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39節二鴉之戰(9)

作者 ︰ 嵩山坳

第39節二鴉之戰(9)

中英兩國因為鴉片輸入的糾紛在東南沿海的一場惡戰,是引發國際關注的極大事件,雖然英國人保證,不會因為這一場戰斗,影響到在華其他歐洲國家的利益,更加不會因為英國人本身,對在華的各國僑民造成身體上的損害,但如果真的打起仗來,士兵還能有何顧忌?最後的結果,還不是無端的遭了池魚之災?

因此之故,戰爭初始,各國在華的僑民紛紛選擇了規避,不過這些人舍不得就此離開,便從東南各省,轉道北上,聚集到了京中,在這些人想來,英國人就是再有軍事實力,也不能一夜之間就打到北京來的吧?

誰知道戰況的發展出人意料,十月初的時候,英軍在廣州城外盤踞多日之後,突然掉頭入海,放棄了所有取得的成果,轉向北方而來,這一下,不但京中的外籍僑民害怕,大清治下的百姓更是心頭恐慌,lu n成一團。一天之內,米糧的價錢就漲了8成。

幸好朝廷采取了嚴厲的干預措施,對于那些哄抬物價,乘機發財的不法商販狠狠地抓了一批,總算是止住了這股風氣的蔓延。

隨後,就是前線的消息傳來︰英國人投降了北京、直隸省內的百姓歡呼雀躍,臨近京師的數省,得到消息之後,紛紛上章朝廷,向皇帝慶功。

雖然有了英法聯軍艦隊全面投降的好消息,皇帝仍自不敢大意。和艦隊困在河中動彈不得,只能讓清軍像打靶一般的轟擊比較起來,額爾金、格蘭特帶領的兩萬余陸軍兵士,才是心月復大患

故此,面對軍機處和得到消息,趕來請旨慶賀的內閣臣僚,他反倒大發脾氣︰「瞧你們那副得意的樣子?不過是撈上來一網死魚,也值得你們全數月兌了痕跡了?」

奕臉s 通紅的跪了下去︰「臣等糊涂。只是,臣弟以為,使英軍艦隊全數歸降,不但是我皇上用兵如神,決勝萬里之功。更且一雪先皇之恥,想來,先皇、列祖列宗有靈,亦當含笑天上矣。」

皇帝沒有接他這樣的話題,轉而下旨︰「電傳賽尚阿、曾國藩、奕山、僧格林沁。朕不允許一員聯軍士兵進入直隸省境,就在山東一地,要全殲這股遠道而來的敵寇」

「……還有,電告椿壽和勞崇光等。暫時被安置在省內的英法聯軍,不可過于委屈。總要彰顯我天朝氣度于外域才是的。英法兩國的軍官,士兵飲食習慣大異天朝,告訴椿壽他們,能夠為之解決的,盡可能解決,實在不行的,也要和英國人說清楚。」

奕有些不以為然,這哪里還是俘虜,簡直成了對待英國來華使者的規格了,不過皇上的話就是聖旨,當下踫頭,「皇上聖慮周詳,臣等自嘆不如。更有一番于英夷的憐惜之心,更是仁厚之君,想來英法夷人但有人心,亦當感懷聖恩。」

「恭王,你是不是認為朕這是在屈己從人?」

「臣弟不敢。」

「也難怪你會有這樣的心思。其實,英法兩國,終究是文明之邦,數年前派遣技師、工程人員到天朝來,為鐵路施行、海防構建,總算是出過力。朕將心比心,總要有以為報,更且說,如今朕善待投降的兵士,日後于招降其余的聯軍兵士,也是大有好處的。」

奕說︰「只盼英人能夠領悟皇上的一片苦心,放下武裝,投降天朝。」

「朕和你心有戚戚,只是啊……」皇帝苦笑著撓撓頭,繼續說道,「有些人,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艦隊的失敗,尚可歸結為天朝巧計百出,而陸軍,總要硬踫硬的打上幾場,方能有最終的結果。」

「那……」

「怎麼了?擔心賽尚阿他們會打敗仗?」

「臣弟只是以為,英夷初初犯我疆土,如新硎初發,我軍不可不避其鋒芒,賽尚阿等所練新軍,若是能夠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之法,當可……」

「老六,你的話不能說不錯,只不過,自朕命曾國藩天津演練新軍以來,已歷三載,每年數以百萬計的銀子hu 出去,朕不是要養一群如當年在天津所見的那樣的孱弱兵士的。正好相反,朕要在陸地戰場上,堂堂正正的勝過英國人也免得給列夷恥笑,以為我天朝武備不修,只會以一些詭計百端,輸給這樣的國家,人家心中怕也是不服」

