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22節寒夜(2)

作者 ︰ 嵩山坳

皇帝西幸山西,帶回來一個民間寡f ,即便皇後深知丈夫風流的天x ng,仍自氣得嬌容發白,居然還n ng什麼假死的戲碼,能騙得過誰來?等到了五台山,焚香祝禱,開始回鑾途中,皇後找了個機會,把楊氏傳到自己的寢宮,細細問過,當得知尚未sh 寢的時候,即刻傳隨扈的太醫院醫正薛福成,為楊氏請脈——倒並不是關心她有沒有疾病,而是擔心她的身子不潔,最主要的是,怕進宮之前,就已經有了身孕,到時候,h n淆天家血脈,厥罪極大

請脈之後,確定並無身孕,皇後又傳內府的穩婆,給楊氏從頭到腳,從里到外,認認真真的‘梳理’和‘檢查’了一遍——這種梳理和檢查,是極端的殘忍和不人道的。更主要的是,于其j ng神上,是一種很大的羞辱。楊氏又窘又羞,恨不得一死以示清白,卻又不敢。

回鑾途中,若是出了這樣的事情,皇帝聖德有玷,一怒之下,就可能遷怒山西曹氏一族,到時候,就是闔家遭滅m n之禍,也不過是皇上一句話的事與她一開始抱定的舍身飼虎的主意,完全背道而馳了。因此,只好強忍悲憤,任由內務府的人折騰一番,方始了事。

等回到京中,將她安置在長,另外選派了幾個太監和宮婢服sh ,但卻另外有一個很討厭的問題︰楊氏入宮,無名無份清制,從皇後以下,不論皇貴妃、貴妃、一直到答應、常在等庶妃,每月都有固定的則例,諸如牛、羊、豬r u、柴米油鹽、火炭、蠟燭,總之每日所有需用之物,都是按照則例,由內務府發給的——甚至連一日三餐,也要自行解決。而沒有品秩,內務府自然無能劃歸賬目,于長中,也只當沒有這一個人,已經進九的天氣,長中卻冷得如同冰窖一般楊氏倒是很有錢,但身處宮中,又讓她到何處去購買應用之物?

听幾個小太監言語失措的把經過說完,皇帝深深皺眉這件事怪不到任何人,只能說是自己的疏漏,但面上絲毫不l ,反而在黑暗中瞪起了眼楮,「一群糊涂的狗才這樣的事情,如何不和朕稟明?」

眾人哪敢分辨,趴在地上,咚咚撞頭,暖閣外的m n簾挑起,楊氏由宮婢攙扶著走到堂上,盈盈拜倒,「民f 山西楊氏,叩見皇上。」

楊氏一生人從未受過這樣的苦楚她家中兄弟不少,只有自己一個女兒,又生得千嬌百媚,國s 天香,自然受盡父母兄長的疼愛,出嫁之後,夫家素稱豪富,于吃穿用度,從來不曾有過委屈,因為她嗜食驢r u,府里特意養了十幾頭膘f i體壯的大黑驢,供少n in i隨時享用。享盡人間富貴。

不料y n名為人君所知,就這樣不黑不白的攜回京中,皇帝偏又國事繁忙,不要說招寢、榮寵,就是平日里的吃用,還是靠同樣出身微賤的雲貴人和瑰貴人不時周濟一二,才能度過。只不過貴人品秩很低,每日能夠由內務府供給的也不是很豐裕——只說火炭蠟燭一項,分別是五斤、十支,隆冬季節,晝短夜長,連自己宮中也不是能夠足敷使用,便是有守望之心,也沒有互助之力了。于是,在這樣的冬夜,主僕幾個也不做任何事情,早早上 ng,擁被而臥,卻不想,皇帝一腳踏了進來。

由宮婢伺候著,胡lu n穿上衣服,到m n口迎駕,「你……」皇帝左右打量了一遍,回頭帶著埋怨的語氣問驚羽,「你知道?」

「奴才不知道。」驚羽明白他問的是什麼,「奴才若是知道的話,不等皇上問,也會向皇上陳奏的。」

皇帝搖搖頭,不再多做糾纏,上前一步,挽起了楊氏,「手這麼涼?很冷嗎?」

「多m ng皇上垂問,民f 不冷的。」

雖是語氣恭謹,卻一片冷淡,皇帝听出來了,不自然的笑了笑,「這里實在不宜居住,今天晚上先到無倦齋暫時住一夜吧,明天,朕再下旨。」

「民f 不敢,民f 在這里……」她的話沒有說完,皇帝轉身就走,楊氏被b 無奈,不敢抗旨,只好跟在六福和驚羽的身後,一步一步向養心殿的方向而去。

養心殿東西暖閣之外,另有兩進房屋,除著名的三希堂之外,還有隨安室、無倦齋、梅塢、能見室和攸芋齋,其中隨安室就是皇後的居所,不過很少留宿,除卻咸豐七年,皇後的鐘粹宮翻新整修的時候住過幾天,就一直空落,有時候皇帝來了興致,在養心殿招後、妃sh 寢,才會使用。

