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風雲 卷一 德意志的榮耀 第八十五章 嘎然而止

作者 ︰ 閃爍

九月九日,下午四點過,雷德爾率先與希佩爾會師。

因為「毛奇」號受損嚴重,所以在撤退途中,雷德爾轉移到「德塞利茨」號上。與希佩爾的主力艦隊會合後,雷德爾來到了公海艦隊旗艦「國王」號上,向希佩爾匯報與大艦隊的交戰情況。

此時,尾隨雷德爾的幾艘英國巡洋艦已經被趕跑了。

雷德爾著重提到,杰利科的主力艦隊很有可能已經趕到,但是沒有與之遭遇,因此無法判斷杰利科的去向。

顯然,這給馮承乾與希佩爾出了一道難題。

只有一點可以肯定,貝蒂的戰列巡洋艦分隊已經喪失作戰能力,即便「瑪麗女王」號與「不屈」號沒有被擊沉,也無法繼續作戰。根據之前獲取的情報,杰利科手上應該有十七艘戰列艦。

正是如此,馮承乾、希佩爾與雷德爾都主張跟杰利科決戰。

當然,得有一個前提條件,即杰利科願意前來決戰。

商量好之後,希佩爾讓雷德爾返回「德塞利茨」號,首先安排「毛奇」號與「馮-德-坦恩」號撤回威廉港,然後率領六艘戰列巡洋艦執行偵察任務,前去尋找很有可能還在設得蘭群島附近的大艦隊。

希佩爾說得很明確,雷德爾只需要前去搜尋大艦隊,不用與大艦隊交戰。

雷德爾走後,希佩爾也率領主力艦隊跟了上去。

艦隊作戰的戰術相對簡單,雷德爾在前,希佩爾只需要跟在後面四十海里左右,在雷德爾發現了杰利科之後迅速趕上去。雖然大艦隊戰列艦的航速普遍較高,但是有幾艘的速度並不快,特別是三艘「柏勒羅豐」級與三艘「聖文森特」級,最高航速不到二十一節,比公海艦隊最慢的戰列艦還要稍微慢一些。艦隊的速度,不由最快的戰艦決定,而是由最慢的戰艦決定。只要被公海艦隊咬住,除非杰利科打算拋棄六艘速度慢的戰列艦,不然就得跟公海艦隊決戰。

杰利科會拋棄六艘速度較慢的戰列艦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別說貝蒂剛剛吃了敗仗,損失了「不倦」號與「不撓」號,就算沒有任何損失,杰利科也不會拋棄六艘戰列艦。

要知道,如果損失六艘戰列艦,英國皇家海軍就將喪失兵力優勢。

希佩爾與馮承乾都相信,只要雷德爾咬住了杰利科,決戰就將爆發,而且公海艦隊的勝算更大。

關鍵就是,雷德爾必須找到杰利科。

可以說,問題就出現在這里。

雖然希佩爾與馮承乾沒有指責雷德爾,但是兩人都知道,雷德爾在撤退的時候犯了一個錯誤,即沒有派遣輕巡洋艦去搜尋杰利科。嚴格說來,這也不是雷德爾的錯,因為雷德爾手里就沒有幾艘輕巡洋艦。更重要的是,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的輕巡洋艦咬住了雷德爾,他首先得確保自己的安全。

很明顯,找到杰利科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這個嚴重欠缺偵察手段的時代,要想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一支四處活動的艦隊,基本上就是大海撈針。

所幸的是,大艦隊並非無跡可尋。

根據之前的交戰情況,大艦隊有兩條路可走。一是留在設得蘭群島附近,等待與公海艦隊決戰。二是掩護受損的戰艦向南撤退,避免與公海艦隊決戰。希佩爾與馮承乾都覺得,後一種可能更大一些。

別的不說,只要杰利科手里只有十七艘戰列艦,他就不會與公海艦隊決戰。

問題是,杰利科同樣有理由留在設得蘭群島附近。

最關鍵的理由就是,杰利科並不知道公海艦隊已經進入北海,而且他率領大艦隊北上的任務就是保衛設得蘭群島。能夠成為艦隊司令,杰利科肯定是一個目的明確的將領。在不能肯定對手是否存在的情況下,他不會輕易放棄既定目的。如此一來,杰利科就很有可能只讓貝蒂撤退,他繼續留在設得蘭群島附近。

事實上,這也是繼續作戰的基本判斷。

只有這個判斷成立,才有得打。只要杰利科率領大艦隊南下返回樸茨茅斯,就算公海艦隊全速追擊,也不見得能夠追得上。

別忘了,雷德爾與希佩爾會合的時候,已經向東航行了近三個小時。

也就是說,如果杰利科已經達到設得蘭群島附近,沒有追擊雷德爾的話,此時與希佩爾的距離在一百海里以上。以兩支艦隊的速度差為一節計算,也差不多需要四天才能追上,而四天之後,杰利科已經回到樸茨茅斯了。

