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代魏成蜀 第409章 *城前李蘇落敗,騙曹休馬良歸營

作者 ︰ 一杯清茶苦咖啡

更新時間︰2012-12-01

第409章*城前李蘇落敗,騙曹休馬良歸營

濟陰城府衙後廳中,勁騎將軍馬良正在與游騎將軍董奎、參騎將軍李揚二人商議什麼時候出兵,探討著都護使薛立軍令中的意圖。

原來薛立給他們下達的軍令中這樣寫道︰「東郡兵出,襲*城,汝等盡起濟陰之兵以敵之。某不求你等以少勝多,但你等務必阻擊東郡之兵兩日以上。其他戰事,皆不用汝等顧及便是!切記切記!」

董奎問馬良道︰「將軍,都督這是什麼意思呀?其他戰事,皆不用汝等顧及便是!其他戰事是指得哪些呀?」

馬良也有些捉模不透,但是馬良有這樣一個好處,對上司的命令從無折扣的執行。現下想不清楚,他將文書收好,放于懷中,沉聲說道︰「有何好推測的?我等只管阻擊東郡之兵便是!放出去的鷹揚探馬可有回報?」

李揚抬頭說道︰「探馬回報說︰‘我軍衛顯、衛烈兩個**團已經攻下了山陽。’只是還沒有東郡曹休的消息!」

已經攻下山陽了!真的好快呀!怕是曹休要出兵了。

他手拈胡須,微微一笑,說道︰「怕是鷹揚探馬正在趕回的路上吧!此刻曹休應該已經整兵欲出了!」

果不其然,半刻鐘後一名探馬飛奔入內,一路高喊︰「報!啟稟將軍,東郡曹休引兵數萬欲取*城!」

得到信報,馬良對著自己的兩員副將一笑,說道︰「怎麼樣?曹文烈出兵了吧?想必我們的兵馬也完成了集合,走,出兵會一會這位曹操的養子!」

馬良,馬謖的四哥。人常說「馬家五常、白眉最良」。意思是說馬家兄弟五人(前文書講過他們四人的字都有一個常字,故稱為五常。就像司馬懿兄弟八人一樣,字中都有一個達字,人稱為司馬八達。)之中,長有白眉的人便是馬良,而且五人之中又以馬良最有才華。少年時,馬良不喜舞刀弄槍,後來入了文武學院,受到了皇家教育轉變了思想,從師陳槍學習了槍法。

濟陰城中駐兵一萬七千人,郡府內的衙役也是整編五百二十人。

馬良使人請來濟陰郡太守王大人,把都護使的軍令向其說明,又囑咐其把城中的百姓們組織起來,做好緊急守城的準備。

王大人知道這是要帶著全部駐軍出征了,自然滿口答應下來。

安頓好王大人,馬良便與董奎、李揚二人引兵出發。

東郡城外,魏國大將軍曹休一身披掛,身後披著赤紅色的披風,馬鞍橋得勝鉤上懸掛著他的兵刃玄天斧鉞。

在他身後則是副將州太、石苞、唐咨、胡奮、王佐、張存、胡昭、胡篡以及他的兩個兒子曹篡、曹肇。他們一個個身著重鎧,持槍握刀,戰意濃濃、殺氣沖沖。

在曹休馬前送行之人不是旁人,正是巨野王曹林、陳留恭王曹駿二人。

曹休對二人言道︰「二位王弟,城中兵馬足夠守護城池,若是敵軍來襲,切記緊閉城門,不得擅自出戰!為兄此番出兵志在必得,後方糧草還有勞你二人籌集!」

「兄長盡管放心,糧草之事我二人定然用心籌辦!」曹林趕緊說道。

曹休伸手拍了拍二人的肩膀,遂接過侍衛手上的絲韁,翻身上馬,向二人一稽首,說道︰「城中之事便交與二位王弟,某去也!」

言畢,他撥馬回頭,揚鞭縱馬而去。

後面數萬兵將緊隨而去。

區區百里之地,對于急速行軍的曹休大軍也不過兩個時辰多的路程。

忽然,前方大軍停止了前進。

位于中軍的曹休不知緣由,遂欲使副將州太前去查看,卻見前面奔來一名士兵。

那士兵來到曹休近前,滾鞍下馬,單膝跪倒,稟報道︰「啟稟將軍,前方出現漢軍兵馬攔住去路。安遠將軍(唐咨)正在與之交戰。」

什麼?漢軍兵馬?不是*城漢軍已經攻打山陽去了嗎?

想不明白,索性不想了。他問道︰「有多少漢軍?」

「所見敵軍不多,當不過兩三千人。只是他們在大道之上結下營寨,修建了工事,擋住了我軍前進的道路!」士兵回稟道。

什麼?

