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風雲 網友上傳章節 第一百二十一章 迎頭痛擊

作者 ︰ 閃爍

全文字無廣告第一百二十一章迎頭痛擊

接下來的半個小時內,「北京」號承受了「霧島」號的全部炮火打擊。全文字無廣告

為了盡快擊沉這艘「頑固」的戰艦,「霧島」號連副炮都用上了,把全部火力都灑向了小得多的大型巡洋艦。

戰斗打得極為殘酷,「北京」號也經受了最為嚴峻的考驗。

二點五十分,隨著「山東」號等三艘快速戰列艦,以及「柏林」號大型巡洋艦趕到,戰局才有了變化。

接到「北京」號發出的電報,魯志剛就命令艦隊全速前進。

聯合艦隊的主力編隊就在前方,而且正在傾盡全力打擊「北京」號,山本五十六顯然沒有想過撤退。

對魯志剛來說,這是干掉聯合艦隊的最佳機會。

只要他率領的三艘快速戰列艦能夠及時趕到,戰斗在天亮之前就會結束,也就用不著李向龍的艦載航空兵。

只是,魯志剛沒有直接撲向聯合艦隊,而是繞了個彎子。

結果就是,三艘快速戰列艦晚了將近十五分鐘才到達,讓「北京」號多承受了十五分鐘的炮火考驗。

重要的是,魯志剛到達的時候,正好佔據了最有利的位置,即「霧島」號的正前方。

相距還有二十公里的時候,三艘已經把航速降到十六節、一字排開的戰列艦幾乎同時開火,向「霧島」號打出了第一輪齊射。

此時,畢向平也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在「天津」號的掩護下,已經挨了四枚十四英寸穿甲彈與數十枚六英寸炮彈的「北京」號開始向左轉向。

因為右部外側的推進軸受損,所以「北京」號的最大航速只能達到二十節。

隨著三艘戰列艦到達,山本五十六的最後一線希望破滅了。

雖然在開始半個小時的炮戰中,「霧島」號抓住了所有機會,直接命中「北京」號四枚大口徑穿甲彈,但是這艘「頑固」的戰艦不但沒有沉沒,甚至沒有癱瘓,仍然能夠保持較高的航速。

現在,「霧島」號必須轉向對付正前方的三艘戰列艦,也就無暇他顧。

因為只有一艘戰列艦,所以山本五十六還得讓伴隨「霧島」號作戰的四艘重巡洋艦也加入交戰序列。(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當然,山本五十六並沒指望這四艘重巡洋艦能夠產生奇跡,但是他非常清楚,如果單獨與三艘戰列艦交戰,他連一點勝算都沒有。如果能夠引開兩艘戰列艦的炮火,那麼他還有那麼一點取勝的希望。

結果就是,山本五十六讓之前撤回來的三艘重巡洋艦去追擊「北京」號。

只要距離夠近,重巡洋艦上的八英寸艦炮依然能夠打穿「北京」號的裝甲,甚至有機會擊沉這艘大型巡洋艦。

此外,「北京」號已經遭到重創,只有一座炮塔里的兩門主炮還能使用,而掩護它的只有一艘大型巡洋艦。

在山本五十六看來,用三艘重巡洋艦去對付「北京」號與「天津」號就已足夠了。

顯然,「霧島」號上的了望員並沒發現,還有一艘大型巡洋艦正全速趕過去,而且已經與「天津」號會合。

這就是火力同樣強大的「柏林」號。

考慮到大型巡洋艦與重巡洋艦的區別,特別是主炮威力,兩艘大型巡洋艦絕對能夠戰勝三艘重巡洋艦。

當然,山本五十六也沒有心思去考慮巡洋艦之間的決斗。

現在,他面對著三艘在速度、火力、防護等各個方面都更勝一籌的快速戰列艦,而且這三艘戰艦上肯定有雷達。

要不然,也不會在二十公里外開火。

要知道,即便在白天,交戰距離超過二十公里後,炮擊準確率都將直線下降,如果天氣稍微惡劣一點,甚至無法看到敵艦。

能在這個距離上開火,肯定有雷達相助。

可以說,這個時候,除了山本五十六,包括栗田健在內的所有艦隊司令部官兵,沒有一個認為有機會擊敗中國艦隊。

換做以前,聯合艦隊早就撤了。

山本五十六沒有撤退,不是他不想撤退,而是沒有辦法撤退。

已經快凌晨三點了,再過三個多小時天色就將放亮,而「霧島」號就算全速返航,也不可能在天亮之前進入大阪灣。

也就是說,「霧島」號已經錯過了返航的最後機會。

對山本五十六來說,返航的唯一希望就是擊敗中國艦隊,或者把戰斗拖到天亮之後,在航空兵的掩護下撤退。

問題是,有希望把戰斗拖延三個多小時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中國海軍的三艘快速戰列艦的最高航速超過三十節,而且配備的是八門相當于十五英寸口徑的艦炮,還擁有不亞于新造戰列艦的裝甲防護水準,可以說在各個方面,都要比外強中干的「霧島」號強大得多。

