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第一卷 第65節 顧慮重重

作者 ︰ 嵩山坳

窗外傳來孩子們嘰嘰咯咯的大笑聲,不知道是什麼事情讓他們這麼開心。起身探頭看看,進京探望兄嫂的曾國荃正在哄著曾紀澤和紀靜、紀耀姐妹幾個玩耍,秋日的陽光照耀在幾個人身上,離得還很遠,卻可以看見孩子們臉上歡快的笑容。

嘆息一聲重又坐了下來,望著雪白的折子發愣︰當初怎麼就會用夾片把謝恩折呈上去了呢?也只能用鬼使神差來形容了!「老爺又在為什麼嘆氣?」

身後響起夫人關懷的問話,曾國藩轉頭看過去,歐陽夫人在前,身後一個丫鬟手托著托盤走了進來,把茶水放在書案,讓丫鬟出去,書房中就只剩下夫妻兩個︰「老爺?」

「哦,」曾國藩自失的一笑︰「只是想起九弟攜來老父家書,因為我的事情引得老人家生氣,想來真是不孝之罪通于天了。」

夫人握住了丈夫的手,柔聲安慰道︰「老爺也不必為此嗟嘆自怨,家翁他老人家也只是關心于您,便是在家書中措辭嚴厲的一些……」

「我知道,我知道的。」曾國藩的事情出了之後,遠在湖南的老父曾麟書托人給他捎來一封家信,在信中老人家把兒子好一頓訓斥,其中有︰「……前次汝奉旨返鄉,為父問及書課,全無長進,可知平日里在京中跳月兌痕跡,雖有皇上撿拔于南書房之名,卻並無半分實學!心中甚是失望,爾靜夜長思,可有無愧疚之心?……爾幼讀詩書,飽受庭訓,便不知世間人功成名就之時,便有‘捧殺’之危邪?」

一封書信把個已經年屆不惑的兒子罵得狗血淋頭,好在是彼此路途遙遠,父親不在身邊,否則的話,怕是要皮肉受苦了。做人子的,受父母訓斥也是常事,他不會小氣到這樣的事情也放不開,他關心的是另外一件事︰以戶左署理常務,听閻敬銘詳解了情況,又有了切實的把握,曾國藩就準備上章了。可是文到筆端,又有些躊躇起來︰彈章送抵御前,皇帝新君踐祚,又正是有心振作的時候,此案一發,便又是朝野震動,這且不說,筆鋒所到,就是祈雋藻,翁心存這前後兩任堂官,怕也是要被掃進去了。

想到皇帝處置陳孚恩,穆彰阿的例子,曾國藩早有一絲明悟,那就是新君于老臣的處置從來都是不留半分情面的。只恐皇帝正在尋找由頭,力圖提拔新進到廟堂,替換那些‘只知道磕頭,從來不知做事的老臣’呢,這封奏折呈上,豈不是給了皇上一個最好的借口了嗎?

望著桌上放著的只寫了一句︰「奏為嚴查戶部弊端,以靖部堂,仰祈聖鑒事……」的折子,他似乎忘記了夫人在旁邊,就這麼呆呆的發愣。

歐陽夫人身為一家主母,從來都是主持中饋,于丈夫的公事是很少過問的,這會兒說了半天不見他答話,下意識的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知道他又在為正經事發愁了,這樣的事情是她幫不上忙的,認真的想了想,總算給她想到一個辦法︰「上一次老爺去過老師府中之後回來,便像是變了個人似的,不如還去一次?」

一句話給曾國藩提了醒,當下點頭一笑︰「就听夫人的。閫令大于軍令嘛!」

听得丈夫難得的調笑,夫人孩子般的紅了臉頰。

穆彰阿畢竟是三朝老臣,門生故吏甚多,一時間還不會因為被褫奪了官職而冷落下來,更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中秋節前夕,皇帝特別命人將一份一品肉和江米鴨子賞賜到穆府,雖然這一次的賞賜是幾乎所有朝廷大員人人有份,無一落空的舉動,而且用寫在上諭中的話來說只是︰「中秋佳節,普天同慶,穆彰阿三世老臣,與國同戚。雖偶有咎戾,終難掩扶掖之資,值此佳節,命人賞一品肉,江米鴨子各一,著內務府伺候。毋庸謝恩,欽此!」

穆彰阿帶領闔府老少望闕叩頭,以謝天恩。誰也想不到,冷鍋里爆出個熱栗子!一個已經被褫奪了一切官職的老人,居然還能在中秋節之際為皇帝惦念,這一方面可以說是皇帝眷念老臣子,一方面也被視為聖眷不衰的表征,于是,穆府又出現了原本車馬盈門的景象。

