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130節 恭王為使(2)

作者 ︰ 嵩山坳

一路來到京津之間的楊村,直隸總督納爾經額率領天津的道、府、縣官員等候在官道兩側,看遠處旌旗飄舞,知道是一行人到了︰「放炮!」

「喳!」有役從下去傳令,在官道旁有事先準備好的禮炮,轟隆隆齊鳴聲中,一乘官轎在煙霧中抬到地上鋪著的紅氈條前,官轎停穩,奕訢彎腰而出,對面的納爾經額一打馬蹄袖,率領眾人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君臣大禮︰「奴才,署理直隸總督納爾經額,率天津道、府、縣官員,士紳民等,恭請皇上萬福金安,萬歲,萬歲,萬萬歲!」

「聖躬安。」奕訢面南而立,朗聲答說了一句。

納爾經額爬起身來,趨前幾步,再一次跪了下去︰「奴才,納爾經額給王爺請安。」

清行唐宋禮節,親王的儀制尊貴,跟唐朝宰相的禮絕百僚一樣,所以他是站著受了納爾經額的頭,然後才伸出雙臂,把對方扶了起來,拉著老人的手很是親熱的問道︰「堂督(納爾經額字近堂),多日不見,您還好嗎?」

「多承王爺垂問,奴才一切安好。」納爾經額握住奕訢的手,笑呵呵的打量幾眼︰「上一次見到王爺還是在給大行皇帝行禮的時候,一年多的時間了。哦,王爺,我來為您引見……」

天津府知府叫劉杰,字臣,道光二十五年的進士;天津道是本年三月間補上的,就是曾國藩保薦的胡林翼,其他還有一些士紳官民,其中有一個姓的大鹽商,也在引薦之列——這一次奕訢等人駐節,就是在他的莊上。

莊子位于天津長蘆一個叫水西莊的地方,庭院森森,連雲廣廈,雖是北地,倒很有南國氣勢,而且從這里到大沽口炮台、出海都非常的方便,再加上查某人在天津府道縣很是花了銀子的,故而選擇這里作為欽差公使駐節之所。

一路無話,官轎抬到莊院,某人帶闔府下人在院門口叩頭行禮,把奕訢、李棠階、納爾經額等人迎請入內,請到正堂落座。奕訢自然坐了主位,其他人各自落座︰「堂督,這一次英使北上到津投遞公文,皇上命我前來與之接洽,並會商進京一事。雖是皇上有意提拔,本王卻深感才絀智短,還要靠堂督多多指教啊。」

「有用到奴才的地方,請王爺明言就是。」

鹽商是這水西莊附近著名的富戶,捐了個九品的職餃,家中奴婢成群,都叫他‘老爺’,和天津府劉杰,新任天津道胡林翼都很熟悉。劉杰愛開玩笑,也學著他家的奴僕喚他做老爺,胡林翼是厚道人,只管他叫老。

「老,你不必太過張羅,王爺在京中,什麼沒吃過,什麼沒見過?就弄些清淡一點的吃吃,也不必弄那些篾片相公來,不知道這位爺是怎麼樣的喜好,別弄巧成拙。」

「是,是,是。」老自然是沒口子的答應著,唯恐伺候不周︰「只是,二位大人,小的為伺候王爺,特別命人準備的熊掌,也不要上了嗎?」

听到熊掌二字,劉杰和胡林翼同時干干的咽了口饞涎︰「你準備了?」

「可不是嗎?從三天前就開始準備了。」

「那,你等一等,我去回一聲。若是王爺肯賞你這個面子,就算你的福氣,若是不肯……」

老立刻接口答說︰「那就當小的孝敬您二位大人的。」

「也好。」劉杰一笑︰「在這等一等。」

鹽商家中有一種很特殊的烹制熊掌的方法,說來很是匪夷所思︰把熊掌拿來,用生石灰煮沸揚湯,然後放在一個一尺高的、石制煙囪的頂端,頂端的孔徑正好可以放下一只大碗,放好之後,把碗封好,在煙囪的下面點上蠟燭,足足煨一夜的時間,到入席的時候,熊掌被這小火煨得幾近融化,入口綿軟肥膩,實在是無尚佳肴。

劉杰和胡林翼曾經享用過一次,很是念念不忘。不過這一次的主客不是他們,怕是很難得嘗美味了。這樣想著,竟小家子氣的希望奕訢會拒絕了。

正堂之中,納爾經額正在陪著奕訢說話︰「英夷到外海已有五日,我想,是不是明天就去和他們商談?」

「與英夷會商是我這一次到天津來的目的之一,還有一事是皇上念茲在茲的,便是大沽炮台的修葺和加固。這一次我出京之前,皇上特為把我找去,命我借此次之機,到大沽口炮台巡視一番,總要確保京師的安全啊。」

納爾經額隨聲附和的答道︰「那是,那是。大沽口炮台乃是我朝京師門戶,門戶守得嚴,京師才能穩如泰山。」

「至于和英夷相見嗎?此事還要煩請堂督,和他們約定好一個日子。李大人?您看幾時為宜?」

李棠階怎麼肯在這時越俎代庖?輕笑的一下︰「一切听王爺您的。」

「那好,就定在巡視完炮台的第三天吧。」

「是。奴才下去之後立刻命人知會英使,讓他們做好準備。」

說了幾句,奕訢又問道︰「這一次英夷到津,可有多少人啊?」

「此事嘛,請天津府道的劉老爺和胡老爺給王爺回稟,他們知道得多。而且,英使也是把公文投到他們的衙門里面去的。」

說話間,正好劉杰進廳,納爾經額把他叫住了︰「臣?」

「大人?」

「英使此來是怎麼回事,你知道得多,你來給王爺說說?」

「喔。」劉杰點頭,把經過講了一遍——

英人此番抵津,確實是比去年預計的早了些時日,于三月二十三日從香港出發,一路北上,中途在廣州不停,到了上海碼頭停靠幾天,一來是補充食水,二來是向兩江總督衙門報備一聲,三來是接請上海領事阿利圖上船,以副使之尊同行。然後繼續開船,四月初六的時候就到了天津外海,派小船帶著此行的副使和通譯麥華陀登岸,在中方早已經派到塘沽碼頭等待的胡林翼等人的陪同下,先到天津府,將公文遞呈,並且安排兩個人在天津府的管驛住下。

不過麥華陀完全沒有心思領略北地風光,一個勁的要求返回本國使船,劉杰也不好勉強,更怕對方呆在天津會引發百姓爭相目睹,萬一鬧出事來,自己很難承擔,便禮送出城,任由他自去了。

「這樣說來的話,貴府竟是沒有見到英夷正使嘍?」

「回王爺的話,臣沒有見到。」劉杰說︰「臣和英夷派來的副使,上海領事阿利圖說過,待到我朝使節到來,就會派人登船通知彼等,到時候再約定見面之時地。」

「那好吧,明天,請貴府派人到英船上,就說本王奉皇命而來,見面的地方嘛,就定在天津府衙門之中,可以嗎?」

「喳,卑職明白,明天就命人前去通知英使。」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