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代魏成蜀 第425章 擺龍門淳王賺司馬,守徐州董淵整兵制

作者 ︰ 一杯清茶苦咖啡

更新時間︰2012-12-17

第425章擺龍門淳王賺司馬,守徐州董淵整兵制

有的朋友要說了︰諸葛亮在後方搞內政,看來是搞出毛病來了吧!咋,還有勸慰天子不再攻伐、收復故土了?要知道演義中諸葛亮可是一戰爭販子呀!六出祁山,屢次攻伐,這次怎的變了性子?

其實,那是演義中為了突出他精忠報國,而特意刻畫的片景罷了!要不你晚上做夢的時候問問羅貫中呀!

哈!不說這些了。

且說天子聖旨尚未送達,淳王劉瑾卻在魯城之外擺下了龍門陣,只困不攻。

何為龍門陣?

此龍門陣非杜撰薛仁貴的龍門陣。乃是從四象五行陣演變而來——北方黑龍成水陣,西方黃龍成金陣,南方紅龍成火陣,東方青龍成木陣,中央戊己土白龍統領四方為土陣。

此乃五龍陣。

五龍陣中央戊己土向東南移動,與火龍陣、水龍陣成為一條正南正北的直線。從西北方向觀望,猶如門形,故稱為龍門陣。

西方金龍陣、東方的木龍陣恰恰堵在了魯城的兩個城門外,此龍門陣就似一個偌大的門字將魯城涵蓋著其中,只給司馬懿留下了一個西北方向的城門可以出入。

劉瑾使驍騎將軍周偉統領麾下三個雄步團、一個英騎團駐守金龍陣;使驍騎將軍夏侯霸統領麾下三個雄步團、一個英騎團駐守火龍陣;使驍騎將軍霍戈統領麾下三個雄步團、一個英騎團駐守黑龍陣;使勁騎將軍夏侯和率領麾下勁騎旅駐守木龍陣;周偉麾下兩個雄步團、夏侯霸麾下兩個雄步團、霍戈麾下兩個雄步團跟隨他與淳王劉慎駐守在中央的土龍陣。

周偉帶著副將何般、龐會嚴守金龍陣,又時刻派遣鷹揚探馬外出打探魯城的消息。一旦發現魯城方向有運糧隊伍,他便派遣突擊將軍何般引騎兵突襲。

而且履行這個任務的,並不是只有他!還有鎮守黑龍陣的霍戈也派遣了突擊將軍尹齊隨時出兵襲擊魏軍的運糧部隊。

司馬懿看到漢軍隨後趕至,竟然在一夜之間對自己進行了半包圍的情況。饒是他司馬懿再是天才,對各種陣法都十分精通,面對這個以營盤為陣基的陣型真的是一無所知。

直到外面逃回來的押糧大將向他稟報,他才意識到自己面臨著如何危機。

怎麼辦?敵軍三面臨城,看似是放開了一條路給自己,實際上是想劫走我軍軍糧呀!若是軍糧不到,此仗不戰自敗呀!

他可是犯了愁。

就在此時,有人跑了進來,稟報道︰「啟稟都督,大將軍曹文烈派人持書信求見都督!」

曹休派人干什麼來了?難道是東郡失守了不成?

「快傳!」他急忙說道。

「諾!」那人答應一聲轉身跑了下去。

不多時,從外面跑進一人,來到他面前撩衣跪倒,雙手高舉著一封書信,言道︰「見過大都督,曹將軍懇請大都督指點迷津!」

「起來說話!」司馬懿說著接過書信,打開觀瞧。

不由得大驚失色,他猜得果然沒有差錯,真的是失了東郡。

那薛立真的如此厲害呀!其父薛戟便是文武雙全,號稱十二器將之首。沒想到其子竟然秉承父志,按下奇謀,立下奇功呀!

以曹文烈之能,當不是其對手!但是曹文烈要是只心守城,怕是他薛立也拿竟其功!

想罷,他拿起毛筆,攤開錦帛,書寫一封,遞給來人,說道︰「回去勸告曹將軍,我軍勢微,萬不得強行出兵。據守城池,便是大功一件呀!」

「多謝大都督!」那來人接了書信,轉身便走。可見其之匆忙。

司馬懿送走那人,來到窗前望向遠方。

猛然,他看到了窗外徒然飄下的雪花,心中猛然一揪,不好!

是呀!春凍大地,這是荒災之年的征兆呀!

就在糾結之中,城防守衛跑了進來,稟報道︰「都督,城下來了一名信使!」

「什麼信使?」司馬懿問道。

「漢軍的信使,說要面見都督。」守衛答道。

「讓他進來!」

「諾!」

不多時,守衛帶著一個漢軍的士兵從外面進來。

司馬懿冷眼看著這名漢軍士兵,沉聲喝道︰「大膽漢軍,見了本都督因何不跪?」

「可笑?你一個叛逆之徒,有何資格讓我下跪?成王敗寇,你當听過。若是哪一天,你司馬仲達做了皇帝,我便對你三拜九叩亦不足惜!可惜,現在你只不過是一階叛逆手下的走卒罷了!」這名漢軍士兵言辭凌厲,竟然逼得司馬懿險些暴怒。

那兩旁的士兵齊聲喝道︰「跪下!」

卻見司馬懿一擺手,說道︰「很好!區區一階小兵,竟然有如此膽量!你不怕我將你殺了嗎?」

「怕!怎會不怕?只是我家淳王講了,司馬大都督不會殺我!」

「什麼?淳王就這樣自信的認為我不會殺你?」司馬懿大為好奇的問道。

「淳王說︰‘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司馬都督熟讀兵書,曉通禮儀,豈會做那豬狗不如、禽獸所為之事?’故,小子便接了這個差事。」

司馬懿一听,好小子,老夫若殺了你,豈不變成禽獸了嗎?

