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60節 苗疆之事

作者 ︰ 嵩山坳

第60節苗疆之事

返駕回宮,進到養心殿中,驚羽趕忙迎了上來,「皇上,皇後娘娘差人問過幾次了。」

「沒什麼,等一會兒朕就過去。對了,朕不是說放你幾天假的嗎?怎麼又來當值了?」

驚羽伸出手,輕柔的為他解下披風,「主子御駕在外,皇後娘娘急得什麼似的,奴才怎麼好仍自做閑游之舉呢?」手背踫觸到他略顯涼意的下巴,「皇上,您身上冷得很,先進殿中休息一會兒吧?奴才這就去回皇後娘娘。」

「六福已經去了。你就陪朕說會兒話吧。」拉著nv孩兒的手,進到暖閣,大大的炭火盆燒得正旺,映襯得暖閣中ch n意融融,坐定之後吩咐,「倒一杯茶來,有點渴了。」

「瞧您,倒像是在臣子家中,沒有人伺候您茶水似的。」口中說著,驚羽走到一邊,用保暖的壺套中取出茶壺、茶杯,倒了一杯,端了過來。

「倒也不是他們不盡心伺候。只不過啊,中午用膳晚了,翁心存府上的廚子,大約是習慣了南地口味,淡而無味,朕用得很是不慣,就多吃了一點,齁著了。」

驚羽撲哧一笑,正待說些什麼,卻見他雙膝盤好,坐在御案前,拿起了一本折子。她在宮中當差時日不短,知道皇帝有正經事要做,身為奴才的,絕對不能打擾,當下放輕腳步,出閣而去。

仍舊是用腰間隨身帶著的xi o銅鑰匙打開密匣,取出來細細看著,「雲貴總督吳振棫謹奏,為敬陳苗疆事宜,仰祈睿鑒事。」

在文中他說︰「竊念楚南邊境,半屬苗疆,界連黔屬粵西三省,雜以瑤獞,其人貪忍居心,犬羊成x ng,是以搶奪劫殺視若範常,即新經改歸者,緣其禮讓之風未習,故強悍之氣未消,若非經理有道,將何以為久安長治哉?」

接下來他比附了一段雍正十年,苗疆事起,朝廷派兵征繳的朝章故事,‘雖旋經軫滅,然亦損折弁兵,即使官兵毫無損傷而能盡除余孽,’也不及,「……事先盡心經理,使苗民知有田園之可樂,官長之應遵,法紀之可畏,化悍暴以臻純良,與彼編氓,共循此d ng平正直之路,同為此熙暉之民,閭閻無犬吠之驚,驛路無烽火之報,必在知之以其得也。」

「……今辰沅一帶,人文與內地相同,可見強梗者原可馴良,雖功效不可以年計,要之千里遠行必始于足下也,臣謹稽之往昔,合之今時,其有治理如是,而不便見諸題疏者,謹臚列為我皇上陳之……」

「其一曰,勸苗人開種水田,以養其生也。查苗民賦x ng懶惰,從不習耕水田,唯刈其山上草萊,侯日s 曝干,以火焚之,鋤去草兜,而撒種雜糧。歷代相傳,名曰刀耕火種。既無糞土,又無池塘,豐稔之年,可收菽粟蕎麥等項,稍愆雨澤,所獲極少,汪汪為窮所迫,甘為盜賊,每致滋生事端。」

「此蠢爾苗人,不知衣食本乎地利,無怪舍同而趨異,若任其因循故習,則溫飽無由可得,禮儀亦無由而生。」

看到這里,皇帝拿起了筆,做了一段長長的‘行批’。「苗民地方,于高山峻嶺之中可有水田?漢民慣用犁耙耕種水田,苗民可曾熟悉?水田不可或缺之水牛,苗民可曾听聞、識見一二?籽種非一,遲早不同,必相其天時,因其土脈,播種以時,然後乃獲有秋。苗疆可有蒼谷?可堪做種?抑或必須內地購買之種,始可布種?」(注1)

