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代魏成蜀 第203章 臧霸奇兵襲長安,張濟敗兵守弘農

作者 ︰ 一杯清茶苦咖啡

第203章臧霸奇兵襲長安,張濟敗兵守弘農

上文書講到張繡先是落入諸葛亮伏圈,被生擒活捉;有持強引兵決戰咸陽城外,亦是被諸葛亮設計。許邵為救張繡盡出大軍,更是著了諸葛亮的算計,使得咸陽城落入了諸葛亮的手中。

張繡被逼無奈,只得舍去咸陽,敗走長安。然而命運的車輪又一次無情的碾壓在了這個年輕的槍神身上。

當張繡、許邵等人統大軍來到長安城外,竟然發現朗朗乾坤之下長安城門竟然緊閉不開。抬頭望去,眾人不由大驚失色。只見城樓之上飄擺的大旗竟然繡著兩個斗大劉字,更有那中間大旗之上繡著那兩個碩大的「鎮國」字樣。分明是鎮國大將軍劉騫的軍隊已經佔據了長安。

莫非叔父已經投誠了鎮國將軍。張繡心中頗為震驚,回頭便向許邵聞訊︰「長安何時落入鎮國將軍手中,可有叔父信報?」

「未見主公信報?我等繞過長安,尚派人上報主公。主公回信指示我等趕往咸陽退敵,並無他言!」許邵此時亦是一個頭兩個大,沒有搞明白怎麼回事。

「將軍快看,城西有數處起火之地!」崔勇忽然叫道。

果然長安城西部竟然多處起火,只是火勢正在不斷的熄滅。應該是城內正在救火,而且火勢得到了控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諸葛亮用劉備的虎符調動了鎮守在斜谷、子午谷的臧霸師部,東出子午谷,奔襲長安。

話說臧霸接到命令,遂與前來的宋憲一起兵分兩路出子午谷、斜谷,徑取長安。

其實斜谷關鎮守的乃是吳敦所領的一團兵馬。因為李傕、郭汜之戰之後,張濟取得了長安、馮翊、弘農、扶風等地的控制權,卻忽視了斜谷關這個小小關隘的控制。吳敦其實在臧霸、張任的授權下,悄然使人送了書信給張濟。其意便是假意托付張濟照顧自己在斜谷關的一眾兄弟。此番言語並沒有明說要投誠于他,然而,作為一個直接示好的小勢力,張濟自以為是的以為吳敦之意便是向他投誠,願意在他的蔭蔽之下,為他把守斜谷關的門戶呢!

然而就是如此一節,使得他險些沒有丟卻了性命。

吳敦帶著麾下五營步兵,整得是盔歪甲斜,外帶掛傷,一路朝著長安城奔馳而去。來到城外,張宏使人在城下求救︰「吾等斜谷關守軍,斜谷關受到敵人的襲擊。如今關破,吾等敗將下來。還請稟報大將軍,速速開門放我等進去!」

城上士兵早已稟報張濟。不多時,張濟帶著三五員大將來到城上,一看,識得是吳敦,問道︰「吳將軍,敵軍多少人馬?」在吳敦投遞書信之後,張濟曾與張繡帶著一眾大將入山巡獵,吳敦便在邀請之列。整個狩獵過程,只有楊奉和吳敦稱呼張濟為大將軍,而非主公。張濟心中甚是不滿,故特別留意二人。

吳敦急忙說道︰「敵軍突襲,漫山遍野,未可清數!」

張濟遂不疑有他,便令人開城放了吳敦與一眾士兵進城。

果不其然,吳敦兵馬入城不久,自打遠處,奔來兩支軍馬。一路直取長安西門,為首大將,正是臧霸藏宣高。其身後乃是參謀將軍張任、游擊將軍董昭、突擊將軍賀猛;在後面乃是騎兵團練將軍孫觀,帶領其麾下騎兵團隊;然後是三個步兵團隊緊隨其後。兩萬多名將士,一個個氣勢洶洶,殺氣騰騰的朝著長安城西門殺來。

另一路,自南面而來,為首大將不是旁人,正是宋憲宋佔功。宋憲引麾下師部東出子午谷,直逼長安南門。

城內的張濟頓時慌了神,看架勢,敵軍兩部最少也有四五萬人馬。自己麾下只有戰將三五員,兵丁不過兩萬余。

吳敦見狀說道︰「大將軍,我等沒有守住斜谷關,有失職之責!末將願引本部兵馬去西門防守!」

此時,張濟手下大將只有三員,頗顯正捉襟見肘,見吳敦請令,遂允其請,又遣大將周偉引本部兵馬三千同去。

可憐周偉哪里知道吳敦乃是詐降!吳敦面露諂笑,往周偉近前緊湊,一個勁兒的套近乎,拍馬溜須把周偉哄到了天上去。麾下士兵更是有意無意的穿插到了周偉那三千士兵的中間。一眾人馬很快就拐進了通往西門的街巷,街巷上的百姓早已躲進家中,大批的軍兵在城內運動,擱誰都知道發生大事了,不躲才怪?