他哈哈一樂,改變話題,問道︰「漢朝的淳王派你來干什麼?」

那漢軍說道︰「我家淳王讓我帶了口信來,要我問問大都督看出來我軍在外面布下的是什麼陣沒有?」

「你們布下的是什麼陣?我沒有看到你們布陣呀?」司馬懿不解地說道。

「哈哈!我家瓊王說了,你一定看不出來。果不其然,都督,我告訴你吧。這城外乃是一座龍門陣,留下一座生門給你。」

龍門陣?真是什麼陣呢?

司馬懿滿月復猜疑的看著這個漢軍的士兵,問道︰「偶?龍門陣。老夫沒有看出來又如何?」

「都督沒有看出來,倒也無妨。只是不知道都督敢不敢打一打、破一破這個龍門陣呀?」這名漢軍士兵鏗鏘有力的問道。

司馬懿還真被問到了。

畢竟這個陣型是一個陌生的陣型,別說打了,自己都沒有發現這是個大陣,拿什麼打呀?打陣,要了解、熟悉這個陣型才能打。可是自己一竅不通,豈不是白白送死去嗎?

然而,司馬懿何許人也?

卻听到他說︰「破陣嗎?這有何難?你且回去告訴你家淳王,來日,我司馬懿定然親自前去探營!」

說完,他端起茶輕輕抿了一口。

漢兵看到他如此,稽首告辭,轉身而去。

且說城外大營之中,劉瑾、劉慎等人听完那名士兵的回報,低聲探討著。

「皇兄,司馬懿會不會來探陣呀?」劉慎問道。

劉瑾言道︰「他探不探陣,都不影響我們接下來的安排。他不探陣,城中兵馬的消耗便會逼著他離城後撤;他來探陣,亦是搞不明白這個大陣的功效。我們可以將一些弊端露出來,使他上當。只要他引兵攻來,我們便將其困在陣中,然後以一陣兵力攻下魯城。」

劉慎聞言,嘿嘿一笑︰「皇兄,你真的太奸詐了!司馬懿豈不要被你活活玩死?」

劉瑾對劉慎的戲言並未在意,莞爾一笑,說道︰「這只能怪司馬懿為人太過狡猾,此人不除,魏國難以收復!」

魯城,司馬師、司馬昭圍在司馬懿身邊。

司馬師進諫道︰「父親,那個大陣我們都不明白,探陣有何用處?依兒之見,不如退往博陽。」

司馬懿點點頭說道︰「為父也看到了敵軍的意圖。你們看,若是我軍破陣,定然只能奪其一門而攻之。這樣的話,一旦被困陣中,敵軍其余幾門並起,我魯城便失,我軍不敗也!而子元所講,退守博陽,確實是一個好辦法。」

「是的,父親。」司馬師接著說道,「魯城通博陽只有一條大路,使呂星領兵守在那里,足可抵擋漢軍前進。而且,敵軍若是還要追趕我們,便是孤軍深入,時刻面對我軍的多路的夾擊!這是漢軍做顧忌的事情。」

看到長子如此,司馬懿點點頭,十分贊許的看著司馬師。

是夜,司馬懿便整頓兵馬,連夜撤往博陽城。他使征北將軍程喜為主將,偏將軍呂星味副將,留下長槍兵一萬、刀盾兵一萬斷後。

劉瑾等人得知此事,遂引兵入城,取了魯城。

劉瑾使兵馬做好整頓,正欲擇日出發,忽然接到聖旨。

劉慎問道︰「皇兄,還要不要進攻博陽?」

這個戰斗狂人?皇上已經說了,你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呀!

可是他也不能不回答呀!

他只好給他講到︰「此去博陽只有一條大道,司馬懿定然會使呂星守于此。我軍久戰已疲,自當回師京都了。」

說完,他又對董淵說道︰「今我軍兵進數百里,你麾下諸將已經歸心,如何獎罰便交由你來處置吧!」

言畢,他便與瓊王劉慎雙雙帶著麾下護衛旅登上了回京都的路程。

董淵送走了兩位王家千歲,又送走了霍戈師部。

在魯城縣衙內,他組織召開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全體大會。

為何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呢?原來,夏侯和兄弟掌管著多一半的兵力,尤其是夏侯衡、夏侯霸麾下的士兵有大部分都是他們安插下去的。所以,董淵在一些事情上都受到他們的制約。

借助淳王的威懾力,夏侯霸接替了兄弟夏侯和的位置,成為了新的驍騎將軍;而李學、卓安二人也提升為了參謀將軍、游擊將軍。

董淵使夏侯和、夏侯稱、夏侯榮所領勁騎旅鎮守魯城,成為了抗擊魏軍進犯的一線;提升作戰勇猛的夏侯威副將王忠為昌盧團練將軍,其兄弟王吉為團副將;任城團練龐元**團募兵重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代魏成蜀最新章節 | 三國之代魏成蜀全文閱讀 | 三國之代魏成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