他一邊想著,一邊筆下不停的寫了下來︰「……若因牛種莫湊,器具不全,苗人本無出境之例,亦無赴內地購買之求,故野多棄壤,致多有貧乏困窮,而禮儀遂無由興也。準于在新闢苗疆內,每處酌量動支公項銀四五百兩兩,發ji o該地方官庫內,以為代買牛種器具之用。」

「凡苗人墾田一畝,賞籽種一斗,仍免其升科。每寨給犁耙一副,更可酌由當地方官購覓匠人教其造作之術。用力勤勞者量賞以鹽茶若干。俟年底時,將墾荒田畝報明存案,用過銀數造冊核銷,並可徐徐教以蓄糞及一切深耕淺種之法,至低窪處所,勸之築塘蓄水,栽藕養魚。」

寫完停筆,攬卷顧盼,皇帝沒來由的苦笑起來︰自祖龍而今貳佰余帝,在奏折中教臣下蓄糞之法的,大約只有自己了吧?

想了片刻,皇帝拿起筆,正要再寫幾句,養心殿m n口有李蓮英說話的聲音︰「主子娘娘,蘭主兒,幾位主子,慢點走。」于是他知道,是皇後到了。

果然,六福和驚羽分左右挑起棉布m n簾,皇後在前,佳貴妃、瑾貴妃、蘭妃、雲妃、y 妃幾個在後,魚貫進到暖閣中,皇帝抬頭看了一眼,「六福?把簾子挑起來,屋中炭氣太旺了。」

皇後幾個進屋行禮,若是往常的日子,皇帝總是會先一步勸阻,皇後算是盡到了禮,請個安就算完事,這一次皇帝大約是注意力都在折子上,氣氛大為不同,或者是有意鬧別扭,低垂著頭,一言不發。

這一來,皇後逃不掉了!只好由柳青青扶著低下頭去,在御座前恭恭敬敬的踫了個頭,其他嬪妃當然也得下跪,就跪在皇後身後。

「哦,都起來吧。」皇帝仍自不抬頭,運筆疾書,「還有幾句話就寫完了。」

妃扶著皇後站起身來,嫣然一笑,「皇上是國事在身,奴才等還是先退下去吧?」

這是蘭妃以退為進的一句話,皇上若是留下眾人,說明心中尚不記掛今天之事,若是一言不發的任由眾nv退下,就要另外想辦法解勸了。

還好,皇帝猶豫了片刻,終于抬起頭來,「不用走,就呆在這吧,大冷的天,來回跑什麼?」說完,又低下頭去。

蘭妃暗中捏了皇後的手肘一下,示意她沒有大礙,扶著她坐到皇上對面的榻上,自己和其他幾個在一邊落座。

皇帝繼續寫︰「督勸數年之後,諸利並行,水田成熟,與內地人無異,而于苗疆大有裨益也。該員可通查苗地可以開墾者有其若干數,及牛具籽種需弗多寡,另行諮部辦理,合並陳明。欽此。」

後面還有另外的六項關于苗疆事宜的陳奏,只是現在來不及細看了,他把折子上的朱砂吹了吹,合上放好,這才轉過頭來,「今兒個是怎麼了,來得這麼齊整?」

「大年初一頭一天嘛。舉國同歡的日子,奴才們陪著姐姐過來,一來給皇上拜年,二來,也想和主子多呆一會兒,說說話。」

皇帝笑了一下,看向y 妃和佳貴妃,「你們兩個的身子,可還好嗎?」

「是。奴才m ng主子聖心掛念,賤軀已經不礙事了。」

皇帝點頭說道,「御膳房伺候的差事啊,現在是越來越回去了。做的飯菜,怕你們吃得不是那麼順口——想什麼,就著宮中的xi o廚房給你們做,想要什麼,就派人來和朕回,朕讓內務府給你們c o持,嗯?」