楊氏進到無倦齋中,事先得到消息的御前太監早已經升好了炭火,燃亮燈燭,房中一片明亮,更溫暖如小陽春一般,楊氏渾身一熱,鼻尖發癢,‘哈秋哈秋’打了兩個大大的噴嚏,惹得眾人輕笑連連,「怎麼了,在那麼冷的地方都不會覺得,到這里,反覺得不適宜了嗎?」

楊氏羞紅了嬌靨,「民f 失儀了。」

「冬夜漫長,早點休息吧。」皇帝留下一句話,轉身帶著驚羽和六福,出殿而去。

草草用過晚膳,皇帝讓驚羽多多的調了一硯海的朱砂備用,拿過兩份早已經呈報御前,卻一直沒有機會細看的折子,就著燈光,閱看了起來。一份是李鴻章會餃寶鋆所上,請旨在總署衙m n增設海防股,並兼籌海軍事,奏呈御前,仰祈聖鑒事;另外一份,是新任福建將軍丁日昌所上的,創建輪船水師條款一折。

李鴻章在奏折中說,「海防股之設,……掌管海防之事,凡長江水師,沿海炮台,購置輪船,槍炮、y o彈,乃至日後創造機器、電報線路、鐵路等務,皆歸于該衙m n隸焉。」

他所提出的觀點,是立于皇帝日前說過的,「舉各省水師船政,營制、炮台、海徑、機器、餉需諸般大端,均歸一重臣經畫」之語做出的,他認為,「仰見碩畫遠謨,彌綸八表,領佩莫名。」而具體c o行細務,他說,「中國海疆遼闊,局勢太渙,畛域太分,自非事權歸一,無以通氣脈而資整頓,但設海防衙m n于近畿,沿海各省海防之務僅以一重臣主之,無論東自奉錦,南暨台瓊,首尾延袤萬余里,非一人之才力j ng神所能灌注,而形格勢禁,既無長駕遠馭之方,亦開外重內輕之漸,其事可暫而不可久也。」

「外重內輕」幾個字很是打動帝心,身為過來人,他當然知道,滿清亡國,固然有世易時移,新興資產階級有了更多的政治訴求,而不能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成為了導火索,但地方督撫權威過重,朝廷遙制無方,也是個中y u因之一。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十余年的時間里,他先把全部的j ng力都灌注到了各省官場吏治之上,各項新政的推行,都是在半溫不火、循序漸進的狀態下進行,而不敢過于急躁的根本原因。

皇帝凝神細想,楞了片刻,又把目光投注到奏折上,「……查泰西各國外部、海部並設衙m n于都城,海部體制與他部相埒,一切兵權、餉權與用人之權,悉以畀之,不識他部得掣其肘。其海部大臣無不兼贊樞密者,令由中出,事不旁撓,未可以學在四夷而厚非之。」

接下來,李鴻章引述十年來皇帝每每就‘楚材晉用’之行而口諭及頒行天下的上諭,認為如今‘講求船械,雇覓工匠,延訂西弁,取新式,’本是大勢所趨,更不可為朝堂奏對之語,而成斤斤自守,空敵情之弊。

「……時事變通,如此之亟,應請徑設海部,即由鈞屬兼轄,暫不必另設衙m n,凡有興革、損益、籌餉、用人諸事,宜悉听尊處主持,居中馭外,似屬百年不易之常經,永遠自強之要策。」

到這里,話鋒一轉,李鴻章寫道,「如以鴻章老馬識途,尚可免效驅馳,考以均兼各國事務大臣之例,予以海部兼餃,俾得隨時隨事互相商榷,力所能為,見所可及者,敢不殫j ng竭慮,就近襄助,以期仰副委任哉?」

看到這里,皇帝笑了。他並不認為李鴻章在折子中提出這等隱晦的要求是多麼不能接受的事情,正好相反,李鴻章能力大有,而且野心極大,若是能夠用得好了,是一柄相當好使的快刀既然他能夠在和寶鋆會餃而上的折子中說出這樣的話來,若是終究不予的話,倒似乎是自己這個做人主子的,沒有任人之能呢