關鍵就在速度上。

「霧島」號的最大速度只有二十八點五節,而且得讓主機超負荷運轉,也就根本不可能逃走,甚至沒有機會搶佔有利位置。

此外,還與雙方的炮擊戰術有關。

雖然山本五十六對雷達引導的炮戰並不熟悉,但是根據幾個小時前的戰斗,他已經認識到,在由雷達指揮的情況下,交戰距離與航速對炮擊命中率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因此中國戰艦可以在較高的航速下進行炮戰。

這些,都讓山本五十六認識到,「霧島」號根本逃不掉。

說得簡單一些,如果「霧島」號選擇撤退,那麼三艘快速戰列艦肯定會全速追擊,而且會在追擊的過程中持續開火。因為航速提高之後,「霧島」號的炮擊命中率會直線下降,所以幾乎沒有還手的能力。在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下,不管山本五十六的個人意願如何,以及戰艦官兵的表現如何,結局都不會有太大的差別。甚至可以說,「霧島」號將在對敵艦不構成威脅的情況下被擊沉。

只有留下來與中國艦隊決戰,才有一線反敗為勝的希望。

雖然希望不是很大,但是總比沒有強。

正是如此,山本五十六選擇了決戰,或者說被迫選擇了決戰。

只是,山本五十六的希望很快就破滅了。

三點不到,之前就表現卓著的「山西」號再次立下奇功,在第八輪齊射中,讓「霧島」號嘗到了苦頭。

更重要的是,命中點就在司令塔上方。

因為交戰距離在十八公里左右,所以「山西」號使用的是重彈,而且炮彈落下時的著角肯定在七十度以上。「霧島」號上,司令艦橋在航海艦橋下面,最頂部是一層厚達一百七十毫米的裝甲板。

這一炮,也產生了大戰中最大的謎團︰山本五十六有沒有被擊斃?

雖然被俘的日軍官兵,包括栗田健都在受審的時候提到,山本五十六已經在這場海戰中被擊斃了,而且就是死于第一次直接命中,但是更多的線索表明,山本五十六很有可能沒有被擊斃。

首先,司令艦橋與航海艦橋之間有一層厚度接近一百毫米的加強裝甲板,而這道裝甲正好擋住了砸下來的穿甲彈,使得穿甲彈在航海艦橋內爆炸,只炸死了航海艦橋內的十多名官兵,司令艦橋內的官兵只有三人陣亡,其余都只受了輕傷。

其次,「霧島」號被擊中的時候,栗田健應該就在山本五十六身邊,而他只受了輕傷。

最大的疑點,還是在那三具尸體上,即這三具尸體被爆炸產生的烈火燒得面目全非,根本辨認不出身份,只能根據一枚沒有被燒化的金質勛章斷定其中一具是山本五十六,卻沒有更加直接的證據了。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疑點。

要知道,如果山本五十六在司令艦橋內陣亡,而且遺體被燒焦,那麼司令艦橋內的其他人也在劫難逃。

結果就是,戰後出現了很多傳聞。

比如,當時山本五十六沒有陣亡,而是在「霧島」號喪失戰斗力之後,搭上了一艘前來接應的潛艇逃往美國,並且在美國隱居,在整個大戰期間都在為美國服務,戰後則逃往拉丁美洲。

又比如,山本五十六在旗艦喪失戰斗力之後,達成交通艇登上了一艘重巡洋艦,並且逃回日本本土。

還有一種更加玄乎其玄的說法,即山本五十六沒有死、也沒有逃掉,而是被中國海軍俘虜了,一直被關押在一座秘密戰俘營里,為中國海軍提供了大量非常重要的情報,特別是與美國有關的情報。

總而言之,山本五十六是否死于這場海戰,成為了大戰期間眾多謎團之一。

當然,在中國的官方史料、以及所有官方資料中都明確提到,山本五十六是在這場海戰中陣亡的,而且找到了他的遺體,並且在海戰結束之後,按照海軍的傳統,與其他陣亡的日本官兵進行了海葬。

山本五十六死沒死,魯志剛很清楚,馮承乾也很清楚。

就在海戰結束後不到十個小時,馮承乾就收到了魯志剛發回來的電報,而且是一封進行了三次加密,只能由海軍總司令閱讀的絕密電報。當時,甚至連通信軍官都無法直接翻譯這份電報。

當然,這是戰斗結束之後的事情了。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帝國風雲最新章節 | 帝國風雲全文閱讀 | 帝國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