妃和佳貴妃在杌子上屈身跪倒,「奴才叩謝皇上天恩。」

「你們都有了身孕,就不必行禮了,起來吧,起來吧。」皇帝撫慰了兩位寵妃幾句,轉頭看著皇後,正好,她的目光也向這邊移過來,四目對視,皇後羞澀的笑了,「皇上,今兒個臣妾多有失禮,請皇上責罰。」

「算了,你也是心中掛念,怕朕在外面出什麼是嘛!」

「是,臣妾听大阿哥回宮之後說,皇上到翁心存府上,以帝王之尊,卻給臣下拜年,……」皇後抬眼,清亮的眸子飛快的梭巡了一下他的臉s ,看並無什麼不愉的神情,方始繼續說道,「雖是皇上體恤下臣,終究是禮法相關,而且,臣妾想,一旦傳揚出去,京中百姓蜚短流長,不但于翁師傅不利,那些不曾有如此榮寵的大臣,怕是心中覬覦……」

皇帝一面听,一面想,皇後為人忠厚,而且在國事上從來不肯妄言,這樣的話怕不是她能夠想出來的,一定又是蘭妃!眼楮瞅向葉赫那拉氏,果然,後者眼神閃爍,一副不自然的神情。

不過,皇帝認真想想,也不得不說,蘭妃的話不是全無道理,只是身為一國之君,認錯是不能的,更要將錯就錯下去,「你的話朕明白了。雖然是體念君父,關愛下臣之言,但朕以為,身為君父,敬天法祖之外,也要有一份尊師重道之心。天地五倫,師弟有誼也是其中之一嘛!」

蘭妃立刻ch 言,「皇上的話面面俱到,奴才心中欽服。只是奴才以為,聖駕輕出,多有不諧。不如就由大阿哥等皇子代父分勞吧?等到其余幾位阿哥大了幾歲,也學著大阿哥的樣子,每逢新年的時候,到大臣府中拜年?」

「這倒是個可行之計。等明年新ch n到來之前,朕再親自下旨吧。到時候,二阿哥、三阿哥幾個也長了幾歲,可以和大哥一起到各位朝中耆宿、上書房師傅家去拜年了。」

看皇帝心情轉好,殿中氣氛又自不同,皇後笑著問道,「皇上,在大臣府中,居然遇到大阿哥前去拜年,怕是也沒有想到吧?」

「嗯,確實沒有想到。」憶起白天在翁心存府中見到孩子乖巧可愛的樣子,父懷大慰,「說起來,大阿哥年長了幾歲,懂事多了,行動趨拜之間,像模像樣,xi o大人似的。只有一節,你還有你……」他分別一指皇後和瑾貴妃,帶著笑意說道,「你們根本就不會打扮孩子。好端端的男孩兒,偏像nv女圭女圭似的,披紅掛綠,難看不難看?」

一番話說得眾nv嬌笑連連,「本來大阿哥也是不願意的,只是啊,五阿哥還xi o,皇後就把一片愛子之心,全數放在大阿哥身上了。」五阿哥叫載湀,也正是咸豐皇帝的嫡子,生于咸豐六年的臘月,剛剛滿一周歲,成天h n吃悶睡,不解人事。所以瑾貴妃會有這樣的說話。

皇帝也笑了,伸開雙tu ,飄落在外面,皇後給身邊伺候著的柳青青使了個眼s ,這秦淮河上風月無邊的嬌xi 子忙上前跪倒,「奴才伺候主子。」

皇帝心中一動,任由她捧起靴子蹬好,站了起來。柳青青身材嬌xi o,所以當年流落江湖,有一個‘賽香君’的名號,漢人nv子,從xi o裹足,皇後知道丈夫喜歡xi o腳nv子的x ng情,特意下懿旨,讓她在宮中穿輕便的軟鞋,不必穿hu 盆底,更加不必放足——就更顯得體態玲瓏了。

