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代魏成蜀 第201章 張繡石嶺首遭擒,劉備咸陽故縱敵

作者 ︰ 一杯清茶苦咖啡

第201章張繡石嶺首遭擒,劉備咸陽故縱敵

上文書講到徐晃御兵來到咸陽城前,討陣罵敵。張繡引胡車兒、崔勇二將出城相迎。胡車兒戰敗。張繡、徐晃二人各為其主,但礙于前情,暫時收兵各自回營。

不多時劉備引大軍趕來。一入中軍大帳,徐晃將陣前交戰之事向劉備、諸葛亮等人逐一訴說。之後說道︰「張繡此人本來一直在張濟身後。直到李郭之亂,張濟統合了長安、馮翊、弘農、扶風等郡,成為雍州之主。他才逐漸站到了前面來。某在交戰之後曾說其歸順,然其言曰︰主公使將軍從聖旨來討伐其叔,實則為曹賊所驅。故心存介蒂。」

劉備聞言,臉上波瀾不動,說道︰「公明此番打敗胡車兒,首戰之功,先記錄在冊。不知敵軍可有智謀之士相佐?」

「張繡軍中有軍師許邵,頗有智謀!其城防頗嚴,攻城不易!」徐晃說道。

「許邵?識人辨相許子將?」諸葛亮聞听許邵在此,隨口言道。

「不錯!正是此人。曾看相于曹操,放言之‘曹操此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徐晃說道。

「若是只此人在此,此番破敵便指日可待!然,主公曾言張濟之佷張繡文武雙全,頗有愛才之心。亮以為此番若是能夠收服此人,主公得知定然大悅!」諸葛亮一整衣袍,回首對劉備說道。

遂使人拿來地圖,諸葛亮指著地圖上咸陽以北的位置說道︰「此山名叫石嶺,嶺上溝壑縱橫,可藏兵馬萬人。明日將軍可使一將引兵屯于此地。在使一將迎戰張繡。彼時,詐敗,引張繡如此地,生擒之!」

眾人皆以為計。

次日,張繡果然親引精兵三千于城前討戰。

劉備遂使宋憲點精兵三千出迎,又使宋憲手下游記將軍張宏引其步兵一團、二團潛伏在石嶺之上。

宋憲拍馬提戟來到兩軍陣前,大戟一抬,點指張繡言道︰「張錦叢,因何不降?」其言外之意就是,張繡呀?我都投降了,你咋還不投降呢?可是話說當時都在董卓手下,就是認識也不是很熟嗎?你投降你的,你投降了別人就一定要投降才行?這是鳥論!

不過張繡可不這麼想!他听到耳朵里,覺得非常別扭,刺耳至極。手中長槍一抬,喝道︰「宋憲匹夫,休要猖狂,少要得意!我軍雖弱,亦不是爾輩投敵賣主之流可以攻破者!休走,吃我一槍。」

言畢,擰槍便刺。宋憲擺大戟相迎,便和張繡戰在一起。二人相互之間雖然曾經都效力董卓,但是歸屬不同,是故不曾交鋒對峙過。這一交手,宋憲才知道人家槍神之稱不是空穴來風。出槍快如閃電,來去帶風,呼呼作響;槍法絕妙,神出鬼沒,忽左忽右,飄忽不定。戰不過十余回合,宋憲就感覺到要招架不住,有些應接不暇的感覺。

知道自己不是人家的對手,亦是惦記著自己的使命,宋憲虛晃一招,撤出圈外,口中喊道︰「某家力怯,咱不奉陪。」撥馬落荒而逃,陣上隨軍兵將見宋憲敗回,緊跟其後亦是落荒而去,四散奔逃。

張繡氣憤至極,焉有放棄逃月兌之理?一馬當先,朝著宋憲逃跑的方向追趕過去;其士兵緊隨其後更是奮勇追逐,士氣十分高漲。

宋憲時不時回頭看看,見張繡緊緊攆來,知其中計,遂驅馬朝著石嶺方向奔去。張繡此時早已戰意盎然,全然沉浸到務必逐殺宋憲的思想意識之中了,根本就沒有想到什麼「窮寇莫追」的戰術,更是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圈套。

如此追逐之下,宋憲依計將張繡引入了石嶺的包圍圈中。

張繡在後面緊緊追逐。哪里想到,只顧著追逐宋憲,自己竟然被帶進了咸陽北面的石嶺亂石崗。那宋憲更是進入此中之後,竟然消失不見。

張繡舉目四望,發現自己中計了,急忙撥馬欲回。就听見一聲炮響,「佟當……」,從亂石之中沖出數萬人馬,將他團團圍住,後面那些士兵亦被分割、包圍。而先前消失的宋憲和其所帶領的一眾士兵又從亂石中奔出。

亂石崗,顧名思義此崗道路不平,只有匹馬可通之路,更是亂石林立。

在此亂石之上,馬兒跳躍騰挪備受限制;張繡又如何能夠施展他的武藝?張宏一早在此布下了絆馬索,見張繡反抗激烈,遂令士兵拽起絆馬索,將張繡從馬上掀了下來。眾兵丁一擁而上,將張繡抹雙肩攏二臂,捆了個四腳全蹄。

