫他進來吧。」

皇帝昏迷了七天,肅順在宗人府關了四天,昌平縣小小地方,自然不是宜乎養痾之地,整理行裝,又安排法駕,匆匆忙忙返回北京,雖然消息並沒有完全走露,但皇帝駕臨小湯山不及旬日,就急忙返回,可見其中另有內情。一時間北京城上下一片慌亂,都不知道出了什麼變故。

回京之後,皇後一面派人給依舊昏迷的皇帝治病,一面會同軍機處,商議對策,幾天的時間里,皇帝病重,即將不起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若是咸豐皇帝真的不起,那麼繼任之君為誰,成了很多人心頭疑惑的問題,只不過,皇上並未真的死亡,這樣的話題,從來不敢宣之于口而已。

有鑒于此,奕等人認為,皇上為肅順莠言所進,微行出宮,才有這樣一場幾乎天塌地坼的大禍,首要處置的就是肅順這個佞臣。皇後于肅順並無惡感,但一方面有奕等人的進言,二來宮內也有如蘭妃這樣,對肅順久存不滿的姐妹的說話,因此下懿旨,將肅順收押在宗人府中,以待後決。

肅順又是委屈,又是害怕,惶惶不可終日中過了幾天,等到楊三齎皇上的口諭到衙門,把他從高牆後放出來,肅順原本胖大的身子,已經瘦下一大圈去了。「楊公公,」肅順眼圈通紅,「可是另有後旨?」

楊三知道他誤會了,以為自己是帶著賜死的旨意來的,聞言一笑,「恭喜大人,皇上醒了。命奴才到這里來,放大人出來,並傳達人到養心殿見駕呢」說完拿出袖中的御賞印章,在他眼前一亮,「你看?皇上擔心你,還命奴才帶著這個呢」

肅順楞了一下,他在皇帝身前多年,深知這枚印章是皇帝從不離身的珍愛之物,如今以此見示,可見不是哄騙自己,「楊公公……」

楊三趕忙一攔,「肅大人,這是好事,你哭什麼?趕緊和我進宮吧。皇上還等著您呢」

肅順暫收喜淚,用手模模亂發蓬生的頭頂,「那,可否容我洗漱一番,再到殿中見駕?這樣去,太失儀了。」

「這可不行。皇上剛剛醒轉,身子尚未大好,可不能讓皇上久等。」楊三不由分說,拉著他直出院門,口中說道,「再說,大人這樣一幅景致,給皇上看了,心中疼惜,于大人難道不又是一份功勞嗎?」

肅順想想,也覺得有理,當下不再堅持,就這樣一身灰塵草屑,一臉狼狽的跟在他身後,進到養心殿中。等見到皇帝背倚錦被,正在向自己看過來,肅順嗚咽一聲,跪到榻前,「主子,……奴才以為,以為再也見不到您了呢主子……嗚嗚」

皇帝真覺得有些心疼,肅順生得肥頭大耳,滿面紅光,平日起居,保養得極好,這幾天不見,卻像換了個人似的,一身塵土,一臉悲苦,「沒出息的東西。」他含笑罵道,「朕不過是病了幾天,你怎麼就變成這副德行了?」他哄蒼蠅般的擺擺手,「離朕遠點兒,你身上都臭了」

肅順沒奈何,後退了幾步,「主子,您的身子可大好了嗎?」他半真半假的帶著哭腔問道,「奴才人在宗人府中,心里卻總是記掛著皇上的身子,今兒個見皇上大安了,奴才就是死,也能閉眼了。」

「朕醒過來,你倒要死?是不是不打算伺候朕了?不想就說,朕立馬打發你滾蛋」

「奴才怎麼不想伺候主子?奴才想伺候主子一萬年」

「你這個狗才啊」皇帝嘆了口氣,揚起臉來對楊三說道,「傳朕的口諭,肅順入仕以來,多有勛勞,著晉封二等忠孝侯,並賞戴三眼花翎。」

「啊?」肅順大驚,想不到這一次牢獄之災,居然給自己換來一份侯爵之賞?「皇上,奴才不敢……奴才有罪之身,蒙皇上啟用,已是邀天之幸,又豈敢得此非功之賞?」

「你是說朕濫行賞賜了?」

「奴才不敢,奴才不敢。」

「朕說過的話,幾時有收回的?」皇帝眼珠一轉,忽然又想到一件事,「對了,陳家集那個陳生豪父子,如今怎麼樣了?」

肅順呆住了,「皇上,什麼陳生豪?奴才不知道此人啊?」

「你不知道?當天朕和你,還有西凌阿等人出行途中,天降大雪,不是在他家中避雪的嗎?他還有一個孩子,叫虎子,他還上山打獵,獵得一支狐狸的?」

「這,皇上,沒有這個人啊?當天皇上帶著奴才等,是在一個山洞中躲避風寒,之後皇上開始發燒,奴才就連夜帶著皇上回行在了。」

皇帝大吃一驚這樣說來,自己出行之後的種種記憶,都是在夢中所見了?他還不死心,又問道,「那,你可知道昌平縣有一處名為玉虛觀的所在?其中有一個道人,叫閑知的?」

「沒有啊」肅順答說,「皇上從十五年起,每年駕幸昌平縣小湯山,奴才每年都為皇上打前站,昌平縣內外左近,無一不知。玉虛觀當年倒是有的,不過在高宗年間,為雷火所毀,道觀早已不存。皇上您……?」