曾國藩到府的時候,穆彰阿剛剛才送走了由江蘇巡撫黃宗漢派來的折差,這個人姓孫,是個守備,此次上京一來是為賀靜皇太妃的壽辰而押運貢品,二來也是為了給穆彰阿提前送來贄敬的。

穆彰阿很客氣,問了問孫守備黃宗漢在江蘇任上的情況,對方也是那種很靈動的,問一答十,言辭便給,讓穆彰阿很滿意,說了會兒話,又托他向黃宗漢帶去謝意,這才端茶送客。

這邊剛才離開,曾國藩就把手本遞了進來。穆彰阿以為他這一次來也是像桂良那樣對自己再邀帝寵道賀的呢,滿面帶笑的把他迎入二堂花廳,行禮已畢,二人分賓主落座,曾國藩當然也知道老師心情愉悅的原因,這一次到訪雖然不是為此而來,卻也不妨順勢道賀一番︰「前日看宮門抄,才知道皇上對老師恩遇不減,本當立刻過府來向老師道賀,無奈部務繁忙,遷延至今,請老師恕罪。」

「無妨,無妨!」得皇帝突然而至的賞賜,穆彰阿志滿意得極了,臉上掩飾不住的笑意,拉著曾國藩的手也不去花廳小坐,而是直接進了府里的後花園,命人擺上四干四鮮的果品,把酒而談。

其實剛剛過完中秋節,恰好是八月桂花蒸的季節,坐在府里的花園深處,聞著沁香的空氣,感受著微風拂面,把酒對月,曾國藩幾乎連自己此次來的目的都忘記了,還是閑談了幾句之後,才重又想了起來︰「老師,學生這一次來,是有一件大事請老師指教的。」

「哦?是什麼?」

「學生履任戶部,歷時一月有奇,于戶部之中的種種陳習陋規,略有所得。這一次湘省兵事了結,到京中辦理報銷之事,學生以為,其中黑幕重重,若是不能掀發而出,則勢必有大筆銀子流入那些胥吏的腰間。所以,學生想上一份奏章,請皇上徹查戶部積弊!也好……」他瞄了一眼穆彰阿越來越平淡到沒有半分表情的老臉,惴惴的停住了話頭︰「老師可是不以為然?」

穆彰阿沉默良久,叉開五指在頷下輕輕地疏攏著稀疏的胡子,他說︰「滌生啊,這樣的事情一旦呈到御前,怕又是一場朝局動蕩的大禍事。不提其他人,只是浦公,銘老,當如何自處?你想過沒有?最少,一個任內失察的罪名,總是跑不掉的吧?」

「學生不敢欺瞞老師,正是因為這樣,學生才遲遲不敢落筆。」

「滌生啊,你一心為公,我是很知道的。只是,這份奏折一上,怕是戶部人人自危。到時候,皇帝天威震怒之下,或者可以收一時之效。將來卻隱患多多。你想,書辦得不到好處,又有誰肯賣力效勞,這樣一來,報銷之事便拖延下來,這樣的事情拖延下來,兵弁便會受委屈。到時候國家再有戰事,則各地督撫于軍士面前又有何言可辨?」

「…………」

「這猶不算,經此一事,曾國藩在官場中落得個不能與人為善的名聲,便是將來做起事來,也定會處處為人掣肘,要知道,自古以來便是罪人容易,布恩卻難啊!」

曾國藩恍然大悟,只是心底的話怎麼也是不吐不快︰「那要是照老師說來,似此等弊端,便不能清除了嗎?」

「積弊久矣,要想根除,難上加難!」

這樣的答復在曾國藩听來分外不入耳!便正是因為積弊已深,才要更加革除,怎麼會有此等畏難之言出口呢?有心反駁幾句,又怕傷了彼此之間這融洽的氣氛,當下只得閉口不言。

************

從老師那里得不到任何的助力,曾國藩很失望,卻又不得不承認他的話是有道理的,此案一出,又將會牽動無數人,確是應該謹慎從事。懷著這樣的心思過了幾天,總覺得心中難以放下,又無人可以派遣,那份郁結之氣積在胸中久久不去,竟然一下子悶出病來。

歐陽夫人給嚇壞了,趕忙延醫問藥,為他診治。幸好曾國荃在旁,協助嫂子照應家事,卻也養了足有旬日之期,曾國藩方可重新入部視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山變最新章節 | 清山變全文閱讀 | 清山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