皇帝站直了身體,比柳青青高出一大截,nv子的額頭只能踫觸到他的xi ng口,向後退了半步,「皇上?」

帝向m n外招呼,「六福?」

「奴才在。」

「傳膳,朕今天晚上和皇後及宮中嬪妃同進。」

「喳。」

用過了晚膳,皇帝把皇後留在暖閣中,其余眾nv帶著不同的心思跪安而退,冷淒淒的下弦月投sh 進來慘白的光,夫妻兩個並頭而臥,躺在被窩中說悄悄話,「皇上,您不會怪臣妾多事吧?」

皇後的身子向男人懷里縮了一下,口中訥訥說道︰「臣妾听大阿哥一說,真的嚇壞了!您想,今天是大年初一,街面上到處圍攏的都是百姓,一旦遇到什麼心懷不貴的歹人,可怎麼得了啊?這才不揣冒昧,傳旨給富廉,著他到翁府促駕的。」

「朕不怪你。其實,朕今天出去,並不是為了到翁心存府上去,只是想出去散散心……」他把今天的經過和皇後說了一遍,一只手摟著她,一只手還不老實的在她xi ng前摩挲著,「也真是不巧,朕看見翁同龢,還想躲他來著,誰料終于還是給他撞上了?」

皇後給他n ng得渾身發軟,嬌喘細細的轉過身體,她于房事所求不多,剛才一場歡愉,**j 烈,大覺有些吃不消,偏丈夫兩tu 之間,xi o將軍堅硬如鐵,一派躍躍y 試的樣子,勉力維持著靈台一點清明,握住丈夫愈見向下的手掌,「皇上?」

皇帝從她xi ng前抬起頭來,湊過去w n了她一下,「什麼?」

「臣妾有件事,想和您說?」

「是什麼事?你我份屬夫妻,本是一體,有什麼事就說吧。能夠準了你的,朕一定準了你。」

「年前,嗯,嫂子入宮來了。求臣妾關照……」

皇帝的手停在下來,微微眯起雙眼,似乎是在回憶著什麼,「是為廣科而來的吧?他現在是什麼差事?」

廣科是皇後的哥哥,他們的阿瑪叫穆揚阿,任職廣西右江道,nv兒進封為皇後,于後家照例有一份恩典,首先就是抬旗。

皇後身分尊貴,照理說應出在上三旗,但才德俱備的秀nv,下五旗亦多的是,或者出身下五旗的妃嬪,生子為帝,母以子貴,做了太後,則又將如何?為了這些難題,所以定下一種制度,可以將後族的旗分改隸,原來是下五旗的,升到上三旗,名為‘抬旗’。

鈕鈷祿氏家是滿洲正藍旗,照京城八旗駐防的區域來說,應該抬到上三旗的瓖黃旗。第二就是對後家的一些慣常封典,其中之一就是後父被進封為‘三等承恩公’。

後父封為‘承恩公’是雍正年間的事,到了高宗晚年,把這個例封的公爵,定為三等,理由是不勞而獲的‘承恩公’,與櫛風沐雨,出生入死,在軍功上得來的公爵,不可同日而語。這也是清朝對于外戚宦官之禍,特加警惕,以及高宗多方裁抑的緣故。

穆揚阿由nv而得了一個三等承恩公的爵位,自然不能再做他的差事,回京之後,因為年邁體衰,也無法安置,總算皇帝和皇後琴瑟相和,有心照顧,讓他做了‘散佚大臣’,也不用入值,每月干領一份俸饗。臨到佳節,來自帝、後的賞齎不斷,本來日子可以過得很舒服的,不過家有愚子,就難說得很了。

這個愚子就是廣科,他是皇後的嫡親哥哥,任事之能全無,每月在戶部領一份俸饗,卻全然不夠hu 銷,三十余歲的漢子,沉m 賭博,俸祿輸光了,就手心朝上的找同僚告幫,別人知道他是皇後的哥哥,不敢不借,但前腳借給他,後腳進到賭坊,又輸個j ng光,再轉頭來借,旁人惹他不起,就只好敬鬼神而遠之。