皇帝的臉色變得一片青白,夢中景致,歷歷在目,肅順怎麼說沒有?憑自己所知,肅順絕對不會騙自己,他也沒有騙自己的理由,那夢中所見,到底又是什麼意思?「你……下去之後,派人到昌平縣去一趟,問問有沒有一個陳家集的地方,陳家集中有沒有一個叫陳生豪的獵戶,然後向朕來報。」

順踫了個頭,跪安而出。

皇後一直听著兩個人的對話,听到這里,納悶的問道,「皇上,您怎麼了?怎麼好端端的,突然問起這個?」

「你可能不會相信,就是朕現在回想起來,也覺得奇怪。」

「怎麼呢?」

「朕這幾日昏迷,做了一個夢。是這樣的……」

听他把夢中所見說完,皇後和驚羽面面相覷,都是一臉駭然,「難怪皇上要問什麼陳生豪了,還虎子?這可真是奇怪呢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皇帝同樣在沉吟,閑知,閑知?先知?他的腦子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這是上天在提醒自己,不可做太過先知先覺的決策?還是反之?

認真想想自己登基二十年來的作為,大多數時候還是順應歷史的進程發展,只是在一些關鍵處,改變了歷史的舛誤,這是上天在告誡自己,要再加快一點進程嗎?還是放緩一點?否則的話,這個道士叫什麼名字不好,要叫閑知(先知)?在這個時代,若是有人能夠被冠以先知名號的,除了自己,還有誰?

看他臉色不好,皇後和驚羽誤會了,以為他久病之後的身子,不能支撐,不由分說的幫著他重新躺回床上,蓋好被子,「皇上,您先歇一歇吧,明天臣妾再來看您。」

久病之下的身子,夜來睡得也很不安穩,夢中所見,栩栩如生,真讓他有一些分不清到底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世界了。一直到臨近天明,才終于睡得沉穩了一點,卻還不及休息,就給驚羽在床頭呼喚的聲音叫醒了,「皇上,皇上?該起床了。」

「現在是什麼時辰了?」

「剛過卯時,」驚羽低聲關切的問道,「您要是覺得身子不舒服,奴才去傳旨,今天的叫起暫時延後?」

「不必了。這就起床。」皇帝給驚羽伺候著坐起來,胡亂穿上衣服,精神無比萎靡的坐在床邊發呆,驚羽心中憐惜,命楊三和小太監半拖半抱的伺候他洗手、淨面、漱口、大解、等一切忙碌完畢,听著他粗重而不均勻的喘息聲,第二次說道,「皇上,奴才看您的身子還不是很好,不如今天的叫起,先撤了吧?」

「已經起來了,還撤什麼?左右快一點完事就是了。」

「那,不如先傳太醫院給皇上請脈?」看皇帝點頭,驚羽徑直派人出去傳薛福成進來,跪在地上請了脈案,兀自是脈相虛浮,雜亂一團,可以知道,皇帝的感覺一定不會很好,「六脈平和,皇上大喜」明知道自己說的是謊話,但御前承差,非得這樣說不可。

「那,皇上可要進點兒什麼嗎?」驚羽又問道。

「只要皇上喜愛,什麼都能進。」

皇帝沒有半點胃口,苦苦的搖搖頭,「什麼也吃不下,還是等一會兒再傳吧?」

「皇上,您這幾天都是靠參湯吊命,哪還有不餓的?不如傳一點,您愛吃什麼,就吃一點兒?」

皇帝不忍駁了驚羽的好意,當下點頭,吩咐傳膳。擺上膳桌,依舊是食前方丈,驚羽和隨即趕到的肅順親自動手,帶著太監把皇帝扶了起來,但望一望膳桌,便搖搖頭,什麼都不想吃。肅順和御醫苦苦相勸,算是勉強喝了幾口燕窩粥,倒是玫瑰山楂鹵子加蜂蜜調開的甜湯,似乎頗能療治皇帝口中的苦渴,喝了不少。

「皇上,奴才伺候您躺下歇一會兒吧?左右軍機還得等一會兒呢?」

皇帝的胳膊架在炕上的矮幾上,手托著額頭,只覺渾身一片酥軟,似乎連坐著的力氣都沒有了,卻還是強自支撐著搖搖頭,「不必,一躺下就不願意起來,還是堅持一會兒吧?或者等一會兒就好了呢?」