吳敦見周偉的此時已經被拍的找不到北了,向張宏、劉毅二人使了一個眼色。周偉這廝哪里想到,剛才還在逢迎自己的人忽然間拿起了長刀,削下了自己的腦袋。轉眼之間,周偉麾下三千精兵,無一避免的都被斬殺。

見全殲周偉所部,吳敦便遣劉毅帶著一營奔往西門打開城門放臧霸等人入城,然後與張宏一同趕到城上,將一眾守城士兵盡皆斬殺。

雖然這一切做的利索干淨,但是還是被張濟手下士兵發現,回報張濟。得知如此消息,張濟自殺的心思都有了。其部下大將雷敘勸說︰「主公,既然我等中了敵人奸計。此時不退,更待何時?常言道,留得青山在,豈能無柴燒?」

張濟這才冷靜下來,說道︰「雷敘,通知所有兵丁,馬上從東門撤退,立刻撤往弘農。遣人報知少將軍。」

隨即,張濟率領著其麾下不足萬人的兵力退出了長安,朝著潼關方向撤退。

張繡之所以沒有踫上信使,主要是他們今日亦是吃了敗仗,落荒而逃,行走方向發生了交錯而已。然而,幸天不絕其,恰巧有一個從城西逃遁出來的老兵,曾經受過張繡的恩惠,從遠處看到張繡,急忙趕了過來,將城中的變故向張繡一一訴說。

張繡聞听,知道如今大勢已去。如今之計唯有趕往弘農與叔父會合了。遂與許邵相商,二人立刻傳令,繞道通過咸陽,奔往弘農。

而劉備、諸葛亮在咸陽外戰敗張繡之後,並沒有對張繡盡行無盡的逐殺。諸葛亮向劉備進言,遣徐晃引一師部人馬在張繡後面佯追,遣成廉引一師部人馬徑取馮翊。

馮翊守軍區區五千,已經被張濟放棄。成廉只是引兵包圍了馮翊,馮翊守將便出城投降了。自此,長安、馮翊、扶風等地盡歸劉騫。

話說張繡一眾來到弘農,見過張濟。叔佷兩人心中頗為悲傷。張繡更是將被劉備所伏之後,劉備、諸葛亮的一番言語盡皆向張濟訴說。張濟聞言頗為震驚,低頭沉思許久。

許邵在側言道︰「我等歸降,尚可憑借能力得以封官進爵;然,主公投降,莫不過也如我等一般。但是劉騫是否認可主公的忠誠?若是不認可主公投誠之意,主公豈不性命危矣!如今之計,便是使大將引重兵屯于潼關和虎牢關。西抗鎮國大將軍劉騫,東防丞相曹操。敵人若至,死守抗敵,堅守不出;主公亦可再次段時間內休養生息。」

張濟聞言心中頗為無奈的想到,一個月前自己尚有大軍十余萬,雖不可以統一天下,但是自保一方還是可以的。可是如今,直落下一個弘農,還可以堅守。他說道︰「就依軍師所言便是!」遂遣大將崔勇、張先二人引精兵兩萬屯于潼關,又派遣大將胡珍引兵一萬趕往虎牢關協助楊定。

宋憲與臧霸在長安出榜安民,穩定民心之後,便商議下步進攻計劃。不久徐晃帶兵趕來,亦是詢問如何進兵。臧霸言道︰「諸位在此之前皆有戰功,不如此番讓與某。」

徐晃聞言,說道︰「公所言非也。某此番投誠,欲立功以換取功名。但請將軍莫要與某相爭。」

三人相互爭議不下。臧霸手下參謀將軍張任忽然說道︰「三位驍騎將軍莫要爭吵,某有一方,可使一支部隊留守長安,其余兩方出兵追敵。畢竟城需人手,追敵更是不得耽誤時間。」三人聞言,急忙問道︰「不知何方?」

張任說道︰「我們三個師部各出一人,以十箭定輸贏,勝者出兵,敗者守城。」

「好!」三人聞听,皆以為妙計。遂宋憲自以為箭法比之臧霸要好,故親自上陣,連射十箭,十箭皆中靶心。

徐晃亦親自上陣,連射十箭,十箭亦是皆中靶心。

二人射完,都洋洋得意的看著臧霸,心說,看你的了。

臧霸剛要摘弓上陣,卻被張任攔住。張任說道︰「將軍,此陣小將來比。」言畢,上陣摘弓搭箭,「啪、啪、啪、啪、啪、……」每射一箭左跨一步或者右跨一步,連射十箭,箭如流星,射向箭靶。羽箭竟然穿靶而出,可見臂力之重。十箭射完,不待小校取來箭靶,徐晃便拍著張任的肩膀說道︰「好箭法!某甘願認輸!」

宋憲亦是cheng好!

臧霸見張任贏了比賽,遂與二人告辭,帶著張任等人出城追逐張繡等人。而宋憲、徐晃二人至于誰守城的問題,商討無果,竟然欲比武一絕高下,亦是勝者出戰,敗者守城。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代魏成蜀最新章節 | 三國之代魏成蜀全文閱讀 | 三國之代魏成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