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59節事與願違(4)

作者 ︰ 嵩山坳

尤杉以為魏家小姐依舊不肯過門,所以狀子上不提女兒之事,只是說,新婦于吉期之日,托詞老母病危,歸寧至今,不返夫家,請求勒令魏家將女兒送回,若是做不到這一層,官司就打起來了。

哪知道兩造上堂一問,魏宇表示,願遵堂諭,將女兒送回夫家。

這個變化是尤杉想不到的,一開始還以為是魏宇耍花腔,作為招架之用,仔細一打听方知是魏家小姐真的回心轉意了。這有兩個原因,第一,尤家把寶哥送回,新郎說的那番話通情達理,十分厚道,魏小姐听弟弟說來,心里很是感動;第二個原因是,新郎的病勢日漸痊愈,她也不用擔心進門不久便成寡婦。而又歉疚于心,很希望早歸夫家,善盡婦道,只是當日尋死覓活,態度過分了些,自己怎麼樣也難以回頭,趕上這一次又峰回路轉的機會,正好趁勢收篷。

可是她想回來,尤杉卻還不要哩一則是賭氣,再一則是欲南反北,恰好造成了這等親上加親的形式,這口氣更加咽不下去了。

話是這樣說,不過案子已經經衙門堂斷,表面上來說,官司還是打贏了,要想出爾反爾,拒絕魏家女兒回來,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尤杉為此召集親友,商量了很久,才又想出一個辦法,再進狀子,告魏宇‘妄冒’。

在這份狀子上說,朱家女兒過門拜堂之後,因為新郎體弱,當夜雖然也進了洞房,卻並未有夫妻之實,第二天黎明,新婦即返母家,前後在夫家不足一晝夜,又是嚴裝之下,所以新婦的面目看不真切,現在才知道,這個新娘子,居然是新娘子的弟弟假扮的既然如此,尤家也不願意要這個新婦,免得成了怨偶,請求依‘婚姻妄冒’律處斷。

情節雖然離奇,理由卻很充分,南城御史就打算依律處斷,不想他手下的一個刑名師爺,卻有不同的解釋。

刑名師爺精通律法,此輩人最是善于架弄是非,敲詐勒索,知道尤魏兩家都是家道殷實,想從中弄些錢來花用一番,所以故意挑剔,講出一段不算‘妄冒’的道理。

大清律分為七類,第一類是‘名例律’專講通則和程序。什麼叫五刑,什麼叫十惡,什麼叫八議,什麼叫公罪,什麼叫私罪,累犯如何加刑,自首如何減刑等等。其余的六種照朝廷六部,州縣六房來分,也就是吏戶禮兵刑工六律。

婚姻屬于戶律,訴訟中所謂的戶婚田土本是小事,可由初審的官員限期自行了結;也因為如此,戶婚田土的糾紛,就成為貪官劣幕舞文弄法,顛倒黑白去撈錢的機會。本來,審斷的規矩是有律依律,無律依例,無律無例,比附辦理,其間斟酌輕重,全看問官的修養、學識、人品如何。

可是問官照例是讀書不讀律,一件疑難案子到手,應該引用哪條律法,已經是大感躊躇,至于案例,更加是兩眼漆黑,茫然莫辯。這樣就必須請教幕友,而刑幕對一部大清律例固然是讀得滾瓜爛熟,可是案例太多,也未必盡知,況且例有新舊,出一新例,舊的或者便不適用了,而何時何地能夠出來一部新例,往往也無從得知,這就只有刑部的書辦才清楚。地方上引例不當,到了刑部即遭駁斥,所以刑部書辦,是連各省的臬司都要買帳的。

像尤家所訴的‘妄冒’成婚,依照戶律︰「若為婚而女家妄冒者杖八十,追還財禮;男家妄冒者加一等,不追財禮,未成婚仍依原定,已成婚者離異。」

御史衙門準原告的狀子,打魏宇八十板子,退婚追回財禮,並不能算錯,不過刑名師爺堅持不能這樣判,說他兩家的情況不能算是妄冒。

怎麼樣才算是妄冒呢?師爺的解釋是︰假如有一家的女兒,身有殘疾,相親的時候請姐妹代替,成婚之時,男家才發現新娘子有殘疾,這就是女家的妄冒;如果新郎官有類似的情況,然後由兄弟代為相親,這就是男家的妄冒。總之,妄冒是明知道有為人嫌棄的缺點,故意隱瞞對方,到頭來的目的只是為了想要弄假成真,結成婚姻。

魏家寶哥並非是嫁到尤家,與妄冒成婚的原意,完全不符,所以,不能按照妄冒律判決。

刑名師爺的話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是應該怎麼判呢?那書辦認為,尤家所告,或許不實,要傳兩造到堂,審問個清楚明白,才能處斷。

這兩造可不是指尤杉和魏宇,而是魏寶哥和尤家大公子。同時有風聲傳出來,尤家大公子根本不曾拜堂,也是妄冒。自己妄冒而又告人家妄冒,其情可惡官府要重重地辦原告的罪,替被告伸冤。