皇帝說出這樣的話來,奕還能說什麼?只好踫頭領旨,跪安而出。

見過了朝臣,皇帝起身,進到寢宮中,屋中燒著大大的炭火盆,一室和煦,踩著軟軟的,繡有五福捧壽圖樣的地毯,來回走了幾步,「六福?」

「奴才在。」

「傳諭,大阿哥載澧自入上書房以來,學識j ng進,甚慰朕心,晉封為勇武貝子餃。一切儀制,著奕會同禮部,具折呈報。」

福等了片刻,見皇帝沒有旁的吩咐,轉身出殿而去。

在殿中批了一會兒折子,皇帝起駕,到了瑾妃所居的儲秀宮,阿魯特氏不想天降大雪,御駕會突然而至,整理一番儀容,跪在m n口迎駕︰「奴才恭請皇上聖安。」

「起來吧。」皇帝微笑著望著她,紅潤的臉頰,一排整齊雪白的牙齒,「可用過午膳了嗎?」

「是,m ng皇上垂問,奴才已經用過了。」

「朕接到你阿瑪從山東發來的奏報,英軍艦隊已經如朕所期的那般,正式向天朝投降了。這其中,你阿瑪立功匪淺啊。」

阿魯特氏離座而起,恭恭敬敬的听皇帝說完,莊重的跪了下來︰「奴才的阿瑪m ng皇上不棄,于重譴之後,另行啟用,本就是抱著上慰主知的心思,投身新軍演練。這一次能夠在山東建功,也全是皇上指揮若定,士卒用命,方有微功。」

「朕倒是不知道,你還有這樣一番奏答呢」皇帝似笑非笑的搖搖頭,對她說,「這樣的話,朕在朝堂听他們每天說得太多了,你就不要說啦——起來吧。」

魯特氏又踫了個頭,站起身來,垂手肅立。

自從江南巡幸回京,到兩國戰端驟起,皇帝已經有多日不曾翻牌子sh 寢了,如今眼見清軍初步建功,大漲了國威、軍威,心中歡慶之下,又升起了旎念,不過現在日正當午,如何能夠行那白晝宣的荒唐事?強自壓抑著火氣,和阿魯特氏說了幾句話,方才轉身出宮。

到了第二天,京中所有的各國駐華使領館均得到了這個哄傳天下的消息︰英國遠征軍海上編隊,在中國山東省的一條名叫大汶河的河面上,為清軍包圍,西馬中將下令,向中國方面投降,並舉行了正式的投降儀式。現在,這些人正在山東省內被暫時關押拘禁,人員傷亡及投降之後的俘虜處理情況不明。

美國公使哈利.赫爾曼第一個趕到總署衙m n,向中方打探消息的真實x ng時,李鴻章對他說︰「是的,公使先生,您的消息沒有錯。英國艦隊已經于咸豐七年的十月二十六日,向大清政f 投降了。只是,正式的投降文書現在正在用驛馬飛報到京的途中,暫時未能出示。」

哈利.赫爾曼又問道︰「那,不知道貴國準備如何對待這一次被俘虜的英軍官兵呢?」

「對不起,公使先生,這屬于我大清與英國之間的國際往來中的內容,請恕我暫時不能告知閣下。」

哈利不死心,追問了一句︰「據我所知,貴國也有數量不少于1000人的俘虜落到英國人的掌握中,貴國是不是準備用這些人的x ng命,來換取貴國戰士的生命呢?」

「公使先生,很感謝您對于我國一些事物的關心,也很感j 您對于那些不幸被英軍俘虜的士兵的關切,但,這樣的問題,我是不會回答您的。」

哈利嘆了口氣,「那,李先生,貴國這一次戰勝英國海上部隊的具體戰術策略,能不能向鄙人透l 一二?」

「這一點嘛,請公使閣下耐心的等上幾天,到時候,我們會連同您剛才提出的問題一起,給出正式的答復的。」

「李先生,難道不能事先透l 一點兒嗎?您知道,美國人是很好奇的名族呢。」

李鴻章笑了,「公使先生,我能夠給您說的只有一句話,英軍以無道之師,行悖天逆民之舉,最終全面向我天朝投降,早在他們的軍艦駛離軍港的那一天,就已經注定了的」

哈利.赫爾曼在李鴻章這里得不到任何的解釋,泱泱然的回去了。在他之後,來自瑞典、丹麥、挪威、西班牙等國的公使紛紛來到,李鴻章敷衍了一陣,如數打發了回去。

便在此時,行進在山東省內的遠征軍,仍舊是一副志得意滿,神態從容的進軍姿態——除了額爾金爵士和格蘭特將軍。

兩個人已經接到了來自國內發來的電報,知曉了西馬在和自己分手兩天之後,無奈之下,率艦隊全數投降清朝的消息,只是信息難以分明,西馬是如何輸的?輸到何種程度才迫不得已繳械投降,他還並不清楚,不過,饒是如此,也已經足以讓額爾金夜不能寐了。

