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44節余波未靜(2)

作者 ︰ 嵩山坳

第44節余b 未靜(2)

一听這話,奕便已經明白,皇帝心中有了悔意,認真的考慮片刻,奕說道︰「臣弟有句話請皇上斟酌,如若委實舍不得,皇上不妨可以兵士擔點責任,這樣不傷大局,兵士的命也就保住了。」

皇帝一愣,回身望著奕,始終沒有說話,奕給他灼灼的目光盯得後背發緊,樁子一般站在那里,一動也不敢動。

「這倒是可行之計。新軍整訓數年來,朕雖多次與曾國藩有批示,終究是霧里看hu ,隔了一層。」皇帝站了一會兒,繼續舉步前行,口中說道︰「若說訓誡不力,朕也著實是要擔一點責任的。」

奕想了想,皇帝若肯于下旨擔責,便如同罪己一般此刻自然不必提,兵士的x ng命可保無虞,但日後應景兒起來,便是極大的麻煩。一時間心中有些失悔,不該貿然進言的。

兄弟兩個在內中走了幾步,皇帝回身一笑︰「老六,你的那個大妞啊,著實是可愛這數日以來,全仗著她在朕身邊不時笑語歡聲,方能一解兵事政事繁仍之苦哩。」

奕笑了,「臣nv不過xi o有聰明,自當年經皇上聖心教一番之後,略月兌童稚。此番m ng招入宮,種種lu n言lu n動之處,皇上不但不以為非,反溫語相加。臣弟惶恐無地。」

皇帝微覺得遺憾的搖搖頭,「可惜啊,大妞是個nv兒,若是個男孩子……」他笑著說︰「朕一定會更加認真教,為我天朝再添一賢王到時候,老六,便是你,怕也要給比下去嘍」

這樣的話奕實在不知如何作答,支吾著說道︰「經由皇上教,這個……未來的成就,自然不一般的很。」

皇帝再一次大笑起來,「罷了。今天暫時就談到這里,你跪安吧——明天,你和總署衙m n的人遞牌子進來。朕還有話要說。」

打發走了恭親王,皇帝腳下不停,帶著驚羽和六福幾個,到了皇後所居的鐘粹宮,得到通傳的皇後先一步迎了出來,在m n口接駕︰「臣妾參見皇上。」

帝後有二十余日不見了,自兩國戰爭凱釁以來,百凡大事均須皇帝一言而決,心中又時時掛念前方軍情,連晚上休息、睡覺都很不安穩,一來沒有那份心思,二來也不願意為夜來軍報驚擾到後宮後妃,第三便是冬至祭天大祀,皇帝天父地母,夏至、冬至兩次的圜丘大典,極為隆重,需要齋戒數日,不享樂,不招寢,故而也輕易不肯翻牌子sh 寢了。

前方大勝的消息傳回京中,皇後等自然也知道了,帶領宮中姐妹朝服相賀,夫妻眾人方才見過一面。難得今天政務空閑,皇帝到了宮中。

「大冷的天,怎麼不在屋中?不是和你說過了嗎?不要到院子里來了?」

「臣妾愧m ng皇上關愛,只是,禮法不可廢。臣妾統領後宮,更當為姐妹們做出表率才是的。」

「算了,這樣的事情,朕說不過你。走吧,我們進去說話。」

進到鐘粹宮中,寒冷的空氣被阻隔在外,屋中一片暖洋洋的,皇後幫著他月兌下靴子,又命柳青青取來一 ng英國人進奉來的玫瑰hu 瓣圖案的毯子圍住雙腳,皇後在炕沿上坐下來,陪丈夫說話。

「臣妾听連英說,皇上為慶功而舉的大筵已經散了,大約等一會兒就回到臣妾的宮中來了。」鈕鈷祿氏笑了一下,「臣妾命人準備,不想……」

「你是說,朕來晚了嗎?」和皇後在一起,皇帝心中一片平安喜樂,也略月兌了痕跡︰「讓你久等,倒是朕的不是了。」

「臣妾不敢。臣妾豈敢因一己之s ,而耽誤皇上料理國事?」

「哈秋」皇帝突然打了個噴嚏,「皇上,敢莫是受了涼了嗎?」皇後立刻吩咐,「李蓮英,去傳……」

「不用」皇帝喚住了m n口的李蓮英,「不過是xi  o受涼,沒的驚動太廣。」

皇帝有旨,皇後自然不能多說,再一次落座問道,「皇上,可是有什麼煩勞聖心之事嗎?」

「是啊。」皇帝說道,「其實也說不上是煩勞了,只不過,新軍軍營中出了點事。」

清朝有祖制,後宮不得干政,皇後听他說起正經事,連話也不敢多說了,只是靜靜地听著,等到他把事情說完,方呆呆的問了一句︰「那,皇上,這三百余兵士,就都要殺了嗎?」

「朕也覺得為難,自皇考棄天下而去到今天,將近十年中,各省報上來,由朕親自勾決的人犯,每年也不過200余人,如今一天之內就要殺掉……哎」皇帝嘆口氣,語氣中滿是不勝憂愁,「其中又有很多,是確有可憫的。讓朕好為難啊」

