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風雲 卷一 德意志的榮耀 第九十八章 伏擊圈

作者 ︰ 閃爍

十三日凌晨,杰利科十分猶豫。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希佩爾率領的公海艦隊主力已經到達戰場,或者即將到達,而雷德爾率領的戰列巡洋艦分隊就在嘴邊。可以說,這是一舉干掉雷德爾的最佳機會,但是必須承受與公海艦隊決戰的風險。

冒險抓住這個機會,還是等待下次良機?

直到凌晨四點,杰利科都沒有考慮好。

反到是貝蒂非常積極,一晚上給杰利科發了三封電報,讓杰利科盡快南下,他將把雷德爾引y u過來。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杰利科沒有那麼多顧慮,而是采納了貝蒂的建議,大艦隊很有可能取得一次重大勝利。原因很簡單,只要貝蒂去充當y u餌,雷德爾很有可能在關鍵時刻犯關鍵錯誤,即與貝蒂決戰,然後在貝蒂的帶領下,進入杰利科的伏擊圈,被杰利科的主力艦隊全殲。

問題是,杰利科沒有采納貝蒂的建議。

四點剛過,杰利科收到了一份十分關鍵的情報,才做出了決定。這份情報就是,斯佩艦隊出現在法羅群島北面,正在向挪威航行,預計在十四日進入北海。

電報是從英國皇家海軍司令部發來的。

雖然電報中沒有提到杰利科該怎麼做,但是意圖很明顯。如果杰利科以攔截斯佩艦隊為主要目的,就得抓緊時間了。

只是。杰利科從這份電報中得到的是另外一條信息。

說得簡單一些,這份電報正好證明了公海艦隊為什麼要向東北方向航行,從而讓杰利科相信他的推斷沒有錯,公海艦隊正在前往挪威,準備接應斯佩艦隊。只是偶然與貝蒂的戰列巡洋艦分隊遭遇。當然,這也證明了希佩爾為什麼沒有在雷德爾身後。因為希佩爾肯定是以接應斯佩為主要目的。同樣的,這也正好說明,雷德爾為什麼要在十三日凌晨減速。因為他的任務不是去干掉貝蒂。只是趕走貝蒂,然後與希佩爾會合。杰利科甚至有理由相信,希佩爾並不知道大艦隊就在附近。原因很簡單,如果英國皇家海軍的主要目的是截擊斯佩,就不會出動整支大艦隊,而是應該派出速度較快的戰列巡洋艦分隊。如果大艦隊全體出動,反而會減慢艦隊的航速。

做出這個推論後,杰利科不在有顧慮。

四點半,他給貝蒂發了一封電報。讓貝蒂主動與雷德爾接觸,設法把雷德爾帶入大艦隊的伏擊圈。

同時,大艦隊開始加速。

這一切,並不為希佩爾與雷德爾所知,因為這個時候,雷德爾與貝蒂的距離已經擴大到了六十海里以上。

再過三個小時,希佩爾與雷德爾就將匯合。

可以說,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

當然,貝蒂也不知道,希佩爾正在加速追趕雷德爾。而且將在七點半左右會合。

要是貝蒂知道這一點,他肯定不會靠近雷德爾,因為到時候,進入伏擊圈的肯定不是雷德爾。

六點剛過,貝蒂派出去的輕巡洋艦就發現了雷德爾。

半個小時後,貝蒂旗艦,即「獅」號上的了望員也看到了排頭的「德塞利茨」號戰列巡洋艦。

貝蒂突然轉身殺了回來,嚇了雷德爾一跳。

夜間,雷德爾派出去的輕巡洋艦跟丟了貝蒂。更重要的是,雷德爾手里沒有幾艘可以用來執行偵察任務的輕巡洋艦。

正是如此,雷德爾才沒能及時發現殺回來的貝蒂。

雷德爾並沒驚慌,他手里有六艘戰列巡洋艦,貝蒂手里只有三艘。就算杰利科的主力艦隊已經到達,雷德爾也有信心逃月兌。

遭遇後,雷德爾首先向右轉向。

貝蒂的動作也不慢,幾乎同時開始轉向。

這個時候,兩支艦隊的距離是二十二公里。

六點四十五分,「德塞利茨」號的九門主炮同時開火,拉開了這場海戰的序幕。

面對擁有壓倒x ng優勢的對手,貝蒂沒敢靠近,只能盡量保持交戰距離,避免在過近的距離上遭到對方集中打擊。

二十二公里,對戰列巡洋艦上的三百毫米主炮來說,確實遠了一點。

雖然在這個距離上,三百毫米穿甲彈肯定能夠擊穿戰列巡洋艦的水平裝甲,但是命中率肯定不會高到哪里去。在設得蘭海戰中,帝國海軍戰列巡洋艦的主炮命中率在百分之二點五以上,而在這場戰斗最初的十五分鐘之內,六艘戰列巡洋艦打出的近六百枚主炮炮彈,竟然無一命中!