他命令負責軍中通訊的參謀,此事只限他們幾個人知道,一旦消息走l ,士兵軍心潰lu n,清軍再乘勢渡劫追殺,這數萬兵士,就真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同時,他命人向香港發電報,讓對方請示倫敦,請求下一步行動的指揮。是原地固守,還是繼續前進?

倫敦方面也lu n成了一團,五十七艘戰艦、兵艦的損失倒沒有什麼了不起,兩萬余士兵的傷亡也可以接受,只是,到現在為止,前線軍情不明,加以兩國路途太過遙遠,派出後續部隊,也是緩不濟急,對于戰局的把握也像霧里看hu 一般,m 不到頭腦,接下來這支遠征軍的命運,可真成了未定之天了。

英國下院忙成一團,最後歸結為兩條出路,第一是讓額爾金掉頭南下,從山東省進入中國的東南富庶之地,憑遠征軍的戰力,只要不與中國人打長期的消耗戰,一路晝伏夜出,若是糧食能夠供應得上,又有上帝保佑的話,或者可以返回香港,等待從國內派出的接應船隊,並重新派遣的遠征船隊,與中國人決一死戰。

另外一種觀點則認為,回到香港的難度太大,首先就是路途太過遙遠,中國人與英國人、法國人、印度人的形容又有著天差地別,連藏都沒有辦法藏,再一個,中國人也絕對不會允許聯軍安然退去。一路上到處都是中**隊,即便是以十個、百余個中國人換遠征軍一個人數字計算,也足以把這些人全數拼光了。

倒不如就此繼續前進,山東距離中國首都不算甚遠,若是能夠保持戰士的j ng神和體能,沖到北京城下,或者達不到這樣的戰略目標,改為佔據某一處中國的城鎮,也可以堅持下來,固守待援。

第二種方法提出來,立刻有反對的聲音出現,是來自陸軍大臣尤金?費奇。「真可笑,佔領中國的城鎮?提出這樣辦法的議員,真不知道他是因為沒有到過中國,還是明明到過,卻仍以謊言m ng蔽大家。中國的城鎮或者城牆聳立,或者全無軍事防御手段。前者憑遠征軍的能力怕是根本拿不下來,後者,就是拿下來了,也是要徹底的j 怒中國人,而且,根本也是防御不得的」

「那……」議員的話給他駁斥了回去,又想到一個辦法︰「可以征調在香港的駐軍,為聯軍提供幫助嗎?」

「那要如何行動?從陸路走,阻力重重,從海路,現在正是中國北方一片冰封雪住的季節,戰船根本航行不得……」

「不如讓遠征軍放棄一切打算,從原路返回海邊,固守幾日,等待香港駐軍派出的軍艦接應,將這些人安全帶回來?」

尤金?費奇認真的想了想,「這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以軍艦搭載聯軍士兵踏上歸程,同時又可以提供海上火力支援。我同意。」

于是,內閣達成了一個緊急援救遠征軍將士的名為‘火炬’的計劃,這個計劃的第一個組成部分,就是要從香港駐軍ch u調十二艘戰艦,同時從駐越南的法**隊中ch u調十艘軍艦,英**艦的任務是不惜一切代價,趕赴中國的山東半島,將滯留在中國的聯軍將士接回香港。

而法**艦的任務,則是尾隨其後,第二次攻擊廣州城,並不是為了攻陷這座東南名城,只是為了牽制清軍,使其無暇他顧,最好能夠讓中國皇帝顧不上考慮聯軍的撤退事宜,才是最好的結果。

同時,給格蘭特發報,讓他帶領軍隊轉向,沿陸路回歸到當初登岸的登州府左近,尋找一塊合適的地點,固守待援,只要堅持三天,香港派出的軍艦,就一定能夠到達海岸。

格蘭特接獲電報,無奈的苦笑起來︰「固守待援?哪里有這樣容易呦這兩萬余士兵,能夠有一半平安的登上搭載的兵艦,就只能祈求上帝保佑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