在同僚處籌措賭資不得,廣科就只好回府找老父挪借,穆揚阿不給,就找母親,老太太心疼兒子,總是辦法滿足,實在沒有辦法了,就只好進宮去求nv兒。這一次是怎麼了?廣科吃豬油m ng了心了?居然打主意打到自己頭上了?皇帝心中如是想著,口中隨意問道,「怎麼?又要借錢嗎?」

「不是的。臣妾的嫂子說,廣科痛悔往日之非,想請皇上賞他一個稽勛司的差事,也好為國報效,為皇上分勞。」

若不是皇後多年來為自己敬重憐愛,皇帝幾乎忍不住要大笑了。忍住笑已經不容易,說話卻結巴起來,「他……想為朕分勞?到稽勛司去?好啊,先讓他把轄內的本分事做好再說。若是真有起s ,朕會想著他的。」

夫妻兩個說了會兒話,皇後沉沉睡去,皇帝卻瞪大了眸子,無半點睡意。心中放不下白天處置到一半的折子,躺在榻上向外問了一句︰「驚羽?」

「驚羽在。」

「西暖閣那邊,可點有炭盆嗎?若是沒有的話,去命人點來幾個,朕等一會兒過去。」

「回皇上話,有炭盆的。暖閣中暖和著呢。」

「進來,伺候朕更衣。」

驚羽答應一聲,撩起m n簾進到閣中,皇帝輕手輕腳的撩起被子,給皇後蓋好,自己則lu 著身子,坐到榻上,h n不當回事的望著驚羽,「怎麼了?」

驚羽暗罵自己不懂規矩,皇帝在養心殿招寢不是第一次了,她雖仍是處子,卻也多有所見,不合晚上帝、後行**之事時,柳青青和她在外間听用,姐妹間一番談心,讓nv子心中綺念升騰而起!

在柳青青以為,驚羽伴駕多日,早為皇上臨幸過了,卻全不知內中關竅,听驚羽羞紅著嬌靨,把皇上當初和她說過的話復述一遍,柳青青不知道心里是個什麼滋味,「你啊,真是糊涂!難得皇上愛你重你,怎麼……就會荒怠了呢?」

驚羽和柳青青原是主僕,現在卻以姐妹相稱,听她話里有怨懟之意,心中沒趣,不過夜s 深沉,倒不怕柳青青目有所視,「那,依姐姐之見呢?」

「若是換作了我的話啊,呵呵……」柳青青笑了一下,突然改了話題,「前數日,主子娘娘和我說,皇上聖心之中怎麼想的,做奴才的不能多問,不過,既然決意將你我二人從江南帶到北地,想來也不會只是為了宮中少了兩個听用之人吧?」

驚羽心中奇怪,當年秦淮河邊的賽香君,容顏俏麗,不知道引得多少富豪公子、府城大員傾心愛慕,y 求一夜之歡,都給她以種種手段推拒在外,怎麼到了京中,進到御苑,反倒是這樣一番形容了?難道當年所做,都是佯裝出來的嗎?

正在思忖,柳青青黯然嘆息一聲,「好妹妹,你感莫是心中瞧不起姐姐?」

「啊,姐姐誤會了,不論到了何時,姐姐在妹子心中,都是那清節可風的……」

「清節可風?天下又有哪一個樂戶之家的nv子,是可以稱得上這四個字的?總算姐姐清白未失,幸遇真龍,方有今日處境,否則的話,能夠當得了一時,難道還能當得過一世嗎?」柳青青自嘲的笑道,「若是左右難免,何不將這清白身子ji o付一國之尊?能夠得皇上寵幸,不總比那販夫走卒,滿頭瘡痢之人勝強萬倍嗎?」