七點,雷德爾下令再次轉向。

這次是左轉,而不是右轉,而且轉向半徑高達五公里。

也就是說,雷德爾打算利用轉向來縮短交戰距離。如果貝蒂不做轉向,那麼兩支艦隊就將反向航行,月兌離交戰狀態。

雷德爾下令轉向,還有另外一個目的︰試探貝蒂的底細。

在雷德爾看來,如果杰利科不在附近,那麼貝蒂就會借機月兌離戰斗。如果貝蒂死咬著不放,就能證明杰利科在附近,而且即將到達。

很快,雷德爾的推測就得到了證實。

七點過五分,貝蒂也下達了轉向命令。

他選擇的方法與雷德爾相同,即朝左轉向一百八十度,轉向半徑也在五公里以上,以便繼續保持距離。

據此,雷德爾不難推測出,杰利科肯定在全速趕來。

七點十五分,雷德爾派出了手里的所有輕巡洋艦。打垮貝蒂不是問題,關鍵是得盡快找到杰利科。

可以說,雷德爾在這個時候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沒再像頭天晚上那樣犯糊涂。

打到這個時候,帝國海軍的六艘戰列巡洋艦已經打出了一千多枚主炮炮彈,只有一枚擊中了「獅」號,而且命中點在艦首處,沒有造成嚴重破壞,甚至沒有讓貝蒂的旗艦降低航行速度。

當然,英艦的命中率也非常低,打出的八百多枚炮彈無一擊中德艦。

七點二十五分,在搞清楚對手的情況後,更重要的是,在希佩爾的主力即將趕到的情況下,雷德爾再次讓艦隊轉向。這次,他沒有主動靠近貝蒂,而是選擇拉開距離,把貝蒂引向主力艦隊。

顯然,雷德爾把難題交到了貝蒂手上。

按照杰利科的命令,貝蒂應該把雷德爾引入大艦隊的伏擊圈,因此應該帶著雷德爾向杰利科靠攏。問題是,主動權在雷德爾手上,而且雷德爾似乎不急于取得勝利。如果貝蒂在這個時候選擇撤退,這場戰斗就將宣告結束。只是,貝蒂沒有選擇撤退,因為他沒有完成杰利科安排的任務。

結果就是,貝蒂轉向跟了上來。

這下,進入伏擊圈的就是貝蒂了。

更要命的是,雷德爾的戰列巡洋艦分隊在貝蒂與希佩爾之間,所以貝蒂不可能知道希佩爾即將到達。

七點三十五分,雷德爾再次讓艦隊轉為向西南方向航行。

貝蒂沒有遲疑,立即做出了同樣的機動轉向。

只是,僅僅五分鐘後,貝蒂就發現,落下來的炮彈變得更加密集了,而且其中有一些明顯是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彈。

這個時候,希佩爾的主力艦隊已經到達,而且投入了戰斗。

只是,當時希佩爾與貝蒂的距離高達二十五公里,剛好在戰列艦主炮的最大射程上。雖然在這個距離上,不管是三百毫米、還是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彈,都能擊穿戰列巡洋艦那薄弱的水平裝甲,但是命中率肯定非常低。

七點四十五分,貝蒂終于發現了在雷德爾艦隊南面的希佩爾艦隊。

顯然,繼續打下去,貝蒂佔不到任何便宜。戰列巡洋艦的裝甲非常薄弱,而且在設得蘭海戰中,英艦暴l 出了一些設計上的致命缺陷。只要德艦的運氣足夠好,一枚三百毫米穿甲彈就能干掉一艘英艦。

貝蒂沒有戀戰,立即做出了撤離的決定。

可以說,這個時候,希佩爾犯了一個不得不犯的錯誤,即沒有機動到貝蒂艦隊前方,而是選擇與雷德爾艦隊平行投入戰斗。當然,這不是希佩爾的錯,因為以當時的情況,他根本無法趕到貝蒂的前方。

原因很簡單,希佩爾艦隊的速度只有二十節,而且已經以這個速度航行了十多個小時。

如果不是德艦動力系統的質量非常好,恐怕希佩爾早就減速了。

更重要的是,希佩爾已經是沿最短航線與雷德爾會合,因此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讓只有二十節的艦隊對速度在二十四節以上的艦隊進行包抄。以當時的情況,就算執行包抄任務的是雷德爾,也不一定跟得上去。

貝蒂轉向撤退的時候,杰利科也收到了消息。

公海艦隊果然出現了,而且就在雷德爾身後。

對杰利科來說,他只需要做出一個決定,即是否與公海艦隊決戰。

顯然,杰利科不願意與公海艦隊決戰,因為他沒有必勝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公海艦隊已經在士氣上壓倒了大艦隊。

問題是,杰利科根本無法避免決戰。

僅僅過了五分鐘,貝蒂就發來了第二封電報。雖然他憑借速度擺月兌了希佩爾,但是沒能擺月兌雷德爾。更要命的是,「獅」號在挨了一枚炮彈之後,速度只能勉強達到二十六節,而雷德爾的速度在二十六節以上。也就是說,除非貝蒂願意拋棄旗艦,不然他肯定會被雷德爾追上。

顯然,杰利科不能犧牲貝蒂,也就必須頂上去,與公海艦隊決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帝國風雲最新章節 | 帝國風雲全文閱讀 | 帝國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