問題是,希佩爾與馮承乾的判斷並不完全準確。

當時,杰利科確實在雷德爾後面,而且正以二十節的速度追擊。只是,在雷德爾與希佩爾會合前大約一個小時,杰利科停止了追擊行動,並且下令轉向一百八十度,率領大艦隊往回走了。

杰利科為什麼要放棄追擊?恐怕沒人說得清楚。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杰利科最大的擔憂,還是去向不明的公海艦隊。

雖然有情報表明,公海艦隊去了芬蘭灣,俄國波羅的海艦隊龜縮在港口里面,所以公海艦隊一時半會月兌不了身,但是杰利科更願意相信,雷德爾在北海上的積極表現,與公海艦隊的支持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正是如此,杰利科認為,雷德爾主動撤退,肯定有更大的目的。

稍微冷靜一點,杰利科就想到,公海艦隊很有可能已經進入北海,說不定即將到達,不然雷德爾不會在與大艦隊遭遇之前,放過已經喪失了作戰能力的貝蒂,或者說放棄干掉兩艘戰列巡洋艦的機會。

正是這個擔憂,讓杰利科做出了撤退的決定。

只是,新的問題出現了。

在杰利科決定撤退的時候,他派出去的輕巡洋艦被雷德爾打退了,因此他並不清楚雷德爾那邊的情況。

當時,杰利科只能認為,雷德爾將向東航行,在確定擺月兌了大艦隊之後,再轉向南下。

也就是說,杰利科並不知道,希佩爾率領的主力艦隊已經到達。

結果就是,在這個關鍵時刻,大艦隊的撤退速度不是二十節,而是十四節。主要是三艘「柏勒羅豐」級戰列艦沒有按照計劃進行大修,鍋爐與輪機的狀況很不理想,之前已經全速航行了數十個小時,已經無法繼續全速航行了。

杰利科這種要打不打,要走又不走的做法,產生的直接結果就是,他將不可避免的與調轉回來的雷德爾遭遇。

只是,當兩支艦隊再次遭遇的時候,已經是夜間了。

對杰利科來說,夜色就是最好的掩護。

入夜後不久,雷德爾派出的「卡爾斯魯厄」號輕巡洋艦就發現了杰利科,可是這艘輕巡洋艦沒能在夜色中辨認出英艦,反而在半個小時後跟丟了。兩個小時後,「卡爾斯魯厄」號的姊妹艦「羅斯托克」號再次遭遇了杰利科,更加可惜的是,這艘輕巡洋艦上的了望員把正在開火的看成了輕巡洋艦。

根據事後公布的消息,當時杰利科這邊也亂成了一鍋粥。

因為不時與德艦遭遇,所以大艦隊里人心惶惶。在被「羅斯托克」號發現的時候,兩艘戰列艦把在附近活動的友艦當成了德艦,並且用副炮向友艦開火。當時,「羅斯托克」號上的了望員看到的就是副炮發出的炮口閃光。也正是如此,了望員才把兩艘主力艦當成了輕巡洋艦。

這個晚上,雙方過得都不平靜。

只是,並沒爆發決定性的戰斗。

最大的一場戰斗發生在凌晨三點左右,一艘執行偵察任務的英國輕巡洋艦在無意之中闖進了雷德爾的主力編隊之中。最初的時候,幾艘戰列巡洋艦還把那艘英艦當成了返回艦隊的友艦。有趣的是,英艦也沒有及時發現近在支持的德艦。等到德艦上的了望員反應過來,戰斗就打響了。遭到數艘主力艦炮擊後,英艦立即加速逃跑。可惜的是,仍然晚了一步。在被數枚大口徑炮彈擊中之後,這艘被命名為「南安普敦」號的輕巡洋艦在不到兩分鐘內就沉沒了,全艦四百多名官兵中,僅有四人幸存。

「南安普敦」號,也是這場海戰中,最後一艘戰沉的戰艦。

天亮前,杰利科下達了全速撤退命令。

因為實在不夠安全,比如「南安普敦」號就完全有機會在夜色掩護下發起魚雷攻擊,所以希佩爾也在天亮前下達了撤退命令。更重要的是,花了一整個晚上都沒找到杰利科,希佩爾認為大艦隊已經南下了。

九月十日清晨,設得蘭海戰宣告結束。

對德意志第二帝國來說,這是一場寶貴的勝利。在此之前,沒人認為德意志第二帝國有能力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在此之後,恐怕就沒有人會懷疑,德意志第二帝國已經成為真正的海上強權。

在這場海戰中,帝國海軍取得的不僅僅是戰術上的勝利,更是戰略上的勝利。

可以說,這是自特拉法爾加海戰、英國奪得海上霸主寶座之後,在海洋戰場上首次遭遇慘敗。

對英國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在戰術上失敗,而是由戰略失敗引發的嚴重後果。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帝國風雲最新章節 | 帝國風雲全文閱讀 | 帝國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