肅順眼楮一轉,先擺手示意薛福成在外面伺候著,自己上前幾步,低聲說道,「主子,主子精神不旺,奴才倒有一個辦法,只是求主子免了奴才妄言之罪。」

皇帝連和他打趣的興致都沒有了,「你還和朕來這一套嗎?快說」

順說道,「奴才听人說,若是久病初起,精神不佳,可以以福壽膏為提神之物。」他偷偷看看皇帝的臉色,小聲說道,「皇上,不如進用一丸?左右此物用之有度,也是不妨事的。」

福壽膏就是鴉片,皇帝當年發病,給賽尚阿進言,卻挨了一頓臭罵,所以肅順這一次說請皇上用以此物,難免惴惴。

「那玩意兒……」皇帝明知道鴉片煙的害處,但這種渾身酥軟,根本料理不來國事的狀態,實在是太難過了。便有些活動心思,「朕記得大清早已經禁斷多年了,怎麼,還有嗎?」

「百姓吸食,自然早已經禁斷,但奴才知道,太醫院中,用之配藥,還有些許存留的。皇上要是用的話,不妨傳用一丸,以解皇上龍體不虞之苦。」

「去取來。」

順答應一聲,快步跑了出去。

皇帝想了想,勉力提起筆,手書了一份諭旨,放在一邊。另外一面,軍機處幾個人魚貫進到養心殿暖閣中,還不等跪倒,皇帝先說話了,一開口就是道歉,「朕身子不爽,不能臨朝,甚至連端坐如儀都做不到,只好懶散一點了,你們不要見怪啊。」

「臣等不敢。皇上為國事操勞,龍體欠安,昏迷數日之後,立刻如常辦理政務,臣等豈敢心存不敬之心?」

「說什麼為國事操勞,還不是朕肆意妄行,惹出這樣的禍事來?」皇帝苦笑著說道,「你們都是朕最親近的大臣,就不必弄那些哄騙外面的人的言辭了。哦,還有一件事……」

他沉重的喘息幾聲,又說道,「朕想用一丸福壽膏,緩解一子沉重之苦。不過,此物用之于藥,尚且不免成癮之弊,用之吸食,更加是萬萬不可,所以,老六?」

「臣弟在。」

「朕給你一份很特殊的任務,你若是知道,日後朕為吸食鴉片成癮,可以不用顧忌,強自勸解朕戒斷此物,若是朕不听的話,」他把手中的諭旨向下一遞,「你和軍機處的幾個人,就拿這份諭旨和朕說話。」

奕接過諭旨,面南而立,「上諭︰朕身體沉重,以福壽膏為一時緩解之用。若日後積習成癮,著奕會同軍機處諸員,有臨機決斷,一切便宜行事之權。欽此」

皇帝緊接著又說道,「至于如何便宜行事嘛,朕想,總要你們幫助,讓朕能夠戒斷毒癮為上。凡是軍機處幾個人共議之後,以為有必要的,都可以施行。在這件事上,不必考慮朕一國之尊的儀體」

許乃釗听他說完,又是感動又是難過,以大清的天子,洞察先機一至如斯,真是令人敬佩,但若現在就能夠預見日後,何不從一開始就不要吸食此物?

抬頭看看皇帝,眼圈深陷,面色青白,連說一句話都要中間停頓數次,可見是難過到了極致,這樣一想,又覺得無比疼惜,便把要出口的話又咽了回去。

說過這件事,皇帝勉強端坐了一下姿態,又重新問起舊事,「奕,朕昨天和你說的事,想得怎麼樣了?」

臉一紅。

昨天早上,皇帝在昏迷數日之後蘇醒過來,談及日本人對于琉球的企圖一事,奕無從作答,讓皇帝大感惱怒,將其打發了出去,經由許乃釗指點,當日約見美國公使田貝,想著向對方請教一二。

但一國公使,不是叱嗟可見,對方也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公務要料理,據回事的總署章京說,田貝大使只有明天才有時間,若是王爺同意的話,明天一早田貝先生會到總署衙門來,會見大人。奕很傷神,明天就要在御前拿出一個徹底的辦法來,如何拖得過去?

當年總署成立之後,以國分股,日本國往來之事,歸入美國股——這也是總署之中,最大的一股,不過日本和中國之間的聯系,還僅僅是存在于江浙一帶,彼此為數很少的海上貿易及民間紛爭之事,並未上升到國家層面。所以,對于日本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及英法美西等國。因此,在奕無法可想,只得在總署之內問計的時候,眾多總署章京,面面相覷,竟久久無言

「怎麼,你們都不知道?」奕圓潤的臉蛋逐漸拉長,「朝廷養著你們這些人,難道就是要你們‘平日袖手談心性’的嗎?臨到關鍵時刻,竟不能置一詞?」他的語調逐漸升高,大聲說道,「今兒個晚上誰也不許回府,把總署上下,這二十年來所有往來和日本有關的文牘全數找出來,不拿出一個成議來,誰也不許回家」。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