曹休再次大吃一驚,轉頭對曹篡、曹肇二人說道︰「你二人在這里留守軍中,為父帶諸將前去觀看一番。」

言畢,他便帶著一眾副將趕往前陣。

原來,馬良等人走近路直接來到這里,結下營寨,立起工事,專門在這里等待曹休大軍的到來。

馬良早已派探馬了解清楚了曹休的兵馬人數和進攻路線,所以采取了這種攔截的方法。不然,以區區不足兩萬兵馬要攔截六萬多人的曹休所部,無疑以卵擊石。

直到唐咨引領前部兵馬來到馬良大營五里之外,馬良才派遣一團團副將李蘇引兩營將士攔截。

唐咨向曹休請了先鋒一職,引領精兵四千為前部。一路上可謂順風順水,一馬平川的道路連個小坑都沒有。美得這廝騎在馬上哼著小曲︰「兒呀嗚喂呀……妹妹陪伴呀……」

正唱的起勁兒,忽然前面一陣馬打鸞鈴的聲響,前方出現一哨兵馬,為首一員身穿鎖子甲的大將手提三尖刀攔住去路。

唐咨只得勒住戰馬,連聲吆喝︰「吁!吁!……」

攔路之人正是馬良部曲一團的團副將李蘇。

李蘇用三尖刀一指唐咨,厲聲喝道︰「汝是何人?無故犯我邊境?速速報上名來!」

唐咨穩住戰馬,倒提長槍,答道︰「某乃大魏國安遠將軍唐咨是也!你國*城衛烈謀奪了我山陽縣,今某來取*城有何不可?汝可是衛烈?」

李蘇嘴角上翹,露出一絲不屑的笑容,指著唐咨罵道︰「果然卑鄙小人的行徑,與你家主子一樣的嘴臉!明知衛將軍此時在山陽不及回援*城,竟然有此一問!告訴你,某乃濟陰勁騎旅第一雄步團的團副將李蘇是也!看刀!」

言畢,李蘇揮刀便砍。

唐咨可不是善茬,擺槍相迎,便與李蘇站在一起。

這一交手,李蘇可就開始盤算開了。

咋回事呀?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

這兩人一交手,李蘇就發現唐咨這柄槍可不是吃素的,深處鬼謀,疾似閃電、快若流星。自己就是提起一百一的精神頭,加上一百二十個小心也怕是終究難逃他這快槍的攻擊。

但是已經交手,他只得硬著頭皮與唐咨打了。

苦于招架的他心中這個懊悔︰剛才請戰之時,自己狂妄自大,硬是搶先了二團團練將軍汪顯。這下可好了,情等著出丑吧!

眼看著唐咨那柄大槍一槍快似一槍的朝著他的要害攻來,他疲于招架,手中的三尖刀護得了上身,漏了下腿。

「噗嗤」「噗嗤」接連兩槍刺中了大腿。

「哎呀!」他大叫一聲,撥馬便往回跑。

就在此時,後面陣營中沖出一騎,邊跑邊喊︰「呀呔!魏軍的將領莫要欺人太甚!某馬良來也!」

讓過李蘇,馬良迎上唐咨。

這下可有好戲看了!

卻見兩條大槍上下飛翻,紅纓槍猶如朱雀翔天伴雲舞;黑鬃槍乍似烏龍起雲煙。真所謂將遇良才,盡施展;棋逢對手,顯神通。

有人要問了,馬良不是派李蘇來迎敵,他怎麼出來了?

其實,馬良在營中一直在瞭望台上觀看著這邊的動靜,因為離得遠,又派了探馬前來打探消息。當得知來人乃是魏國的安遠將軍唐咨,他大吃一驚。

唐咨此人據說槍法出眾,曾經與李典、于禁有得一拼。李蘇區區一個副將怕不是人家的對手呀!

他簡單交代了董奎、李揚幾句,便帶著護衛營出城,正好趕上李蘇受傷敗退。

他和唐咨很快就打了五十余回合,仍不分勝負。

曹休帶著一眾副將來到陣前,詢問唐咨麾下的士兵︰「與唐將軍交手的那個漢將是哪個?」

「回稟大將軍,那人乃是自稱馬良!」唐咨麾下的一名牙門將回答道。

馬良?怎麼這麼熟悉呀?

曹休與馬良曾經交過手,但是一時間忘記了,雖然感覺熟悉卻沒有記起來,隨口喃喃的念叨著︰「馬良?馬良?」

副將胡奮在旁說道︰「馬氏五常,白眉最良。此人乃是荊襄馬家的白眉馬良馬季常是也!傳言此人自幼好習儒學,厭倦武功;十四歲遂兄長入成都漢朝文武學院學習,不知為何又喜歡上舞刀弄槍。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師從十二器將中的槍將軍陳槍,學得一身好武藝。」

曹休點點頭說道︰「怪不得槍法如此精妙,唐將軍在我軍中數一數二,其竟可與之不相上下!」

曹休發自肺腑的對馬良稱贊不已。

州太在一側問道︰「大將軍,似他們這麼打下去,何時才能給攻打*城?不如,我們一起上去將那馬良斬殺,趁勢破了他們的營寨!」

曹休為人頗為剛愎自用,哪里會听得進去這樣的話語!

冷哼一聲,假裝沒有听見州太的話,他遙遙望著場上二人,忽然對胡奮言道︰「你等在此替某觀戰,待某上去與那廝交戰一番!」

言畢,他縱馬提斧鉞直奔交戰二人。

馬良一見慌忙快刺兩槍,撥馬跳出圈外,厲聲喝道︰「沒想到魏國曹家竟然如此卑劣!若要群戰,何不一起上來?」

曹休一听,知道馬良誤會了,哈哈一笑︰「沒想到,馬季常還有誤判之時!汝莫要多心,某一時技癢與找汝切磋一番!」

言畢,他便使唐咨退回本陣。

馬良向後面看了看,心中暗道︰「這家伙肯定是技癢難捱,但是一會兒自己不敵,他要是帶兵追殺,恐怕自己那營寨的工事難以抵擋,還是找個托辭,先退了再說!」

打定主意,他說道︰「既然文烈將軍找某切磋武藝,某當不會推月兌。然,此時某月復中饑餓難捱,如何發揮出武藝?」

曹休哈哈一笑,說道︰「大丈夫豈肯趁人之危?汝先去進膳,午後我們再戰不遲!」

馬良一拱手,說了聲多謝,遂引兵回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代魏成蜀最新章節 | 三國之代魏成蜀全文閱讀 | 三國之代魏成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