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121節 萬園之園

作者 ︰ 嵩山坳

入圓明園南門,大宮門五楹,門前左右有朝房各五楹,其東分別是︰宗人府、內閣、吏部、禮部、兵部、都察院、理藩院、翰林院、詹事府、國子監,鑾儀衛、東四旗各衙門值房。東夾道為銀庫,再東北是南書房,東南是檔案房。

西向分別是︰戶部、刑部、工部、欽天監、內務府、光祿寺、通政司、大理寺、鴻臚寺、太常寺、太僕寺、御書處、上駟院、武備院、西四旗各衙門值房、西夾道西南為造辦處,向南是藥房。進大宮門為賢良門五楹,門前有石橋,橋的東西兩側各有值房,西南為茶膳房,再西是繙書房;東南是清茶房,軍機處。

過賢良門就是正大光明殿,先皇梓宮厝停于此,自然不能作為辦公治事之所,皇帝便選擇九州清晏作為朝會之地,平時,則是在正大光明殿旁的勤政殿召見臣工。

勤政殿匾額是世宗手書︰勤政親賢。門前有聯︰知治凜惟艱,修和九敘;大猷懷用又,董正六官。後楹額同樣是世宗手書的︰為君難,照例有聯︰懋勤特喜書無逸,攬勝還思賦有卷。殿中寶座的後面有屏風,上面書有御書《無逸》一篇,後楹東壁陳御制《守成難》一篇,西壁陳御制《為君難》跋(其文略去)。

皇帝移駕園子中已經有幾天了。在這里照舊辦公,而且不像在城中那般的有很多瑣碎的儀制要遵守,更讓年輕的皇帝覺得心情開朗,談完了正經事,他問道︰「彭蘊章進京了,是嗎?」

「是。回皇上話,彭大人已經在內閣值房等待,待到皇上宣召,就可以陛見了。」

「先等一等吧。等我們見完面,朕再好好的見見他。」皇帝悠然一笑,眼楮望著下跪的幾個人,慢吞吞,似乎在嘮家常一般的說道︰「有些事啊,你們知道,朕也知道,不去過問是因為朕覺得沒有必要。軍機處是我朝第一等重要的所在,廁身其中者,名位貴重毋庸多說。更且是政令所處之地,中外觀瞻之所。你們幾個人在共事的時候,還是要做到和衷共濟,不要以地方為畛域,分得那麼清楚。也免得日後鬧出笑話,惹人非議,明白嗎?」

祈雋藻第一個冒出汗來,皇上的意思很清楚︰他已經注意到了軍機處中逐漸壁壘分明的兩派之爭,今天說這樣的話只能算是敲打幾句,若還是照舊黨爭不止的話,只怕下一次再談起來,就不會是這般的和煦了。

想到這里,老人趕忙向上叩頭︰「皇上一語,老臣惶悚無地!總是臣等于處事之時大有荒疏之處,請皇上責罰。」

「既然你已經認識到有荒疏之處,還責罰什麼?朕也不過是說說,有則改之嘛。今後我們君臣彼此共勉也就是了。」

「是。」

「就這樣,你們跪安吧。」

軍機處的幾個人退出去,皇帝又見了幾個人,這才輪到彭蘊章覲見。他還是在新君登基之後第一次朝見,在殿中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君臣大禮︰「領工部尚書餃,督理福建學政,臣彭蘊章,恭請皇上萬福金安。」

君臣兩個第一次見面,皇帝也很是保持著恭敬的坐姿,一直到他行禮完畢,這才點點頭︰「起來說話。」

「是。」

「彭蘊章,你今年多大年歲?」

「回皇上話,老臣虛度58春。」

「看你的身體還好嗎?」

「多承皇上垂念,老臣粗體尚稱頑健。」

「……………………」

外臣進京,或者調任陛見,或者內用,總要有一番答對。當然,君臣之間的這種‘寒暄’也會因人、因地而繁簡不同。例如周祖培奉旨出京辦差那樣的,不過幾個月的時間,當然就不必說那麼多的閑話;而彭蘊章卻是第一次見,自然要有好一番的問答。問話無非就是諸如行程如何,省內稼穡豐歉,民生疾苦,以及起居是否安適之類的,絮絮不休,說了好大一會兒。

彭蘊章第一次面聖,心中很是惴惴,听皇上溫語相詢,很快的放下心來,把在省內任職和多年來所見所聞撿皇帝問到的說了幾句。

「朕看過你當年給皇考上的奏章,其中警句還記得︰‘沿途委員及漕運衙門、倉場花戶皆有費,欲減旗丁幫費,宜探本窮源。又州縣辦漕,應令督撫察其潔己愛民者,每歲酌保一二員……’不但是皇考心中為你這番諍言讜論擊節贊賞,便是朕,也從中參詳到彭蘊章實乃是國之干才啊。」

「臣不敢當。臣不過是微末之才,于正事卻全無建樹,偶有條陳,也難抵先皇撿拔之恩。」說到這里,老人真的動了情,聲音也變得嗚咽起來︰「先皇棄天下而去,臣在福州,想及先皇對臣……」