張繡手下那三千士兵,更是被斬殺過半,余者皆被俘虜。

宋憲、張宏二人遂引大軍返回營地,押著張繡來到中軍大帳,見劉備、諸葛亮交令。劉備問道︰「汝叔父先是追隨董卓,對民施以暴`政;後又隨同李傕、郭汜逼迫天子,討要官職俸祿。如此大逆不道,汝竟然執迷不悟,助紂為虐!汝可知罪?」

張繡言道︰「漢天子無能,寵信官宦內侍,方是今天下紛亂之根由。然,董卓之暴`政,其是我叔父知錯?我叔父乃是董卓麾下之將,豈不听從董卓之令乎?後,李傕、郭汜、樊稠伙同叔父逼官,亦是情非得已。汝可知當時王允初掌權之跋扈,絲毫不亞于董卓也!我叔父四人若不是當時賈文和臨行贈言,早已死于非命。逼官之事亦是自保,只是後來李傕邁入董卓之後塵,亦是權利之所驅也!適逢亂世,汝平西將軍與鎮國大將軍豈不是也屯兵積重霸居一方嗎?」

「听汝之言,汝叔佷之所為,乃是受逼迫所行。我等受天子聖旨討伐汝等。既然如此,汝等還不快快投降,向天子請命?」劉備厲聲問道。

「久聞將軍仁義之名,將軍如今如此逼迫繡。繡以為將軍之盛名所傳不實也?」張繡聞言不由冷笑的說道。

劉備聞听,不由得一愣,隨即莞爾一笑,問道︰「如何才能算是應上我這外名呢?」

「將軍當知,繡尚有叔父在上。如此降與不降,尚需吾叔父定奪!如此大事豈是我這小輩之人可定奪之事?」張繡挺直伸腰,慷慨而言。

「那依將軍之言,我還需在抓獲你叔父張濟。待你叔父投降之後,你方肯投降。是也不是?」劉備問道。

「將軍欲捉拿我叔父,恐非易事!再言之,將軍依詭計擒獲繡。繡心中頗為不服!若將軍能夠在戰場之上堂堂正正擒獲我張繡,繡自然心服!」張繡終于說出了他的企圖。

這人就是當你給他三人染料,他就想著開染坊。大部分人都這樣,張繡自然屬于大部分中的一份子了,也不例外。殊不知,他已經一步一步的步入了諸葛亮的欲擒故縱之中了。

但听諸葛亮說道︰「張繡將軍,你中了我的計謀被擒。既然你不服氣,我便與玄德將軍商議一下,放你回去!亦菲不可!」

「此番放你歸去,若是在戰場之上自此擒獲與你,若是再不投降,便將你直接斬首。張繡,你可听真?」劉備接言說道。

「若是你等在戰場之上堂堂正正打敗了我,我自然說服叔父,向你等投降,自此效忠鎮國大將軍共同振興大漢江山。」張繡說道倒是鏗鏘有聲。

「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劉備被他這慨然之言有些感動,遂站起身來,親自為其解開綁繩,「公乃是天下名將,但願能從前言。」

張繡見劉備真的解開了自己的綁繩,遂說道︰「若下次戰場之上再次遭擒,繡定依前言!」言畢,轉身欲出。

劉備使人取來張繡的兵刃、馬匹,遂送其出城。

張繡走後,劉備問諸葛亮︰「軍師,此人這番回去,可否會勸說張濟投降?」

諸葛亮搖搖頭,說道︰「此人武藝高強,自認為我軍中無人能敵其勇。怕是回去之後,張繡根本就不會去見張濟,而是引兵來攻我軍。」

「那我等這次放他回去,豈不是放虎歸山耶?」一旁周倉插言說道。

「放虎歸山又如何?此虎早晚便是主公駕前的猛虎,早來抑或晚歸,又有何妨?」諸葛亮不以為然的說道。

「敢問軍師,下一步我等該如何行動?」宋憲問道。

「這幾日里張繡定然會趁著夜色前來劫營,各位將軍務必要多加小心!」諸葛亮看著地圖說道,「若是張繡听從許子將的勸說,劫營定然不會!但是死守亦是不可能。因此,某以為這兩日若是沒有前來劫營,三日之後,張繡定然盡起其兵與我軍決一死戰。那一戰若敗,張繡定會引軍回歸長安,然後伙同張濟退往弘農!以潼關險隘相阻。」

「如此一來,我軍又該如何?」劉備問道。畢竟此番出征,劉騫派兵出來。但是聖旨所命領軍將領乃是劉備。所以劉騫並沒有過多的要求此番征戰的目的性,劉備長期以來都是听從劉騫的安排,導致此番知不道該到哪里合適。

「我軍尚有一支奇兵隱于山中,此時可盡起此兵。在張繡舉行全面對決之時,其奇兵攻擊長安,斷卻張繡之歸路!張繡不戰自敗!」諸葛亮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地方說道。

到底是何處的奇兵,又是如何能夠取得如此效果呢?還請各位繼續往下看,精彩還在後面。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代魏成蜀最新章節 | 三國之代魏成蜀全文閱讀 | 三國之代魏成蜀全集閱讀