驚羽給她的話說得xi ng口煩悶y 嘔,「好姐姐,不要再說了,太讓人難過了。」

「妹子,你朝夕陪伴皇上,便沒有求凰之心嗎?姐姐可是不信哦?」

柳青青出言調笑,令驚羽大羞,轉念想想,她的話並非無禮,當初在秦淮河邊初見,不過以為是一個滿口荒唐的北地鄉下漢子,誰料多次往還,言語調笑無忌中,竟不知不覺讓自己一縷柔情,全數系在他的身上,到後來,陪著他和自家xi o姐一起到御用車廂之中‘探險’,眼見事敗在即,終于不克忍耐,在車廂中傾吐真情……,現在想想,他那時候一定會以為自己是個渾不要臉的輕薄nv子吧?

正在胡思lu n想,听見暖閣中皇帝的聲音,nv孩兒趕忙進來,伺候皇上穿上了衣服,在他身前掌著燭光,到了對面的西暖閣中。

「六福,多多的調一點朱砂,朕今天晚上要用的。驚羽,你去泡一壺釅茶來。」

不一會兒的功夫,二人完備差事,皇帝就著燈光,開始閱看日間未曾看完的折子。除了第一項的勸慰苗人學漢人耕種水田之外,吳振棫的另外六項條陳分別是︰設義學,教誨苗人子弟;令苗徭砍伐樹木,刈除草萊,以平險阻;多制火器,示威苗徭,並以資固守;苗疆文武官員駐扎之處,請量給帑項收儲,而廣為積蓄,以備急需;苗疆之地仿照沿海之例,令居民團結守望,以固邊圉;還有最後一項︰苗徭犯罪逃匿,應立法懸賞擒獻,務期必獲也。

這樣的一份奏折,提綱挈領,通觀全局,不過,正如吳振棫在折子的最後所奏陳的那樣,是y ‘富之以田畝,教之以禮儀,繩之以法度,示之以軍威,y u之以利益’,達到‘雖無可近功,總冀漸臻于純良’的目的,但奏折中于各種所聞所見,及苗疆之地與內地中原之別,及c o行之間的種種繁雜,卻無一言以答對。

如‘設義學,教誨苗人子弟’一項,吳振棫只是說,‘苗徭劫搶凶橫,皆緣僻處萬山,未睹禮讓之風,聆詩書之訓,以致肆為盜劫,拒捕官兵,若再不為化誨,則是終屬野人,而馴良無日也’。

文中所議,僅此而已,全無半分能夠有的放矢的建設x ng意見,n ng得只好由皇帝在行批中詳加料理!‘安設義學,講讀律令,並導以尊君親上,孝親敬長之義,四五年間,即可大見功效。若果教化有成,則該館中生員量加議敘,以示鼓勵。’

最開始的幾節,皇帝還能壓下x ng子來逐一批示,到了後面,仍自如此,就讓他分外覺得不滿意了。吳振棫是怎麼回事,存心要把難題拋給朕,讓朕來為他尋一個解決之道嗎?若是這樣的話,朕要這個雲貴總督有什麼用?

想到這里,把折子翻到最後一頁,濡濕了筆端,在留白處快速寫道,「該員糊涂!凡此種種,皆為該員任上所料、所知,所厘清之事。今全數呈遞御前,是意y 使朕行一省總督事職權耶?若系如此,爾亦毋須留任,自尋你的去處吧!」

放下筆想了想,又加上一句︰「著該員于任內通詳苗情,行文再報,欽此。」

抬頭看看多寶格中放著的西洋自鳴鐘,已經過了23點,皇帝j ng神正好,又拿過崇實上的折子,認真看了起來。

注1︰‘行批’也叫‘夾批’,一般而言,是指奏折的文字分為不同的段落,大臣書寫之時,預先留下空白,為皇帝批示方便而準備的——和其對應的,是總覽文字之後所做的‘總批’,和行批比較起來,總批的文字會比較短,大約是一些規定的句式,例如‘知道了’、‘ji o部議處’等。

祝讀者朋友節日快樂!國慶長假,休息的時候不要忘記訂閱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