一念及此,他拿起筆,在折子行間的留白處加上一段話,「甚好。卿有如此為國建謀肺腸,朕又豈會吝于加恩之賞?」

再往下看,李鴻章說,「至兵船將才,甫經創辦,尤最難得。陸軍宿將,強令巡海,固遷地弗能為良,即向帶內江長龍、舢板之楚將,不習海上風濤,向帶紅單艇船之粵將,又不習機器、測量理,均未便輕以相委。故臣愚見,延請西員教習學生,為培材根基,實目前萬不得已之計。聞俄、美各國,初立水師,皆借用英兵官為先路之導,怠訓練j ng熟,乃專用本國人矣。蓋水師為西國專m n名家之學,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未便師心自用,豈無成就?」

「……西洋英水師,雄視歐洲,蓋萃數十萬人之心力,費數億萬之金錢,窮年累世而後得之,非一蹴可幾也。……我若加一分整頓,敵即減一分輕藐,我若早一日備予水軍,敵即早一日消弭釁端,及今而見諸般實事,尚有可強之日;及今而仍托空言,恐無再強之時矣」

把奏折托在手中,皇帝心里在想,李鴻章之言,雖有危言聳听處,但也著實不失為謀國諍言,而且,從具體c o作到將才選拔、延請西員教習等款,只是礙于他在京中多年,很少辦過外省差事,自然目光有所局限,這也怪不到他的頭上。說起來,總署衙m n的幾個人,似乎也到了該放到外面歷練一下的時候了呢?

胡lu n的想著,把奏折放在一邊,正待拿起另外一份看看,听外面有人在小聲說話,「驚羽,怎麼了?」

「皇上,楊氏……嗯,夫人,的宮里太監來說,楊氏似乎生病了。」

「哦?」皇帝站起身來,走到外面,「可是真的嗎?」

「奴才天膽也不敢欺瞞主子。」剛才和驚羽說話的小太監趕忙跪倒踫頭,「楊夫人病得很厲害,燒得好熱」

「帶路。朕過去看看她。」幾步跨進無倦齋的m n口,對跪滿一地的太監宮婢理也不理,徑直進到暖閣中,燭光下楊氏仰面躺在 ng上,臉蛋兒ch o紅,呼吸之聲非常不平穩,「呼呼,呼呼」之聲不絕于耳,他探身過去,只覺得熱氣撲臉,用手m m 額頭,果然,一片滾燙,「發燒了?傳太醫。」

驚羽忽的一攔,「萬歲爺?」

「怎麼了?」

「夤夜傳太醫,為楊氏診治,奴才怕傳揚出去……」她故意加重了‘楊氏’兩個字的語氣,皇帝一皺眉,「照你這樣說,就不管不問了?」

「宮中有太醫院按古方所擬的成y o,不如先給楊氏服下,若是仍自無效的話,再傳太醫,您看可好?」

「也好。」皇帝點點頭,讓驚羽下去拿y o,自己則坐在軟榻的邊上,看著楊氏,用手m m 她的脖頸,只是干干的發熱,並沒有出汗,心中更是一愣,要是有汗發出來還好一點,這樣的干燒,最是傷人呢

不一會兒的夫,驚羽取來丸y o,「萬歲爺,這里由奴才伺候,您先回去休息吧?」

「難得有這樣一個親近芳澤的機會,你居然要趕朕離開?」皇帝嘻嘻笑著說道。

「您這人啊?怎麼又口花花起來了?」

皇帝嘴里說得言笑無忌,行事卻很是小心,把楊氏半扶半抱著坐起來,讓她倚在自己懷里,取過清水和丸y o,「喂,醒醒,醒醒吃y o了。」

楊氏難過得嬌軀酥軟,連神智似乎也不大清醒,半張開嘴巴,由人將y o丸送入口中,咕咚一聲咽了下去,「走開,還要睡呢」說完,使勁一推,自己歪倒在 ng上,呼呼睡去。

「怎麼這樣嘛?連一句感謝的話也不會說了?」

驚羽好笑的拉著他的手,一路領孩子一般拉出無倦齋,「皇上,楊氏生著病,難免語句h  n,等到明天早上起來,病體好轉了,听聞皇上這樣衣不解帶的服sh 她,一定會心生感動的呢」

「你听听你說的這是什麼?朕還用得到她來感激嗎?」

驚羽一路輕笑,拉著他的手回到暖閣,有司帳的宮婢已經整理好 ng榻,伺候他月兌下衣服,扒掉朝靴,躺在 ng上,這才蹲身行禮,輕飄飄的退了出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