「那,若是皇上分別對待呢?」

「做不來的。若是分別對待的話,只怕這三百余人中,每個都有可恕之情,你想想,到時候,朕是殺還是留?」

「這?」這本來就是皇後不懂也不敢多問的,一時語塞了。

「不提這些,六福,到御膳房去看看,可有什麼新進來好東西沒有?」皇帝一面月兌下棗兒紅緞面的白狐皮袍,一面吩咐。

「奴才已經去看過了,有關外進的銀魚、野j ;甘肅進的黃羊;安徽進的冬筍;浙江進的醉蟹;奴才讓他們預備了一個頭號的火鍋。」

「好」皇帝望著彤雲密布的窗外,「‘晚來天y 雪,能飲一杯無?’你通知膳房,今天晚上朕就在皇後房中sh 膳。」

「是」六福承旨,「今兒晚膳,皇後在鐘粹宮伺候。」

「去傳吧,讓他們手腳麻利點兒,朕有點餓了。」

皇後笑了,看宮nv站得遠遠地,便輕聲說道︰「說得那麼可憐這兩天吃齋,怕真的是餓著了?」

皇帝也笑,「可不是今兒得好好補一補。」

于是六福下去通傳,皇後在炕沿上陪皇帝說著話,另外一邊,變通平常傳膳的那套例行規矩,屋內留下兩名宮nv,廊上只是六福和李蓮英伺候,皇後陪sh 著皇帝,淺斟低酌,笑聲不斷地用了一頓十分稱心如意的晚膳。

皇帝仍舊是不喝酒,一邊淺淺的啜著**,一邊任由皇後為自己布菜︰「你也坐下來,和朕一起吃嘛,這樣的事情,由驚羽和青青來做就是了。」

殿中伺候的,正是皇帝從江寧帶回來的柳青青和趙驚羽,一個在皇後身邊擔任宮nv,連帶著學一些規矩,另外一個由皇帝親自教,數月下來,大見其功之外,更是迥異其趣︰柳青青謹言慎行,恭敬有禮;而趙驚羽卻活潑可愛,言笑無忌。

每日里呆在皇帝身邊,政事之余,皇帝會故意尋一些話題,和她斗斗嘴,開開心,說說笑笑間,更是讓驚羽姑娘的一顆芳心,全數系到了年輕的天子身上。

這在宮中不是秘密,連六福、楊三兒幾個皇帝身邊的近sh 對驚羽也是恭敬有加,就是知道,用不到多久,這個和自己一樣做宮婢的nv子,就會飛上枝頭變鳳凰了。這樣的冷灶,此時不燒,更待何時?

但奇怪的是,皇帝雖多有調笑,卻從不過禮,似乎只是把她當成一個玲瓏可愛的xi o女圭女圭來看待,始終未有寵幸之事。在六福幾個看來,分外覺得奇怪。

談笑晏晏之間,帝後用過了晚膳,殘席撤下,兩個人坐在軟榻上說話,「皇上若是真的喜歡,就把青青和驚羽收了吧?左右兩個姑娘也是從江寧給您帶回來的,總不能就這樣放在宮中吧?」

「此事再說吧。這個趙驚羽啊,朕很喜歡和她說話。你知道嗎?她從來不會為了朕是皇上,就順著來說,經常和朕頂嘴呢」

皇後依偎在丈夫懷里,微有些不悅的一皺眉,「怎麼還有這樣不懂規矩的?」

「你別責怪她,是朕特準她這樣說話的。成天听那些大臣們口中的頌聖之言,朕有時候真覺得膩歪透了。朕和她江湖論ji o,也著實是不願意讓她變得規行矩步,n ng到後來,變得千人一面。」