皇帝好言撫慰了幾句,這才說道︰「這一次招你內用,命你進軍機處,一來呢,你不論能力,德行,朕都是信得過的;二來呢,軍機處也確實需要像你這樣的諍臣。你剛剛回京,很多事情還不是很清楚。朕這個人很簡單,只要是于國有利,于百姓有利的,便可以放手去做,萬事有朕做主。」

「是!皇上心懷百姓福祉,臣在福建的時候也曾知曉,同僚相聚的時候都說,皇上是我朝繼列祖列宗之後又一明君。」

「有些時候啊,朝廷很多重臣,因為沒有很多像你這般有外務的經驗,做起事來,也就難逃閉門造車之譏。在這一點上,你要做出表率啊。」

彭蘊章心中一動,想到前月和許乃釗在福建的說話,當時自己以‘難得進言’之詞為疑惑,許乃釗便沒有再說下去,這會兒突然明白了過來,一打馬蹄袖,再一次跪倒下來︰「臣今年58歲了,自感去日無多,這一次蒙皇上寵招,入值軍機處內用,若是一定要忝居驥尾,以供幾位大人驅走,想來皇上念及老臣微勞,總會成全微臣。然而臣從來不敢有這樣的念頭,就因為皇上親自操勞,聖心睿慮,全在國富民強四個字上。臣稍有人心,焉敢有此偷閑的想法?」

皇帝難得的呲牙一樂,點了點頭︰「說得對,說得對。朕就是要用你這番‘不敢有偷閑之心的想法!’你這一次回來,把在省內所見詳細的寫一份折子,拿來給朕看。」

「是!」

「從福建返京,路上舟車勞頓,怕你也是很辛苦了。朕給你幾天假,休息一下,然後再入朝當值。」

彭蘊章有心拒絕,看皇帝面露不耐之色,趕忙跪了下去︰「是。臣領旨,謝恩。」

從勤政殿跪安而出,回到軍機處值房,同僚相見,彼此又有一番熱情,不用細說。

圓明園是從康熙年間開始修建,雍正,乾隆兩朝更加大加更張,實在是海內第一名園。甘子義多次在後世的歷史書中見過對這座皇家園林的描寫文字,現在身臨其境的走一遭方才知道,原來,所有的描繪文字,都不足以形容其富麗于萬一!

出了勤政親賢殿東首是飛雲軒,右有閣,名靜鑒(這個鑒字應該是繁體的),向北是懷清芬,再北是秀木佳蔭,後轉是生秋庭;靜鑒閣東是芳碧叢,它的後面是保合太和殿,後面是富春樓,樓東是竹林輕響。

過勤政親賢殿是正大光明殿,殿後有湖,就是前湖。湖正北面對著的是圓明園殿,殿後是奉三無私殿、九洲清宴殿,殿東就是著名的天地一家春,西面是樂安和,又西便是基福堂,堂前是露香齋,左面是茹古堂,松雲樓,右面是函德書屋。

正大光明殿直面大湖,棼橑紛接,鱗瓦參差,渟宏蕩漾之間,周圍枝杈,縱橫旁達,諸勝仿佛潯陽九旅,鄒衍謂之︰俾海周換為九州者九。大瀛海還于外,茲境若信造物施設!

富春樓之後是牡丹台,乾隆九年改名為鏤月開雲,又名紀恩堂,全以香楠為材搭建,上覆金、碧二色琉璃瓦,堂前有牡丹數百本,後列古松青青,還以雜蒔奇葩,當暮春婉娩,首夏清和,最宜肅詠。

堂後有池一區,池西北為天然圖畫(不是字面的意思,四十景之一,就是叫這個名字),樓北是朗吟園,又北是竹樓,東面是五福堂;樓後是竹深荷淨,東南是靜知春事佳,又東渡河為蘇堤春曉。

由五福堂渡河而北有山月復繚繞,里面是碧桐書院,其西面岩石上為雲岑亭。碧桐書院西面是慈航普度,前殿南臨後湖三楹,是供奉歡喜佛的道場,其北樓宇三楹,上奉觀音大士,下供關聖帝君,東偏殿為龍王殿,祀圓明園昭福龍王。

慈航普度之西臨湖有樓,名為上下天光。左右各有六方亭,後為平安院;上下天光西折而南過橋是杏花春館,西北為听雨軒,軒西為杏花村,村南是澗壑余清;軒東為靜水齋,西北為抑齋,又西北為翠微堂。

杏花春館之西過碧瀾橋為坦坦蕩蕩,三楹,前宇是素心堂,後宇為光風霽月,堂東北為知魚亭,又東北為萃景齋,西北為雙佳齋。

坦坦蕩蕩之南為茹古涵今,五楹南向,後方殿為韶景軒,軒前東為茂育齋,西為竹香齋,又北為靜通齋。茹古涵今之南為長春居所,就是愛新覺羅?弘歷舊時居所。

杏花春館西北便是萬方安和,這是圓明園中一處非常特殊的所在︰整體的殿宇建造在池中,形狀是一個巨大‘卍’字,四條旋臂拱衛中央居所,世宗皇帝帝生前就喜歡居住在這里,又清幽,又可以保證皇帝的安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