尤杉立刻傻了眼。細細想去,所謀大左如果真相揭穿,不但自己妄冒在先,犯了詐偽的罪,而且妞妞代兄拜堂,和寶哥同床共枕的秘密也會成為大笑話。至于妞妞來說,究竟是白璧有了微瑕,很難嫁得出去了。

不過這還是後話,現在要緊的是先要避罪。這件事的關鍵在寶哥身上,他要是一時口快,把妞妞供出來,整個案子就算是輸定了。

「還是請二嬸去疏通一二吧?」尤太太勸丈夫︰「憑良心說,魏家也很受了委屈,冤家宜解不宜結,何苦呢?」

尤杉搖搖頭,嘆了口氣,好半天才說出一句︰「一直以來都是佔了上風,親家變冤家,現在倒要我去求人家,這張臉實在抹不下來。」

尤太太性情綿軟,不忍再難為丈夫,便轉頭找二嬸商議︰「這也容易。」二嬸說,「我去一趟,一定把事情辦通,讓大哥的面子也能圓上。」

果然,尤二嬸很有手段,等她去了回來,緊接著就是魏宇來拜訪尤杉。

兩個人本來是很好的朋友,卻從結親之後,變成冤家,就沒有再見過面,只是尤杉視人為冤家,對方卻不是這樣想,「大哥」魏宇一見面就是一個大揖,「種種是我不對,小女脾氣是 了一點,我又教女無方,以至于替大哥更*新。添了這許多麻煩,真變成恩將仇報了。」

這樣卑躬的措辭,尤杉不能不為之感動,急忙還禮,滿臉惶恐的說︰「言重,言重老魏,你知道我的臭脾氣,老朋友,請多包涵,請多多包涵。」

「彼此,彼此,」魏宇說,「言歸正傳吧,大哥,這場官司要趕快了,我有個辦法,不知道使得使不得。」

「盡管說。」

「第一,女婿不能上堂,不妨托病。」

‘女婿’二字在尤杉听來還有些不舒服,但此時也只好默認了︰「是的,我也是這樣想的,只是,有一節,寶哥哪里?」

「那全在我。」魏宇一拍胸膛,大包大攬的說,「寶哥這個孩子別無長處就是听話,忠厚。到了堂上,要他怎麼說他就怎麼說,絕不會胡亂拿令愛出乖露丑。」

听他這樣說,尤杉放下心來,向魏宇拱拱手說,「能夠如此,真正是感激不盡了。」

「你我兩家是親家,談不到這些,不過大哥,」魏宇說︰「他們這些人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總還要打點一二。」

提到這里,尤杉又來了火氣,他說,「老魏,我不是不通人情的人,要個三五百兩都好商量,他們托人遞了點子過來,獅子大開口,這就沒法談了。」說著話,他伸出一個手指︰「他們要這個數。」

「一吊?」

一吊就是一千兩,「一千兩?哼」尤杉冷笑著︰「加十倍」

「一萬兩?」魏宇嚇了一條︰「未免太心黑了一點吧?」

「親家。」尤杉也改口了,「︰既然你也有這樣的意思,我也贊成,趁早把這件事了了,也好。」

他的心思活動,兩家人的意見也更加接近了,很快定下了幾個步驟,第一是如原意,寶哥應訊,而新郎照樣告病,請求免于傳證;第二是送三千兩銀子的紅包;第三是原告再進一張狀子,請求撤銷原訴。

眾人都以為這是萬無一失的計策,于是一面讓寶哥到堂應訊,證明新郎並未妄冒,另外一方面,由尤杉托人去‘斟盤’。

這一次托請的是南城御史屬下的一個兵馬司副指揮,恰好也是姓尤的出面談判,對方表示,案子雖然不麻煩,但是知道的人很多,連熱河縣衙都得分潤,看在彼此都姓尤的面子上,原意打個對折。

對折就是五千兩,而尤杉為了盡早解決,原意原數加一倍,送兩千兩銀子,中間還有三千兩的上落,彼此各自讓一步,可望成交,中間人回來一說,尤杉也很痛快,「他讓一半,我加一半,三千五百兩銀子。」

人人以為這個數目仁至義盡,對方必定接受,而尤太太則以為既然已經和解,不如讓新媳婦早早進門,因而催促丈夫,趕快把撤銷的狀子遞進去,一等批準,立即就可第二次清客,讓小夫妻和親友見禮,正是定下名分。

她這樣心急,還有一層用意在里面,因為兒子的親事定下來之後,便可以進一步談妞妞和寶哥的婚事了。對這一層,尤杉表面上沒有說話,暗中卻也默許,覺得不妨順應妻子的要求,找人又寫了一張撤銷原訴的狀子,遞了進去。

任何也沒有想到,這張狀子遞壞了對方另外換了一個人出面,鐵心冷面,一張口就要一萬兩銀子,少一文也不行這一下連中間人也大為光火,回來據實相告,勸尤杉順其自然,料想南城御史是讀書人,官聲不壞,不會不明事理,官司仍然有八成把握。

尤杉也為這些人的出爾反爾氣得火冒三丈,決定就按照中間人所說的,靜觀其變,想來也不會有什麼差錯,不想,全然打錯了盤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