「主子寵她,是她的福氣,今後,可也不能讓她不分時候,不分地方的胡鬧。此事啊,皇上就不必管了,由臣妾去說。」

皇帝心中有些後悔,不該和皇後說這些話的。只是整肅宮禁,是皇後的職責,自己也不好多言︰「你說歸說,也別嚇到孩子,好啵?」

皇後握住丈夫的手,輕笑著點點頭,「臣妾記下了。這一次,只有臣妾和她兩個人來說,不讓旁的人在旁,總行了吧?」

「這樣就是最好。」皇帝說,「秀兒,你的手有點涼啊?不是身子不舒服吧?」

「不是。臣妾生來怕冷,每年一到冬天,總會難過非常——這也是從xi o就有的了,皇上不必為臣妾掛念的。」

皇帝低頭望著她,溫情的為她梳攏著額頭垂下的頭發,「咸豐四年的時候,朕記得你懷了身孕,卻是為了此一節而至xi o產,是不是的?」

皇後嘆了口氣,「大約是孩子不願意到這個世界上來吧?也是臣妾福薄,不能為天家再添子嗣。」

「朕和你都還年輕,你又是最心善的,送子觀音即使要送子嗣過來,也是第一個要給你——擔心這些做什麼?」皇帝說,「哦,從明天起,你別在鐘粹宮住了,朕讓內務府再好生修葺一番,把這些窗戶、m n框之類的,再行填補嚴實——xi o民都說︰針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風呢你又是怕冷畏寒的身子骨,暫時就到……寶月樓去吧。」

皇後一驚而起,「到寶月樓?」

「是啊,那里是高皇帝寵幸西域香妃所建,全數是穆斯林風格,用的幾乎都是石材,密不透風之外,更建有土耳其浴室,朕回頭讓太醫院準備一些暖身的y o材,你用其來泡泡澡,于你大有好處的。」

皇後心頭一暖,為丈夫的關愛憐惜幾乎落下淚來,只是寶月樓在禁苑之西,距離養心殿很遠,若是搬到那里去住,只怕本來就不多的夫妻談天的次數,就更加少了︰「皇上疼惜臣妾,臣妾感戴莫名,只是,寶月樓距此遙遠,又是寒冬季節,便不提皇上去到那里,路上受寒,臣妾心中不忍,……」

皇帝撲哧一笑,「朕明白了,」他說,「你是舍不得朕,是不是?」

皇後嬌媚的臉蛋紅彤彤的,卻勇敢的點點頭,「臣妾不敢欺瞞主子,實在是舍不得皇上。」

「這樣啊?那就算了。不過鐘粹宮暫時不能住了,你搬到養心殿去吧。白天不提,晚上,也好和朕說說話。」

皇後大為驚訝,養心殿是皇帝的寢宮,便是有翻牌子招嬪妃sh 寢留宿其中的,也從來都是要在天明之前,移駕回自己的寢宮的,怎麼讓自己住到那里?「皇上,這怕……不合適吧?」

「有什麼不合適的?朕的話就是規矩,就這樣定下來了。左右也不會很久。白天你在姐妹的宮中說話談天,晚來到殿中去。等到鐘粹宮這邊的事情竣工了,你再搬回來,不就好了嗎?」

皇後驚訝過後,心中喜歡,笑著點點頭,「臣妾領旨,謝恩。」

皇帝將她擁在懷中,輕w n著臉頰,就在你儂我儂的時刻,忽然,他停頓了片刻︰「哦,朕突然有了一個好主意。不過,此事要勞煩皇後的鳳駕,幫朕一個忙。」

皇帝難得留宿,皇後給他w n的正在情熱如火,听他說話,遲疑了一下,昵聲問道,「皇上有什麼事要臣妾去做,只管說就是了。怎麼……還說幫忙呢?」

「不是,此事確實有些難為人。」皇帝扶起了她,「你明天到養心殿去,當眾為光武營兵士求懇,讓朕留他們一條x ng命,你說怎麼樣?」

皇後趕忙忘情的坐了起來,「上養心殿?」一驚之後,繼而又有些興奮,目光流動一下又黯淡下來,搖頭道︰「……我不敢……那不和戲本兒里唱的,鼓兒詞里說的一樣了……您是聖君,這些人又有取死之道,我說什麼好呢……」

皇帝笑道︰「朕來教你,他們那些大臣,都是你的奴才。你進殿他們都得老實跪下,怕他們什麼?聖君也得賢後來配你就說——兵士雖身犯軍法,例在不赦,不過年級他們初初征戰,心頭難免慌lu n,此番對敵之時,也稱得上勇武二字,況且听說,這幸存之兵,上至一營統帶,下到庶伍士卒,無不個個帶傷。以此觀之,兵士們尚有為國效力之心,只憑這一點,就足以免了他們的死罪。不如就此施恩放過,留待日後,為國出力——看他誰駁得了?」

皇後心里j 動,深情地望丈夫一眼,說道︰「皇上有命,臣妾自然遵旨。可這畢竟帶著干政味道,若是給人留下皇上听f 人之言輕赦罪人的口實。可怎麼好啊?」

「這一層你放心,朕還有後命,總之不會讓這樣的事情成為成例的。」皇帝主意大定,心中放松,「你想想,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一言施恩,救了三百余人的x ng命,便等若是造了兩百多層浮屠,想想吧,上蒼有靈,又該是怎麼樣的施福于你?」

「皇上說錯了,是兩千多層浮屠才是的。」皇後嘻嘻笑了起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